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十四章 银借司主事报到

第十四章 银借司主事报到

    “借得越多,赚得越多?”

    杨玉休闻言,不禁差点儿乐呵的笑出了声。

    不知怎么的,这话听着就有点儿像........那些街边小混混能说出的话来,听起来十分不像样儿。

    不过总归而言,倒也轻熟易懂,几乎只要是个人就都能听得明白这意思,更不需要任何解释。

    可问题是.......

    杨玉休显得十分担忧的说道:“李侍郎呐,你刚才说借得越多,赚得越多。”

    “而以当下朝廷所需银两,至少三五百万两银子的犒赏钱是需要的,若是这些钱全部都靠借钱度过,那么等今后到时间需要还钱的时候,朝廷又如何拿得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呢。”

    “到时候别说是他们那些借钱人的利息钱了,恐怕就连他们原来的本钱都不够还,这可是好几百两银子,而今后肯定还会更多。”

    杨玉休继续说道:“毕竟李侍郎你也知道,我大顺政策,便是所有田地三年免税。”

    “故而即便是这一次犒赏钱借到了,那么今后又当如何,是否又只能选择借钱呢?今后又当如何还呢?”

    其实杨玉休还想说抄大户什么的,但一想到昨日之事,最终也就没有开起这口。

    李双喜不禁多看了这杨玉休两眼,这家伙刚才还说自己对此事没有头绪,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

    现在如此道来,不也说得挺仔细的吗,甚至就连数年后的事情都想到了一些。

    看来这杨玉休的户部尚书也不是白当的,目前看来不敢说他有多厉害,但最起码是合格的。

    “杨尚书多虑了。”

    李双喜神情坦然的说道:“关于今后如何还钱的事情,下官心中自有计较,还望杨尚书尽管放心才是,到时借由下官一人承担此事。”

    杨玉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后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既然李侍郎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又还能再说个什么呢,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片刻后,杨玉休又看向李侍郎问道:“不过李侍郎呐,你刚才说的那银借司,这司之郎中可有人选,还是说由李侍郎你一并兼任了。”

    “这银借司郎中......”

    “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来了一小吏汇报道:“启禀尚书大人,门外有一名叫曹溶的人求见。”

    曹溶?

    正当杨玉休深感疑惑的时候,只听见坐在他对面的李侍郎突然微微一笑道:“来得正合适!”

    “杨尚书,这曹溶便是下官已经找好的银借司郎中。”

    杨玉休立刻也反应了过来,当即便让那小吏将那名叫曹溶的人给请进来,看看这曹溶究竟是何许人也。

    片刻后,一个看起来莫约三十岁的青年人出现在门口,此人便是刚才所说的曹溶了。

    他的脸有些胖,个子也有些矮,整个看起来就矮胖矮胖的,刚好与体型高瘦的杨玉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曹溶,其神情看起来还有些迷糊,俨然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出现在这里究竟要干啥。

    待带路小吏介绍完之后,他才立刻拱手拜见道:“拜见杨尚书,拜见李侍郎,不知唤在下来此所为何事?”

    “先请坐吧。”

    李双喜随意摆摆手道。

    “多谢侍郎大人。”

    曹溶立刻在一旁端坐着,安静又焦急的等待着面前尚书与侍郎的问话。

    他原本是一御史,自大顺军入京之后,他便与绝大多数原大明朝官员一样,安心的在家中等着,等着大顺朝廷的召唤与任职。

    并不像某些大官员一样,之前竟然还去宫门口跪求着为官,倒也不是不想去,只是他这级别还不够。

    没成想,今日一大早的便有一士卒敲着他的房门,只听那士卒说,让他立刻到户部去报到。

    这一消息让曹溶可是一脸懵,他之前明明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而已,怎么这好端端的要到户部去报道呢,就算要报道也应该到都察院去才对吧。

    他本想着像他这样的御史,要等着朝廷录用的话,还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所以在家中都已经做好了先从商、而后长期等待的打算了。

    但却没成想任职这事儿竟然来得这么快,虽说是户部,但也都无所谓了,反正只要是官就行,更何况在这户部可大多是个好差事。

    如此他哪还能有一丝犹豫呢,立刻便换好衣服跑了过来。

    而曹溶在减缓呼吸等待的同时,杨玉休也是一脸疑惑的看了看这个突如其来的曹溶,这家伙儿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刚才李侍郎说此人是他命人叫过来当郎中的,可这曹溶又是什么人呢,为何偏偏要叫他来呢,很厉害吗,以前怎么都没有听说过曹溶这个名字呢。

    李双喜率先打破沉默,直入主题的说道:“曹御史,我这里有一项新的差事要交给你,如今户部新建........”

    李双喜从头到尾给曹溶述说着关于银借司的事情,曹溶听得很仔细,但一旁的杨玉休却是听得有些迷糊。

    杨玉休刚才听到了什么,御史?

    眼前曹溶这家伙儿此前竟然是个御史?

    什么情况这是,李侍郎怎么将一个御史调过来当郎中呢,而且还是眼下即将成为户部最重要的一个司。

    杨玉休扯了扯嘴角,但最终也没说什么。

    也罢,左右这责任最后都是他李侍郎一人承担,他杨玉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反正就这样吧。

    “银借司郎中?”

    在经过李侍郎简短的述说之后,曹溶终于是听明白了他们找他来干什么了。

    不是,有没有搞错,朝廷还要找富贾豪绅借钱?

    让他们直接捐钱不就完了吗,就像崇祯皇帝那样。

    而李双喜在说完以后,便端起了茶杯微微浅酌一口。

    对于这个曹溶,他还是有些熟悉的,一个后来上了臭名昭著的贰臣传的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是当下这时代少有懂经济的人。

    虽然如今曹溶的脑子里还没有经济二字的概念,但基本逻辑都还是一样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搞钱粮嘛,能够在所有人都接受的情况下搞到更多的钱粮,这便是他的本事了。

    所以曹溶这个郎中人选,李双喜也不是随便乱选的,确实是技有所长人尽其用嘛。

    至于他愿不愿意的问题,后来都是上贰臣传的人了,难道还能不愿意不成吗,这自然是不存在的,给他个官儿当肯定比谁都跑得快。

    而且看曹溶他此时还在沉思的模样,他肯定不是想着应该如何拒绝,而是想着应该如何将此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