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十五章 利息几何

第十五章 利息几何

    片刻后,曹溶拱手问道:“请问侍郎大人,不知这借钱之事利息几何?”

    李双喜闻言,不禁微微一笑的放下茶杯。

    得,待他问出这问题以后,就基本代表这他已经正式带入郎中角色了,已经准备好任职干活儿了,甚至都不用问愿不愿意了,不愧是上了贰臣传的人。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反正这人还是得用,毕竟上贰臣传也不是他的错,都是某老人的错......应该是这样吧。

    此时就连坐在其对面的杨玉休,也立刻变得聚精会神的看向李侍郎,等待着此问题的答案。

    实际上他老早就想问出这个关键的问题了,虽说这借得越多,赚得越多,不过这都太宽泛了。

    总归得有个详细落地的数目才行,不然他之后都不好出去宣说不是。

    不过他也一直忍住没问,这些事儿能不多问就不多问,不然今后这利息给高了还是给低了那都是他的错了。

    而李双喜却是看向曹溶反问道:“不知曹郎中以为这利息应该给多少才合适呢?”

    曹.......曹郎中?

    曹溶在听到这三个字后,当即神情一振,这个称呼,他很喜欢,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更何况不难预想的是,今后他这个银借司郎中可是十分值钱的,远非一般寻常司郎中可比。

    而且他今年才三十出头呢,就已经坐上了这郎中的位子,日后这前途岂可限量。

    曹溶在思索片刻,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述说道:“回禀侍郎大人,按照民间一贯风格来说,若是利息低了,别人不愿借,若是给得高了,自家则吃不住,所以这利息一定要适中。”

    “一般民间利息朝廷有规定,不得超过三成,但实际上,若是在一些情况紧急的时候,有的利息远不止三成。”

    “不过此番乃是朝廷借钱,利息自然不能给得太高,低了又不太合适,所以下官以为当下在一成半的利息就最为合适,日后还可根据时局做出改变。”

    曹溶说着,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语气一变正声说道:“不过民间借钱都有抵押,或物件或宅院或田地.......”

    “什么?”

    一旁的杨玉休一听这话,当场就不乐意了,立刻打断道:“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借钱还需要什么抵押物不成?”

    “也是那些征战沙场的将军不在这里,否则的话定要砍下你的头才可泄愤。”

    杨玉休说着不禁撇过头去,低声嘀咕着,“朝廷找他们借钱是他们的荣幸,还想要抵押物,要不要把皇宫或者把大军抵押给他们啊?”

    “哼!真是不知所谓。”

    这一番话可是将曹溶吓得脸色煞白,刚才分析述说太入迷,都差点儿忘了眼下是个什么情况了。

    他正准备要告罪呢,李双喜出声打断了他,“无妨!”

    李双喜微笑着说道:“此事之前我已经想到过了,抵押还是应该有抵押的,不过朝廷重要的并不是什么实物,更不是什么田地宅院的。”

    “众所周知,朝廷最重要的便是信誉与威严,若是没有这些,再多是实物也没用。”

    “到时朝廷会给借钱的人发放盖有大印的会票,相信这会票之物曹郎中你应该不陌生吧?”

    刚才李双喜看那曹溶说得是有模有样的,就说明确实是没找错人,此前身为御史,却对这些事情如此了解,着实不易。

    至于这曹溶为什么对这些事情如此了解,现在他也没有兴趣去详细了解了,先把事情干着走再说,剩下的日后再说也不迟。

    “是的,侍郎大人。”

    曹溶这才稍稍舒心了些,继而缓缓述说道:“如会票、银票等物,乃是各地富商之家店铺联合发现,方便钱财的转运,可在各个地方的相关店铺存钱和取钱,尤其是在山西、与南方一带最为盛行。”

    “你知道就好。”

    李双喜点点头应道:“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理儿。”

    李双喜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另外还有这利息的问题,不要简简单单就定成每年一成半的利息,这样实在是显得太过于呆板了,在决定利息的时候首先要突出两个重点。”

    曹溶连忙拱手应道:“还请侍郎大人赐教。”

    一旁的撇过头去的杨玉休也就脑袋转了回来,准备好好听听这所谓的两个重点到底是什么。

    李双喜神情严肃,正声说道:“第一,要想办法引导那些人能够给朝廷借更多的钱,比如说一次性借钱超过多少两银子后,利息也会随之提高。”

    “比如借十万两以上,就是一成六的利息,借二十万两以上就是一成七的利息,亦可以此类推下去。”

    “第二,便是引导借钱期限时间更长,就如同第一点一样,约定的借钱期限越长,那么利息也同样应该给得更高才是。”

    “就比如十万两银子借一年是为一成六的利息,那么借两年便可有一成八乃至两成,眼下就可以根据此事详细列个章程出来。”

    曹溶听后止不住的张大了嘴巴,这一番操作下来,简直就是十分赤裸裸的引诱........引导啊。

    这让寻常人看了,可不得想着借得又多期限又长吗。

    而那杨玉休也同样有些没能合上嘴来,不是,李侍郎你此前不是双喜统领吗,你不是只能带点儿亲军,然后常伴在陛下身边儿做些事情吗。

    什么时候,你竟然还能对这些事情,显得这么的有法子了。

    与此同时,杨玉休对李侍郎借钱之事的信心也不禁增大了许多,至少可以证明。

    李侍郎昨日在朝堂之上所说的借钱之事,一定不是脑子一热突然就来的那种,而是蓄谋已久的想法。

    当然了,这些事情他听着也就算了,没了日后。

    不过话说,这倒也十分符合李侍郎刚才那句,借得越多,赚得越多。

    原来这句话其实是这么个意思呀,而不是单纯的借越多赚越多,这其中还有另类引导的作用在里面。

    片刻后,曹溶稍显担忧的说道:“以下官之见,只要将此策推出去以后,大多数人肯定会愿意借得又多期限又长,就算他们的钱只要那么多,但借钱的期限肯定少不了,毕竟大家谁不想着多赚点儿利息呢。”

    “可是侍郎大人,如此一来的话,到时朝廷所需要付出的利息钱,恐怕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万一.......”

    曹溶说着说着,便止住了口,剩下的话他也已经不太好说出口了。

    李双喜听后,不禁暗笑。

    这年头的道德水平,虽然比之从前时期下滑了不少,但是比起今后来还是要好上不少。

    曹溶之问题,刚才杨玉休也同样提起过,如今这钱都还没有借到手呢,一个二个就已经开始想着还钱的问题了。

    都还不是今后那种,只想如何借钱,而不想如何还钱的奇事。

    反正就坚定一个原则,这钱只要借到就是赚到,凡是借到的钱那就是我的钱。

    毕竟都是凭本事借到的,也算是勤劳所得嘛,还钱什么的都与我无关。

    于是李双喜便对曹溶说了刚才同样的话,“关于今后如何还钱的事情,曹郎中你就不用管了,日后皆由我一人负责即可。”

    在沉默片刻后,李双喜见曹溶已经不再言语,又转头看了看杨玉休,他看起来也没什么要说的了。

    便正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像刚才所商议的那样执行下去吧。”

    李双喜看向杨玉休说道:“杨尚书,这京城内外宣说之事,便拜托杨尚书你了。”

    杨玉休点头应道:“放心吧,都交给我了,保证让每一个稍有家财的人,都能清楚的知道此事。”

    李双喜紧接着又看向曹溶说道:“曹郎中,这银借司你要赶紧建立起来,关于人手的问题,我也已经命人到宫中去找了些精通算术的宦官过来,算算时间也应该马上就要到了,同时你自己也可以在户部中找人帮忙都可以。”

    “你只有一天时间清点人手,而后在明天便要开始制定相关的借钱章程,比如利息几何等等详细事宜。”

    “待到第三日的时候,户部一定要有银子入库,此事关系重大,,曹郎中你可明白?”

    曹溶当即拱手应道:“是,侍郎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曹溶在这一刻瞬间就感到了肩上的担子,这动不动就是今日明日或者第三日的,实在是让人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同样也有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事儿确定得也太快了吧,难道都不用找人商议什么的吗,难道陛下那边儿都不管的吗。

    这该是大事件中的大事件了吧,甚至连朝会也不开的吗。

    这若是换了曾经的大明朝廷,若是崇祯皇帝还在,别说是什么今日明日了,哪怕是这个月下个月能决定下来这样的事情,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仅凭这速度而言,简直是没法比,大明不亡都奇了怪了。

    同时曹溶还暗中瞅了瞅这李侍郎,以及那杨尚书二人。

    目前这情况给他的感觉便是,这李侍郎才是户部真正的尚书,而那杨尚书更像是个打下手的副职。

    曹溶对此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很显然这其中定有蹊跷。

    待有空闲后,必须要将此事了解清楚,看看这到底是为什么,什么都不知道可不行。

    不过这几日他应该是没时间了,因为按照李侍郎给他定下的这时间段,接下来这几日恐怕是连觉都没得睡。

    但他不敢有任何怨言,正相反,他的心情还十分的激动。

    很显然,这应该就是他此生仕途的唯一机会了,就算是干到吐血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机会来了,记得牢牢把握住,毕竟这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