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十七章 管钱很重要

第十七章 管钱很重要

    李双喜想到这里,不禁暗叹一口气。

    实际上明朝的灭亡,就与这些胥吏们脱不开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原因。

    就比如朝廷要做什么事了,例如赈灾或修河道大坝什么的。

    然后皇帝下旨户部拨钱了,下旨拨一百万两。

    但等这一百万两拨出户部的时候,这一百万两银子可能就只剩下七八十万两了,根据时局的不同甚至还会更少。

    也就是常说的,飘没了。

    那这钱都飘到那儿去了呢,银子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的。

    其他的官员贪污暂且不提,但这些胥吏们至少是占了相当一部分,不然他们的钱又能从哪儿分呢。

    特别是各个地方收不上来税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的严重。

    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税不税灾不灾的他们可管不着,反正他们的日子都必须得保证咯。

    银子过手就如同猪肉过手一般,手上必须得留油才行。

    这户部胥吏有户部胥吏的玩儿法,其他各部也同样有各部专有的玩儿法。

    比如刑部的,就搞犯人的钱。

    礼部的就搞祭祀,或者各种礼节的钱。

    工部兵部那更不用说,方法更加多的是,光听这部门名称就知道能搞什么钱。

    对于这个问题,李双喜当然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的,或者说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但极大的改善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眼下还不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做事总要讲究一个轻重缓急嘛。

    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事情可是万万做不得的。

    特别是对于未来一个月的事情而言,这胥吏的问题简直不值一提。

    “行了,退下吧。”

    李双喜收回目光,继续翻着桌案上的各类册子,这些册子上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无用的章程。

    继而又正声说道:“让各司郎中和主事等官员都到我这里来一趟。”

    “让他们都依次挨个来,我要一一会见,我看你也算是机灵,逐个的时间问题就交由你去安排了。”

    “多谢侍郎大人,小人这就去为大人安排。”

    焦永年这才连忙站起身来,拱手应道。

    又见侍郎大人只是在看着桌案上的书后,他便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准备先去给侍郎大人泡壶茶,然后在开始挨个传唤那些郎中主事们,话说应该先从谁开始呢。

    此后这房间内,便只留下了独自沉思的李双喜。

    而此时李双喜的脑子里,可谓是转得飞起。

    他之所以要来户部,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借钱的事情,否则的话新建个银借司不就完事了吗,他也无需来当这户部侍郎。

    只是因为在李双喜看来,更重要的还是管钱。

    只有管了钱,才能够管更多的事,只有管到更多的事情,权力才会越大。

    所谓权力,其实就是做事,只有做事才能有权力。

    不过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再加上昨日在朝堂上的那番表现,接下来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但对于李双喜而言,他们的注意只能说是一般重要。

    如今他需要注意的就只有一个人,那便是他的父皇李自成。

    或许在李自成的眼中,他李双喜不能太过于出风头,但只要远离兵权,至少在短时间内问题就不大。

    先解决了四十二天再说,不然压根儿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

    至于日后,日后再说。

    如今大顺户部的制度依旧是沿用的明朝制度,毕竟现在就算是想改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改,最多也就是缝缝补补,或者左添一块砖右加一块瓦之类的。

    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各个清吏司自管一省,每司下隶民、度、金、仓四科。

    每个清吏司下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以及各科大使。

    也就是说,今日李双喜至少要见十三乘四,五十二位官员,或许也有些不在的,等会儿就能知道了。

    虽说当下的大顺疆土压根就没有十三省,就算有陕西、山西等现有省份,那跟这里的户部十三清吏司也没有一两银子的关系。

    至少就目前而言,他们压根儿就接触不到大顺真正的税赋之事,因为大顺朝廷目前根本就没有税赋。

    而且收钱的也不是户部,而是兵部。

    于是李双喜这才想起来刚才踏进大门的时候,就有看到这里面的人来来回回似乎都忙得不行。

    他娘的,他们明明都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他们都在忙个屁啊。

    得勒,这面子活儿算是让他们给玩儿明白了,差点儿就将他都给糊弄了过去。

    算了,也都不无所谓了。

    因为由此就可以看出,对于这些人而言,其实大明亡了,对他们基本也一点儿影响都没有,每天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最多也就是换了个尚书,或者换了个侍郎什么的,反正谁当这尚书或者侍郎,他们这日子都还是一样的过。

    难道朝廷还能没了户部不成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确实也少不了一些殉国的忠贞之士。

    就像当日刚刚进城的时候,有看到一些引火自焚的人。

    但这些人也还只是少数,可能有几百几千人在那一天自尽,总体而言也无伤大体。

    “侍郎大人.......请用茶。”

    就在这时,那刚刚才出去的焦永年又折返了回来,他的手中还端着一壶茶。

    待放下茶水后,他立刻便转身离开了,看起来他也没有忘记正事。

    李双喜其实也不口渴,但还是习惯性的倒了一杯茶水,缓缓开始浅酌起来。

    感觉只有这样,脑子才会变得更加清晰些,清晰的头脑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哪怕是在上面的时候,也能坚持得久一些。

    ........

    很快,第一位郎中走了进来拜见,他说他是陕西清吏司郎中,名叫冯马。

    这就很有意思了,什么地方的不先来,偏偏是陕西清吏司的郎中先来。

    那个焦永年,还真是会自作聪明啊,很清楚陕西对于大顺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双喜先是问了问冯马关于陕西的情况,冯马立刻就哭丧着张脸表示说。

    这陕西在很早之前便几乎失去了控制,而且陕西布政司那边儿向来都在找朝廷要钱,那儿还能收的上来什么税啊。

    特别是自孙传庭任陕西三边总督以来,他这陕西清吏司基本就完全晾着了。

    可以说这近年以来,十三司当中就属他陕西清吏司最为清贫了。

    “行了行了!”

    李双喜当即出声打断道:“我让你来不是听你哭穷的,放心吧,这次找你来不是要说钱粮的事。”

    “啊?不是说钱粮的事?”

    冯马立刻回过神来拱手问道:“那不知侍郎大人需要找下官了解些什么,下官定当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