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二十三章 投其所好

第二十三章 投其所好

    李双喜在听完宋献策这些话以后,依旧只是暗叹。

    甚至就连身为大顺智囊的宋献策都如此认为,那么其他文武群臣们,又还能有其他什么想法呢。

    就算有,那也没什么用处,毕竟谁又会听这些无稽之谈呢,上面儿的大人物都这么说了,下面儿的小人物还瞎掺和啥呢。

    眼下李双喜避免了拷银助饷,借钱之事基本也算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这吴三桂在此之后,大概率应该是不会在反叛了。

    但李双喜还觉得不够保险,他需要能够亲自去一趟,但这话不能是他自己对陛下说。

    片刻后,李双喜转头看向宋献策随口问道:“宋军师,那唐通之后去劝降吴三桂的时候,想必会带着大量的钱粮犒赏去吧?”

    宋献策微微点头道:“不错,听说那吴三桂在月余前,就放弃了关外最后的宁远等地,并将其数十万百姓统统迁回了关内。”

    “山海关内突然冒出了这么多人,且又皆无生计,为了能够更好的拉拢吴三桂,必要的钱粮犒赏还是应该有的,不过具体多少数目,还需明日商谈过后才可知晓。”

    宋献策说着也看向了身旁的李侍郎,轻声问道:“说起来,这钱粮之事还得靠李侍郎你来解决呢。”

    “不知李侍郎对于借钱之事可有信心,这户部又真能够借到这么多钱吗?”

    “那是自然。”

    李双喜丝毫不犹豫的点头应道:“这钱是一定能够借到的,而且其数目也不会小,这点儿钱粮当然不是问题。”

    “不过关于犒赏吴三桂等人的事情,我希望宋军师能够帮我劝一劝父皇。”

    “劝什么?”

    “让我这个户部侍郎亲自去一趟。”

    “你要亲自去劝降吴三桂?”

    李双喜继续说道:“不错,由我亲自去,就与那唐通一起去,不知宋军师以为如何?”

    “这个嘛.......”

    宋献策深深的看了,面前这个逐渐捉摸不透的李侍郎一眼。

    此时他的脑中有很多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便是李侍郎为什么要想去亲自去一趟。

    不管怎么说,这个事儿虽然说不上危险吧,但也不能说是完全安全,那他为何还要主动去呢。

    而且就以李双喜他这身份而言,若是去做这件事情的话,多多少少也会有些显得不太合适。

    但就在下一刻,宋献策瞬间便想到,莫不是李侍郎他要将那吴三桂,拉拢成自己的直属人马。

    他岂敢如此大胆?

    宋献策不再多说,立刻便沉声问道:“不知李侍郎你为何想着要亲自去劝降吴三桂?”

    “就算让我去劝说陛下,也总得有个理由不是?”

    “理由嘛.......”

    李双喜缓缓收回目光,继续仰望着天空,语气十分轻松的述说道:

    “这理由不要问,问就是拿项上人头担保。”

    宋献策:“.........”

    这话听着,挺耳熟的,之前好似在那儿听到过这句话来着。

    “说笑而已,宋大军师不必在意。”

    李双喜看着满脸都挂着疑惑二字的宋献策,立刻变得十分严肃起来,沉声述说道:“由我亲自去劝降吴三桂,主要是因为我有两个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原因。”

    “其一,至少当前我这义子的身份,也不是其他一般义子可比拟的。”

    “其二,便是我现在所担任的官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给那吴三桂述说着,我大顺朝廷对他吴三桂以及麾下将士们的待遇。”

    “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要更好的拉拢吴三桂,就得有足够的利益。”

    “而简单的一次犒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持续的保证,这一点户部便可保证,如今除我之外,无人在敢保证。”

    宋献策听后沉默不语,只能说,这个理由算是马马虎虎的。

    可以说得通,也可以说不通。

    片刻后,宋献策也只是稍显迟疑的说道:“此事我也不敢保证,等明日还得在看看牛丞相的意见,到时再说陛下........”

    李双喜当即出声打断道:“关于牛丞相那边儿,宋军师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不会拒绝此事的。”

    “嗯?”

    宋献策不禁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他不会拒绝此事?

    难道说,牛丞相已经被李侍郎他给说服了?怎么说服的?

    牛金星那家伙儿除了在搞祭祀之礼,会出现一些公私不分贪婪不止的情况以外,其他时候表现得都还算是明白,最多也就是有些善妒以及逞些口舌之利什么的。

    等等.......祭祀之礼?

    宋献策忽然想到,要搞祭祀之事就得花钱,那这钱从哪里来。

    今后若是不能行掠夺之事的话,那这钱就只能从户部拨钱。

    如此一想,宋献策基本已经想明白了。

    这李侍郎之所以敢如此保证,那就说明他在今日之时,应该就先去找过牛丞相了。

    并且就祭祀之所需银两一事,进行了友好且愉快的商谈。

    这样一来,牛金星会反对才奇了怪了,他今后还想不想要钱了。

    此时此刻宋献策才意识到,这李侍郎去了户部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这可比带着一营军队来得强得多了。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户部得有钱,不然说什么也都是白搭。

    既然如今这李侍郎表现得如此胸有成竹的模样,那想必确实是想到了万无一失的办法,也就无需再多问了。

    “说起来,昨日之事还要感谢宋大军师仗义执言。”

    李双喜此时已经站起身来,拱手道谢。

    宋献策也跟着站起身来,拱手回礼笑道:“李侍郎言重了,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当不得如此。”

    李双喜突然掏了掏腰间,取出了一个长筒一般的东西,递到宋献策面前。

    宋献策见后不知此为何物,“这是.......”

    李双喜微微一笑道:“宋军师,此物可称之为天文望远镜,这是我从宫中宝库中特地带出来的,应该是之前的西洋人带过来上贡给明朝廷的,而后便放置在皇宫中,前几日恰好被我看见。”

    “用此物观察天象时,可看得更加清楚,就犹如天边就在眼前似的,宋军师亦可试试看。”

    “什么?”

    宋献策闻言大惊,“这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宝物。”

    于是在李双喜的简单指引下,宋献策立刻便用这长筒一般的天文望远镜,朝着夜空中望去。

    只见曾经看到的那些天象,在此长筒中都拉近了许多许多,当真是应了那句犹如天边就在眼前。

    “妙,妙,妙,真是妙不可言啊。”

    宋献策止不住的赞叹着。

    等宋献策脖子都仰得有些酸了的时候,他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长筒。

    “李侍郎?”

    待宋献策回过神来,环顾四周之后才发现,院落中早已经没有的李侍郎的身影,看样子应该是早就离开了。

    宋献策重新坐下,将这名为天文望远镜的东西紧紧抱在怀中,就生怕将这宝贝给弄丢了。

    在他看来,纵然是金山银山,也不如手中这宝贝来得妙。

    或许是刚才看得有些累了,宋献策不禁闭上了双眼,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自从那夜长谈之后,宋献策对李双喜的看法就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

    他相信,今后只要李双喜能够继位的话,那么大顺一朝一定会变得更加昌盛,也一定会有属于大顺的盛世,为此他也多多少少愿意做些事情。

    纵观历朝历代,一个新的王朝在废墟上建立之后,在第二代时就始终是个槛,同时也是大劫。

    秦二世而亡那么远的事情就暂且不说了,就说近朝的明宋唐三朝,第二代在接替时不是都出现了动荡吗。

    在宋献策看来,即便将来陛下有了亲儿子,也一定不能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否则大顺必出乱子。

    若是运气好,最多也就是内部斗争换个皇帝而已,国号也还是那个国号。

    可若是运气不好,立刻就要说改朝换代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所以宋献策才十分乐意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李双喜,他今后继位就是大顺最好的选择。

    但话又说回来,最后还是得李双喜自己能争才行,就像唐太宗或者明成祖那样,皇位还是得靠自己抢.........争取。

    不管怎么说,至少李双喜如今的条件也不算太差,机会也并不少。

    而且就从最近两日的情况看来,李双喜他自己一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付出了行动。

    从户部入手.......倒也不失为一个上佳的选择。

    想到这里,宋献策又忍不住的摸了摸怀中的宝贝。

    他还真是有心了啊。

    如此拉拢,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投其所好.......多么让人致命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