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神战纪 » 1.老神仙

1.老神仙

    浩渺宇宙,星辰沙数。

    却说太虚境内有个云梦星,不知存在了多少年。

    云梦星东方之境,有条山脉上接云天之境,蜿蜒数千里,广阔无边,名唤“神龙苍岭”。

    “神龙苍岭”之上,更有高山无数座。其中最负盛名者人称“云龙之巅”。终日云雾缭绕,云深处不知山有多高,偶有天青日丽之时,无知乡民偶见一座高峰,矗立于云端之上,若隐若现,甚或听得神兽异鸣,观之不见其详,人皆为异。众人纷传,若上神山,必可见神仙,若有缘习无上法门,便可成神。

    千数年来,亦有愚人无赖,痴梦成神,携带水粮,登山而上,有人的入仙山铩羽而归,有人入山数日不知所终。

    却说山下有一村庄,实乃一牧姓猎户所传。千百年间,繁衍数十代,已致成为一村子。村中人亦多以牧为姓氏。一日,村东头一户人家发生争执。猎户浑家骂道:“这日子一日日越发艰难了,你终日出去,又不见有甚收获,官府税赋又重,日子越发困顿,连锅都揭不开了,莫不是你出去风流快活了。”

    猎户急赤白脸辩解道:“孩儿他娘休得胡言,是那山中产出日渐稀疏,有时一日都见不着几只野兽,又极其机灵,几次追之不及,故而收获少了。”

    浑家又骂“收获少了,村西头四叔昨日上山,竟捕的一头獐子。今日隔壁邻家小二哥,也捉了一只野兔,偏你日日离家,竟一无所获。我听闻你这几日又去村口找那老神仙闲扯,一日日的,岂不知那老神仙这十几年来,神神叨叨的,已成为村中笑柄。”

    猎户一听,及时前去,捂住自己家娘子檀口,道:“娘子休得胡言,那老神仙是有大神通之人,我幼时见他,不饮不食,十数日无恙,又有一日,从高十数丈山崖摔下,一无所伤。如何是神神叨叨,分明是有大神通。”

    浑家一听更怒:“大神通大神通,如果真有大神通也不会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十数年了。这些年,若不是村民看他可怜,不时周济他一些衣食,早就饿死了他。你这些年,和他整日胡混,越发懒惰,连我们娘三都快养不活了,如今你还有脸说。”说罢,只用双手推那猎户出去。口中嘟囔道:“让你修道,让你长生,你便和那老神仙一道,修道长生去吧。”猎户两个儿子见他父母争执,不知所措,只是大哭不已。

    猎户出来,欲待回去,又恐再次争执,兼且这几日没甚收获,也是心有不甘,于是背上猎弓,手提砍刀,便从村口出去。

    刚到村口,便见一邋遢道人,衣衫褴褛,亦看不清楚原来式样,披头散发,跌坐路边呢喃不已。猎户本待不理他,偏偏鬼使神差来到他身边,打个招呼道:“老神仙,今日可好。”邋遢道人自顾自玩耍,也不理他。猎户心中嗟叹,去路边摘了几枚野果,用衣襟擦了擦,递给邋遢道人道:“老神仙,我知道你是有大神通之人,如今虽然落魄,他日未必没有得道之日。只是这些年年景不好,小子也没啥好东西,只有路边摘得几枚野果,你便将就收了吧。”邋遢道人接过野果,也不嫌弃,不辨酸甜,塞入口中,嚼了几下,将那果核果肉囫囵吞了下去。

    猎户又说:“老神仙,我今日上山,也不知几日可回,若是有所收获,便来看你。”邋遢道人忽地道:“你去便去吧,只是不要去那虎跳涧便可。”猎户道:“小子晓得,那虎跳涧水流喘急,水底乱石又多,凡有堕水者鲜有生还的。”道人又道:“往日我见你神色倒也平常,只是今日又有不同。你气色不虞,事事都不顺当,印堂发黑,恐有生命之忧,但你心底善良,眼神明亮,命宫中隐隐有一福星,不是短命之人,应该是九死一生罢。只是听老道一言,人生所求,所得者不过十中一二,不必强求。我知你所求甚大,只是人这一生,人力有时而穷。这些年,你对我照顾甚多,是个好孩子,只是这次便听我一言,出村后,只可往东而去,不可西去虎跳涧一带,或可避过一劫。”

    猎户听后大急,问道:“老神仙,小子平时未做过什么恶事,如何便有性命之忧,还请明言。若日后大难不死必有后报。”老道人闭了眼睛,道:“生死有命,人力不能胜天,我也不能例外。”猎户再问,道人只是闭目不答。

    猎户思前想后,终是不得要领,心忖“这老神仙,虽是神神叨叨,倒也不是虚言夸大之人,只怕这次真是凶多吉少,不如回家歇息几日,避过这一劫。”于是调转头来,竟回家中。

    回到半路,却见自家两个孩儿正在路边,大儿拿了根草棍咬着,小儿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猎户心中一软,直驱上前,抱起小儿,责骂大儿:“大郎,为何弟弟啼哭不止,莫非你欺负于他。”大儿见他回来,头也不抬道:“弟弟从早至今,还未有水米下肚,想必是肚饿了,我也饿了一天了,娘走了好几户人家借米,个个都说今年年景不好,都没多余米粮,我又有什办法。”

    猎户心中一痛,两足发软,方才想起自己也是大半日未曾进食,低声道:“大郎莫慌,爹爹这就去借些米粮,好歹熬过几日。”大郎又说道:“爹爹还是别去了,这几日村里的孩童都不与我玩耍,想是怕了我们借粮。”猎户老脸一红道:“无妨,爹爹在村里还有几个老友亲人,或可借些来。”大郎又道:“爹爹还是省省吧,娘说爹爹是那无用之人,村里人个个皆知,不会再借米粮给我们了。”

    猎户又羞又惭道:“你娘好不晓事,兀自在你们孩儿面前胡说,待有一日我飞黄腾达之时,便要叫她好看。”大郎因说到:“娘也说咧,若有一天你发达之时,她便将她的姓氏调转来写。”

    猎户一时怒发冲冠,也不理会两个孩儿,道:“我去教训教训你娘,让她休得胡说。你们两个且在此玩耍则个。”紧走几步便到了自家屋前。

    待要进门,却听得门内一把男声。猎户更怒,伸手便要推门。门内男声道:“二姊,这些年却是苦了你,若不是当年那事,你也不必嫁给姐夫,受了好些委屈。”猎户一听,不禁住了手,侧耳倾听。只听见他浑家幽幽说到:“小弟何必重提旧事,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男声又道:“想那人当年也是及其英武,也是误打误撞救了老爹。老爹一时偏听偏信,又受他欺哄,以为他真个不凡,以致将你下嫁于他。不想他竟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废人。整日介不务正业,还累的你们母子受累。”

    女声凄苦道:“小弟休要再说,左右不过饿死罢了,如此便算偿了他的救命之恩。只是可怜我那两个孩儿还小,小弟若是有心,便把他们带走罢。”男声苦苦哀求再三,女声只是不肯。男声道:“也罢也罢,我早该知道不应劝你。我此次前来,还携有两升米,也够你们娘三吃上几天稀饭。娘也让我给你带了一两私房银子,你且收好,切莫让你家那废人见到,又发那修道长生的春秋大梦。”女声道:“我还道上次回娘家借米,父母与我断绝关系,再不理我了呢。”男声再次苦劝不已。猎户听到小舅子对其颇多怨言,又羞又恼,再无心听下去,心忖“今日你们看我不起,他日我必出人头地,好好羞辱你们一番。”

    猎户一气之下,再次来到村口,心中怒气少些,腹中饥鸣不已。心道“老神仙也说了,我不过是九死一生,并不会死,倒不如冒险一搏,也好过整日受气。”又道“前几日在山上设有陷阱,几日未上山,也不知有无收获。”

    一步一步竟而踉跄上山。只是虎跳涧在那村西,猎户便朝村东头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