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暗战龙城 »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滨湖分区周司令员和几名军官站在一个围堤上,周司令员手举望远镜到处看着,柳参谋手上拿着地图站要一旁。

    “部队转移情况如何?”“全部按计划转移,行动快的已经到达指定地点。”“这个时候就不能只汇报行动快的,而是要汇报行动慢的情况怎么样了。”“有的部队行动太慢,才刚刚起步。”“不行,立即通知他们必须加快速度。”“是。”“一个单位拖了后腿,将会对全分区的转移产生重大影响。”“是。”

    “蒋政委和分区机关现在在什么位置?“政委和机关已经随先头部队到达指定位置了。”“好。”“群众转移情况咋样?”“分区群工部情况还没有报上来。”“怎么搞的?再去催促一下,必须全部转移。”“是。”

    周司令员还在围堤上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的动静,这时一名新四军军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

    周司令员收起望远镜看着来人,“你不是分区群工部的王干事吗,你怎么还没走?”

    “群众还没转移,我哪能走呀。”“快说说群众转移的情况。”“报告司令员,大部分群众已经转移。但刚才韩单村民兵队长报告说,有20名左右的群众又跑回村里了。”“为什么?”“说是他们不放心家里的坛坛罐罐,还有鸡鸭猪牛。”“真是乱弹琴,哪个村的?”“韩单村。”

    周司令员思考片刻,“离这不远。这样吧,现在情况紧急,来不及安排别人了。柳参谋。”

    柳参谋:“到。”

    “你马上报告政委,请他接替指挥,继续按计划组织转移。”“是。”“我现在带警卫排去韩单村劝导群众转移。”“是。”

    王干事:“周司令员,还是我去吧。”

    周司令员:“你去了能管用吗?”

    王干事摸摸脑袋。

    周司令员:“要是能管用,还用过来向我报告吗?来不及了,不要纠缠了,过后我们在湖滨方向会合。”

    柳参谋、王干事,“是。”

    周司令员跳下围堤,“警卫排跟我走。”说着周司令员带着警卫排飞跑而去。

    周司令员带着警卫排一路飞跑着,刚到韩单村村口,就见到20多名村民慌慌张张地向村外跑过来了,后面跟着紧追他们的鬼子。鬼子们一路追击,一路开枪。周司令员站起身来向乡亲们招手,“老乡,快往这边跑。”

    鬼子的子弹在周司令员的身旁“嗖嗖”的飞过。村民一看是新四军,纷纷跑了过来。

    周司令员:“老乡们,不要慌。我们在这阻击敌人,你们快往湖滨方向跑。”

    村民们来不及说话,就放开腿往后跑去。

    周司令员:“就地阻击。”警卫排就地与敌人接上了火。

    打了一阵,周司令员见敌人人数远超我方,而且敌人火力太猛。周司令员回头一望,村民们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周司令员:“敌人火力太强,群众也已转移。我们不要恋战,边打边撤。”

    战士们交叉掩护,三名战士紧紧护着周司令员。周司令员把他们全部推开,用手枪向敌人射击。周司令员和警卫排边打边撤,鬼子步步紧逼。周司令员扭头向后一看,身后就是一个高高的围堤,越过围堤之后既可以以此作为掩护阻击敌人,也可以快速脱离敌人。

    周司令员:“快,撤到围堤上。”

    战士们掩护着周司令员撤到了围堤底下,有些年轻的战士一下子就爬了过去,架上枪就向鬼子射击。就在周司令员即将翻越围堤的一瞬间,一颗子弹击中了周司令员。周司令员身子一沉,瘫倒在地,又从高高的围堤上滑了下去。两名战士飞身跳下围堤,一名战士背起周司令员刚跑了两步,中弹倒下,另一名战士接着背起周司令员爬过了围堤。警卫排长过来一看,周司令员已经昏迷。

    警卫排长:“同志们,周司令员负伤了,现在我们不能一起撤退。如果背着周司令员一起撤,谁也跑不掉。我决定,我带一班、二班在此掩护。三班长。”

    三班长:“到。”

    警卫排长:“你班赶快带周司令员向湖滨方向找主力会合。”

    三班长:“排长,你带着司令员走吧,我们掩护。”

    警卫排长:“这是命令。”

    三班长:“是。”

    警卫排长和一班、二班的同志们奋力反击,三班长带着战士们背着周司令员跑向远方。

    又到与指挥部联络的日子了,赵忠辉早早来到宁静秋宿舍。铲除了贾岛这个叛徒以后,宁静秋这个电台联络点相对能够安全些,赵忠辉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赵忠辉喝着茶,宁静秋在接收电报。电台上的信号灯在不停的闪烁,宁静秋在不停地记录着。宁静秋摘下头上戴着的耳机,拿出密码本对照着开始译电。

    宁静秋放下笔,用手捂住电报纸对赵忠辉说道,“两份电报两件事,一件沉重,一件欢喜,先听哪一个?”“先听沉重的吧。”“鬼子因为战备物质被截,恼羞成怒,已经提前发动秋季清乡行动。鬼子这次清乡行动,兵力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根据地军民压力很大。”“嗯,咱们以前也亲身体会过鬼子清乡的残酷,哪一次都犹如一次浩劫一般。”“是呀,每一次都犹如泰山压顶,却总能化险为夷。”“哪有这么轻松的事?那些都是由于根据地的军民做好了充分准备才有这样结果的。”“这次鬼子集中的兵力最多,真有点替根据地的同志们担心呀。”“上级需要我们做什么?”“情报支持。”

    “明白。再说另一个吧,这个时候难道还有什么欢喜的事吗?”“你还别不相信,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你最苦闷、最压抑的时候,又能给你一点信心和光明。”“说得挺哲学的哈。”“唉,还真有一件大大的喜事。”“说吧,别卖关子了。”“浦金大姐,你还记得吗?”“就是南京那个浦金大姐?”“是呀。”“怎么会不记得,她可是我们革命的领路人呀。”“是不是有点想念大姐了?”“那是当然了。”“她要来龙城了。”“是吗,她何时来,怎么来?”“真的,电报上没有说,详情另行通知。”“太好了,静秋,你知道吗?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念她。”“我也是。”

    赵忠辉走进卫家灵堂,吴管家迎上来。吴管家给赵忠辉胸前别上一朵白花,又递给赵忠辉三炷供香。赵忠辉表情凝重地整理了一下胸前的白花,拿着三炷供香走到香炉旁。赵忠辉双手合十,点燃供香后插到香炉里。赵忠辉又走到卫青遗像前,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伏地磕了三个响头。赵忠辉起身,卫玥迎上前来。只见卫玥面容消瘦憔悴,眼睛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

    赵忠辉拉着卫玥的手,“节哀顺变,节哀顺变。”

    卫玥:“谢谢,请坐吧。”

    赵忠辉随着卫玥坐到了客厅沙发上。

    卫玥:“你都知道了?”

    赵忠辉:“刚刚知道。”

    卫玥说着,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谢谢你能来。”“不要这样。伯父也是为我们而死,为国家、民族而死,为抗战而死。他死得其所,死的伟大。”“我知道,我为父亲感到骄傲。”“这笔血帐我们先给鬼子记上。”“龟田昨天又来了,大闹灵堂,真是丧尽天良。”“把这些魔鬼都记在心里,血债要用血来偿!”

    “忠辉。自从你上次来我家和家父的一席话,我就慢慢明白。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屠刀面前,当一个温顺的羔羊,永远也逃脱不了被宰杀的命运。只有奋起抗争,个人才能有一线生机,民族、国家才不会亡国灭种。”“是啊,你说的对。”

    卫玥轻声的说着,“最近我经常去特高课地下监狱,那里关着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女孩,比我年纪还小,已经被鬼子折磨的不像人了。但她意志坚定如钢,每次见到她我都感到震撼、受到鼓舞,觉得自己在她面前特别的渺小。”

    “她是什么人?”“不知道。我想她一定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的人。就像你们一样,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人。像她、像你们这样活着,生命才有意义。”“你能这么想太好了,与你之前的认识已是大不相同了呀。”“是呀。我本来只想过个普通人的日子,可这样的日子有吗?在哪里?”“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擦亮双眼,看清我们前头将要走的路。”“放心吧,我的内心已经做出了选择。”

    龙城,琼花别墅。山本、龟田、青木顶着夜雨在琼花别墅门前台阶旁站成一排。两辆黑色轿车一前一后驶到台阶旁停了下来。龟田跨前一步打开前车雪佛兰的车门,身着和服的吉田正男走下车来。吉田的女儿晴子,大约十来岁,也穿了一身和服,笑嘻嘻的走下了车。山本上前一步,两腿一并,敬了一个标准的日本军礼。

    山本:“欢迎将军阁下来到龙城。”

    吉田一把拉下山本的手,“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山本:“将军请进。”

    吉田没有挪步,而是等着工作人员从后车中抬出了四个又长又沉的大箱子。

    吉田在前,山本一行在后,进了琼花别墅客厅。客厅很大,倒也不算豪华,简朴中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吉田四下打量着客厅,“这样便好,这样便好。”

    山本:“将军,这完全是按照你的要求装饰的。”

    吉田:“很好,多谢了。”

    山本指着龟田,“将军,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吉田伸手一挡,“不,等会儿,别急。书房在哪?”

    山本:“请跟我来。”

    吉田跟着山本进了一间书房,书房内一排排整齐高大的书柜里装满了图书。最显眼的还不是书柜,而是在偌大的书房里居然还有一个带有一定坡度的大书桌和一个只有在作战指挥室里才能看到的沙盘。

    吉田:“哟西,山本君,太谢谢你了。”

    山本:“这都是华中派遣军通知我们这样做的。”

    吉田让随从把大箱子全部搬进了书房。然后示意山本去往客厅。

    吉田:“很好。走,客厅里坐吧。”

    山本指着龟田,“将军,容我介绍一下。这是龟田中佐,龙城特高课课长,负责您在龙城期间别墅内的安全保卫。”

    山本又转向青木,“这是宪兵小队长青木中尉,由他负责别墅外围的警戒。”

    吉田向龟田和青木点了点头,“你们有点神经过敏了吧?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最近龙城社会治安欠佳。为了将军的安全,必要的安保还是要的。”“我就是过来休养,你们不必大张旗鼓,也不要杯弓蛇影,做到内紧外松就行。”“华中派遣军已来电指示,让我们龙城驻军全力配合您。您有什么要求,可以随时通知我。”“华中派遣军真是多此一举。我没有什么事,也没有什么要求。刚才已经说过了,我来龙城就是因为休养。选择在龙城,是因为这里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是。”

    “其实我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不管选择去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人。”“将军言重了,我们欢迎将军来龙城。”“这样吧,我们订个君子协定。为了我安静的休养,我们之间不要太多走动。我不叫你们,你们也不要过来,就安心的、好好的做你们自己的工作。如有需要,我也不会客气,到时还请你们尽力帮助。”“是,愿为将军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