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潘金莲,灭掉梁山当女帝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今日品尝了火锅和烈酒,不虚此行,真是不虚此行啊!”

    赵巢对今晚的菜肴酒水赞不绝口。

    武大郎呵呵笑道:“县尉大人喜欢就好。两位大人,此等美酒,如果上市销售,可受到饮者接受喜欢?”

    赵巢摸着虬髯,沉思一下说:“此酒甚烈,一般人喝上或许要适应一番。不过其他酒和它一比,简直都称不上是酒了。”

    “是极。喝过此酒,再喝其他的酒就如喝水。”刘衡赞同,“虽然第一次喝会不适应,但喝过之后就能了解此酒的妙处。”

    刘衡也夸了两句,然后问武大郎:“大郎,这酒的生产方式?”

    武大郎斩钉截铁的说:“只我和金莲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独门生意最容易做起来。

    赵巢和刘衡都不傻,今天武大郎专门把他们请来,就是为了这烈酒的生产销售。

    赵巢想了想,对武大郎说:“大郎,酒水制备的许可想要弄份新的,不容易。不过我知道城东景阳冈的郭家酒坊,他家这人两年生意不善,前些日子遇到郭老头,还跟我抱怨如今酒水卖的少,酒坊生意难以为继。你们找郭家聊聊,或许可以接手过郭家酒坊。”

    这是个很重要的好消息。

    武大郎和金莲对视一眼,赶紧道谢。

    赵巢摆摆手,说道:“小事,无妨。对了,今天吃的火锅,你们是不是也打算做这个生意?”

    “确有此意。只是天气日渐炎热,这火锅最好还是在冬天天冷的时候吃,吃的热气腾腾,夏天有点不合适。我们饭馆刚开,又打算酿酒,这火锅,待秋冬开始售卖。”武大郎解释道。

    金莲确实有开火锅店的念头,这次请客,拿出来让赵巢刘衡两个尝尝鲜,也是增加一个无形的筹码。

    听武大郎说的有理有据,赵巢点了点头。

    刘衡这时开口:“大郎,你们想要卖酒,买下郭家酒坊,这花费可不是小数目,可有足够银钱?”

    武大郎就等着这句话,闻言当即一拍大腿,露出一个苦笑:“我刚开这个店铺花了不少钱,买下郭家酒坊想必钱也不少,确实有点紧张,正想办法凑些钱。两位大人,不知,可有意入个股?”

    北宋没有官员不许经商一说,当然,士农工商,经商在士族看来是贱业,对于赵巢刘衡这样吃官府饭的也是如此。

    不过,如果只是入股拿分红,就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见武大郎果然提出请他们入股的提议,这不出赵巢所料。

    这并不稀奇。

    比如西门庆的产业,听说基本都有县丞家人参与。

    赵巢自己就在阳谷县白事行业有干股。

    他表面粗豪,其实颇有心机。

    武家在这种烈酒,如果是独一份,那等销售渠道铺开,大众都能接受后,这钱途不可限量啊。

    简直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别说现在武大郎邀请他入股,就算武大郎不想请他入股,赵巢都要想办法参与一手。

    你有情我有意,这事商量起来就很顺利了。

    最终决定,由赵巢斡旋买下郭家酒坊。

    买郭家酒坊的钱,赵巢出钱900贯,占股三成,刘衡出钱300贯,占股一成。

    其余的钱,由武家来筹备。

    一个酒坊要买下,怎么也要几千贯。

    这个数额并不算高,林冲还是禁军教头的时候,买把宝刀就要三千贯。

    至于赵巢和刘衡出的钱多与少,这就要怎么算了。

    钱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有了他们两个人的参与,武大郎不用再担心酒酿出来后销路问题。

    有这两人保驾护航,烈酒顺利推向市场不会有问题,竞争对手想要下黑手,也得考虑县尉的影响。

    事情简单的敲定,天色也晚了。

    赵巢和刘衡一起离开。

    两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后。

    赵巢缓缓开口:“老刘,武大的底细你可清楚了?”

    刘衡点点头:“赵哥,他这饭馆刚开的时候,就有意让我入股。当时我对这小店没有兴趣,不过那会儿就派人去清河县了解情况。手下人带回来的消息,和他自己说的基本属实。”

    从称呼上看,两人私下里的关系相当不错。

    “不过,”刘衡又斟酌着说:“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是那潘娘子。”

    “哦?她有什么问题?”赵巢脑中浮现出金莲漂亮的面孔,第一次见面,金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是长相漂亮,而是面对他和刘衡时,展露出来的落落大方,而且一点也没有一般人对官府官员的拘谨。

    武大郎面对他俩的时候,还总是流露出民对官的小意惶恐。

    但在金莲身上,他完全没有感受到这种感觉。

    似乎她完全不在意自己和刘衡的身份。

    刘衡哪里知道赵巢此时已经在脑中转过这么多念头,他说道:“据打听,武大是因为总有泼皮垂涎潘娘子的美貌,不得已卖掉祖产搬来我们阳谷,但两人来到阳谷后,却先和离,不知是何故?”

    “这是其一。其二,以前在清河县,这潘娘子轻易不出门,但来到阳谷县后就像是变了个人,又是做出金莲衣,又是几乎天天上街,和武大聊天,似乎这油条也是潘娘子让他做起来的。”

    赵巢听着这些八卦,默默虬髯,说:“听上去,这潘娘子来阳谷后,变化巨大。看她这一桩桩,倒也是名奇娘子啊。”

    “赵哥说的是,我怀疑他们要酿酒,也是潘娘子做主的呢。因为我派的人在清河县打听武大郎,从没人说他擅酿酒。”

    两人又一起沉默了一会儿。

    还是赵巢缓缓开口:“不管这潘娘子还是武大如何,他们的烈酒做成了,确实是非常好的生意。”

    “赵哥看好这营生?”

    “当然,这样的酒才叫酒啊。喝过这种再喝其他的,可就喝不下去了。且其他人尚不懂如何酿烈酒,武家售卖是独一份,到时我们派人送往济南府甚至更广远的地方卖,这得赚多少!”

    这也是赵巢答应入股的原因。

    ……

    武氏饭馆内,金莲和武大郎也在复盘今天的情况。

    (今天只这一章,明天补上,明天更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