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孤女雁回 » 五十六 燕尔(二)

五十六 燕尔(二)

    “多谢姨丈同兄长祝贺,在下替父亲承二位美意。”他先饮尽杯中酒,又自斟满了走到池姨丈面前再碰一杯,池姨丈乐得眉开眼笑,雁回便也起身陪着李璧逐一敬过池家亲戚。

    李璧一手轻揽着雁回,一手端着酒杯。

    在李璧怀里,雁回脸红心跳却极力装作镇定模样。见他杯中酒将饮尽,若他又要自斟,怕是不得不松开环着的手,于是雁回悄悄将手中酒杯递给李璧,小声娇嗔:“牛饮作甚,不如先替我喝了……”

    “遵命遵命。”许是开怀尽兴,李璧不假思索地一低头,衔起雁回递来的酒杯。

    此时瑕儿离得近,见新夫妇如此举止,立即站起来拍手:“真不避嫌!”

    池洲连忙伸手拉住她,对新夫妇又对众人说:“她小孩儿家,不懂事瞎起哄。各位都见谅。”

    得了提醒,瑕儿担心自己忘情得意,说了不得体的话,便也郑重地站起身举杯道贺。“姐姐同姐夫新婚当日便如此情好,我真是高兴得很。得成比目,不羡鸳鸯,愿新夫妇百年好合。”

    瑕儿换了身轻薄衣衫,梳了寻常的双髻,仍簪着当初的银水仙花,通身打扮娇俏可人。这水仙花使雁回惊觉,自初见以来已过了一年,心中顿时有些失落,总想着后来同瑕儿不复最初亲厚,未来得及再同她多走动,不禁伸出双手搂住瑕儿。“真舍不得你。”

    “姐姐……”瑕儿仍笑着,眼中闪着泪光。

    李璧站在雁回身后,双手轻扶着她的肩。“瑕儿妹妹如今也是我妹妹了,可多来我们家中,时常探望你姐姐。”

    雁回不禁看向玉光,果然她正冷冷注视着自己,于是雁回也看定玉光,并不躲闪。

    “恭喜新夫妇。”池姨母举杯迎上来。

    李母也适时凑到李璧和雁回身边,两家“母亲”刚好手挽着手说话。因着白日在宴席上已见过,此时二人亲热得如同真亲戚。

    “快见见我女儿,白日里她躲在无人处,真是失礼极了。算我未教好,亲家母见谅。”李母挥手招呼玉光过来。

    玉光无奈地放下茶杯,慢悠悠挪了过来。

    “哎呀,我们这小姐真是出尘脱俗的人才,简直是凌波仙子。”池姨母不住夸赞玉光。“我听说你名唤玉光,真是应了你通身的气质,同你哥哥一般,都像是白玉做的人儿。亲家母真是好本事,生养这般儿女。”

    玉光点点头说:“多谢。”

    李母轻推她:“应称呼姨母。”又开始夸赞瑕儿,“你学学池家小妹,如此伶俐可爱人儿,哪像你,家中横行霸道,人前却是个闷葫芦,难怪还未——”

    “快见过李家妹妹。”雁回连忙将瑕儿拉过来同玉光见礼。

    “我们瑕儿现十五了。同雁回只隔着一年,都是三月初的生辰。”池姨母对李母说:“玉光瞧着同瑕儿年岁相仿。”

    “不不,玉光大些,她来年开春便十七——”

    “母亲。”玉光皱眉。

    瑕儿便对玉光作揖:“见过姐姐,既然咱们同是新夫妇妹妹,或许可直呼名字,不拘那些姐啊妹的。”她心知玉光或许比雁回年长,试图为玉光解围。

    “随你。”玉光仍皱着眉,对瑕儿略略一屈膝权当回礼。

    李母愁得冲过来搂住瑕儿:“她不如你识礼听话,可别往心里去。”

    池姨母显然有几分得意,替瑕儿答道:“非也,这孩子每日家中闲坐,哪来的礼数讲究,只不过爱同人说话罢了。新夫人初到我们家就同她亲近得很,她嫂嫂平日也是全靠她陪着。”

    “哦?今日的确未见少夫人。”李母问。

    “她身子不好,难陪着车马劳顿,但也是极心疼咱们雁回,送嫁送到大门口还舍不得呢。等她好些自会再过来探望。”

    池姨母答得得体,雁回听着也很安心,于是举起酒杯对玉光说:“敬妹妹。”

    不待玉光回应,雁回自饮了杯中酒。

    仿佛仍守着往日规矩,又或许当真是心疼新娘子劳累,池姨母提出再共饮一杯,各自散开休息,李母立即响应。二人不住感慨“今日人人用心尽力”,又是一番惺惺相惜。

    回新房路上,不只秋妈妈和桂子,另多了好些老少用人簇拥着新夫妇。新房灯火通明,雁回极力端起架子,任由丫鬟们为自己宽衣,在搀扶之下躺到新婚喜床上,并不敢直视身旁的李璧。

    原想立即装睡,李璧也躺到雁回身边,帮她拢拢被子,这使她忍不住要微笑。

    这抹笑意自然被李璧发现。“可有些怕冷?”

    不待雁回答话,他顺势搂住了雁回。“方才在席上听说你生辰在三月?”

    雁回扭动身子稍挪开几寸,含羞道:“三月初七。”

    “我是七月初六,你可记着就在乞巧节前,你女儿家必不会忘。”

    “可别说乞巧节了,可听着我姨母说起?这一年来他们家中好些事,没一点心思和工夫去祝生过节,我们姐妹几人无一过了生辰,我单单记得过年和其后的元宵节,此后便什么节庆都无。”到底是情投意合,雁回难以再克制,一气说了好些。

    “元宵?”李璧凑得更近,雁回能感受到他说话时的气息。“你可去大街上看灯了?我那日同好些同窗出游,倒也未瞧见什么,只是人山人海罢了。”

    “我同姐妹们去了。”雁回并不提起那晚听见的路人闲话。

    “唔……如此说来咱们或许擦肩而过呢。”

    “嗯……”雁回转身背对着李璧,再次假装入睡。

    第一次同男子共枕,只觉得温暖非常,腮边头上都有几分燥热,甚至有时热得想将手脚伸出被里,又担心叫夫君见怪。

    新被褥也的确暄软得很,熏了此前未闻过的香味。抬眼看向红罗帐角落里悬着的香橼果儿,被五彩络子网罗,一兜兜圆满可爱,她不禁又要笑出来,连忙悄悄抬手轻捂住嘴。

    早上醒来,见雁回仍沉睡着,许是昨日当真过于疲劳,李璧悄然自床铺上下来,不愿惊动她。回头看雁回脸庞,柔嫩白净,半掩在锦绣堆里,只露出纤细的眉眼,李璧不禁伸出手去。

    “姑爷起来了。”秋妈妈掀开帷帐小声询问。

    李璧收回手,竖起食指轻“嘘”了一下,迅速走到外间。

    “您现在洗漱?”秋妈妈示意桂子捧来热水。

    “多谢妈妈和桂子姑娘。”李璧坐了下来,问桂子:“可住得惯?昨晚我可是特意交代家里人,不仅要留二位住在少夫人身边,还应妥善安排着。”

    桂子直言:“还凑合,只是你们新房里服侍的人太多,今早总算清静了些。”

    秋妈妈连忙解释:“我们随小姐过来,自然是要在她房里陪着,故请其他姐儿们各自歇息去了,姑爷您知昨晚众人都做了好些事,可不是我同桂子在此擅自调兵遣将呢。”

    “无妨,桂子姑娘高兴便是。”李璧凑近去看桂子脸色。

    但她并不顺着这句话再言语,桂子后退一步,扭过头去准备茶水。李璧顿觉没趣,改问秋妈妈:“池姨母说了,您有一身管事的才干,将来可辅佐雁回治家。”

    “都是池夫人抬举,老婆子啥也不懂,凡事只听小姐同姑爷差遣。”秋妈妈谦虚地行了一礼。

    李璧似是想起什么,追问道:“敢问妈妈年岁几何。”

    “回姑爷话,近六十了。”

    “哦,高寿高寿。”接过秋妈妈递过来的手巾,李璧不再提管家之事,悠然说:“今日似乎天气不错,二位可在园子里逛逛。”

    雁回醒来后急匆匆地洗漱更衣,连连责怪李璧:“既然起来了为何不喊我,你家人不怪我头一日便懒起吗?”

    “怕什么,我不也还未出门。夫人莫气。”李璧斜倚着柱子,含笑看着雁回忙碌。

    幸好秋妈妈早已备好了雁回今日衣装服饰,不慌不忙为她换上。“小姐放宽心,今早人人都且歇着呢。”又压低声在雁回耳边说:“也别头一日便对姑爷发脾气。”

    “我……”雁回咬着唇,偷偷看一眼李璧。

    “娘家人”原定了一早就打道回府,不料正如秋妈妈所说,昨晚人人畅饮喜酒,没法子清早起来,车马都等到了日上三竿,顺势就在李家用了午饭再回。

    池姨母上车前还同李母手挽着手,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作了金兰姐妹,对着来送客的雁回大赞:“我的儿,哪里修来这般好福气,你婆母讲客气会说话,是个女豪杰。待你生子满月时,我还要过来吃酒,不光是为看看你,还得同你婆母老姐妹好好叙一叙。”

    雁回更舍不得瑕儿,姐妹俩依依惜别。

    许是今日终于惯了生人,玉光也走过来送别瑕儿,说了些还算亲切的话,但她依然站得离瑕儿二尺远。想着她愿意出面已算客气,雁回陪着瑕儿向玉光回礼,让母亲们见了都高兴得很。

    拜别池家人的车马,雁回小声对李璧说:“我早上不该对你太放肆。”

    “还记着呢?你若不对我撒娇,向谁说去?”李璧又悄然牵住雁回的手。

    那便是“撒娇”?

    雁回含羞想着,不觉心中一甜,止不住脸上笑意。她连忙半掩着面,对着远去的车马不住挥手,生怕叫何人看见,以为这新娘子怪凉薄,别离了家人却如此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