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第十三章 若是如此,三兴汉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第十三章 若是如此,三兴汉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听了刘禅想说他的看法,丞相府中,其余三个人都安静下来。

    马谡和杨仪眼中,有着些许不服,但碍于身份,也只能听刘禅说完;

    丞相诸葛亮慈祥地笑着,看向刘禅的眼神中,无尽的平和。

    刘禅从手中掏出了一个册子,展露在众人眼前:

    “这是近日幼常日夜辛勤的成果。”

    诸葛亮等人一齐看向刘禅手中,这个册子,正是《成都调查》。

    刘禅将《成都调查》翻到了纺织业、蜀锦那一篇章,展露给诸葛亮等三人,解释道:

    “朕想到的办法,便是这丝织一道。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中之地,向来以蚕桑闻名。

    “如今大力发展纺织一道,也可以说是因地制宜了。”

    诸葛亮三人,听着刘禅所说,再看着刘禅手中的《成都调查》,都是点了点头。

    蜀中之地,纺织发达,这件事情,他们倒也认可。

    “我们如今大力发展纺织业,将大部分所得用于军费,小部分所得,分给蜀中的大族。

    “以此作为赏赐,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支持。”

    诸葛亮三人,听着刘禅所说,心中想法各异。

    马谡跟着刘禅身边时间较长,又是全流程地参与了刘禅《成都调查》,知道刘禅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对此毫不奇怪。

    杨仪却是第一次听闻刘禅所说这件事情,听到之后,第一时间便到一旁演算,不多时,便叹息摇头:

    “陛下,如今蜀中人口有限,更多的劳力还需要耕种。

    “若是调集太多的人从事蜀锦的制作,得不偿失啊;

    “但若是调集的人太少,也无法达成陛下您的计划。”

    诸葛亮听到杨仪给出刘禅计划了否定意见,心中一动。刘禅这孩子在前些天说去往未来留学,难道说他在未来学到了一些什么,能够提高纺织的效率,让蜀锦的制作更加方便吗?

    刘禅感受到了诸葛亮眼中的期盼,也不卖关子了:

    “不瞒诸位,最近朕探查了一些纺织大户的纺织方法,得到了一些成果。

    “相信若是投入生产,同样的时间,能够生产出来现在的十倍不止。”

    十倍!

    刘禅口中说出的数字,让诸葛亮、杨仪和马谡三人都是一愣。

    最清楚刘禅所说,蜀锦的效率提高十倍,意味着什么人,当属杨仪。他精通计算,负责管理一应的数字。

    现如今,一匹蜀锦,需要专业的蜀中绣娘10人绣上三个月才能得到。

    一寸便价值一金。

    若是生产的效率能够提高十倍,其中产生的利润,足可以令蜀中所有家族心动!

    如果真的能够像刘禅所说的一样,那么用钱砸,这些所谓的蜀中豪族,便是最好的方法。

    只不过,真的能够如同刘禅所说吗?

    马谡和杨仪的眼中,都流露出了不信任的目光,他们并不相信,这个一向以斗蛐蛐闻名的少年皇帝,能够令蜀锦的生产,提高十倍。

    丞相诸葛亮听了刘禅的话,脸上笑开了花,既然刘禅敢说,他就敢无条件的相信。虽然在诸葛亮心中,也感觉刘禅所说,太过于出人意料。

    诸葛亮朗声笑道:“若是真如陛下所说,那便是天佑炎汉了!”

    刘禅目光严肃,看向诸葛亮:

    “相父,朕想要成立织造局,负责统筹蜀锦等丝绸品类的一应事宜。”

    诸葛亮听着刘禅所说,连忙点头:“陛下考虑专门设置机构,再合理不过了。”

    刘禅点了点头,又问道:“只不过,织造局草创,所需银两金钱,是从内库中出,还是从国库支出?”

    所谓国库,便是国家钱粮储存的地方,由丞相府统筹;

    而内部,便是皇室钱粮储存的地方,直属于皇帝刘禅。

    杨仪听着刘禅问询,心中突然明白,为什么陛下要到丞相府中,原来是要钱来了!

    杨仪心中不快,看了一眼诸葛亮,低声道:

    “陛下,如今战事紧急,国库空虚,只恐怕国库之中,很难拿出太多的钱粮,支持陛下兴建织造局……”

    诸葛亮挥了挥手,打断了杨仪所说。他的心中,和杨仪所想又有不同。

    要知道,投资和回报是对应的。若是今日陛下草创制造局,国库之中不出资,那么等到今后织造局赚钱了,国库也无法分得红利。

    虽然说诸葛亮相信,以刘禅的性格,一定会将钱拿出来,用于北伐大业,但若是国家的开支,一味地动用皇帝的内库,日后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先帝。

    “陛下,诚如杨仪所说,如今国库空虚,所有的钱粮都被用于必须的地方,很难为陛下分忧。

    “不过,臣愿意派出三百名技艺精熟的蜀中绣娘,和五十位能工巧匠,帮助陛下完成织造局的草创。”

    刘禅听着诸葛亮所说,心中一动,看来,相父也是早就已经准备推动蜀中蜀锦纺织的发展了,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的蜀中绣娘和能工巧匠以供差遣。

    刘禅点了点头,对相父提出的方案,表示了赞同:

    “就如相父所说,织造局所产利润,五成交由国库,四成交由内库。

    “剩下的一成,便可以作为奖赏,以贡献大小,分配给蜀中的豪族。”

    刘禅说完,杨仪和马谡都是一愣。

    分明是摊牌成本,怎么就说成了是对豪族的奖励一般,若如此做,又怎么能够得到蜀中豪族的支持?

    刘禅并没有和杨仪、马谡解释,又道:

    “第一任织造局的局长,便由幼常担任吧。”

    马谡听到刘禅点将,心中纵然是老大地不情愿,但想着不过是陪着少年皇帝过家家,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便答应了下来。

    诸葛亮在一旁看着,笑容中仍旧是充满慈祥。和杨仪、马谡不同的是,诸葛亮对刘禅有着足够的了解,又知道刘禅曾经到未来留学,对刘禅有着充足的信心。

    难道说,未来的世界,蜀锦的纺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若是真的如此,那么三兴汉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