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求追读)第五十一章 西南边陲的长远规划

(求追读)第五十一章 西南边陲的长远规划

    御书房。

    刘禅转身,从书柜之中又取出了一个小册子,递给了相父诸葛亮。

    刘禅一边儿将册子递给相父,一边儿说道:

    “如今的炎汉,军队的训练和武器的锋利,都远远超过的南中反叛的贼人。

    “再加上有相父正确的指挥和全军上下兄弟们的应用杀敌。

    “渡过泸水,平定南蛮的叛乱,我相信相父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做到。”

    刘禅说到这个,停顿了一下,话语之中增添了一些忧愁:

    “可是,我在未来留学的时候,学习到历史上的知识告诉我。

    “西南地区的隐患,一直到一千八年余年之后,才得到了彻底地解决。”

    刘禅的这个册子,和方才给大家都观看的不同。给相父诸葛亮独自观看的版本,详细地记录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版图之内的,随着历代中原地区王朝更替的变化而变化。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从羁縻政策、到吐司、再到改土归流的尝试,无疑都没有彻底解决西南边疆的问题。

    西南边疆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得是一千八百年之后,华夏走出封建王朝,才能够实现的。可是,现在的炎汉,哪里具备能够实现未来的物质条件?

    某种程度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以现在的物质条件,西南边境的问题,几乎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绝境。

    这也是刘禅为什么没有把这件事情,和马谡、杨仪等人说的原因——主要是怕将马谡等人看到未来西南边疆的问题太过复杂,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虽然刘禅对炎汉的其他臣子们忠诚也都十分信任,但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相父诸葛亮啊。

    从留学归来的第一天,刘禅就向诸葛亮坦白了从未来留学这件事情。

    当然,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禅的信任,不仅没有和其他人透露刘禅自未来留学这件事情,而且还帮助刘禅,将未来留学获得的知识,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

    如今这些信息,给相父诸葛亮思考,没准就能够得到一些不同的结果!

    诸葛亮捧着刘禅编写的小册子,越看越是眉头紧皱,直到翻完了最后一页,眉头都没有解开。

    刘禅没有打扰相父诸葛亮的思考,直到一炷香时分,相父诸葛亮才解开了他紧皱的双眉:

    “臣认为,如果说,要想将南中之地,长久的收复在炎汉的版图之中,不再让他们发生叛乱。

    “这个书册之中,最后一页的办法,可以说是唯一能够行得通。

    “不过这个方法,却要向南中之地大规模地输送资源。

    “同时,还要有着非常快速的运输速度,这些事情,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陛下……”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继续道,

    “当前炎汉的大业,还应该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主。

    “能够将南中的叛乱镇压,不会因为南中之地叛乱,影响北伐的准备,臣认为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使用地方豪族的首领,作为郡县的主要官员,臣认为还是应该去做的事情。”

    刘禅点了点头,认同相父诸葛亮的说法,毕竟,在炎汉没有三次复兴之前,所有事情的最终目标都只有一个,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再兴炎汉。

    平定南中的叛乱后,使用当地的豪族,治理当地的居民,也是能够接受的方法。

    其实,刘禅将这个册子交给诸葛亮,并非是对用南中的豪族治理豪族这件事情不满,仅仅是想将未来的事情告诉相父,以免有什么错漏。

    “等到炎汉未来将全国一统之后,陛下您这份总结,可能会发挥最大的用处。

    “臣在今天之后。也会学习这里面记载下来,有着好多有益处的经验。

    “这次臣率领军队,征讨南中的时候,一定会选择符合长远的规划和短期目标统一的办法。

    “比如,减少‘华’‘夷’的区别,将中原先进的种植经验带到南中这个地方……”

    刘禅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交给相父诸葛亮之后,他一定能够拿出来一个既符合当下利益,又能够与长远的利益进行衔接的方案。

    这就是丞相诸葛亮的能力啊!

    “相父,我在未来留学的时候,还曾经听说过平定南中叛乱,一个方法性的总结,那就是: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刘禅笑着将未来马谡出城十里,告诉诸葛亮的口诀,提前和诸葛亮说清楚了。

    诸葛亮听闻,悚然一惊,连连点头称是。

    除了几个问题之外,皇帝刘禅还和丞相诸葛亮认真地交换了一下彼此对平定南中叛乱的许多想法和思考。

    丞相诸葛亮听着刘禅叙述的观点,条理清晰,鞭辟入里,许多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虽然诸葛亮知道刘禅说的,很大程度上都是从未来留学的时候学来的。但诸葛亮对刘禅的统筹、表达和脑海中的知识,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今的刘禅,方才年满十八岁,如果按照这半年的速度不断进步。

    相信诸葛亮总有一天能够见证先帝遗留下来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他也能够再返回隆中,种地耕田。

    刘禅和诸葛亮越谈越欢,一直到了正午,刘禅便留了诸葛亮在宫中用过午饭,等用过午饭之后,刘禅又以消化食物为名义,将相父诸葛亮礼送出门。

    刘禅将相父诸葛亮一直送到门外,挥手喊着“相父一路保重”直到诸葛亮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返回御书房后,刘禅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张白纸。

    刘禅相信诸葛亮在规划平定南中叛乱这件事情上的能力和水平,毕竟,历史上,诸葛亮也是有着“七擒孟获”的丰功伟绩,将南中的叛乱,成功平息。

    不过,刘禅也认为,曾经在未来留学,见识过一些知识的他,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见解和结论。

    对平定南中的叛乱,将西南边陲真正地融入中原,有着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