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0:今生不再996 » 第十五章 创业大赛

第十五章 创业大赛

    “这下舒服了。”金达看着李雯新设计的传单说。

    熊猫外卖网也按照李雯的设计重新改了一版,像是毛坯房转眼成了精装房。

    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网站的大小问题都被解决的差不多了,陈一伟决定是时候继续前进了。

    陈一伟把招商的工作交给了金达,他从小就被他父亲带着到处做生意,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商业谈判能力。虽然金达说话很直,但是在年长的店家眼里,这种说话风格代表了这孩子值得信任。

    用户端这边,有了上次的教训,陈一伟不敢一下子放太多传单,他跟王业一人一天分别发100份。陈一伟还叫李浩明负责持续关注网站各项指标,一有问题及时修复。

    李雯的加入还有一个好处,本来几个男生都进不去女生宿舍,这下问题解决了。

    “啥,你叫我发传单?”李雯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呀,怎么了?”陈一伟故意装傻。

    “就不能花点钱请人发么?”

    “大小姐,我们创业公司,花钱要花在刀刃上。”其实公司这点钱还是有的,只不过光是想想李雯一边嫌弃一边发传单的样子,陈一伟就觉得很搞笑。

    李雯皱着眉头接过一摞传单。

    “一天发一栋楼就行,很快的。”陈一伟说。

    “哎,行吧。”李雯叹了口气说。

    熊猫外卖网的入驻商家和订单数据稳步上升,半个月后,入驻商家数量到达了50家,日订单来到了两千单。

    时间一晃来到了十二月底,魔都大学生创业大赛即将举行。说起来,陈一伟本来都不想参加的,他觉得这纯粹是浪费时间。不过后来听说第一名有五十万奖金,就想着还是去一下吧。

    这次的创业大赛规格还挺高,请了好几个投资机构和企业创始人来做评委,其中最著名的评委是长江资本的创始人昌国光。昌国光是魔都理工大学的校友,二十年前毕业后创办了国光生物制药,成功研制出HPV疫苗,打破国外制药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五年前创办投资机构长江资本,连续投中多家日后大获成功的科技公司,使得长江资本迅速成为这两年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

    比赛地点在光标楼的报告厅,做为参赛团队,207室的小伙伴们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第一排座位是留给评委和校领导的,而第二排此时已经被其他团队所占据,他们只好坐倒第三排去。

    “我艹,你待会儿就穿这身上台啊?”李雯看着身穿冲锋衣和牛仔裤的陈一伟说。她比他们四人来得早一些,小小的身影陷在第三排最右边的座位里。

    “往里坐一点。”陈一伟说,“程序员不都这么穿么?”

    “真不想坐在你旁边,简直丢人。你看看人家穿什么。”李雯翻了个白眼,起身往里面挪了四个位置。

    陈一伟这才发现第二排的诸位大多穿着西装,有几件西装明显不合身,估计是借来。

    “害,相信我,我这么穿是加分项。”陈一伟厚着脸皮说完就在李雯身边坐下。

    李雯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礼服,刚才她站起来挪座位的时候,陈一伟注意到她虽然很瘦,但是身材弧线很高看。

    “学姐,你今天简直光彩照人,要不待会你上台帮我翻PPT,咱两的穿着对冲一下。”陈一伟坏笑着看着她。

    “有病。你自己上台丢脸去吧。”说完后李雯从Gucci手提包里翻出了个小镜子检查了下妆容。

    陈一伟提前看过比赛名单,待会儿来自魔都四所不同大学的十组选手将上台路演,其中有七组的项目是互联网产品,还有三组是由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发起的硬核科技项目。

    几个互联网项目中,有做网络收音机的、有做P2P贷款的、还有做同城交友的,大多缺乏创新性。最被看好的是一个叫做校园课表的项目,既可以当做一个课表软件,还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各种校园资讯。陈一伟记得王业和李浩明也在使用校园课表,可见这款软件在魔都大学生中渗透率有多高。不过课表软件毕竟主要是个工具软件,产品形态导致变现困难,商业上的想象力不足。

    三个硬科技项目就酷炫多了,分别做的是能够摘苹果的机械手臂、人脸识别算法、聊天机器人,然而这几个项目技术上都不是很成熟,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比赛时间到了,在音乐声中,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旗袍的表演系学姐走上了讲台,开始cue各投资机构代表和校领导入场。昌国光进场时全场的掌声最为热烈。昌国光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他头发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乌黑茂密。

    校领导简单致辞之后,各项目主讲人开始轮流上台接受答辩。

    校园课表项目第三个上台,主讲人是一个来自孵蛋大学的叫做石凯的小哥。陈一伟对孵蛋学生的印象是清高儒雅,而石凯操着一口西北口音的普通话,又莽又憨。不过听了一会石凯的演讲后,陈一伟又对这个方脸矮个子小哥大为敬佩,他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把校园课表这款软件推广到魔都五十多所高校里,日活用户达到了十万以上。然而正如陈一伟之前分析的那样,校园课表空有用户却难以变现,学生们上来看一眼课表就走了。

    陈一伟是最后一个上台的,他做的PPT几乎每一页都是蓝底白字。评委们开始时对这个PPT很不满,但他们很快发现陈一伟的演讲内容详实,逻辑严密。

    “按照以上测算,全国的外卖市场一天起码有一千万单。”当陈一伟一步一步地推导到这个数据时,包括昌国光在内的三个评委微笑地点点头,其他的四个评委明显有些震惊。外卖是当时非常不起眼的创业方向,他们明显没有预料到外卖市场有这么大。

    “我打断一下。”昌国光说,“你推导这个数字的起点是外卖在大学校园里的渗透率达到10%以上,你有证据证明这点么?”

    “最后我会讲到我们熊猫外卖网运营一个月的成果,现在可以先剧透一下,目前我们在魔都理工大学已经接近实现10%的渗透了。”

    昌国光满意地点了点头。其他几个评委互相交头接耳地交谈了起来,有的面露兴奋,有的一脸怀疑。

    就这已经把他们给镇住了?这才哪到哪啊,好戏还在后头呢,陈一伟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