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驭澜 » 第三十二章 云川风云际会

第三十二章 云川风云际会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月三日。

    中午时分。云川城北门外,郭子敬带着魏崇、张褚等云川主要官员,迎接抵达的巡南刺史车队。

    一番必要的礼仪后,郭子敬来到车轿旁迎接任重下车。

    “任刺史,下官郭子敬恭迎您莅临云川,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郭子敬拱手行礼道。

    任重拱手回礼:“郭大人,任某奉旨来云川办差,可不敢言辛苦。来到这里,还得劳烦郭大人多多相助才是。”

    “刺史大人客气了。您奉旨办差,但有所遣,下官必全力以赴!”

    “有郭大人这句话,任某心里踏实多了。”任重点了点头,抬头仰望云川城,感慨道,“好一座雄关险隘,西南第一城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寒暄时,萧光耀从后面来到了两人身旁。

    任重主动介绍道:“郭大人,这位是萧相之子萧议郎。”

    郭子敬拱手施礼道:“郭某久闻萧议郎大名,今日一见,当真是气度非凡,不愧是萧丞相的公子。”

    “郭大人,光耀有礼了,”萧光耀拱手回礼,“家父时常说大人是云川之柱石,晚辈此次来云川还要多向您请教学习。”

    “萧相的赞誉,郭某愧不敢当。”郭子敬谦虚地说道,“云川偏僻之地,条件不如京都,萧议郎在的这段时间,如有照顾不周之处,还望多担待。”

    “郭大人不必客气,光耀只是随任刺史来云川办差,一切自然要以皇命为重。”

    简单客套后,郭子敬接引众人入城。

    郡守府里,早已安排好了接风洗尘的午宴。郭子敬携魏崇作陪。

    席间,见任重没怎么动筷,郭子敬问道:“任刺史,可是南方的菜肴不合您胃口?要不下官让人重新准备一些。”

    “郭大人,饭菜甚是丰盛美味,”任重解释道,“任某只是想到陛下托付之事,心中没有头绪,有些食不下咽,失礼失礼!”

    “任刺史刚到云川,就已开始考虑南唐问题,令下官惭愧。大人现在只是对南唐情况还不够了解,待到抚川军刘将军到来后,大人了解当下的详细局势后,必然会有好的应对方案。”

    “希望如此。”任重苦笑道,“一切等刘将军到了再说吧,先不聊这个了,吃饭。”

    过了一会儿,任重问道:“郭大人,不知长公主殿下和韩侯最近可安好?”

    “殿下一切安好,韩侯最近身体有恙,不过已经好了很多。”郭子敬答道。

    “任某来到云川的第一件事,自当是去拜谒殿下和韩侯,饭后还请郭大人差人引路。”任重说罢,看向萧光耀,“萧议郎,可要同去?”

    萧光耀迟疑了下,微笑着说道:“任刺史,晚辈与您同去怕是有些不合礼数。不如今日大人先去,光耀改日再去拜谒。”

    “也好。”任重点了点头,没有勉强。

    下午,任重乘车来到了侯府外。下了车轿后,他命人送上拜帖,自己则在台阶下伫立静候。

    任重的心情有些复杂。身为陛下御封的刺史,若是一般的侯爷,不去拜谒无非是有些失礼罢了,但韩侯府有长公主殿下,作为臣子,君臣之礼不能免,若不来拜谒,不只是失礼,更是大不敬。

    韩侯的身份很敏感,任重作为朝廷要员,并不适合见韩侯,但既来拜谒长公主,又怎能不见韩侯……这令他感到十分无奈。

    一刻多钟后,韩侯府的大门打开,青檬带着两名婢女走了出来。任重赶紧迎了上去。

    青檬欠身施礼道:“官女青檬,是殿下的家令,见过任大人。”

    “任重见过家令大人。”任重欠身还礼,不敢怠慢。

    “任大人,殿下为了侯爷的病情劳神费心,没法抽出时间见大人。殿下说了,任大人是奉皇命来云川公干,自当以国事为重,拜谒之礼可免。殿下亦代侯爷谢大人,侯爷身体无碍,只是需要静养,大人不必挂怀。”

    被拒之门外,任重心中顿时轻松不少,拱手说道:“既是殿下懿旨,任重自当谨遵。下官备了两份敬礼,一份是呈敬侯爷的,一份是孝敬殿下的。还请家令大人转敬。”

    任重话罢,身后两名仆从躬身托着锦盒上前。

    “任大人有心了。侯爷有交代,大人是当朝少卿,为官清廉,礼仪到了即可,礼物就不收了。另一份孝敬殿下之礼,青檬代殿下收下了。”

    待青檬身后婢女上前接过长公主那份礼物后,任重欠身施礼道:“烦请家令大人代任重向殿下和侯爷请安。”

    “青檬代殿下和侯爷表示谢意。”

    “家令大人,任重今日叨扰了,告退。”

    “大人请便。”

    等到青檬带着婢女入府,府门关闭后,任重方才如释重负,上车离开。

    城西一密室里,萧光耀得知了方氏茶行的事,勃然大怒,将手中茶杯怒摔于地,厉声道:“郭子敬这个老儿,竟敢对我萧家的产业下手,真的是胆大包天!”

    跪在地上汇报情况的萧家线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这人正是周贼曹口中的邹屠户邹峰。

    萧光耀平复了下心情,问道:“邹峰,可查清了郭子敬是如何知道茶行秘密的?”

    “回公子,事发当天,郡守府的一众官员都被郭子敬控制在郡守府,郡监魏崇和郡尉张褚直接带着府兵执行的任务,我们事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出事后,小人已带人多方打听,但至今都不知道郭子敬是如何知道的。”

    “方松可传出什么消息和物件?”

    “以前方掌柜有做过准备,说若是出事,他会让周贼曹给小人送重要情报,但小人一直没收到。昨晚小人还去见了周贼曹,周贼曹说方掌柜没有给他任何东西。”

    “你个废物!这点事都干不好,要你何用?”萧光耀斥责道。

    “小人该死,公子饶命!”邹峰慌忙乞饶。

    萧光耀头痛不已。方松没有送出情报,茶行经营的内账以及与南唐叛军往来的重要信件就有可能被郭子敬掌握,这可是直接威胁到萧家的重要秘密。

    他现在完全不清楚郭子敬到底了解了多少情况,背后是不是还有他人意图对萧家发难。看来,必须得会一会郭子敬了。

    看着战战兢兢跪伏在地上的邹峰,萧光耀冷声道:“你的账回头再跟你算!收拾下地上的东西,去把贾先生请过来。”

    “是,公子。”邹峰然后赶紧将茶杯碎片收拾干净退下。

    片刻后,一位衣着朴素、面相狡黠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微笑着向萧光耀拱手施礼道:“贾正见过萧公子!”

    “贾先生请坐。”萧光耀还礼,主动为其斟了一杯茶,“云川现在可是龙潭虎穴,贾先生不在任将军身边待着,只身犯险来到这里想必是有极为重要的事。”

    “萧公子聪慧过人,贾某来云川自然是带着重要使命,需要萧公子伸以援手。”

    “现在茶行出了事,我自顾不暇,不见得能帮上你。”

    “茶行之事贾某已经听说,萧公子不必多虑。如果贾某所料不差,萧公子单独见了郭子敬,此事便可解决。”贾正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

    “先生凭何断定?”萧光耀有些不信。

    贾正淡定地喝了口茶,方才说道:“走私军用物资可是事关重大的死罪,郭子敬雷厉风行查封了茶行和商队,几日来却对一众要犯不审不问,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向朝廷奏报此案,公子不觉得奇怪吗?”

    听贾正这么一说,萧光耀也觉得甚是奇怪,但理不出头绪,只能问道:“先生以为郭子敬是何意?”

    “自然是怕得罪萧相。”

    “他若真怕得罪我父亲,就不敢对茶行和商队下手。”萧光耀不这么认为,但想了想又说道,“除非他是抓了人之后才知道茶行背后是我父亲,这样才解释得通。”

    “不管郭子敬是先知道还是后知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释放的态度,说明他并不想真的得罪萧相。公子只要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必然会解除公子的后顾之忧。”

    “事情会这么简单?给他透露消息的人显然是冲着我萧家来的,岂会善罢甘休?”

    “以贾某看来,郭子敬怕是不知透露消息之人,这幕后之人怕也不见得有能力直接威胁到萧相。”

    “何以见得?”

    “如果郭子敬知道幕后之人,还对茶行动了手,那说明他们已经联手了。若是联手,查了茶行后必然会尽快审讯搜集对萧相不利的证据。但公子看到了,郭子敬除了抓人,之后什么都没做。幕后之人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显然是实力不够,不敢暴露自己。最合理的解释是,郭子敬知道了茶行走私军用物资的事,不得不去查。抓了人之后,发现是萧相的隐形产业,又怕得罪如日中天的萧相,只能暂时把事情压下来,等待后续想办法解决。”

    “先生的分析确实符合眼下的情况。”萧光耀认可地点了点头。

    “郭子敬在苍澜朝廷中可有公卿权贵做靠山?”贾正问道。

    萧光耀想了想答道:“据我所知没有。”

    “既然没有,他必然有自知之明,不敢贸然卷入朝堂争端,那么他与人联手针对萧相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了。”贾正一脸自信地说道,“我想公子即便是不主动找郭子敬,他也会尽快找你处理这件事。”

    萧光耀觉得贾正的话很有道理,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多谢先生为我解惑。先生不愧是任将军身边的第一谋士,果然是多谋善虑,光耀身边就缺少像先生这样的贤才!”

    “贾某多谢公子的赞誉,若公子能助任将军谋得南唐,那时贾某便能功成身退,到公子身边做一幕僚门客亦未尝不可。”贾正把话题转到了南唐之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