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开局打死贾珍 » 第二十六章、宛宛

第二十六章、宛宛

    这年头农民起义是常事,可大多数起义军都是因为饥荒活不下去,于是想着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一把,抢几个大户,好歹死前吃个饱饭,至于以后如何,他们很多都没想过。

    至于严密组织,明确纲领,整顿纪律,做好情报工作,这更是没影儿的事。

    这个金面佛,如今兵败被困山中,能否胜利躲过围剿都说不准,居然把眼光看到未来,派遣人马来京城潜伏,关注朝堂消息,不可不说是深有抱负的。

    贾蓉暗自感叹一阵,心想,大虞也不知能否撑过如今内忧外患的局面,如果撑不过去,他有生之年或许有幸见识到改朝换代了,只是不知道下一位做皇帝是是谁。

    蒙古人,还是目前各地农民军中的一股?

    贾蓉心中顿时有些沉重。

    改朝换代的时期是最混乱的时期,这种乱世,保命都是种奢望。

    看来他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所谓集英殿大学士,哪怕当了这个大学士,躲过了抄家,忽然王朝覆灭了,他难道还能跟蒙古人或者农民军讲交情吗?

    这种乱世,只有实实在在的军权才能保证自己安全,他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抓些军权。

    不过他不打算改变之前的计划。

    哪怕为了掌握军权,集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对他也有好处。

    在大虞,文臣掌军已经是常例,反而军功出身的勋贵,常常受到皇帝忌惮。

    贾蓉稍稍收敛自己的思绪,笑道:“灾民能接触什么机密,流贼纵然派人潜伏,我想他们也不会潜伏在灾民中,倒宁可想办法潜伏进那些高官家中。”

    刘安笑道:“谁说不是呢。”

    贾蓉拱拱手,说道:“我就不打扰刘大人公务了。”

    两人正要作别,却听流民中有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叫道:“宁老爷,快救救咱们!”

    立马又有一个大些的女孩子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说道:“什么宁老爷,宁国府姓贾,应该叫贾老爷。”

    贾蓉这才明白是在叫他。

    他听着后面的女声有些熟悉,于是仔细打量着她,好半晌才从被泥垢糊满的脸蛋上看出熟悉的模样,他问道:“你是宛宛?”

    女孩笑着点点头。

    贾蓉笑道:“你们为什么叫救命?”

    刚才的男孩道:“宁老爷…贾老爷,你不知道,兵马司的人对咱们可凶了,我听说被带去盘问的灾民,都要经受毒打,有人受不住毒打,就招认说自己是奸细,然后就被拉到菜市口砍头,有人不想死,于是咬牙撑着,就是不肯招供,他们就怀疑,这样的硬汉子,岂能是普通灾民,定是金面佛派来的,于是也被砍头,你老若是不救救咱们,咱们可不能活着出来了。”

    刘安被他说得有些恼怒,又担心在贾蓉面前落个酷吏的名头,说道:“你这小子说什么混话,城中灾民这么多,我们若一一用刑,到天荒地老也还盘问不完,我们都是先选身份可疑的人,然后才用刑盘问,你们几个小子知道什么。”

    贾蓉知道,事情必定不像小孩子说得那样糟,但肯定有许多冤枉受刑的人。

    这种事是此时的常态,他也管不过来,不过他对宛宛的印象很好,而且她的名字还是自己取的,于是不自觉就担着几分责任。

    贾蓉笑道:“这些孩子我见过,几个月前就来到京城,我还给他们施舍过银子,那时候金面佛恐怕还没有派人来,刘大人,我给他们做个保如何?”

    刘安笑道:“大人做保,倒省下卑职许多盘问工夫,行了,把他们放开吧,不过朝廷有令,你们从今不许再呆在城里,趁天黑之前,赶紧出城,要不然被巡夜的人碰见,到时候不论你们有没有冤情,都要关进牢里。”

    宛宛连忙道:“将爷放心,我们立马就走。”

    贾蓉再次向刘安道谢,将刘安送走,他转向宛宛等人,说道:“你们快出城吧,不然天晚了麻烦,想好要去哪了吗?”

    宛宛道:“听说山东灾情好些,我们打算去那里讨生活。”

    山东…

    贾蓉看着这一群人大的也才十六七岁,小的只有七八岁,全都瘦骨嶙峋,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到,哪里能跋涉几百上千里路到山东呢,他问道:“你们走得到吗?”

    “怎么走不到?”

    宛宛笑道:“只要一直走,很快就到了,我们都是从天南海北走来的,天下虽大,没有我们走不到的地方。”

    话虽这么说,可宛宛心中其实也正彷徨无措,如今世道这么乱,他们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又正值寒冬,有时候一觉睡过去,就再也难以醒过来,要想跋涉这么远前往山东,谈何容易呢。

    可是她不能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她是这些孩子的头,她若是表现得无助彷徨,这些孩子们立时就要丧气。

    他们都只靠一口气活着,这口气泄了,他们只有死了。

    贾蓉从身上摸索一阵,最后摸出十几两银子,又回头看看后面的车马,想再凑些钱给他们,忽然转念一想,财物太多,对这些孩子并非好事,十几两银子,他们十几个人拿着,别人犯不着铤而走险对付他们,可若是再多些,那就说不准了。

    所以他便将手中的银子交给宛宛,说道:“朋友远行,总要有些路仪,这些银子就给你们做盘缠吧。”

    孩子们的眼神顿时亮起来。

    宛宛把银子接过来,说道:“宁国府的老爷,你的恩情咱们都记下!”

    她转头看看身边的伙伴,说道:“咱们这些人以后但凡有一个发达了,必不忘报答老爷的恩情。”

    孩子们都道:“死也要报答老爷恩情!”

    贾蓉笑道:“你们快走吧,趁早买些吃的,添些衣裳,希望你们一路顺利。”

    孩子们抹抹眼泪,向贾蓉告别,集体向城外走去。

    贾蓉这才回到马车旁边,隔着车厢向秦可卿解释过刚才的事。

    秦可卿叹息道:“眼下各地都有灾情,百姓生活不易,妾身祖籍是河南的,那里灾情尤其严重,接连几年庄稼收成不好,许多族人在家乡已经活不下去,纷纷向四方逃难,有些族人找到爹爹这里,爹爹虽然薪奉不多,可也不好拒绝,只好勉力收留,如今也是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