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灭清我杨秀清是专业的 » 第031章反清复明

第031章反清复明

    夜静谧的可怕,但在这黑夜之中,房县北城的文庙后面,却有好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架着一架竹梯往城墙上抵去,倘若是白天的话,你便可发现,这梯子不是普通的梯子,而是两架梯子连接起来的长梯。

    这几个身影正是白天一起商量着逃离房县的秀才公,尽管天黑的吓人,但城内的教匪却是令他们更害怕的存在,为了身家性命,为了辛辛苦苦考中的秀才功名,他们唯有逃跑。

    许是爬的比较急,又或是太过紧张的缘故,正沿着梯子摸黑往上攀爬的张老夫子,竟一脚踩空,差点没从梯子上滑下来,只不过身上背的包袱却“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的张老夫子,急忙喊道:“我的包袱,快帮我捡一下!”

    墙角下,负责扶着梯子的赵文明紧张地左右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嘘……张兄你小声点,别把贼人引来了!”

    “就是,咱们是逃跑,带几张银票就好了,你背着这么多金银细软也不嫌累的慌!”

    另一个扶梯子的秀才也轻声暗骂了一声,然后弯下腰来,在发出声响的地方摸了好一会,才寻到了张夫子掉下来的包袱,然后高高举过头,小声说道:“别嚷嚷了,找到了,你快上去,别浪费时间,万一被贼人发现,那可就全完了。”

    房县城墙只有一丈半高,也就是四米半,尽管是夜里,但几个秀才很快就爬上了城墙,只剩下在下面扶梯子的赵文明和刚才替张夫子捡包袱的秀才。

    “你先上吧!”

    赵文明心中有鬼,今天白天他与众人散了后,就跑到县衙向太平军出了首,做贼心虚的他知道,城墙上,太平军肯定有伏兵,他不想事情败露后,被几个同年唾骂,索性就推脱起来。

    那秀才哪里知道赵文明的花花肠子,他只知道最后一个上去,梯子没人扶,况且梯子还是连接起来的,这黑灯瞎火的,一个不稳,很有可能摔下来,低声谢了一句,才扶着梯子爬了上去。

    二三十余个呼吸后,那秀才终是爬到了城墙上,然后连忙趴在墙垛处,小声喊道:“赵兄,我帮你在上面扶着,你快上来。”

    此时,最先上来的李夫子已经在外墙绑好了绳索,还不忘用力的扯了几下,确定没问题后,才转头到了内墙处,想要帮着一起扶住梯子,可他刚走了两步,城墙的拐角处竟突然出现了七八个打着火把的太平军,为首那人正是奉命值守城防的王三。

    “诸位这是要去哪里?”

    王三现在很得意,他从没想过往日高高在上的秀才公会像哈巴狗一样在他面前卖乖弄好,更没想到整日把什么礼义廉耻挂在嘴边的读书人竟会出卖朋友,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逮了几条想要出逃大鱼。

    “我……我……!”

    “你……你们怎么在?”

    李夫子和那几个秀才哪里想到太平军竟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和他们撞了个正着,吓得话都说不周全了,一个个浑身打着寒噤,有两个甚至牙关都在打颤。

    “军爷饶命!”

    “大王饶命!”

    望着面前嘿嘿冷笑的贼寇,望着他们手中明晃晃的长刀,张老夫子顿时把“忠孝不能两全,我辈读书人当以朝廷为重”的话,抛到了脑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城墙上。

    张夫子都跪了,剩下的几个秀才更不敢怠慢了,一个个忙跟着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求饶!

    “全部带走,交寨主处置!”

    太平军创立不久,军中的读书人千不足一,王三虽然不齿这些人没有道德,但也不敢随便杀人,而是大手一挥,喝令左右的太平军拿人。

    房县县衙,王秀清也没睡,他也在等,等王三把人押过来,因为这几个会读书认字的秀才,确实是太平军目前急缺的人才。

    “明王,学生有罪,学生们这是被猪油蒙了心,这才想着逃离房县的,还请明王饶了学生们吧!”

    都磕了一次头了,李夫子等人自然能磕第二次,况且他们为了性命,连父母妻儿都能抛弃,又岂会在乎廉耻,故尔一进大堂,就趴在王秀清面前连连磕头!告密的赵文明也在磕,他不知道王秀清会不会饶了李夫子他们,万一饶了,将来大家在一起共事,倘若知道今天的事是他出首的,那岂不是一辈子要被人戳脊梁骨。

    王秀清抬手道:“好了,都起来吧!你们想要逃跑,某家也能理解,毕竟跟着某家干,是杀头的买卖,但你们都必须跟某家走。”

    “学生等多谢头领!”

    “学生等多谢头领!”

    几个秀才如蒙大赦,王秀清说的如此直白,他们知道,如果不答应,那现在就会被砍了脑袋,答应的话,尽管会成为大清朝廷通缉的贼寇,但却不是现在就死,先死和后死比起来,自然是后死好,况且只要能活下去,就有逃离贼窝的机会,至于这个机会有多少,他们不愿去想,毕竟活着就是希望。

    “呵呵,诸位都是逃过一次的人,虽说你们几个现在都说愿意跟着某家干,可到底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某家需要诸位留个投名状,这样某家用起也放心!”

    太平军需要读书人,可到如今全军就李锦和王秀清两个识字,所以这几个读书人,王秀清是不得不用,哪怕他们都是恬不知耻,毫无底线。

    几个秀才对视一眼,投名状他们是懂得,梁山好汉不就是用这个手段逼人就范的吗?忙回道:“投名状?明王莫非也要我们去杀几个官军,可我们都是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哪里会杀人?”

    王秀清笑道:“不用你们去杀人,只要你们在白布上给某家写几个字,再签名画押即可!”

    李夫子疑道:“写啥?”

    王秀清神秘一笑,然后从怀中掏出几块白布,在手上扬了扬,笑吟吟地说道:“就写反清复明,四个字即可!”

    这几个秀才连自己家人都能抛弃不管,留在寨子里,自然也不会真心为自己效力,所以王秀清只能采取非常手段,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手段,而反清复明这四个字就是令清廷最深恶痛绝,甚至害怕恐惧的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