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灭清我杨秀清是专业的 » 第036章风起

第036章风起

    武昌!

    两道来自郧阳的战报,令湖广总督毕沅和湖北巡抚惠宁的神经立时紧绷起来。

    虽然郧阳知府萧水清和郧阳都司林良凤在公文中都表示房县教匪已然被官军击溃,但同样也表达了对白连教泛滥的担忧,萧水清甚至直言,教匪今天敢袭击房县,那明日就能寇掠府城,若不早除,只恐酿成大祸。

    “毕总督,今年秋汛甚急,鄂北数府被淹,流民遍地,如今又闹出教案,教匪善惑人心,按萧知府所言,郧阳、襄阳、承天和荆州等府的教匪已有尾大不掉之势,本官以为当采取断然措施,否则一旦生乱,鄂北糜烂矣!”

    清廷官制,总督是从一品,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一省或者数省军务,巡抚是正二品,挂侍郎衔管理一省政务,按理来说,惠宁这个湖北巡抚要尊称毕沅为总督大人,但惠宁是满洲镶红旗人,而毕沅却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只不过是巴结上了和珅,才得以幸进,因此惠宁打心眼里不把毕沅放在心上,平常见面也就打个招呼,称一声总督。

    毕沅也不恼,他是科甲正途入仕,涵养还是有的,况且他也不敢得罪惠宁,毕竟人家是旗人,而且还是根红苗正的满州八旗,又岂是他一个汉人能招惹的?

    干笑了两声后,毕沅才开口说道:“惠大人所言极是,本督当年署理陕西巡抚时,甘肃河州就曾发生教乱,当时全州尽哗,本官会同伍弥泰和马彪并力进剿,耗时一年才肃清地方,如今鄂北数府都闹出了教匪,倘真发生民变,局面可就再难收拾了,本督以为,当立即将此事禀奏朝廷,并令提督衙门、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以及各地知府、知州、知县衙门会同处理教案,严密搜查,将变乱的苗头扼杀于源头。”

    惠宁点了点头,说道:“毕总督既有处置教乱的经验,那本官就放心了,只是我湖广在册兵勇只有三万六千人,算上荆州将军下辖的八旗兵,总兵力不过四万,也不知够不够镇抚教匪?”

    毕沅捋了捋胡须,拿起萧水清的公文道:“据本督估计,教匪骨干其实并不多,之所以能聚众数千人马,完全是因为灾民众多,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才被教匪裹挟,这次房县千总王忠仅凭一个千总队,就能收复县城,斩首数百级,这便是最好的明证,所以要稳定地方,必安灾民,萧知府发文请求赈济,不知惠大人可否调拨部分钱粮,也好安置灾民,如此灾民必定感念我大清恩德,又岂会从贼造反?倘灾民不附逆,剿除区区白连教匪,四万兵足矣!”

    惠宁总算明白了,毕沅为啥收到房县军报后,第一时间就把他请到了总督府了,原来是指着他出钱赈灾呢。

    说实话,惠宁也认为要尽快赈济灾民,他虽和毕沅不对付,但湖广乃是天下之中,而且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朝廷数次用兵西北和西南,都是从湖广调拨的钱粮,所以惠宁也知道湖广是万万乱不得地,此前毕沅向朝廷发出的请赈折子,他也曾署过名,只不过折子至今石沉大海,也不知皇帝有没有批复。

    沉默了好一会,惠宁才无奈地说道:“毕总督,本官也想赈抚地方,可朝廷此次征伐东番,府库的粮食早就被抽调一空,现在空的能跑耗子,要赈灾,本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要不您给和中堂下个书,请他帮帮忙!”

    “和中堂……唉……!”

    毕沅又重重地叹了口气,身为和珅的党羽,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和大人的品性,让他想办法,恐怕这赈济粮未出京师,就去了一半,等到了地方上,各级官吏再分分,又有多少粮食真正能到百姓手上,若粮食给的少了,岂不又给了教匪鼓动人心的借口!

    见毕沅面露难色,惠宁也猜到了他顾虑什么,不由疑惑道:“和中堂不会……!”他想说和珅不会连赈灾粮的心思都打吧,但话说了一半,还是强忍着收了回去,只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毕沅。

    毕沅苦笑道:“从京师调拨赈灾粮到湖广,其间相隔千里,还不如再具折禀奏皇上,请求朝廷就近调拨!咱们再请地方上的富绅捐纳一部分,先撑过这个冬天吧!”

    显然,毕沅虽然明知和珅贪鄙无度,但和大人毕竟是他在朝中的靠山,他又岂能自曝其短,因此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让富绅捐纳,请求朝廷下旨调拨粮食需要时间,但严查地方白连教事却是刻不容缓,因此毕沅和惠宁商议妥当后,二人随即以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名义行文湖北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提督府、各河道衙门、科道衙们,以及湖北巡抚下辖各州、府、县,严查白连教案,并发下赏格,凡有出首或捕拿教匪首领者,可在附近官署领取相应奖励。

    上有令,下必甚,在湖广总督府和湖北巡抚衙门的严令下,整个湖北的清廷官僚体系顿时飞速运转起来。

    各府县三班六房的衙役四出打探情报,并责成地方富绅和甲长配合官府行动,各地驻防千总纷纷在官道设卡,河道衙门和盐运使衙门亦是调兵封锁各处水道,全力追查白连教众。

    与此同时,各大衙门也纷纷颁下赏格,凡有主动出首者,赏银五两,凡捕获或者截杀教匪者,赏银十两。

    以至于有不少州县甚至发展到凡是沾了个白字或者莲字的都被视为白连教匪,被扭送官府。

    一时间整个鄂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不少心怀鬼胎者竟借口普通百姓为白连教匪,不光图财害命,而且还拿着被害者的首级至衙门领赏。

    于是乎本就流离失所的难民是越发的民怨沸腾,百姓中甚至流传出民谣:“毕不管,惠死要,陈倒包”;“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惠如狼虎,虽人不能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这毕不管,说的就是湖广总督毕沅,惠死要说的就是湖北巡抚惠宁,陈倒包,则是湖北布政使陈望之。

    当然在这种严苛的政令下,潜藏在鄂北各府的白连教组织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打击,十二月初,活动于襄阳境内的混元教首领刘之协和宋之清相继被清廷抓获,和他们同时被捕的还有数百名骨干,以至于襄阳的白连教近乎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