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周采石补天 » 第二十一章 如何提高亩产

第二十一章 如何提高亩产

    张知县风风火火地走了,宋知北还在研究那个阿拉伯数字和软尺。

    叶长风则突然记起一件重要的事,赶忙问道:“如果我们在此地大行改革,朝廷知道会降罪吗?”

    他倒不是怕,只是要想改善民生,需要做的事很多,清丈土地只是第一步,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宋知北明白他的意思,放下纸宽慰道:“放心,川峡四路地势险阻,离朝廷又远,朝中对此的管控并不强,各州府向来都是便宜行事,这也是我来蜀地的原因。”

    山高皇帝远,叶长风放心了。

    “对了长风,你方才说清丈土地是第一步,那接下来要做什么?”他隐隐觉得,长风后头还藏着妙招。

    叶长风神秘一笑:“想办法让粮食的产量更多。”

    宋知北来了兴趣,“你是打算修水利?”他也有这个想法,邛州境内虽说有五条河流,但水量分配不均,四五月常有干旱,七八月又易出现洪水,若是修些水渠,既能灌溉又能引流,

    对百姓来说,确为一桩好事。

    只是,“修水利的钱从哪来?”

    “就用那些罚交的税款。”

    叶长风语气坦然,“钱交上去,不知道能有几个子真正用在百姓身上,不如拿来修路修水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总不能又把这些支出摊到百姓头上加重负担。”

    “言之有理。”宋知北思考后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其实”,叶长风话锋一转,“我刚刚提到的提高亩产,除了水利,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什么?”

    “粪肥!”

    宋知北对此十分好奇,但叶长风并没多解释,而是约他一道去城郊田地转转。

    想提高作物产量,育种和肥料都很重要。

    育种他是没有办法了,他虽然看过一些书,但现在的条件有限,能想到的也就是筛选良种。而这点,田间随便拉一个人过来,都会比他更专业。

    肥料上倒是可以看看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

    蒲水县地处邛州南部,浅丘连绵,好的耕地并不多。

    一路过来,除了那种较为陡峭的山坡种着些果树桑树,能种粮食的地方都尽量种满了粮食。

    此时夏收刚过,晚稻还没成熟,按说地里没什么事,不过两人还是能看到很多劳作的身影。

    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估计刚忙完,身上脚上还沾着泥土和草屑,正佝着背,坐在田埂上休息。

    “大爷,活干完了?”

    叶长风拉着宋知北走过去,自来熟地蹲下来和那大爷唠嗑。

    大爷看了两人一眼,拍了拍腿上的土,黑瘦的脸上露出些笑意。

    “没什么活,没什么活。”

    “稻子马上又要熟了,不放心就来地头看看,赶赶虫,顺带把杂草拔一拔。”

    两人顺着大爷的目光看去,说实在的,这几亩都算不上好田,但一看就知道种田的人打理得很用心,垄间甚至看不到一丝杂草。

    民以食为天,古代农民靠田地养活,他们照顾起田地来比照顾自己还尽心。

    宋知北关心地问道:“大爷今年收成怎么样?”

    听到这个,大爷呵呵笑了起来,看着眼前的田,满足中又带着希望。

    “刚收完的稻子一亩能有两石,够我们一家人吃了。”

    “这茬稻再争点气,把秋税都交上,今年就算丰年了!”

    叶长风顺嘴问道,“一个秋税要这么多?”

    大爷叹了口气,“除掉田赋还有佃租。”

    “来年的种子,耕田的牛,没有钱便只能拿粮食去抵。”

    “等交税给官府,粮食被麻雀和老鼠啃了要加耗;运粮的脚钱也得我们出,我拿不出钱,便也只能出粮食。”

    “还有和买钱、折变钱、头子钱和义仓税,杂七杂八的一算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说着说着,大爷眼里的光就淡了下去,声音老迈又无奈。

    气氛一时沉默。

    见两人被他说的都没了话,大爷赶忙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

    “今年运气好,囤的那些救饥粮够活了。”

    这话一出,叶长风和宋知北感觉心里好似被扎了一刀,愈发心酸。

    面前的大爷却十分乐观,明明生活都那么苦了,此刻看着抽穗的稻子,眼里又充满了希望。

    他的愿望,就只是能活下去,然后吃顿饱饭。

    无奈又认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叶长风终于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了。

    他喉间有些哽咽,快速眨了眨眼。

    废除苛捐杂税是必然要做的,不过他今天过来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打听。

    他清了清嗓子,问道:“大爷,咱们这地里一般都施些什么肥啊?”

    一说到农事,大爷就来精神了。

    “咱们这种桑养蚕的人多,许多人家会去买蚕矢,另外像牛粪马粪,也都是上好的肥!”

    “我们镇上的刘员外,家里养着几头牛,他家的苗长得就是比别家好!”

    看来这时候已经有农家肥了,叶长风点了点头,又好奇道:“大爷,那你用的什么?”

    “呵呵,我养了几只鸡仔,偶尔捡些干的鸡粪喂田,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我自己的,呵呵。”

    两人对视一眼,懂了。

    “对了大爷,稻子收完后这些稻草怎么弄,我听人说把它们烧了也可以肥田?”草木灰就是钾肥。

    大爷听完先是一愣,接着又摇摇头笑了起来。

    “小兄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烧荒。”

    他伸手指向往不远处的小土坡,“你们看那块地,不久前我才烧过,打算种些豆。”

    “为了种好地,我们也会砍些荆棘灌木和杂草放在一起烧。”

    “你说的稻草,既能卖出去当饲料,又能给家里养的猪过冬,哪个舍得哦!”

    叶长风一下反应过来,这点他确实忽略了,古代的稻草对农民而言也是宝贝。

    两人又和大爷聊了一会儿,看时辰差不多,便提出告辞回去。

    他们一走,大爷又继续下去转田了。

    在和大爷的聊天中,叶长风发现,此地的百姓为了能多种些粮食,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各种农家肥、钾肥,连轮作制度也有了,大爷说的鱼骨灰猪骨屑,应该就是磷肥。

    那接下来,他要想想怎么做氮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