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开始重建大汉 » 第42章 暗流汹涌

第42章 暗流汹涌

    暖阁里。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也在认真倾听着。

    惜春看了眼不太喜欢说话的迎春,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看着探春,问道:“探春姐姐,什么是县案首?”

    探春的大眼睛扑闪着,说道:“这是说珣哥哥在县试中位列第一名。珣哥哥只要去考后面两门考试,以后就是秀才啦。”

    惜春歪着小脑袋想了想,问道:“秀才很厉害吗?”

    探春眼中闪过一丝神采:“秀才是科举入门的士子。但是肯定没有珣哥哥厉害。”

    说着说着,这两个“哥吹”在一旁玩闹了起来。

    而一旁的贾宝玉心里老大的不喜。这往日里的珣兄弟,看其长得也算不错,以为是和他一样的志同道合之人,哪曾想他亦是那等国贼禄蠹,天天把仕途经济学问挂在嘴边,简直臭不可闻。

    这为官之道无一幸免,俱是些奸诈阿谀谄媚之徒,什么无耻恶毒阴险的手段都能使得出来。贾宝玉愤愤地想着,面上露出不豫之色。

    而一旁的林黛玉则是神色淡淡的,看着贾宝玉的表情,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说起贾珣,林黛玉对贾珣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上次那盘棋局记忆。说起那盘棋局,林黛玉还是有点气的,贾珣那次的棋局杀得她太狠。如果是普通的输赢倒是不要紧,但是贾珣以一棋极限反杀,还是一回合连杀。

    林黛玉当初想了好几天,想通过下一盘比贾珣设计得更好的棋局杀回去,最后发现做不到。林黛玉也只能搁开手。

    梨香院。

    只见薛姨妈和薛宝钗在闲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薛姨妈问道:“乖囡,近些日子你怎么不大到府里去了?可是那边宝玉生你的气了?”

    薛宝钗风轻云淡,拿起手帕子擦了擦嘴角,微微笑道:“妈,看你说的。近日里感觉喉咙有点咳,所以不大到那边过去。”

    薛宝钗叫过一旁的香菱,道:“香菱,你再去沏一碗茶来。”

    “哎。”只见一个同薛宝钗年纪模样的小丫头应声去了。

    薛姨妈看了看四周,叹了口气,道:“都是你哥哥那个不长进的,把祖宗的荫封都丢了。待选的事也着实艰难。乖囡,可委屈你了。”

    薛宝钗淡淡一笑,摇了摇头,道:“妈,看你越说越不像了。哥哥这几天都不大出去,莫不是妈这几天说他说得有功了。”

    说起薛蟠,薛姨妈心里不太顺气,说道:“哪里是我说得了他,前天看到我,还不是照样出去。今儿这几天不知道他又是在搞什么鬼。我是越来越管不了他了。”

    薛宝钗一怔,若有所思,她这哥哥平时在家待不了一日,每天在外面饮酒看戏,去那些不三不四的地方混,今儿这么安静,实在是有些古怪。

    母女二人正在说话着。此刻门外进来了一个小丫头。正是跟在薛姨妈身边的同喜。

    只见她说道:“太太,府里请太太和小姐今晚过去饮宴呢。”

    薛姨妈愣了愣,问道:“那边府里是有什么喜事?”

    同喜接着答道:“听说是东府里的珣二爷考中了县案首,老太太在荣庆堂里摆下了好几桌宴席,也请太太过去。”

    薛姨妈脸色尴尬,半响才说了句:“知道了。”

    贾珣,中了县试县案首?

    这个消息对于薛家母女来说,实在是有点尴尬。

    因为薛蟠,薛家和贾珣可算是冷了脸面的。如今贾母叫她们母女俩过去饮他的庆功酒,到底是什么意思?

    薛姨妈愣了好一会,问道:“乖囡,你说那东府那个人这县案首,到底是什么意思?”

    薛宝钗轻轻一叹,说道:“说明他以后考府试和院试只需过个场,就是秀才了。那人就算是半步踏入仕途了。”

    薛姨妈咂了咂嘴,惊叹道:“这么厉害,那个人那以后是不是就起来了?”

    薛宝钗脸色凝重,说道:“妈,以后叫哥哥别惹那个人,咱们家以后已经比不上别人家的。再碰上,哥哥要是被官府拿了去就难办了。”

    薛姨妈恨恨说道:“都是这个孽障做出的祸事,这么大了,没有一天不让我安心的。要是他和乖囡你一样懂事,我死也瞑目了。”

    薛宝钗脸色闪过一丝悲戚,劝道:“妈,别担心了,以后咱们多劝劝哥哥,可能会好起来的。”

    母女二人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子话。

    薛姨妈带着同喜、同贵,先往王夫人那边探探口风。

    而薛宝钗便回房歇息去了。

    话又说回到薛蟠。

    只见薛大脑袋安安静静地在房里待着。旁边还有一个之前买来服侍的一个稍大的丫鬟。

    薛蟠面色惊惧,今天他得到一条小道消息,前些日子里东市里死的人俱是街头斗殴,无事不为的泼皮混混。

    而收了他五十两银子的龙大,正在其十一名死人之列中。

    原来龙大并不是逃走,而是被人杀死了。

    薛蟠心中惊疑,到底是谁一晚上直接把他找来寻贾珣麻烦的混混全给杀死了。难道是那贾珣?

    不应该吧?那天贾珣不是被贼人打坏了一只手吗?况且他怎么会有如此本事,能够考完县试,连杀十一人?

    但是如果不是贾珣,还有谁会杀包括龙大在内的十一人呢?莫非是贾珣让人干的?但是他一个小小的庶子,怎么会有如此能力和人脉?

    此事实在过于诡异。

    薛蟠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

    那贾珣小崽子实在是好命,这又让他躲了过去。眼下风声太紧,过阵时间再找人给那个小子一点颜色瞧瞧。

    薛蟠计划已定,便搂过一旁的丫鬟,更衣解带,推倒在炕上就开始颠龙倒凤起来。

    宁国府,逗蜂轩。

    只见贾珍、贾琏和贾蓉三人在一起喝酒取乐。

    其中一人约三十多岁,戴着一顶四方帽,穿着绛紫色圆领直裾,蓄着撮山羊胡。正是宁荣二府的贾家族长贾珍。

    一旁穿着月白色宽衫,扎着蓝色葛巾,腰间佩戴着由白玉制成碧润的九龙玉佩。这琏二爷唇若涂朱,面如傅粉,眉目流动间自有一股风流多情的神色,真是好一位俊美潇洒的贵公子。

    在两人下首处,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俊俏公子哥,低眉顺眼,一声不响地吃着桌上的瓜子、果仁。

    几人正一边嬉笑玩乐,一边听着外面请来的姐儿唱着新鲜小曲,好不惬意。

    贾珍看着眼前唱曲的两个娼妓,想起刚才一件事来,心里老大的不痛快。什么菁菁姑娘,上个月不是已经出来接客了吗?什么身体不适?呸,分明是不想接待他等。不就是一婊子吗?听说这婊子貌似傍上了宗顺王府的竖子,才会敢这样有恃无恐。

    贾珍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庸脂俗粉,庸俗不堪,哪比得上家里秦小娘子的一根指头,那身段,那模样可真是。

    只是她这几天来说,身子不大好,他已经好几天没能一亲美人芳泽,今晚回去说不得要颠鸾倒凤一番。贾珍想到此处,手中食指大动,咽了咽口唾液,胯下顿时一片火热,手上握着酒杯的力道不自觉地加重几分。

    而坐在下首的贾蓉头上的帽子早已不嫌多。其实他也知晓他媳妇和贾珍的那些丑事。但是他并不敢违抗贾珍。

    贾蓉看着眼前搔首弄姿的两个女子,看得口干舌燥。他们三人素有聚麀之诮,只要过了贾珍和贾琏的手,今晚他也能分这两位女子一杯羹。

    正在此时,只见外边管家赖升进来回话:“大爷,琏二爷,小蓉大爷。今天荣府里,老太太说是要给贾珣设宴庆祝,要你们几位也要到场。”

    贾珍脸色不豫,“呸”地骂了一声:“不去了,就说我身体不适。”

    赖升脸上有几分难色,说道:“听说今晚大老爷和二老爷都被老太太请过去了。大爷你不过去,怕是.......”

    贾珍满脸怒气,恨声道:“哼。那小崽子不过是一个童生,老太太怎么请二位老爷一起出来喝酒?”

    赖升低着头,回道:“禀老爷,听说贾珣那小子考了县案首,所以老太太高兴,让两府的人都过去吃酒去。”

    甚么?

    “当啷”贾珍手中的酒杯拿不稳,跌落在地上,杯中之酒溅了一地。

    贾珍脸色阴晴不定,嘴上的胡子微微颤动着,内心显然很不平静。这个庶子居然考了个第一?如此看来,他岂不是在今年之内,便摸到读书人仕途的门槛,秀才了?

    贾珍心乱如麻,这庶子若是等他正式取得秀才称号,他在这东府便有一席之地了。

    往日里他的担忧就会实现了。

    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贾珍希望看到的。若是这庶子和他平起平坐,到时他还怎么玩乐?他和儿媳妇那些事被这庶子抓住痛脚,他这族长名头还怎么保得住?

    更严重的是,几月后他取得了秀才功名,他这以族长执行的家法便不能加到这庶子身上,他在东府里一手遮天的日子就全完了。

    不仅是话语权,其余的地位,财富,权力,女人......统统都被这往日在他眼里视如奴仆的庶子分去一半。

    这林林总总怎么能让贾珍受得了。必须要除掉这贾珣!

    贾珍眼中闪现着狠毒的神色。

    贾珍脸色变幻了数次,便又恢复了往日的表情,不咸不淡地说道:“知道了。等会我们就过去。”

    赖升领命走后。

    贾珍心底如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贾珍暗暗想着毒计,到底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这庶子才好。

    有了。贾珍心头闪过一丝曙光,或暴毙而亡,或买凶杀人,这俩都有可行之处。

    这庶子未必不能这样设计。

    贾珍嘴角闪过一丝狞笑,既然这庶子不识相,那就让他贾珍亲手送他下去。

    一切妨碍到他珍大爷的人,都要死!

    贾珣和杨子凌、徐修远一起在状元楼上宴饮完毕回到家中,已经是酉时时辰。

    这三个人从午时一直干到酉时,足足喝了三个时辰。

    最后杨子凌说家父不能让其迟归,加上贾府这边有小厮来寻贾珣要回荣国府赴宴。

    所以三人才散了。

    这边还是林之孝带了几个小厮,把贾珣抬进轿子里,便由几个小厮抬着轿,直往荣国府这边过来。

    贾珣坐在轿子里,灵台瞬间恢复了清明,湛然有神的眼睛中哪还有刚才半点烂醉如泥的神态?刚才不过是他故意为之。

    贾珣是一个谨慎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把自己喝醉。这世上想要他死的人,还真不少。此县案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过站,实在不值得得意忘形,而致自己于险地。

    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故意装出烂醉的姿态,就是宣告他酒量并不好,别人在与他喝酒便会麻痹大意。

    到时候,他便多了些斡旋的境地。

    做人应该要有所保留,不要把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来。

    贾珣思索间,轿子已经过了二道仪门,在荣禧堂穿堂旁停下了。

    接着由林之孝引贾珣过荣庆堂。

    贾珣一下轿又恢复了醉酒的模样,脚步不稳,需要两个小厮扶着才好走路。

    林之孝在前头引路,口里说道:“珣二爷,老太太,大老爷,老爷他们已经在荣庆堂正房等着了。”

    贾珣乜斜着醉眼,打了个酒嗝,断断续续地说道:“好.....好说。”

    此时荣庆堂已经摆下了五桌,俱是些主子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宴饮。

    只见正中便是主桌,贾母居中坐着,只见此桌上坐着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

    旁边次席坐着贾珍,贾蓉,贾蔷,贾环,贾兰。

    旁边女眷也摆了几桌,其中一桌坐着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

    另一桌是尤氏,李纨,王熙凤,秦可卿。

    最后一桌坐着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薛宝钗。

    此时林之孝扶了贾珣进来。

    那边就招呼小厮丫鬟们端菜上来,准备正式开席宴饮。

    林之孝把半醉半醒的贾珣扶至主桌旁,让贾珣站稳了便离开。

    贾珣乜斜着醉眼,朝贾母作了一礼,口中说道:“老祖宗,贾珣来迟,让大家久等了。”

    贾母也不见怪,便让贾珣坐在贾宝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