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浩浩人族 » 第十二章 夫子谈修行

第十二章 夫子谈修行

    虞历、天狩元年、正月初四

    夜,明月高悬。

    宾客们都欢笑着相继离开了,纷纷感叹着此行不虚。

    无论是‘往圣传道’、‘人族根本之道——浩然正气’、‘《正气长歌》’,还是小济生最终的选择。

    件件桩桩都是不俗的谈资。

    起码在今后的几十年内,这些话题都会经久不衰,甚至会逐步扩散至虞朝全部疆域。

    武曌也恋恋不舍地被虞皇武京提着离开了。

    虞皇武京一边将因为在空中挣扎而左摇右摆的武曌摆正,一边无奈地冲着她安抚道,“宫里不还有一个你的亲弟弟吗?他那么亲你,你还不回去看看他?你都出来一天了,他肯定想你了。”

    武曌一脸倔强,“我不要!他皱巴巴的好丑,我只要小木木弟弟!”

    武京脸色有些发黑了,但还是耐心地安抚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皱巴巴的,泰儿现在已经长开了,你昨天不还去看过吗?现在没有皱巴巴了是不是?多稚嫩,多可爱呀。你不想回去抱抱他,逗逗他吗?”

    武曌继续挣扎,“不想!我只想抱小木木!放我回去!小木木今天要开始修行了,肯定有很多不懂的,我要回去教他!”

    武京脸色越发的黑了,“小木木有你师公教导,哪用得着你管。你真有这心,回去教泰儿吧,你们姐弟俩多亲近亲近。”

    武曌持续挣扎,“他那么小,话都不会说,我怎么教啊。而且我以后要嫁给小木木的,不能和别的男人走的太近。”

    沉默!

    脸色黢黑发亮的武京实在是担心她再说出什么虎狼之词,一出太平院就一把捂住她的嘴,勾动星牌的力量动摇虚空,在一阵虚空波纹隐没之下消失在了原地。

    ...

    将一众宾客送走以后,岑夫子又回到了书房。

    他作为东道主总得送送宾客,否则失礼,但阡素薇是一直在这里陪着小济生。

    等岑夫子回来的时候,小济生也已经从入定中醒了过来,这会儿正缠着阡素薇问询修行的疑惑。

    阡素薇自己修行是一把好手,但要教别人嘛,她有自知之明。

    “小木木啊,阿奶当年‘咻’的一下就先天了,筑基境真没什么印象了,你阿爷来了,他是天下的夫子,他肯定知道。你要乖乖地认真学习哦,阿奶去给你准备好吃的!”

    看着岑夫子回来了,阡素薇赶紧脱身。

    岑夫子一看也是哭笑不得,只得由她去罢,然后收敛了一下表情,严肃正经地给小济生传授修行事宜。

    “木木,你听阿爷给你从头细细说来,这修行啊......”

    ...

    天地间充斥着无穷元气,有些受环境影响沾染上了相应的属性,如:幽冥气、星力、地元煞气、火元气......但这样有属性的元气万中无一,更多的元气都是无属性的。

    元气是万物的基础,更是天地规则的表象,所以万物生灵的修行都与元气相关。

    人族修行有三境——筑基、先天、天人。

    筑基是为日后修行打下基础,主要是利用元气打熬筋骨、增强体魄,修至精深虽仍是凡体,不能直接吸纳炼化元气为己用,但身躯在元气的淬炼下也能力拔千钧,寿过三百;先天便是入了非凡之境,能吸纳炼化元气为己用,能修习术法,观照天地规则,上天遁地、一剑千里也不过等闲,寿延万载;天人,顾名思义,已经完全超凡,洞悉天地自然,开辟小千世界,能御使道则之力,彻底摆脱寿命限制,长生久视;天人之上应该还有境界,但已成传说,前路未知。

    修行初始要先筑建根基,这是因为有部分天地元气在经年累月没有被修士吸纳炼化或者用术法激活后,就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怠惰,到最后完全无法被修士利用,这种极致怠惰的元气被称为——后天浊气。

    因为浊气怠惰的缘故,其相比元气要沉滞的多,所以更容易进入人的身体。

    浊气与元气同根同源,浊气足则元气远,元气足则浊气远。

    所以人族修行的第一步是与浊气对抗,追求自身元气丰足,以至于逆练出后天生灵胎息之态。无论元气还是浊气,一视同仁,来者不拒,由此便可达到生生不息之状。

    人族筑基又分三个阶段——锻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寻常修士的修行,无论何门何道,首重根基。根基的最浅显的表现为体魄的强健与其对元气的亲和。

    越强健的体魄,能容纳的元气就越多;越对元气亲和,就越容易吸引元气入体。

    筑基第一步是锻体,锻体分内炼法与外炼法。内炼法,引元气入体后,呼吸吐纳、静心冥想,以呼吸法为主、心神为辅引动元气冲刷身体,排出后天浊气所化的杂质。外炼法,食用富含元气之物,待元气自体内而发后,用钝器均匀锻打身体各处,再辅以药浴促使体内元气冲刷身体。

    第二步是煅烧,经年累月下,身体皮肤、骨肉、经脉杂质全无,然后就能以身体为基、心神为炉、元气为薪点燃人之精气神三昧真火,煅烧体内五脏六腑,排出深层杂质。

    第三步是蕴养,体内杂质尽除后仍然需要时刻吸纳元气来阻止浊气反侵,所以这时要引三昧真火将天地元气彻底熔炼入五脏六腑,以天地元气蕴养人之五气。

    直至达到五气相生、轮转不息之意。

    此时,如果修士对某一道深入的认识,并在某一刻有极强的向道之心,心神极度凝聚之下,会在识海凝结为道种。

    以道种升华五气,使身体溯返回后天胎息之态,转五气为先天之气(后天生灵胎息元气),是为先天雏形!

    到这一步的修士,体内先天之气会自发游走周身,无论进入体内的是元气还是浊气,都会被炼化成精纯的灵气藏于人体的数十万亿微粒中。至此修士的道躯小成,无漏无缺,再不用担心浊气侵袭。

    再往后按照功法观想大道,凭借道种将先天之气转化为自身大道所属的特殊元气,就是真正的先天境了。

    说到这里岑夫子就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说往下其余境界的修行之法。

    小济生十分懂事的没有继续追问,他明白岑夫子是不想自己好高骛远。

    听到岑夫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修行第一阶段的关窍,他迫不及待地就再次入定,在识海中仔细感知《正气长歌》的内外炼法。

    约么一盏茶的功夫,小济生醒了过来,满脸疑惑。

    他转头看向岑夫子,“阿爷,《正气长歌》里没有内炼法,也没有外炼法。只有一段总决,还有出现了一个小种子。”

    岑夫子一听也是一惊。

    这部《正气长歌》是他意外所得,之前翻阅的时候就发现里面除了讲述有本书的来历,此外再没有任何内容。

    后来多次翻阅下,用灵识细细探察之后才发觉这册书是有道韵自封,非此道者不可视。

    知晓了这本书的来历,也知晓了这条道的意义。

    岑夫子担心强行查看会损伤书册,要是缺失了内容,损害了传承,那就成罪过了。

    因此,这册书的具体内容,岑夫子也一点不知。

    现在这册书已经消失,完全融入了小济生的识海里,他就更找不到参照了。

    这纯粹的‘正气之道’是一条从来没人走过的道路,再加上这一道立意之深远玄奥旷古绝伦,有不同别家的修行法门也未尝不可能。

    当即,岑夫子探出神识,深入小济生的识海细细查探。

    良久,他脸上带着惊异、茫然与思索,“木木啊,要不你先试试别家的筑基法门?”

    小济生被这话也惊住了,“试试?阿爷,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岑夫子转瞬变脸,一派高人模样,神情显露出了然于心的笃定与从容,“阿爷自然是清楚的,但其中有些关窍却需要你自己参悟。放心去做吧,万事有阿爷在呢。”

    “哦,好。”

    小济生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然后从屁股下抽出了玄门的《上清功》。

    简单翻阅了一下手里的功法,小济生眼中闪过一丝熟稔于心的泰然,旋即静心冥想,按照功法中所言的内炼法引动元气。

    随着小济生的入定,他身体周围的元气逐渐被引动,随着他的呼吸,越来越多的元气灌入他的体内。

    以小济生为中心,方圆三十丈,形成了一浪又一浪的元气潮流。

    这一浪接着一浪的元气进入小济生体内后,他身体里流转不休的先天之气也随之剧烈翻涌起来,来者不拒地将所有的元气炼化成精纯灵气,然后送入体内一个个微粒中。

    小济生心神畅游其间,感知着元气入体的变化,感知着自己的身体,同时更大的注意力在寻找着什么。

    半个时辰后,小济生结束了入定。

    醒来后,他第一时间看向了岑夫子,“阿爷,没有找到浊气。体魄的话...”

    正说着,挥了挥小拳头,然后伸出小拇指,又用大拇指掐住小拇指的指尖,同时眼睛微微的眯着。

    “...好像增强了一点点。”

    岑夫子表情有些僵,很快又恢复原状,淡淡地回道,“再换释门的功法试试。”

    “哦。”

    小济生乖乖地答应了一声,又从屁股下扒出一本《金刚功》。

    翻阅功法、入定、元气潮流、醒来、比划。

    如出一辙。

    咚!

    岑夫子终于忍不住,握拳,拇指顶着中指凸出,然后轻轻地在小济生头上敲了一下,清脆又响亮。

    “你是先天道体,当然没有浊气。别再找浊气了,好好感受元气入体的变化。这次换儒门的功法。”

    “哦。”

    小济生被敲了也没觉着痛,虽然听着响亮,那不过是小济生体质非凡而已。

    又是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继续从屁股下掏儒门的功法。

    ...

    又两个时辰过去,功法换了七八种,小济生的表现同先前一般无二。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用找浊气后,小济生入定的时间缩短了很多,随后比划的时候,眼睛眯的更小了一点。

    小济生熟练地又要从屁股下掏功法。

    这次却被岑夫子制止了。

    “好了,不用换功法了。”

    岑夫子说着,同时脸上显露的了然于心的神情也真实了许多。

    他对着小济生继续说道,“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