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孔明传 » 第十七章 封王拜相

第十七章 封王拜相

    诸葛亮祭拜完鲁肃后,刚走出鲁肃的府门,就被一群将士围困住了,王双正要拔剑,却被诸葛亮拦了下来。

    吕蒙穿戴甲胄出现在诸葛亮面前,冷冷的说道:“孔明,今天若是不归还江北之地,你就别想离开。”

    孔明微微一笑道:“这是大都督的意思?还是吴侯的意思啊?”

    “不管是谁的意思,江北之地归还,你才能离开。”

    “大都督好气魄啊!刚刚担任江东的大都督,就可以越权行事了。”

    “你说什么?来人啊……”

    就在吕蒙准备扣押诸葛亮时,张昭从府内走了出来。

    众人见状连忙恭敬的拜道:“见过张大人。”

    张昭看了一眼吕蒙道:“主公要见诸葛亮。”

    在张昭的陪同下,诸葛亮在一处僻静的庭院里见到了孙权,孙权让众人退下后,庭院就只剩下他和孔明两人。

    “孔明真是好大的胆量啊!竟然敢单身赴江东。”

    孔明对着孙权一拜道:“吴侯何出此言?吴侯与我家主公乃是盟友,子敬与我又是至交,我来祭拜他也是理所当然啊!”

    “哼!恐怕孔明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吧!若是真有诚意,就应该早早归还江北之地才是。”

    “今日我来此,就是和吴侯商议江北之事来的呀!”

    孙权一脸疑惑的道:“哦!那你说一说,什么时候归还。”

    “江北之地,现在对我主极为重要,虽然汉中之战,我们赢了曹操,曹操实力还是我们三家最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违背盟约,所以我与主公商议。为了表示诚意,先将江南之地暂给江东,待我主回到荆州后,再把江北之地奉还,吴侯觉得如何?”

    孙权冷哼道:“好一个诸葛亮,江南与江北的意义如何能比,你们怕是想赖着不走吧!”

    孔明连连摇头道:“吴侯此言差矣,我们若是不想归还,何必把江南给你们,如今我主兵锋正盛,真想与江东开战,何必如此?我主仁义,就是怕影响了孙刘联盟啊!”

    孙权起身来回走了几步,问道:“你们真的愿意先交出江南?”

    “愿意,而且待我回去。我立马将长沙三郡的兵力全部调回江北,吴侯随时可以派人接手。”

    孙权迟疑的说道:“那我就再信你一次,若是再敢失信,我江东必起刀兵。”

    “孔明谨记。”

    果不其然,孔明回去后。将长沙三郡的兵力调回了江北,孙权命吕蒙派兵入驻。并无任何阻扰,为此孙权对于联盟之事,也开始漂浮不定,曹操连续发了几道文书给孙权。孙权也只是简单的应付了一下。

    转眼一年过去了,刘备在陆逊张松等人的帮助下,已经完全掌控了西川,此时手中拥有雄兵四十万,加上荆州十五万兵马,足可俾睨天下了。

    刘备让关羽把守汉中,秣兵历马,让张飞在益州各地募兵,似乎在准备大战,诸葛亮一直把持荆州军政,北抗曹操,东联孙权,江北之地稳如磐石。

    孙权接连的推迟,让曹操十分恼怒,加上头疾越来越严重,曹操已经卧床一个多月了,自从汉中之战输给了刘备,曹操的身体也是日渐消瘦。

    这一日,曹操突然召集手中文武,似乎有什么事情要交代。首先会见的是宗室之人,夏侯惇,夏侯霸曹仁曹洪以及曹操的三个儿子。

    此时曹操满头白发,神色憔悴,已然没有了往日雄风。

    曹操对着夏侯惇喊道:“元让。”

    夏侯惇有些紧张的走上去,一脸担忧的抓住曹操的手道:“阿瞒,不要着急,一定会好起来的。”

    曹操微笑道:“也只有元让才会这么叫我,真是怀念以前的日子啊!”

    “等你好了,我们再驰骋沙场。”

    “不要安慰我了,我的身体我知道,今日叫你们前来,是我有事相托,丕儿。”

    曹丕满眼泪目的走上去跪地道:“父亲。”

    “我走之后,由你继承我的位置,记住,一定要守住曹氏基业。”

    “父亲!”曹丕突然忍不住放生痛哭。

    曹操抓住曹丕的手道:“你继位之后,不可手足相残,要优待族人,稳住军心,如今刘备势大,切不可急功近利,想着自取,懂吗?”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谨记。”

    “你去把外面的人都叫进来吧!”

    不一会,外面的所有文武都缓缓的进入了曹操的房间。

    曹操看着他们,脸上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只见他缓缓的说道:“我走之后,由曹丕继承我的位置,各位都是追随我多年的亲信,希望各位尽心辅助曹丕,我…………我……”

    曹操话音未落,就撒手人寰了,众人见状顿时跪地痛哭。

    公元220年3月15,曹操病逝许昌,享年65岁,一代枭雄就此落幕,同年6月,夏侯惇病逝,从此曹丕独掌曹氏政权。

    曹丕当了丞相后,由于没有任何功绩,底下跟随曹操的将领官员都已经到了顶点,他若想树立威信,就必须给他们加官进爵,于是华钦等文臣联名上表,希望曹丕可以晋升为王。

    曹丕心里想封王,可是刘备孙权等人对他虎视眈眈,一旦封王,刘备必定借此由头,挥师北上,不封王,底下的人又难以信服,一时间竟然有些两难,只能找司马懿前来问话。

    “拜见丞相。”

    “仲达请起,今日单独召见你来,是有一事商议,看看仲达有何见解。”

    司马懿微微点头道:“丞相是为了封王的事情苦恼吧!”

    “还是仲达懂我心意啊!只是汉高祖以来,就有定言,非刘氏族人,不可封王,如今刘备坐拥五十几万大军,我若封王,他必定借此机会,讨伐中原,若是不封王,我有难以服众,真是让我苦恼不已啊!”

    司马懿轻笑道:“我有一计,丞相定能封王。”

    “仲达,快说与我听。”

    “江东孙权历经三世,早有称霸之心,丞相可下一道文书,若是孙权与丞相联盟,丞相就上报天子,封孙权为吴王,到时候丞相与孙权一同封王,刘备自然不敢讨伐中原,就算他挥师北上,丞相也可以与孙权合力攻打刘备,如此一来,刘备必然退兵。”

    曹丕一脸兴奋的道:“好计谋啊!仲达不愧是我的心腹,几句话就把我的难题化解了,那就烦请仲达亲自写一份文书给孙权吧!”

    “领命。”

    江东孙权不久便收到了曹丕的文书,当看到吴王两个字的时候,整个人的神色都变了,他坐拥江东十年之久,如今终于有机会晋升为王,自然不愿错过,而且诸葛亮一直占着江北不愿归还,他早已心生怨念,加上刘备一直在招兵买马,蓄势待发,让他坐立不安,如今借着曹丕向江东示好,他也有了连曹抗刘的想法了。

    得到孙权的同意后,曹丕在群臣的上表下,迫使汉献帝封曹丕为魏王,孙权为吴王,如此一来,也能让刘备看出他们已经和东吴联手,以此来震慑刘备。

    听闻这个消息的刘备,顿时火冒三丈,连夜召集群臣商议。

    刘备坐落在宫殿之上,一脸怒意的道:“自高祖以来,非刘氏子弟不得称王,如今曹丕和孙权各自为王,大家觉得该当如何?”

    张飞率先说道:“大哥,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便率兵与二哥从汉中杀出,直接灭了曹丕小儿。”

    刘备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陆逊问道:“伯言有何建议?”

    陆逊躬身抱拳道:“主公,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如今曹丕和孙权皆已为王,想必已经联盟了,若是贸然攻打曹丕,我怕荆州会有危险啊!”

    张飞不爽的道:“怕什么,荆州有孔明在,又有十五万兵马,就算东吴举兵来犯,孔明也不惧他们。”

    赵云连忙上前道:“主公,要不我们先与诸葛军师商定后再决定吧!现在他一人在荆州,为了汉中之战不断的和江东周璇,要不是让出了江南之地,孙权早就趁着我们汉中与曹操激战时,就攻打荆州了。”

    “报!”一个士兵快速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见到刘备,跪地道:“主公,荆州传来急报。”

    刘备见状,叫人把文书拿了上来,看完后,脸色得到了些许的缓和。

    赵云问道:“主公,可是军师来信?”

    刘备点了点头道:“嗯,孔明让我先按兵不动,东吴孙权最近一直在江南调兵遣将,他希望我向天子请旨,封我为汉中王,以此来震慑曹丕孙权。”

    张松听闻,顿时兴奋的道:“主公,诸葛军师说的不错,现在我们出兵讨伐,并不合时宜,不如先上表天子刺封主公为汉中王,带到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时,再挥师北伐,必然一击中的,到时候天下可定,汉室可兴啊!”

    刘备一脸为难的道:“我怕……曹丕会逼迫天子拒绝这项提议啊!”

    陆逊说道:“主公放心,曹丕不会拒绝,反而会很高兴。”

    刘备一脸疑惑的道:“伯言何出此言?”

    “曹丕称王是迫不得已,毕竟手底下的人都是曹操旧部,已经到无官可封的地步,曹丕想要收拢人心,就只能更进一步,这样才能大封有功之臣,奈何祖训在此,他也不敢贸然称王,只能拉拢孙权一同封王,要是主公也向天子上表封王之事,曹丕肯定会答应,因为他的封王就显得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