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孔明传 » 第十八章 汉室基业

第十八章 汉室基业

    会议结束后,赵云和陆逊单独找到了刘备,两人神情似乎有些异样。

    此时正是寒冬,屋外还飘着大雪,书房里的碳火也被下人烧得特别旺盛,刘备命下人离去,亲自挑了一下碳火。

    “都坐吧!”

    “谢主公。”

    两人坐下后,赵云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书交给了刘备:“主公,这是诸葛军师让我私下交给你的,请您查阅。”

    刘备迟疑的看了一眼赵云,然后打开文书。

    内容:主公,曹丕孙权封王,您切不可着急,如今大汉五分天下,主公已得其二,必须养精蓄锐,方能成就霸业,君王争的是天下,诸侯争的是领地,世人争的是地位,百姓争的生存,现在天下三分,主公刚得西川不久,其中世族门阀之争,必有影响,主公想要一统天下,就要先安内,平衡各方势力,待兵马钱粮充足之时,便可挥师北上。孔明敬上。

    刘备看完诸葛亮给他写的文书,便交给了陆逊。

    陆逊看完后,缓缓说道:“主公,孔明说的不错,此时不是争天下的时候,只能等一个时机。”

    刘备好奇的问道:“哦!什么时机?”

    陆逊停顿了一下,看了两人一眼道:“孔明文书上虽然没有写明白,但是隐晦的提示了一下,主公若是挥师北上,战胜了曹丕,该当如何?主公又以何种身份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刘备正声道:“自然是还政于陛下,刘备甘愿为臣,莫非尔等觉得我想当天下之主?”

    陆逊摇头道:“主公之心日月可鉴,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曹丕为何冒着被主公讨伐的风险,也要封王?那是因为他手底下的人推着他这么做的,主公可以卸甲归田,可是跟随您这么多年的臣下又该何去何从?西川的官员,荆州的世族,关张二位将军,他们怎么办?主公想过吗?”

    刘备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陆逊继续说道:“为什么大家都骂曹操是汉贼,因为只要他扫平四海,一定会改朝换代,就算他不愿意,底下的人也会推着他做,主公此时就是这种境地,孔明就是想保全主公名誉,故而才不愿让主公挥师北伐的。”

    赵云说道:“主公,伯言说的不错,您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刘备迟疑的问道:“真有这么为难吗?”

    “何止为难,可能会出现兵谏,就好比曹操,他若是还政于天子,待天子稳住朝局,统掌兵权后,那些跟随曹操的人,会有好下场吗?即使天子仁善,不愿这么做,可是谁又敢拿自己身家性命,世族前途当赌注?”

    刘备听闻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这样岂不是违背了我的初心?”

    “所以为了不违背主公的初心,我们才劝谏您按兵不动啊!主公先平衡益州各方势力,关张赵三位将军替主公招募兵马,待时机成熟,就能一统天下,天下依旧是大汉,天子依旧姓刘,这样才不枉费主公多年经营啊!”

    刘备无奈的道:“伯言,有些事并非我不懂,只是我现在人到暮年,恐怕时日无多,膝下子女皆无成才之志,我现在就想扫平四海,保全大汉基业,至于谁坐这个天下的王,只要是姓刘,我就算不枉此生了。”

    陆逊轻叹一声道:“主公非要北伐不可?”

    “我也是无奈之举。”

    “既然是这样,陆逊愿助主公,完成霸业。”

    “好,赵云,你马上前往荆州,与孔明商议北伐,我率大军从汉中出发,他率荆州军,从南郡发兵,攻打襄阳,直逼许昌。”

    “是。”

    几日后,赵云带着刘备的文书赶到了南郡,诸葛亮看到文书一脸担忧。

    “军师为何如此神色?”

    诸葛亮起身道:“子龙你有所不知,汉中之战,我荆州已经被掏空了,若不是我让邓艾,钟会两人屯田,荆州根本撑不到如今,现在又是冬季,就算等到开春,多地也是泥泞之路,如何进兵?此时开战就是犯了兵家大忌。”

    赵云一脸为难的道:“只是,主公心意已决,我们又如何能拦住他?”

    “时也命也,看来我还得去一趟江东了。”

    赵云紧张的道:“军师,万万不可,如今孙权与曹丕结盟,你若只身前去,他们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诸葛亮冷哼道:“我根本就没想过再和孙权结盟,只是想提前和孙权决战,以免他们背后偷袭。”

    “军师要和东吴开战?!!!”

    “我之所以让出江南,就是怕孙权背刺我们,如今主要举兵北伐,东吴一定会牵制我们,到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配合主公进兵,这样一来,主公必败无疑。”

    赵云担忧的道:“可是东吴水师天下无双,而且还有二十万精兵,荆州只有十五万兵马,如何能敌?”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你真以为我这么多年经营荆州,只有十五万兵马吗?”

    “军师莫非还有后手。”

    “此次拜会孙权不过是疑兵之计,让他有所松懈,以为我会配合主公挥师北上,孙权就会从江南发兵,顺势攻取江北,如此一来,我才有名义攻打东吴,只要斩杀了江东驻扎在长沙三郡的七万兵马,江东就不可能威胁到荆州了。”

    “此事,需要禀告主公吗?”

    “自然要说,等一下你带我文书给主公,我会告诉他北伐时间。”

    “好,一切听从军师安排。”

    诸葛亮带着姜维有一次只身前往了江东,拜会孙权。

    东吴宫殿之上,张昭,吕蒙,都在,四人坐下后,畅饮了几杯,诸葛亮看吕蒙神色,已经知道周围已经被他布下了刀斧手,只要他一声令下,自己就会身首异处。

    孙权饮下一杯酒后:“孔明,这一次前来,是不是来交还江北之地的?”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非也,这一次我是来通知吴王,不日我主便会出兵北伐,攻打曹丕,孔明这次来,就是想和吴王再结同盟,孙刘两家一同北伐。”

    孙权突然大笑道:“简直可笑,当初孙刘联盟,孤暂借荆州给刘备,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没有归还,现在又想让孤和你们一同北伐,孤怎么可能会同意,刘备自诩仁义之君,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如何让孤再信任你们?”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吴王不同意,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孔明有一事相求。”

    “说。何事?”

    “这次我主北伐,会出兵两路,吴王若是有兴趣可以攻打合肥,若是不愿意,还请不要插手此事,待我们攻下许昌,江北之地和江南之地,全部归还吴王,您看如何?”

    “你让孤如何相信你们?”

    “我们向吴王借江北之地,虽然现在也没有归还,但是也给了吴王长沙三郡,江北本来就是北伐的重地,我们要是现在归还,只能从汉中出兵,粮草兵马运输都存在很大的隐患,若是从江南出兵,又要向吴王借道,吴王也不会同意,所以我都只能先霸占着江北,等北伐成功,到时候吴王就可以和我主平分天下,岂不美哉?”

    孙权呵呵一笑:“孔明口舌,孤不如也,不过你空口无凭,如何让孤相信你说的话?”

    诸葛亮从衣袖之中拿出一份文书道:“吴王,这是我主亲笔文书,上面写着江北归还事宜,待我主北伐成功,吴王可携带这份文书,收取江北,从此江南之地尽归吴王。”

    孙权看了文书,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刘备亲笔,这样吧!你们北伐,江东不会介入,但是你们一旦攻下许昌,孤就要立马接手江北,这样如何?”

    “一切都听吴王安排。”

    诸葛亮离开后,吕蒙一脸疑惑的道:“主公,为何不将诸葛亮拿下?”

    孙权微微一笑道:“拿下诸葛亮并不能解决问题,孤现在最想看到曹刘两家打起来,到时候我们就能趁机而入,一举夺下江北,待他们两败俱伤时,我们再举兵北伐,到时候天下是谁的,还不是孤说了算。”

    吕蒙迟疑的问道:“主公是想趁诸葛亮率兵北伐时,江北空虚,我们再起兵攻打?”

    “没错,要是真让刘备攻取了许昌,他还会归还江北吗?到时候连我东吴也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主公英明,我这就下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