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还乡纪事 » 第四回 为学日益身虽苦,骚年不知日后难

第四回 为学日益身虽苦,骚年不知日后难

    京西工业大学在西北门户京西市,贺兰嘉树大学四年便在京西度过。苦难总离不开他,他在高二的时候就得上一种病,右脑半侧麻木,到京西军医大学附院诊断说是脑动脉硬化,右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学习任务繁重,加之自己喜欢用功,成绩也不差,于是就把这病给忘了。到了大四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身心劳瘁,几乎不能支撑学业,还好有两个保送研究生的名额,班上的第一名执意要考京华大学,他是第三名,这个名额就让给了他,但是他必须离开母校,远赴兰州。

    理工科的大学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接受一个月严格的军训,因为自身的身体条件不佳和其他因素,贺兰嘉树最终没能选进阅兵的方队里,那时候看着同学们各个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地从检阅台前走过,他心里感觉真不是滋味。其后的求学生涯里,他既没有当上班干部,没有进学生会,也没有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京西,学在工大,这一点都没说错,那时他们在吃过晚饭后,就得赶紧去找自修教室占位子,晚上十点半以后才返回寝室,去迟了找不着座位,回来早了整个学生寝室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在那么大的一所学校里,自己形只影单,身如草芥。好在不久,班上的同学都厮混熟了,开始相互交流。因为来自各省区,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加之都是千军万马中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人,大家各有矜持,在大一的时候同学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大二开始,这个磨合期算是过去了,大家基本上摸清了各人的脾性和深浅,就开始选择志趣相投的同学做朋友,同时这也是矛盾的多发期,刚满二十岁,头脑易冲动,一言不合,甚至挥上老拳,大家的玩笑也开上了头,同学们的绰号开始叫得满天飞。

    住在贺兰嘉树对面铺的老魏,是从关中农家走进大学的少年,生活勤俭,能够吃苦耐劳,但是思想很保守,你很难让他打消他已经决定去做的一件事的主张,尽管你觉得去做那件事情很愚蠢。面对同学们的讥笑,他不会激烈的反驳或嗤之以鼻,他采取的态度是逆来顺受,但是你还是不能阻止他要做的那件事。他说得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就喜欢做那些枯燥乏味的或者重复性的劳动。”做物理实验,他的结果总会和预期的结果大相径庭,以至于有的老师甚至怀疑他有特异功能。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系里的学生会身兼要职,最后当了学生会主席,原因是你说他不听话,他总是逆来顺受,你说他听话,他却从来不改变他自己的主意。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了贺兰嘉树大学四年最好的朋友,做朋友是要有一定基础维系的,大学的时候嘉树喜欢自以为是,性情很固执,可是老魏很能包容他。另外他俩都比较喜欢文学,虽然爱好的方式不一样,老魏能把《红楼梦》的一百多回的章节全都背下来,而嘉树觉得这工作毫无意义,像是老农在田间一行一行地锄草,完全脱离了文学欣赏的审美意趣,可你又不得不佩服老魏的耐力。后来老魏毕业分配到了西核所,这单位离他家的地头只有十华里,遥遥地可以相望,他能够一边安心地种地一边安心地工作了。

    就这样混混沌沌的,大学三年的时光就过去了。好在嘉树的数学成绩不错,班主任是学理论物理的出身,一直对他抱有厚望。而嘉树只知道埋头学习,不知道学习之外另有天地。也有过一次不成功的恋爱,可能是他的单恋。是这样的,专科班的一位女同学向他借书了,嘉树对那个女孩子印象一直很好,她居然向他借书了,这是否向他发出恋爱的信号,嘉树心里想小说里的恋爱都是这样开始的,那么就一定是吧。一次嘉树在路上遇见她,说了一句一生中令他最尴尬的一句话。这句话大意就像阿Q对吴妈说的:“吴妈,我想和你困觉。”于是那个女孩子从此就不再理他了,嘉树的恋爱之梦破碎了。

    抽的烟是哈德门,那时也就一块多钱一包。也有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的时候,比嘉树低一届的茄子是个很聪明的人,在年级总是第一名,河南人,江湖气很重。他一向尊称嘉树为贺兰兄,他们有空的时候就到东门外太白路小吃一条街喝啤酒,吃羊肉串,都谈些什么现在都忘了。只记得茄子是一个很自信、也很有自知之明的人,这样的人从来都会把握机会,因为有主见不会随意让人摆布。还有些生活小花絮也不妨说说,嘉树的民歌唱得很不错,在系里小有名气,有个低年级的小妹妹大概因此很欣赏他,她在学校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艺社团里是个头,一次学校组织一个大型的综艺晚会,她力荐嘉树也上台一试身手,他就答应下来了,准备去唱《小小竹排江中游》。由于平时没有练习好,加上嗓子发干,第一句就没跟上录音带的节奏,然后带子在放,他在一边清唱,完全乱了套。这是平生第一次在正规场合表演,可惜就这样弄砸了。重要的不是自己下不来台,而是辜负了小妹妹的一片心意。

    到了大四上半学期的时候,嘉树开始感受到疾病的压力,学习成绩也有所退步。当时他也想报考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最后因为那个保送名额,他还是放弃了考研。他们班上有位来自贵州的苗族同学斯翔,因为成绩不好,性格也比较内向,在三年级以前,一直是沉寂的。同学们知道的是他的行踪有些古怪,独来独往,晚上回来也不和同宿舍的同学谈心,一个人闷在蚊帐里打坐。他喜欢用白醋泡辣椒和苞菜,味道很不错。殊不知一向文静秀气的他血脉里却延存着苗人性灵中最原始的狂野,从大三时起,他每周单车从学校出发翻越秦岭山脉,后来又独自一人攀登了海拔三千多米的太白山(秦岭的主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探险活动,以后又在工大和京西大学校内张贴传单募集人员组织了一个雪豹探险队。这些行动对于嘉树这些整天埋藏在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法理喻的,同时也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个雪豹探险队终究因为一个女生在一次探险过程中差点遇险而宣告解体,斯翔也因之而成为校园名人。嘉树跟斯翔的交往是在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斯翔送给他一本书叫《真气运行法》,是一名陇省老中医发明的一种气功的修习书,嘉树将其视为秘籍。因为嘉树知道他这个病用西医是很难治好的,于是想练气功来治病,这是他当时唯一的指望,而不知道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真正的忧患人生也自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