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秀真的很秀 » 第二十六章 只恨时机未到

第二十六章 只恨时机未到

    耿舒很关心王常的伤势。

    而绿林军的疗伤手段非常原始。

    把草药研磨成粉,涂抹在伤口用力按压止血,再用粗布裹紧就结束了,能不能痊愈,全看受伤的人自身抵抗力是否足够强悍。

    倘若伤口不幸感染,那就基本只能等死了。

    医师是个年迈佝偻的老朽,下颌花白的胡须,看起来能给人以莫大的安全感。

    直到亲眼目睹这老医师把未消毒的匕首插进王常伤口处,粗暴的欲将其体内残存箭尖剜出来,耿舒才破口大骂他是个庸医,尔后亲自操刀上阵。

    “看清楚了,动刀之前,先在火中炙烤一番,有消毒灭菌之效。”

    几个老医师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懂耿舒在说什么,唯有一个稍微年轻些的,持毛笔把耿舒的话记录下来。

    为了给敌人造成更为有效的杀伤,箭尖通常都带有锋利的倒勾,被射中的人想要拔出箭矢,就会被这倒勾二次伤害。

    耿舒小心翼翼的用匕首拨动箭尖,却愕然发现那箭尖两侧没有附带倒刺,他松了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没有倒刺,这伤口处理起来就很简单了。

    “王常将军,接下来可能会很痛,务必忍耐一下。”耿舒随手取了几根干柴,丢进燃烧的壁炉里,直到火焰烧得足够大,他才把匕首的锋利处探入火中炙烤:“来人,按住王常将军的四肢,万不可使其挣扎。”

    “诺。”

    四个绿林兵卒看了看矗立在侧一言不发的王匡,直到王匡颔首点头,他们才应了声‘诺’,走上前去,紧紧按住王常的双手双脚。

    耿舒隔着粗布握住被烧红的匕首,对准了王常的左肩胛骨。

    他这是要干什么?

    王常吓得脸色煞白,嘴里还被耿舒塞了块粗布,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被麻绳绑住、待宰的猪。

    耿舒深呼吸,在所有人错愕震惊的目光注视下,用力将那烧红的匕首按在王常伤口处。

    “嗤…”

    “呜!嗯呜呜呜!!”

    烟雾袅袅升腾,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淡淡的烤肉气息。

    王常额头有青筋暴起,眼睛睁大如铜铃,剧烈地抽搐起来,奈何四肢都被兵卒所控制,任他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

    这特么不是烙刑吗?

    王常将军可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不思回报,居然还要给王常将军上烙刑?!

    “住手!”马武勃然大怒,疾步上前扯住耿舒的衣领:“你这贼厮,分明就是想害了王常将军性命!”

    “用烙铁灼烧伤口,不仅可以止血,还能杀毒、灭菌、消炎。”耿舒随口敷衍了几句,见王常已不再流血,他才放下了烧红的匕首,用袖袍拭去额头汗珠。

    王匡斥道:“仲凌乃我绿林军师,子张(马武表字)休得无礼!”

    “诺。”

    马武素来敬重王匡为人,闻言立刻松开耿舒的衣领,悻悻然退到一边。

    “只是被射中左肩胛骨而已,王常将军绝不会有性命之危的,料想静养半月便可痊愈。”耿舒扯烂悬挂在麻绳上的粗布,弯下腰给王常包扎伤口。

    不得不说古人的身体素质确实非常强悍…被匕首烧伤形成这么大的疤痕,王常居然没有昏死过去,始终咬牙强撑着。

    王匡迫不及待道:“仲凌,你所说的取宛城之策,能否与我细细讲明?”

    “呃…常言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舒初来乍到,还不知绿林军情,倘若冒然制定策略,只怕不能万全。”

    “仲凌,随我来吧。”王匡拉着耿舒的胳膊,迈步走向账房。

    “王常将军,珍重!”

    临别之前,耿舒再度出言叮嘱。

    王常勉强抬起胳膊作揖道:“嗯…请军师放心…”

    这是一座梁木结构的泥瓦房,面积不大,墙皮已然脱落了,露出掩藏其下的泥坯和稻草,两侧摆放着许多木架,木架上则是堆积如山的竹简。

    绿林军基本都是目不识丁的草莽,可其中也有许多人是识字的。

    耿舒的手指抚过竹简,在一张矮桌前屈膝跪坐下去,竹筒里斜插着两三根毛笔,他翻开一卷麻绳破损严重的卷轴,细细查阅,这里面记录了新野地皇二年的赋税收缴情况…仅一座县城,一年的赋税就高达八万钱,比幽州上谷郡治下广宁、涿鹿、且居三县加起来还要多。

    幽州位于帝国边境。

    匈奴、乌桓、鲜卑,有的居住在大汉疆域之外,有的和幽州边民杂居,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

    野蛮、彪悍、尚武,常年都有战事,几乎每个月都会因利益摩擦而死人,事态或大或小,死人或多或少,能动手绝不动嘴。

    因为这些状况的存在,幽州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远远不如中原州郡,战争潜力也是远远不如南阳与荆州。

    上谷铁骑确实天下无双,可军队规模始终都在两万左右,一旦有人阵亡,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训练出新兵填补空缺。

    而绿林军就不同了,只要手中掌握了足够的粮食,兵源从来都不是问题,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募集十余万大军,虽然单兵作战能力奇差,可毕竟胜在人多。

    耿舒迅速翻阅着竹简,对绿林军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原以为绿林军中粮食并不充裕,可亲自来到粮仓之后,耿舒愕然发现王匡居然有十一万石军粮,甚至还有六千匹战马。

    王匡麾下大多都是些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他们和世家豪强之间有着不可调解的利益矛盾,这种矛盾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王匡本人也不想改变现在的状况,因为这种矛盾可以让王匡以最小的代价整合南阳的资源,进而建立起以他为核心运转起来的、拥有对外作战能力的割据政权。

    那绿林军的粮草和战马是从何处得来的?仅靠掠夺地方豪强的家产吗?

    绝对不可能。

    兵力的迅速扩张,势必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以战止战而不事生产,固然能短暂维持现状,却也仅仅是在饮鸩止渴罢了。

    耿舒百思不得其解。

    疲惫的揉了揉眼角,他吹灭油灯,折身回到自己的卧房。

    耿弇早已等候多时了。

    “仲凌,今日遇刺之事多有疑点,依我看来,只怕是那王匡的诡计。”

    “兄长为何会有此言?”耿舒眉头一挑,踱步走到铜镜前洗了把脸。

    “王常与你素不相识,为何要舍身护你周全?若说他仅仅是为了五千钱的赏赐,那么绿林右将军廖谌之死,又当做何解?”耿弇闭拢了房门,压低声音道:“倘若真是舂陵军的人想让你死,以王霸、傅俊的箭术,轻易就能取了你的性命!依我看来,仲凌你还是谨慎一些,切不可轻信王常此人。”

    “呵呵呵…兄长果然慧眼识珠。”耿舒咧嘴轻笑:“不瞒兄长,我已想杀了王常,只恨时机未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