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在凉州 » 第十八章 台钳

第十八章 台钳

    看到张元出来,三娃立刻迎了过来。“师傅,我还以为你要到我那里,等了半天,来了才知道你在写文章,芸娘不让我打扰你。”

    张元拍了拍脑袋道:“午时说起来学堂的事,就把你那里的事忘记了,明天吧。大锅打磨好了吗?”

    “打磨好了,我还给你做了一把短剑。师傅,看看我的手艺怎么样?”三娃献媚似的取出一把一尺多长的宝剑,剑鞘和剑柄是用水曲柳做的,木纹微微发红,打磨的光滑精致,还有一个挂钩,可以配在腰带上,可见三娃是用了心的。

    张元点了点头,拔出剑来,只见剑虽不长,只有一尺,却闪烁着寒光。俩边都开了刃,拉过三娃的一条胳膊,轻轻一刮,汗毛就掉了下来。

    三娃道:“这个就是用捂针法弄的,端的是锋利异常。”

    “以后别瞎说,锋利不锋利是磨砺的结果,和钢材本身关系不大。不过,你这个工艺还是不错的,等以后我教你一种花纹钢的打造方法,那个剑刃才叫漂亮。”

    三娃高兴的说:“师傅出手,肯定不凡。现在时辰还早,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先炼一炉?”

    张元看了看,豆子也才刚开始磨浆,估计了一下时间,其实现在还是下午四点多,离天黑还有俩三个小时。由于房间窗户糊的纸不透明,又没有玻璃,在屋子里看,好像天色已经昏暗。

    便道:“好,那就去炼一炉,你的模具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做什么?”

    三娃道:“现在别的模具没有,只有菜刀和二尺短剑的模具,要是好钢,就做这俩种怎么样?绝对能卖好价钱。”张元点头道:“可以,今天就做这俩种。”

    张元吩咐芸娘,让她把磨好的豆浆过滤后,等自己回来,和众人打了招呼,就随三娃出去。

    三娃家的炉火烧得正旺,把坩埚放上,三十斤生铁放入坩埚,通过鼓风,加大火力,不一会儿,火焰就变成了橘红色,等火焰成了白色,停止鼓风,此时火焰温度一千六百度,坩埚中的温度是一千四百度往上。用长柄火钳把坩埚放在地面上,找来木棍,张元忍着高温的炙烤,开始不住的搅拌坩埚中的铁水,让生铁中的硅,锰和无定型的碳随着热气蒸腾而出,减少铁水中的碳含量,达到钢铁的标准。

    一根木棍烧的已经不堪使用,张元观察到铁水中已经不再有气泡冒出,停止了搅动。

    “看清楚了吗?”张元一边擦汗,一边问三娃。三娃点点头,“现在再也没有气泡出现了。”“对,只要没有气泡出现,说明里面已经没有了硅锰等别的成分,各种无定型的碳也已经蒸发完了,这时候就是钢材了。如果想要成为熟铁,还要加入精纯的矿粉进行冶炼,才能达到标准,这个目前我们还用不到,不用费那个事。”

    三娃点头,准备好模具,开始浇铸,这些事三娃是做熟了的。很快,一坩埚铁水就浇铸完成,共得到了二十四件菜刀和二尺剑。

    稍微冷却后,三娃就迫不及待的取出一把剑胚,就是一块黑黝黝的铁条,是一个宝剑的形状。张元指了指旁边的铁砧,示意三娃砸铁砧测试剑胚的钢性。三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力砸向铁砧。

    只听“当”的一声,随即嗡嗡声传出,剑胚崩到了院墙上,三娃急忙跑过去捡起来观看,只见剑胚丝毫无损,只有和铁砧接触的地方有一个白印。高兴的大叫道:“师傅,成功了,绝对是上好的精铁。”

    张元见剑胚没有损坏,弹性很好,

    “好了,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想让宝剑和菜刀更加锋利,还得进行淬火,等你打磨出刃口再说。”张元喝着三娃端来的酸浆水,感觉这种饮料其实也很好,确实是解暑饮品。

    张元问道:“你这里有硼砂吗?”三娃摇头。“你大兄那里肯定有,去他那里找,看能不能多搞点,将来的需求会很大。有没有磁铁?”三娃道:“磁铁有,我以前用来吸铁砂的。”

    “硼砂,黏土,铁粉,碳粉和木炭粉。铁粉就用生锈的铁,把锈刮下来,用磁铁吸起来,碳粉就用锅底灰,把这些都准备好。都是覆土烧刃时用到的,像硼砂,焦炭这些,一有时间就加工备料,闲时备下忙时用。”

    三娃问道:“啥是覆土烧刃?”张元解释道:“就像这把剑胚,它本身弹性很好,说明有韧性。剑身有韧性是好事,剑刃我们要的是锋利,淬火的意思就是为了让剑刃变得坚硬。同时为了防止剑身变硬,就必须把它包裹起来,不让它淬火,这就是覆土烧刃的作用。”三娃点点头,明白了张元的意思。

    “现在没什么事,我们做一个小玩意,”让三娃取出熟铁来,先用软铁丝锉成一个截面为扇形的铁丝,像一道小刀刃一般然后截下一截,刃向外,选了一根合适的细铁棒,在上面绕成螺栓的形状。然后再取一段,在螺栓的外边绕成螺母的形状,然后将螺母从螺栓上车下来。

    三娃瞪大眼睛看着张元的操作,看他停下,问道:“师傅,这是个啥?”张元笑道:“这个是螺丝,一公一母,是用来紧固物件的,但它现在是熟铁,太软,需要增加硬度才能使用。”三娃道:“这个好办,这么小的一个物件,用捂针法就行。”

    三娃忙着给螺丝渗碳,不一会儿,就得到了俩个硬钢的螺栓螺母。

    张元考虑了一下,“还得再加点东西。”在螺栓和螺母的外边加上长长的横柄,利用杠杆原理产生较大的旋转力道。这个就比较精准了,还有诸多如公称直径,导程,牙顶,牙底,旋向等参数,这都是前世所学的工科手艺。

    剩下的就是工艺了,重新在坩埚里融化铁水,在螺栓螺母外层包裹铸铁,将它们铸成两个攻丝的车刀。找来一根铜棒,打磨到粗细合适,张元钳着,三娃用螺母套到铜棒上拧动,很快得到一根铜制的螺栓。然后再找来一个铜板,用钻头打出圆孔,将钢螺栓插入孔内旋转,便得到了一个螺母。三娃将铜螺母和铜螺栓套在一起,轻轻旋转,螺母渐渐被套入螺栓之中。三娃咧着嘴笑了:“师傅的奇思妙想,实在让人叹服。”

    “师傅,这东西精巧是精巧,可有什么用处?”张元想了想,说道:“我再给你画一个图纸吧。具体做不做得出来,就看你的手艺了。”

    让三娃找来纸笔,没一会儿,一张台钳的图纸便跃然纸上。有了螺纹,钳工这个工种,勉强可以诞生了。张元费了好大的口舌,给三娃讲解了一番台钳的工作原理,然后又画了一个这个台钳的升级版,除了能够夹持,还能调整被夹持的物体的角度。松开螺栓,可以取下物体,调整角度,车紧螺栓,可以夹紧物体,固定角度。

    想了想,张元又设计了一个磨刀器。磨刀器是一个小铁板,由一根长铁条连接在一根树立的铁轴上,这样小铁片可以在一个扇形的区域内来回运动。铁条的高度,也可以通过螺栓在铁轴上调整。因此只需要将台钳钳口打横,将刀片水平夹持到台钳上,让磨刀器夹上薄薄磨刀石,和刀片成一定夹角,来回推动磨刀器,就可以磨出角度精准的刃线。

    三娃看着磨刀器的图纸皱眉:“看着的确方便,不过这磨刀器的铁条太短,只能磨出圆弧的刀刃啊……”

    张元笑道:“这只是图纸,画不了那么长,你大可以将铁条加长到你想要的程度,只要保证刀尖到到尾,都在磨石范围里就成。你看,台钳和磨刀器,所有的调整,都是靠螺母螺栓来完成的。”三娃连连点头:“的确是这个道理……”

    张元也是看三娃悟性不错,才尽心传授,“以后这几天,你只要把这个台钳琢磨好了做出来就行。走吧,再不回去,他们要等的着急了。”

    三娃兀自呆呆的看着图纸出神,只是挥挥手,张元也不理他,径自出门回家。

    芸娘已经把豆浆过滤好,就等着张元回来。点豆腐这门手艺,张元是前世跟一位卖了一辈子豆腐的老人学的,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到老人的豆腐店喝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一来二去,就和老人变成了忘年交,当老人知道他是为了救火毁容的,更是对他热情的不得了。张元提出想学点豆腐的时候,老人立刻就答应下来,倾囊相授。张元也是心灵手巧,经过几次试验,便掌握了点豆腐的窍门,甚至还超越了老人,被老人称为真正的“一瓢清”。意思就是一瓢卤水下去,豆腐是豆腐,水是水,是豆腐这个行当里的最高境界。

    自从来到俩千年前,手艺有些生疏了,上次就没有做到“一瓢清”的效果。不过这次,张元已经有了把握,一瓢卤水下去,锅里的豆腐很快便凝结起来,与水分离开来。

    张元暗自得意,对站在一旁的众人道:“看到了吧!这就是真正的技术。从明天开始,我家每天都要做豆腐,谁家想吃,一斤豆子换二斤豆腐,以后这个事就交给芸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