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五十四章 改造旱厕

第五十四章 改造旱厕

    村委会这几天很忙,据说是因为上面要求农村全面实施旱厕改造计划。县里派发到镇上,镇上又派发到村里,要求每村改造户数不少于五十户。

    对于爱干净的张静月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对于普通的农村人来说,这又是一项面子工程。村里开始在广播上号召村民积极参加,踊跃报名。

    张静月下午去报名的时候,发现自己家是第一个。

    “主任,这个旱厕改造难道是自费吗?怎么没有人来报名呢?”张静月问。

    “一部分是公费的。自己家的厕所自己选材料改造,村里不过问,只有这个排粪管道是公费的。村里都是些老头老太太,都不想花钱,没人报名也正常。”村主任吸了口烟说。

    “自己不就是安个冲水的排便器吗?”

    “对,就这也没有人愿意安。”主任说,“村里建的公共厕所,干净又不浪费自家的水,谁还花这钱改造厕所。”

    张静月确实在大早上看见过北边的公共厕所那里有人排队。

    “任务是要完成的,这五十户只能挨家挨户地去找了。实在不行”,村主任看了一眼张静月说,“实在不行,就把公共厕所拆了。”

    张静月一听主任这话的意思是,自己掏钱建的公共厕所,他要给拆了。

    明白主任带有威胁意味的话语,张静月妥协说:“算了吧,主任,要不然我们全村都一起改造得了,我出钱统一买冲水马桶,行吗?”

    主任欣喜地说:“小张,你真是通透。行,不用买太好的,能用就行。等上面拨款下来,咱们就开始改造。”

    “好的,好的”张静月说。

    这么容易就超额完成任务,村主任太高兴了,村里的广播当即就关了。

    张静月带梓晨一起去瓷厂里帮村里统一采购冲水坐便器,跟厂里的销售经理谈了个进货价,厂里找车当天下午就送到了村委会。剩下的事都交给村委会了,张静月就不再管了。

    “哎,你们听说了吗?村里要用孙一皮的地,村委给他补贴也不让村里用。今天早上还去村委会骂杨三去了。”前院的邻居大娘跟母亲在门前的槐树下聊天。

    张静月哪里会错过听八卦的机会,忙凑上前支棱起耳朵。

    “没听说啊,咱们家离村委会这么近,怎么一点声音没听见呢!”母亲不在意地说。

    “我是路过村委门口,看见孙一皮站在村委门口叉腰骂人,就听了一会。”大娘说。

    大娘压低声音说:“说是旱厕改造要建个大粪池子,要在村边上建。村里就只有老孙家的地离村里近点。老孙家不愿意,咱不知道他家以前跟杨三挺好的,自从去年不知怎么就闹开了,见面也不说话。现在还专门跑村委办公室去骂杨三,说杨三这个村主任当得来路不正。”

    张静月当然知道村主任去年为啥跟孙一皮关系不好了,那是因为孙一皮自己的大棚蔬菜农药超标,却谎报地址栽赃陷害张静月,村主任帮执法人员找到了孙一皮,孙一皮就跟村主任闹掰了。

    等全村都改造的差不多的时候,张静月见村里的邱会计带人在村头地里量来量去,她好奇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

    “建化粪池。”邱会计说,“把村里的粪便集中到这里来。”

    “全村的都集中到这里,这距离可不短。”张静月说。

    “那没办法,孙一皮不让用他的地。”邱会计说。

    “哦,我有一个主意,可能方便一点,但是费钱。”张静月说。

    “什么办法?”邱会计问。

    “村里有很多老旧宅子都倒了,大多数都是家里人搬去城里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重新盖,空着这么一块一块的地干嘛不用?这旧宅基地,村里回收回来也花不了多少钱。”张静月说。

    “不容易回收吧?”邱会计担心地说。

    “试试呗,村里这么多户人家共用一个管道,到时候哪里堵了,要疏通也费事。如果就近建化粪池,十来户用一个化粪池,村民们方便,后期维护也方便。”张静月说。

    “我去跟老杨商量商量。”邱会计迟疑了一下说。

    “但是老宅都是村里老一辈住得地方,要回收回来恐怕不容易,更不要提还建粪池子了。”另一个村委的工作人员老刘叔说。

    “商量商量,不行再来量地。”邱会计说。

    “对,商量商量嘛,为村里发展,乡亲们肯定也愿意支持。”张静月说。

    不出老刘叔所料,这个办法在村委会一经提出,首先就遭到了村委会大部分成员的反对。

    村里就没有回收老宅基地的先例,如果现在的村委会开了这个先例,往后在村里真的就没有什么声望了。村委会的成员都是在这个村里土生土长的人,见证了以前的艰苦岁月,也目睹了老宅的衰落颓败。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房子越翻越新,仍然还有许多颓废的老宅在时光洪流中坚守。像村里的老人一样虽然步履蹒跚,仍一边感叹着时代变迁,一边挺过了暴风骤雨。现在让他们抛弃这些“老人”,他们做不出来。

    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村委会蔓延,一面渴望着发展、渴望着小康,另一面却又惧怕时代改变这个小村庄往日的模样。

    张静月提的建议被否定后,村主任主动清理了自己家的老宅基地的废弃砖瓦,在那里建了一个村里唯一的一个化粪池。

    旱厕改造完成后的一天,村主任突然找上门来,跟张静月商量要在村里建祠堂。

    张静月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建祠堂?”

    村主任说:“这是我个人的意思,以后年轻人都在外面的城市安家了,老一辈的人如果都不在了,这个村子说不定也没有了。如果建一个祠堂,每家每户的先辈都有名有姓,就算老家没了,至少还有人记得他们。”

    张静月点点头。

    “以村委的名义提出建祠堂,我觉得不太妥当。所以只能以你的名义提出给村里建一座祠堂。”村主任说明了来找张静月的原因。他怕村里人说他中饱私囊,他要避嫌。

    “嗯嗯,我理解。”张静月说,她和村主任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但是选址还有费用怎么算呢?”张静月又问。

    “这些都由村里出,你不用管。”村主任说,“这是全村人的事。”

    “好。”张静月很不习惯村主任一反常态,以前都是主动要张静月去做,现在开始客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