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五十五章 祠堂

第五十五章 祠堂

    张静月想给村里建祠堂,村委会开会表决了,都同意。村主任在广播里号召村民们有力出力,没力的出钱,这事关自己家,不方便让张静月出钱替大家尽孝,村里也不能让她出钱来建祠堂。祠堂事关祖宗,大家都很上心,也很理解。

    邱会计找人看了一块风水宝地,村里花钱买过来就开始动工了。

    孙一皮还在为上次的事耿耿于怀。虽然前些日子他去村委会门口骂了一顿村主任,村主任一句重话都没有说他,但他就是顺不过来气。看着村主任又去忙活修祠堂的事,他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想给村主任找麻烦。他听说是张静月提出的要建祠堂,又猜不出张静月建祠堂有什么好处。商人无利不起早,张静月不可能没有什么好处拿。

    张静月去忙自己家大棚的事去了,她听了张文韬的建议,把采摘园扩大了一些,种一些可以直接吃的水果。采摘园需要有人看着生意,所以母亲过去了。张静月和父亲安排其他的蔬菜的管理、采收和出售。李勇带着如意在饲料加工厂的办公室待着。

    眼看着自己经营的生意越来越好,张静月又开始考虑养殖的事情。父亲和母亲是完全不同意张静月搞养殖的,一是没有精力,二是没有经验,三是害怕有传染病。总而言之,养殖业非常容易入不敷出。

    本村的村民有一半都留在村里来她家大棚基地当短工,剩下的一半不是出门打工就是去城里看孩子了。有养殖经验的村民不多,更不好找。张静月知道做什么生意,前期都是在积累经验,后期熟悉了才会有收益。她也不着急,慢慢考虑。

    正当她在考虑养什么好的时候,张文韬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听到有人进了办公室,才茫然地抬头看他,见来人是张文韬瞬间就精神了:“你怎么回来了?”

    “我怎么不能回来了?”张文韬依然欠欠的。

    “这么突然就回来,你的事都办好了?”张静月站起来说。

    “办好了,我跟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市里宣传部的刘景然同志。”张文韬说着介绍后面的人。

    张静月这才注意到后面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人。

    “你好,我是张静月。”张静月冲他点点头。

    “你好,我听文韬说你们村要竞选全国文明示范村,我过来给你们村拍拍宣传片。”刘景然说着摇了摇手里的摄像机。

    “啊?”张静月觉得很突然。

    “咱们村的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精气神都挺好的。”刘景然说。

    “还行吧,呵呵。”张静月谦虚地回应。

    “我们先去祠堂那边找村主任了,下回再聊。”张文韬说,他是顺道过来看看张静月在不在办公室。

    “好的,去吧。有空再聊。”张静月目送他们离开,又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前。

    “咱们村里挺干净的,就是绿色植物和花不多。”刘景然观察了一圈后,跟张文韬说。

    “这还不简单,我们种一些就好了。”张文韬随口说。

    “我看村里街道上两侧都是刚刚翻新的下水道吧,路两边也没有地方种了。”刘景然说。

    张文韬挠挠头,说:“我们村确实刚刚翻新的下水道和窨井。没事,我再想想办法。”

    村主任在祠堂那里看着工人装修,张文韬带着刘景然走了过去。建祠堂的事,村主任在电话里跟张文韬说过。张文韬在村委会办公室没有找到他,猜他在祠堂那里,就直接过来了。

    “咱们村的姓总共有六个。以前都没有咱们这个村。第一个住咱们这个地方的是一户姓邱的,后来姓杨的、姓张的、姓高的都是逃荒逃到这里,看这里土地平坦肥沃,就在这里落户生根了。”村主任跟张文韬他们说这个村子的由来。

    “这就是为什么村子里姓邱的户数不多,咱们村也叫邱庄村的原因。”村主任抽着烟看着施工人在祠堂里面建放牌位的台子。

    “等建好后,各个家里把自己老祖宗的牌位都请进来。我们这些人死了,也要把牌位放进来。要是以后真的没有这个村子了,这个祠堂还在,也算是给那些落在外面的人留点念想。”村主任笑着说。

    张文韬不知道村主任为什么要突然建祠堂,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有的人背景离乡大半辈子,等到了灯熄油尽之际,想得还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张文韬等人安静地听着村主任说的话,谁都没有开口。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是越来越现代化的耕作方式,还是遍地开花的大小企业,谁都说不准。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往城市涌去。许多人一旦在城里稳定下来,就会扎根那里,很少回乡。邱庄村最终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无人村,几百年后悄无声息地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