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剑来之护道 » 第35章 师伯做事不厚道

第35章 师伯做事不厚道

    竹屋内,少年的胸口不停的起伏着。一旁桌案上眉心一点红同样为少年的崔巉此时却在观摩着案上的一副春联。

    没有了陈平安的照看,齐修文也倒在酒桌上,那他崔巉想要做些什么也自然无人阻拦。

    平稳的呼吸停止,崔巉收起目光。

    齐修文也没有做装睡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睁开眼,昏昏沉沉的感觉直袭头部,不由按了按额角。

    “看来是第一次喝酒啊。要不再让你躺一会儿?”崔巉走到床边椅子上,依靠着长椅略显慵懒。

    几次起身,齐修文瘫回床上。只能无奈看向了崔巉。

    “师伯,麻烦您,能给我倒杯水吗?”

    “总觉得,你似乎对我缺少了些敬畏感啊?”崔巉有些疑惑。“难道你就不害怕我吗?要知道我来这里对你和陈平安而言可算不上是什么好事。”

    “害怕和不害怕难道能影响到我现在面临的局面吗?”齐修文反问。

    “还真不能.....啧,因为看的通透所以不怕啊。可真有意思。”崔巉手中一把纸扇抵着下巴。

    说归说,一杯水从桌案上漂浮在齐修文面前。

    结果茶杯,齐修文道了句谢后便喝了起来。

    “这次为了应对我又付出了什么?”

    “122枚金精铜钱。”齐修文回答道。

    一柄剑,一张面具,一支香,一坛酒一桌菜。

    原本剩余的171枚金精铜钱这一次消耗殆尽。

    “有钱,真有钱啊。别人都以为陈平安的五袋金精铜钱便算是小镇中值钱的家伙了,但谁能想到你十年多时间赞了三百多枚金精铜钱,你可知道这三百多枚金精铜钱就算是放到那些上五境修士眼中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说道这里,崔巉不由前倾身体。“所以,我算算,最开始的两张符箓,然后是那两笔清风城的许氏买命财,最后是这次的一百二十二枚金精铜钱。近乎二百五十枚金精铜钱。齐修文,难道你就不觉得心痛吗?”

    “准确来说是二百七十二枚金精铜钱,我之前还和杨老头确定了一番当时的小镇行事规则。”齐修文纠正道。

    “.....”重点是这个吗?重点难道不是那笔钱花的值不值吗?

    “说不心疼是假的,不过,一想到这钱留下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心里就好受多了。”齐修文解释道,他也问过铁匠铺的阮师傅,小镇之中即便是那四大家族也就每个人有那么一两袋金精铜钱而已,唯一的俩个例外便是他和陈平安,如今陈平安的五袋其实也就四袋半的金精铜钱已经花去了三袋,分别买了落魄山、宝禄山、仙草山、彩云峰以及真珠山。其中宝禄山、仙草山被租给了阮铁匠。彩云峰则是让给了齐修文,陈平安则留下了落魄山和真珠山。

    最开始收到这礼物的时候,齐修文是有些意外和吃惊的。毕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把山当礼物的。不过由此,他倒也更乐意去帮助陈平安了。

    至于剩余的那一袋半的金精铜钱,原本陈平安是想用来买山的,但被齐修文劝阻后也就听了那个心思。其实在陈平安看来,最值钱的东西便是土地的,要知道在没有钱的时候,他最想要的便是有一片自己的地,不要太大,不要太小,这样陈平安便可以靠着种地获得一份安稳的生活,不用因为上山采不到草药便要饿一整个冬天,甚至有一年若不是顾璨他娘好心收留,他陈平安说不得就会横尸街头。但对于那三十一枚金精铜钱的处理,齐修文只是对着陈平安问了一句,你觉得谁家父母会喜欢把女儿嫁给一个连吃穿都不供不起的穷小子时,陈平安就没敢再动那些钱。

    最起码有了这些钱,陈平安便有了些许底气。起码娶了他喜欢的宁姑娘之后吃穿住不用担忧。

    虽然娶宁姑娘这件事还八字没有一撇,但陈平安不气馁。

    在床上缓了好一阵儿,齐修文这才从床上起来。或许他应该把小镇街坊邻居们凑的粮食还给他们了,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今后估计没什么时间去教那些孩子们读书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看向崔巉:“师伯。大骊王朝可有兴趣,在此地设立学塾?”

    “你是不是有些高看我了,我就一凡夫俗子,可做不得这种事啊。”崔巉直接拒绝。

    “师伯。”

    “不过,小镇中倒是有个家伙挺想在这里教书的,你可以去问问。”崔巉另外指了一条明路。

    “?”

    “崔明皇,我难得欣赏的家族子弟,虽然治国什么的不太顶用,但教书什么的还是勉强够用的。”崔巉想了想后,以一种自认为足够全面的说辞介绍道。

    “算了,不谈这个了,我们还是说说那幅春联吧,那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从别人手里买了的。”摆摆手后,崔巉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指向桌案上的春联。“这字,我是越看越喜欢呢。你觉得如何?”

    齐修文看着春联上熟悉的字迹,一时间呆愣在原地。半响后,神色复杂的看着崔巉:“.....师伯啊,你做事有些不太厚道啊。”

    他也是在泥平巷待过些日子的,这字迹明显就是宋集薪书写的。自己这师伯为人不厚道,还把人家春联给扯下来。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不厚道呢,这叫做惜物。我欣赏这字画,所以不愿让它饱受风霜。只能花钱将其买下代为保管。”崔巉教育道。

    “所以,宋集薪收到钱了?”

    “唉,估计收不到,也不知道那家的白鹅叫我塞到门缝里的钱给调走了。”崔巉略显惋惜。

    我觉得,你就是那只白鹅。齐修文翻着白眼。

    “知道,齐静春之死是谁的手笔吗?”崔巉突然问道。

    齐修文手中的动作听了下来。

    见齐修文没有动作,崔巉继续自顾自的说着:“齐静春之前得到过一封密信,来自山崖书院,写信之人告诉齐静春,他们那位自囚于某座学宫功德林的先生,真的死了。山崖书院如今已经被撤掉了七十二书院的身份,即便齐静春和书院对于教化百姓一事,以及帮助大骊摆脱北方蛮夷的身份,居功至伟再者,没了书院吸引东宝瓶洲北方门阀士子,大骊的文官体系,必然遭受巨大冲击。但是大势所趋,大骊总终究不能螳臂当车,大骊皇帝也不会愚蠢到为了一个齐静春,一口气招惹那么多豪横至极的山上山下势力。”

    “既然外援已经不可靠,那么之前齐静春收到信后,如何凭借一己之力,保住山崖书院不被撤销,这个天大的难题,就跟随那封密信一起摆在了齐静春的书案上。”

    “但是他心知肚明,一旦甲子之期一过,他走出骊珠洞天,那么他在此处的蛰伏隐忍,境界不跌反升的骇人真相,必然会惹来儒家内部某些大人物的更大打压。当然,不止是儒家,道家,还有其他一些诸子百家里的大人物,也会蠢蠢欲动,毕竟好不容易打压下一个老的,再来一个新的,实在太可笑了。”

    “这个时候,阮邛早早来到骊珠洞天,虽然这位兵家宗师并不插手小镇事务,保持绝对中立,但是阮邛的存在本身,就意味深长。这意味着齐静春再没有办法开口讨价还价,跟三教一家的四方圣人提议自己继续留在小镇,再画地为牢六十年,以此换取山崖书院的又一个六十年的苟延残喘。”

    “自家先生死了,先生的道德文章没人读了,政策主张也无人推行了。而齐静春来到东宝瓶洲后,辛辛苦苦在蛮夷之地建立起来的山崖书院,也没了。俗世的立身之处已无,支撑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安心之地,好像也没了。不死何为?只有他齐静春死了,才能让有些人觉得彻底没了威胁,对于支离破碎的山崖书院,自然懒得再看一眼。”

    “.......”齐修文手心中丝丝血迹蔓延,一滴猩红的血液低落。

    “而这一切的策划之人,如今....就在你的眼前。”崔巉一字一句的说道。

    “......师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若没有,修文便去处理学塾的事情了。”齐修文转过身盯着崔巉,面露微笑。只是那笑容不必哭好看多少,如今的他还没有杀死对方的实力,那就只能忍。

    可是,如果可以,如果不用承担文圣一脉香火断绝压力,齐修文真得很想将眼前的人一剑刺死。

    “这表情可比之前好看多了。”崔巉笑容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