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3章 股市基础知识(田园的炒股笔记1)

第3章 股市基础知识(田园的炒股笔记1)

    早在1602年,全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就成立了,并很快以其融资的便利性,强大的流通性成为社会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给股东的凭证,股东按照所占股份的比例,享有对应的公司收益分红权,还有公司决策的投票权。同时股东也会承担公司经营的风险。

    投票权:正常情况下,每个股东按所占的股票份额比例,拥有对应的投票权。

    但某些公司为了保证创始人的决策权,会发行带有数倍投票权的股份(比如每股享有10倍量的投票权)。

    实际控制人:也就是控股股东,是拥有上市公司最高投票权的股东。它又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理论上讲,当一个股东持有公司股权超过50%时,就比其他股东加在一起都要多了,所以形成了绝对控股;

    相对控股是股份比例相对占优,若其他股东无异议,也可以成为公司控制人。

    上市公司允许股东将投票权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并称为一致行动人,股市中有很多公司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控股的。

    有限公司:即股东承担的风险是有限的,公司破产时仅将公司全部资产清算用以偿债,而不会发生债权人向股东追加索要资本的情况。

    一级市场:是股票的发行市场,包括新股发行及老股的再次发行。募集资金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审核制: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时,必须经过审核的制度。不仅审核公司提供的资料信息,也会考察企业的价值,通常只有规模、盈利状态都达标的公司才可以上市。

    注册制:只审核公司提供的文件材料,达到信息披露义务即可上市。

    二级市场:是投资者对已发行股票进行买卖的市场。

    新股申购:即申购新发行的股票。

    A股市场里,二级市场的上市价格长期高于一级市场,造成了新股发行的供不应求,所以采取摇号的形式配售(就像抽奖)。

    早期的新股是使用现金申购的,需要交纳足额保证金,资金多可以多申购,资金少只能少申购。

    由于每次发行新股都会冻结大笔资金,在市场低迷时压力太大,为减少这种影响,我国创新的采用了股票市值申购的制度。

    即想要拥有参加新股摇号的资格,股票账户中必须有一定市值的股票。

    新股的申购以500股或1000股为一个单位,申购总量必须是该单位的整倍数,同时申购总量不能超过申购上限。

    A股进入注册制时代以后,申购新股的最小单位统一为500股。

    主板:大多数是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

    中小板:相对于主板规模小一些的企业,后与主板合并。

    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以高科技、高成长股为服务对象的市场。表现为风险大收益高。

    三板市场: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或存在重大财务风险被判定退市后,将进入三板市场进行买卖。若三板市场的公司经营状况好(少见),也有机会回到主板上市。

    股票的代码:沪市主板以60开头,科创板以68开头,深市主板以00开头,创业板以30开头。

    总股本:上市公司发行个股的总数量。

    限售股: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出售的股份。一般是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或者非公开增发股东持有的股份。

    他们的买入成本通常比较低,为了保护其他投资者权益,通常会将这类股份设定一个限制出售的期限。

    流通股:总股本减去限售股,剩下的可以自由买卖的股份。

    十大股东: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含限售股、海外流通股份等总股份的十大股东,另一种是当前市场自由流通股的。最近一期的十大股东可以在上市公司财报中查到。

    股票的分类:

    一、普通股:以所占比例拥有对应的决策权、利润分配权以及破产清算时剩余资产分配权。

    二、优先股:较普通股拥有优先的利润分配权及剩余资产分配权。

    三、后配股:在优先股、普通股之后才拥有相应权利的股份,由于存在劣势,后配股的形式使用率很低。

    四、A股:内地上市的公司股票。

    五、B股:内地上市,但以美元、港币进行结算的股票;

    六、H股:港股;

    七、ST股:连续两年经营亏损或存在重大财务风险,被交易所进行风险警示的股票。

    八、*ST股:已连续三年经营亏损或存在法律(或财务)风险,即将退市的股票,现已专门设置退市警示板进行买卖。

    九、蓝筹股:一般是在行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分红较好的优质上市公司。

    十、红筹股:在海外上市的ZH国蓝筹股。

    交易日:指股票开盘交易的日子。股市通常逢节必休,社会休息股市一定休息,社会不休息股市有时也会休息。

    交易时间:A股上午9点30开盘,11点30收盘,下午13点开盘,15点收盘。

    盘后交易:创业板、科创板股票在收盘后有30分钟的盘后限价(收盘价)交易时间。

    T+1制度:T日指发生交易的日子,T+1是指股票买入后,下个交易日才能卖出的制度;股票卖出后的资金T日可以再买,T+1日才能取款。

    A股早期是T+0制度,但由于交投太活跃,后开始执行T+1制度。

    涨跌停制度:即限制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的涨跌幅度。在A股设立之初是不设涨幅限制的,由于过度投机,振幅太大而从1996年起开始设立涨跌停板制度。

    参与股票交易的流程:

    一、办理开户手续

    买卖股票必须通过证券公司,开户的方式有现场开户和远程开户两种。

    现场开户的股民,会拿到一份交易所的股东账户卡(用于登记股票买卖情况),还有一张证券公司的资金账号卡用于操作。

    现在大都采用电子账户了。

    二、设置账号密码:证券公司的账号共有三个密码,一是登录密码,二是登录时的通讯密码或者动态验证码,三是进行资金转账的资金密码。

    三、银证转账:为了防止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ZH国执行银行管钱、证券公司管股票的制度,也叫第三方存管制度。

    在进行股票交易前,需要通过银证转账系统将资金转入证券账号,同样的,从股市取钱也要通过该系统将资金从证券账号转入银行卡。

    四、委托下单:最早的股票委托都是现场填单,随着网络的普及,委托方式逐渐增加:电话委托、网页委托、PC客户端、手机APP都可以。

    限价委托:以指定的价格委托买卖的方式。近些年,为防止操纵股价,交易所也开始对委托有一定幅度的限制。

    市价委托:在允许的报价范围内,以成交为第一目的,授权系统提高或降低价格的委托方式。

    撤单:撤回买卖委托单。

    委托限制:除科创板可以自由拆零外,其他股票买入委托的最小单位是1手,即100股,每次委托必须是1手的整倍数;卖出时,只有最后一笔全部卖出时可以委托零股。

    交易手续费:

    一、佣金:证券公司向股民收取的费用,一般由行业协会约定上下限,股民可以视资金量和交易量与证券公司协商。

    二、交易印花税:由国家征收。

    该税最早向卖方征收,税率是千分之六,随后也向买方征收了。

    印花税率是调控市场的工具之一,随着市场的多轮牛熊,股市的印花税也随之增减。

    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税率已经降低到千分之一且仅向卖方征收。

    过户费:是证券登记清算机构收取的费用,由证券公司代收,最早时税率是千分之一,后逐渐降低到十万分之二。

    规费:其中包括证管费,按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证券交易经手费,按成交金额的0.00487%收取,很多证券公司佣金费率里已包含此项。

    其他费用:早期某些证券公司会征收使用机器、资金转账等一些小的费用。现在已没有此类费用。

    股票分时走势图:

    是看盘的基础界面,包含丰富的信息。

    分时图的左上方是股价走势曲线图,白线是即时成交价,黄线是当日平均价格线。左下方是成交量柱形图。

    分时图右上方是买卖委托区,包含即时挂单的多档委托价格及数量。

    右侧中间是股票成交信息,右侧下方是分笔成交回报。

    分时图包括的信息有:

    一、开盘价、收盘价:均以集合竞价方式产生。9点15分至9点25分产生竞价开盘价,14点57至15点竞价产生收盘价。

    集合竞价:由电脑从所有报价委托中,找到成交量最大的价格作为成交价。

    它的原则是:

    1、高于成交价的买入委托,均以成交价成交;

    2、低于成交价的卖出委托,均以成交价成交;

    3、与成交价一致的,买卖双方里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

    股民要想确保成交,可以在集合竞价时适当挂高买入价或挂低卖出价。

    连续竞价:股票开盘以后进入连续竞价阶段。

    它的原则是:

    1、最高买入委托与最低卖出委托价格相同时,以该价格成交;

    2、买入委托价格高于即时委托卖出的最低价格时,以最低委托卖出价格成交;

    3、卖出委托价格低于即时委托买入的最高价格时,以最高委托买入价格成交。

    连续竞价遵循的原则是:同一时间的委托单,价格优先;同一价格的委托单,时间优先。

    二、最高价、最低价:交易中产生的最高/最低价格。

    三、最新价:最近一笔分笔成交的价格

    四、均价:分时图表中总成交金额除以总成交量得到的平均价。

    五、换手:即时成交量除以股票总发行量。

    六、涨幅:股价相较于前日收盘价的涨幅。

    七、总手:当前成交的总数量。每手为100股。

    八、现手:最近一笔交易的总数量。

    九、总额:股票成交的总金额。

    十、量比:个股当前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水平的比值。量比越大代表该股交投越活跃。

    十一、内盘:指卖方以买方价格成交的总手数,可以视为卖方主动降低了委托价。

    十二、外盘:指买方以卖方价格成交的总手数,可以视为买方主动提高了委托价。

    股票分析的方法,分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大类。

    基本面分析是以企业的价值作为研究方向,它从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入手,测算上市公司的价值。通常适合研究长期趋势。

    技术分析是以市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趋势分析和判断的方法,通常适合研究中短期趋势。

    股票市场历史悠久,已被投资者从各个角度详细的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众多的分析流派。

    基本面分析经常参考的指标:

    宏观分析:

    一、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很大,当社会流通资金充裕时,股市多会上涨,其中又以M2(广义货币流通量)最为重要。

    货币政策常用的工具有:

    央行基准利率:利率反映了资金融资的成本,利率上升时资金使用成本上升,股市承压;利率下降时资金使用成本下降,股市受益。

    需要注意的是利率现在常被用于反向调节市场。

    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央行交存的资金,用于控制潜在的风险。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央行时的利率水平。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完成对整个市场流通货币的增减。

    二、经济指标: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所以经济指标对分析股市有参考价值。

    GDP:国民生产总值,它的增长率是体现经济状态的直接指标。

    CPI:物价指数:体现通货膨胀水平,通常认为小幅度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股市。

    PPI: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类似,只是统计对象是工业品。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衡量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存货、用工、交货、进出口方面状态的指标。

    三、政策分析:政策直接促进或抑制着股市的繁荣衰退。常用股市政策包括印花税、新股发行的节奏、资产重组和再融资的审核等。

    个股的基本面分析:

    一、行业分析: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供求关系,竞争状况。

    二、财务分析:分析公司财报中的指标,包括:

    a、资产负债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负债包括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其他负债;

    b、利润表: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以及毛利润、净利润。

    c、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筹资活动现金。

    三、股东分析:分析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的实力,管理团队的水平。

    四、研报分析:研报是专业机构对公司经营前景的分析,通常含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所处行业的政策、市场供求状态、上市公司新接订单量。

    技术面分析:

    1、重点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规律;

    2、通常采用股票的价格、成交量参数作为分析要素;

    3、重点用于分析股价中、短期的趋势;

    4、目标是寻找合适的买卖时机。

    技术分析常用方法:

    K线:收集股价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并绘制成图表,用以研判股票的行情趋势。

    量价类:K线指标与成交量一起使用,用以分析股价趋势。

    指标类:对K线图中各价格要素或成交量取值,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表进行分析。

    最常用的包括价格平均线(MA)、平滑异同平均价(MACD)、随机指标(KDJ)、相对强弱指标(RSI)、乖离率(BIAS)。

    形态分析:分析中长期K线图所形成的形态。有很多经典的顶底、价格中继形态,对判断市场买卖点比较有效。

    切线分析:在股票的K线图上,以连线的方式做分析。切线技术用于判断股票的压力支撑点,并以此指导买卖操作。

    波浪理论:将市场波动归纳为一个个波浪一样的结构,并寻找其中的规律。

    筹码分析:它是通过研究真实股民的交易案例,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得出一定的计算方法。再以此算法推测股民在股价波动中可能的买卖点,最后在图表中对应的价格处画出条形图,可以用于研判重要的压力支撑价格。

    周期分析:把股票的强弱表现划分为若干周期,并寻求买卖机会。目标是对比出趋势强弱,并找到规律。

    资金流向:统计股票分时中的每一笔成交。买方主动发起视为资金流入,卖方主动发起视为资金流出。该方法与内外盘相似,但更加准确。

    心理分析:通过判断投资者的情绪状态,预测市场的高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