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20章 熊的力量

第20章 熊的力量

    多头驰骋的岁月里,股市充斥着令人振奋的喜气,一浪一浪不断升高的行情,造就了很多的财富传奇。证券交易大厅成了都市中最热闹的地方,老股民扬眉吐气,见面就问“今天你赚了多少”;新股民则争先恐后的涌入证券公司办理开户手续,生怕错过这黄金满地的大牛市,甚至丝毫不在意交易大厅里醒目的警示语——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空头纵横的日子里,股市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阴霾,日复一日的低迷行情,毁掉了无数人的财富梦想。证券交易大厅冷冷清清,少得可怜的股民不是在打扑克就是在睡觉。昔日里指点江山的“高手”都沉默了,甚至怕人知道自己是炒股的,对股市向往已久的人打起了退堂鼓,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无论是火爆的牛市,还是冰冷的熊市,有一些人始终坚信,只要能谨慎耐心,守住本金,总有一天会迎来令人欣喜的、让人疯狂的巨大财富!

    田园的随笔是这么写的,他也是这么做的,纵然熊市蔓延,他仍然是营业部出勤率最高的股民。

    然而,股市在他的坚守下并没有起色,甚至一路熊到了2002年1月。此时的大盘指数,已经探至1339点,较最高点时的回落幅度达到了40%。

    证券公司人迹罕至,甚至都感受不到悲伤的气氛,因为大家都亏得麻木了。在证券公司外,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某某某炒股赔钱的故事。

    田园本来计划着春节父母回家时,能让他们对自己刮目相看,结果才几个月的时间,股票已经成了让人不寒而栗的事务。

    春节真正到来时,父母也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狠狠的对田园批评劝导了一番。

    他不会服输的,虽然是大熊市,他也没有亏到本钱。“世界首富就是炒股票的。”田园强力回应了父母的口诛笔伐。

    结果七天的春节假期,田园和家人吵了六天。最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股市入熊,对金融圈的人而言是灾难性的,股民们怨声载道,证券公司生意冷清,股票杂志无人问津,股评家们更是被仇恨的对象。

    但有一个人却受益于这次大熊市,他就是准确预测了2001年股市见顶的人——R大金融系教授古百通。

    当初他几乎与全体股评人士唱反调,坚决看空股市。市场真正走熊后,有人翻出了当年的节目,令他人气蹿升。

    身边的朋友都建议古教授趁机录些炒股课程。

    卖课?古教授是不感兴趣的,“我堂堂金融学教授,需要卖课赚外快吗?”

    在古百通的心里,名声比钱重要。然而妻子却极力劝他抓住机会,“教授本来就要教书育人啊,能教更多人知识是你的荣幸。”

    女儿古盈也表示了赞成,“爸,你敢保证以后对股市的预测也这么准吗?”

    母女俩倒不是看中卖课能带来多少收益,而是觉得古教授录财经节目到处跑,太奔波了,而且又赚不了几个钱,还经常遭到股民的埋怨。

    但录视频课程出售就不同了,不喜欢的人可以不买,而且这是一次劳动长期受益,往大了说这叫知识产权,是睡后收入。

    春节后,股市出现一轮反弹行情,但对深度套牢的股民而言是杯水车薪。五一过后,市场再次快速走低,交易大厅的人气降到了冰点。

    6月3日,来看盘的人数创了历史新低,田园数了数,算上自己一共6个人。

    那些并肩战斗、有说有笑的股友们都被套牢了,他的情绪也很低落。

    侧面走廊里的电脑也没有人抢了,田园可以随心所欲的用。他快速的敲击着键盘,切换着股票查看行情,偶尔吐槽一句:“都这熊样,啥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人突然走到他身边,“聊一聊啊?”

    田园回头看了一眼,觉得这个人有些眼熟。这不是交易大厅四大高手之一,当年被人打到住院的那位大哥吗?

    简单寒暄过后,对方笑着说:“没错,我是姓戴,但高手我可不敢当。我看你操作电脑挺熟练的,炒股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田园苦笑。

    “你别多心。现在行情低迷,想找个人聊聊不太容易,我这种职业股民倍感孤独啊。”

    职业股民吗?田园惊讶,原来在这冰冷的行情里,仍然有人守在一线炒股。同样想以炒股为生的自己,真应该和他好好聊聊。

    交谈过后,田园不禁感叹,这个人当年能被称为交易大厅四大高手之一,确实是有点水平的,至少在分析股票时条理清晰。

    至于他的技术,是以价量分析为大前提,辅以其他的一些市场要素。田园听得出来,戴大哥的实战经验很丰富。

    整个聊天中令田园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复述的一句花儿街股谚:“炒股十年的人,他可以源源不断的赚到钱;炒股二十年的人,他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炒股三十年的人,他已经十分富有,不必再为赚钱发愁。”

    虽然听上去很鸡汤,但花儿街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出过的谚语总不会是骗人的吧。

    聊天的最后,小戴大哥鼓励田园要坚持到底,相信奇迹。“年轻人要加油,连ZH国足球队都能出线,还有什么比那更难的?”

    与戴大哥的聊天,大大提振了田园的士气。唯一的遗憾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第二天,田园依然回忆着这次交谈,尤其是他对自己的鼓励。现在的股市一地狼藉,与ZH国足球放在一起比较,真是相当的应景。

    他不是一个足球迷,所以平时不怎么在意这件事。但架不住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人们的热烈讨论,于是当有人提到足球时,田园突然想到了“世界杯”。

    现在不正是RH世界杯的比赛期吗?

    而且R、H都是ZH国的近邻,与国内的时差不大,所以这是对ZH国球迷最友好的一次比赛。很多的场次都被安排在下午进行,还有一些与股市的交易时间重合。

    田园意识到,这应该也是最近交易大厅股民少的原因之一。

    想到这,他告诉辛晴,可以向公司提议在交易大厅放一台电视机。今年的比赛有ZH国队参赛,在现场播放足球赛的话,可能会吸引股民。

    证券公司的领导一开始对此不太感兴趣,直到某天下班时,他发现很多商场门口都摆放了电视机,而且有很多人在看。

    他终于决定试试看。这个举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股民们一传十,十传百,交易大厅又热闹了起来。

    辛晴如田园所料的受到了表扬。

    股市的行情起色不大,所以很多股民,尤其是男股民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足球上边,讨论球赛的热情远远高于股票。

    内行看门道,聊球星聊战术;外行看热闹,大厅里阿姨们讨论最多的是“葡萄Y队的飞鸽,跟B西队的罗大耳朵,谁跑的更快一些。”

    很快,44年首进决赛阶段的国足,三场比赛都结束了,球迷预期的胜哥队,平土队,小负巴队,积4分小组出线的憧憬彻底破灭。

    这哪里是目标?这是幻想!

    而且连降级版的“进一个球,平一场球,赢一场球”的小目标都相距甚远。

    直到赛程里与交易时间重合的比赛都结束后,股票才重新成为了股民们的重点话题。

    6月24日,股市在利好刺激下,再次重现了2001年10月的千股涨停行情,当日交易大厅的气氛活跃,连财经节目的主持人都换了一身红西服。

    可惜这样火爆的行情只是昙花一现,7月的股市又恢复了熊市走势,而且节奏很慢,让股民感觉像是在被钝刀割肉一样难受。

    转眼又是盛夏,杨鸿途又一次回国了。

    按理说此时学业紧张,他是不应该回国的。可金志高偏偏给他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古盈最近正在相亲。

    杨鸿途实在不放心,一想到心上人已经28岁了,肯定着急找对象。如果自己不采取行动,她可能就被人抢走了。

    至于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杨鸿途还没想好。虽然古盈收下那件球衣后,态度比之前要好了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了一些而已。

    再这样拖下去,恐怕很难有大的突破。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得从古盈的爸爸入手。于是杨鸿途回国以后立即去探访了古教授。

    不同于以往只聊金融、聊股票,这次的杨鸿途找了一些生活化的话题,并且逐渐过渡到了古盈身上。

    古教授迅速领会了他的意图,也知道他的想法。杨鸿途出国读博以后,每次回国都会来看自己,而不拜访其他教授,谁都知道这小子另有所图。

    此番杨鸿途拐弯抹角的,就是想了解古盈的想法,想必是要对女儿发起总攻了。

    做父亲的,对女儿的婚事都很谨慎,想起古盈提到过杨鸿途花心的事,古教授觉得还是问清楚比较好。“杨鸿途,有一件事情我想跟你求证一下。”

    “教授您说。”

    “你真的有跟同一个寝室的四个女生都谈过恋爱吗?”

    杨鸿途汗,流言蜚语真坑人,旋即也想通了古盈为何总是拒绝自己。

    他赶紧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只和那寝室里的一个女生谈过恋爱,我们相处一段时间发现不太合适就提了分手。没想到那女孩性格比较执拗,一直不甘心,就到处说我花心。”

    “哦?”古教授惊讶,“她诋毁你?”

    “是的。而且说来也巧,她寝室里的另一个女生,也跟我表白过,但是我拒绝了。结果她怀恨在心,就和那个前女友一起造谣,说我跟她们寝室四个人都谈过恋爱。”

    “另外两个女生不澄清吗?”

    “嗨,谣言这种事情,当事人再怎么澄清,也很难消除影响的,而且她们是二个人造谣,二个人澄清,效果肯定没有一个人造谣,三个人澄清令人信服。”杨鸿途想了一下又说:“教授,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找她们当面对质。”

    “算了,都过去了。”

    古教授虽然嘴里说不计较,心里却盘算着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如果真如杨鸿途所说,他也算尽到了对女儿的保护义务,那样也就可以放心了。

    随后,古教授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了调查,也确定了杨鸿途是清白的。

    古教授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在杨鸿途回米国之前,他又找到了他,“我知道你喜欢我女儿,我会劝她接受你的,但你一定要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