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博士 » 第23章 技术指标(田园的炒股笔记5)

第23章 技术指标(田园的炒股笔记5)

    技术指标,泛指在股票技术分析中,通过收集市场数据并按照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的指标。通常在股票软件中图形化显示。

    技术分析的指标种类很多,多数指标的取值范围都是常见的市场要素,如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等。指标的计算多采用数学方法:如求和、求平均值、函数等。

    技术指标按类型可以大致分为:

    1、趋势型

    以捕捉股票价格上升趋势为目标的指标,常用的趋势类指标有移动平均线(MA)、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趋向指标(DMI)、动量指标(MTM)。

    2、超买超卖型

    超买状态是指涨势过快,买方力量被快速消耗形成的状态;超卖状态与其相反,是卖方力量被快速消耗形成的状态。

    超买超卖指标多以统计学原理设计,根据市场短期波动情况绘制曲线,体现市场短期的超买超卖状态。

    趋势型指标是涨势形成后才出现买点,而超买超卖指标与趋势方向相反,且幅度较大时出现买点,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反趋势指标或者摆动指标。

    常见的超买超卖指标有乖离率(BIAS)、随机摆动指标(KDJ)、相对强弱指标(RSI)、威廉指标(W&R)。

    3、能量型指标

    是反映市场多空能量情况的指标。多方能量即买盘力量,空方能量即卖盘力量。常用的能量型指标有人气意愿指标(ARBR)、能量指标(CR)、心理线(PSY)。

    4、量价型指标

    成交量对于确认价格趋势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量价型指标将成交量也纳入到指标公式中进行计算。常用的指标有振动升降指标(ASI)、能量潮(OBV)、

    5、压力支撑指标

    通过采集股票价格或其他要素,计算出价格的压力支撑位置。常用的指标有布林带(BOLL)、薛斯通道(XS)、麦克指标(MIKE)。

    6、大势指标

    是应用于大盘指数的指标,也可以据此指导个股的操作,尤其适用于与指数同步率较高的个股。常用指标有涨跌比率(ADR)、超买超卖(OBOS)、腾落指数(ADL)

    7、其他指标

    一般由炒股软件公司或个人自行设计开发的指标。

    常用技术指标介绍:

    一、MA:移动平均线是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的,也是当今投资界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

    MA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就是求N日收盘价的平均值,并在K线图上附加显示。

    N的取值可以自行设置,一般最常用的参数是5、10、20、30、60、120。

    (由于60个交易日的跨度大约是一个季度,因此常被叫做季线,同理,120个交易日大约是半年,因此常被叫做半年线,240日平均线常被叫做年线)

    格兰威尔八大法则:

    1、当移动平均线走平并逐渐向上时,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突破,为买进信号;

    2、当移动平均线走平并逐渐向下时,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为卖出信号。

    3、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向下回档时短暂跌破均线,再次向上突破均线为买入信号。

    4、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向上反弹时短暂突破均线,再次向下跌破均线为卖出信号。

    5、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向下回档时跌破了均线,但短期均线方向仍然向上,是买入信号。

    6、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向上反弹时突破了均线,但短期均线方向仍然向下,是卖出信号。

    7、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突然向下加速,距离均线的距离较远时,随时有可能向均线靠近,为短线买入信号。

    8、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突然向上加速,距离均线的距离较远时,随时有可能向均线靠近,为短线卖出信号。

    均线交叉形成的买卖信号:

    通常情况下,短期的均线向上穿越长期的均线,视为买入信号;短期的均线向下跌破长期的均线,视为卖出信号。

    最常见的短线买卖参数是5日和10日均线。

    均线的作用

    1、均线最重要的作用是追踪股价的趋势,K线在短期经常会有快速的起落,而均线取的是平均值,形态比K线稳定得多,它能够过滤频繁的波动。但要注意的是,均线的参数越大,对趋势的反应越滞后。

    2、均线对股价具有压力支撑的作用。平均价通常代表着一定周期内的平均成本,所以当股价运行到均线位置时,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大。

    下降趋势反弹时,股价若想突破均线,必须承受解套盘的压力;上涨趋势回档时,股价接近均线时抛压会减少,大资金也有可能在此价格护盘。

    3、均线的形态

    多头排列:指短期均线高于中期均线,同时中期均线高于长期均线。形成多头排列的均线数量越多,其助涨作用越大。

    最常见的多头排列组合是5日均线高于10日均线,10日均线高于20日均线,20日均线高于30日均线,30日均线高于60日均线。

    空头排列:指短期均线低于中期均线,同时中期均线低于长期均线。形成空头排列的均线数量越多,其助跌作用越大。

    最常见的空头排列组合是5日均线低于10日均线,10日均线低于20日均线,20日均线低于30日均线,30日均线低于60日均线。

    均线的参数

    常用的均线参数并不能有效适应每一只个股,因此可以按照个股的波幅自行设置参数。方法是通过对统计对比出有效的参数,当然这个有效是有时限的。

    均线有多种算法:

    MA的通用算法是简单的求收盘价的平均值。

    EMA与MA类似,但是会给最后一个值(收盘价)赋予大的权重,此种算法通常比普通均线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快。

    还有一些MA的算法,给近期收盘价规定了不同的权重,从而影响对价格的反应速度,只是它们不太常用。

    二、MACD

    全称是指数异同平滑移动平均线,通过分析短期、长期移动平均线指标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卖时机做出判断。该指标由两条线和一根柱状图组成。

    第一条线由12日移动平均线(EMA算法)减去26日移动平均线得出;

    第二条线是第一条线的9日移动平均线(EMA)算法;

    一根柱状图是用第一条线减去第二条线,再把结果放大2倍显示。

    当第一条线向上穿越第二条线时是买入信号;当第一条线向下穿越第二条线时是卖出信号。

    当MACD的柱形图大于0时,会显示红色,小于0时,会显示绿色,并且随着股价趋势的运行,它会增长或者缩短。

    整体来看,绿柱越长股价越接近阶段低点;红柱越长股价越接近阶段高点。

    MACD的背离

    当股价超过前期最高价,但MACD指标未能超越同期前高点;或者股价已低于前期最低价,而MACD没有低于同期最低点时,就形成了背离。

    与成交量的背离类似,技术指标的背离,通常有可能是逆转股价,形成短期的顶或底。背离的次数越多,背离形成的周期越长,对应的顶底周期越大。

    三、KDJ

    也叫随机指标,是以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一定周期内(默认为9日)最高价、最低价以及最新价的比例,再进行移动平均计算,得出三条线,即K指标线、D指标线和J指标线。

    KDJ的完整公式为:

    RSV:(收盘价-9日内的最低价)/(9日内的最高价-9日内的最低价)*100;

    K:MA(RSV,3);

    D:MA(K,3);

    J:3*K-2*D;

    KDJ是反应迅速的指标,买卖信号也很多,适合短线操作。

    1、K指标向上穿越D指标为买入信号,K指标向下穿越D指标为卖出信号。

    2、K与D值一定是在0-100之间。若D值大于80,显示个股进入超买状态,短期随时见顶,D值小于20,显示个股进入超卖状态,短期随时见底。

    在超买超卖区间发出的买卖信号,通常准确率会更高。

    3、J值的反应速度最快,而且一旦低于0或者高于100,就预示了短期的超买或超卖。

    4、KDJ也存在背离现象,并且次数更多。

    四、RSI

    全称为相对强弱指标,原理是计算一定周期内,个股上涨之日和下跌之日的百分比之和,通过它们之间的比率确定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

    RSI有两种公式算法,其结果是一样的。

    算法一:设A为N日内收盘价涨幅为正时的幅度之和,设B为N日内收盘价涨幅为负时的幅度之和的绝对值。

    RSI为A/(A+B)*100。

    算法二:RS:收盘价涨幅为正时的幅度之和的N日平均值,再除以收盘价涨幅为负时的幅度之和的绝对值。

    RSI为100-100/(1+RS)。

    参数N的常用取值为6、12、24。

    RSI的数值可以辅助判断股票的强弱。

    1、RSI大于80,股价超买;

    2、RSI小于80大于50,股价处于强势状态;

    3、RSI小于50大于20,股价处于弱势状态;

    4、RSI小于20,股价超卖。

    RSI的买卖时机与均线的原理类似,即短期线上穿长期线为买入点,短期线下破长期线为卖出点。

    RSI也存在背离现象,用法与MACD、KDJ同理。

    五、BIAS

    乖离率是计算股价与移动平均线的偏离程度的指标。它认为股价偏离均线过远时,短期会大概率向均线接近。

    BIAS的公式:(当日收盘价-N日移动平均价)/N日移动平均价*100;

    参数N的取值通常有6、12、24。

    乖离率是典型的反趋势指标,更适合指导短线操作。

    六、BOLL

    通常情况下,市场认为股价总会围绕某一价值中枢运行,布林带指标正是引入了股价信道的概念,利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求出股价的信赖区间,推测股价的波动范围。

    BOLL由三条线组成,分别是布林带上轨、中轨和下轨。

    三条轨道之间的距离,能够反映出股价的波动状态,当股价振幅减少开始横盘时,上下轨之间的距离就会收窄,而当股价振幅增加,价格开始接近上轨/下轨时,很有可能预示着一次大的趋势行情。

    中轨的作用:股价位于中轨上方时表示强势,股价位于中轨下方表示弱势。

    上轨的作用:通常代表着阻力位,但若股价能贴着上轨上涨,表示极度强势。

    下轨的作用:通常代表着支撑位,但若股价一直在下轨附近,表示极度弱势。

    三条布林带也存在类似均线的多头排列、空头排列的形态,象征着多头\\空头力量的很强。除此之外,它们还可能出现收口和开口的形态,对趋势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七、其他指标

    DMI趋向指标

    通过分析股价运行中买卖力量的均衡点,寻找买卖时机的指标。相对于一般的技术指标,DMI增加了对于每日最高价、最低价的计算研判。

    MTM动力指标

    证券市场有类似于物理学恒速原理的现象,当股价形成趋势时,趋势运行的速度大体一致。动量指标从股票恒速的原理出发,考察股价的运行速度,以分析买卖时机。

    W&R

    威廉指标是一个震荡指标,以股票的摆动点判断股价处于是否处于超买超卖状态。计算方法是用最高价/最低价与收盘价的距离,对比同时期内股价波动范围的比例。

    ARBR

    由人气指标(AR)和意愿指标(BR)组成,均是以分析历史股价为手段的技术指标,AR重视开盘价,BR重视收盘价。二者必须配合使用。

    CR能量指标

    与ARBR有很多相似处,但CR的设计理念更重视股票的中间价。

    PSY心理线

    研究投资者对股价产生心理波动的情绪指标。但这种指标并不是真正统计人的心理活动,而是推测股价在N日内上涨的比例,可能对情绪产生的影响,再进行数学计算。

    ASI振动指标

    指标的设计者认为真实的市况取决于当日价格与前日、次前日价格的关系。通过比较计算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多种价格,再生成指标。

    OBV能量潮

    以成交量的趋势推测股价趋势,以N字型为波动单位,若N字型一浪高过一浪,成为上升潮,若N字型一浪低于一浪,则不具备支撑股价继续上涨的动力。

    八、大势型指标

    也称指数型指标,通常从个股选取要素进行统计计算,多数应用于大盘指数。

    常用的有ADR、ADL、OBOS,他们统计的是个股上涨家数的占比,从而寻找买卖时机。

    九、自制指标

    很多软件公司或个人投资者自行设计的指标,因此更加贴合自身的操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