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苍源界,百家争鸣 » 第 2 章 北凉高家

第 2 章 北凉高家

    那两名护卫听了陶弘这话,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们作为高湛的亲兵护卫,高瞻战死,而他们活了下来,这便是死罪,虽然高季云向来爱护兵卒,但是他们也是必死。

    姜离在旁边看着那个比自己还小的少年,即使人已经昏迷,身体因为本能还在不住的痉挛。

    姜离正在纠结要不要开口的时候,门外匆匆进来几人,最先进来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还未到,声音先至:

    “我二弟呢,我二弟伤势如何了”

    那两名亲兵连忙上前单膝跪地:“拜见大公子,二公子他……”

    这时门口又进来了一个虎背熊腰,身穿蒋帅甲胄的中年人,看到二人下跪,又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儿子,眼神中只是流露出一丝的心疼,然后立刻转变成原本的明亮有神,高季云作为三军主帅,绝对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伤感,不然传出去可能会影响军心。

    高季云只是转头看向医师陶弘问道:

    “他还有多久的时间”

    陶弘叹了口气回道:

    “怕是撑不过今晚了,若不是二公子从小修习武艺,怕是当场就毙命了”

    高季云沉默着转身闭上了双眼,哪怕他再表现的坚毅,那躺在床上即将失去生命的,始终是自己最为看好的儿子啊。

    高涣可没有高季云的心境,走到高湛床边,握住了高湛的手痛哭道:

    “二弟,你不能死,大梁并未一统,四夷也都还对中华之地虎视眈眈,你忘了你与大哥的誓言了吗,你还要和大哥并肩扫平禹宁和四夷的啊,你怎能忍心丢下父母与大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啊”

    高季云听着大儿子的呼喊声,始终是没有转过身来把脆弱的一面表现出来。

    这时候高湛像是听到了高涣的呼唤一样,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一向刚毅的大哥,哭的像个女人一样,又感动又难受。

    微微一笑,想说点什么,但是这一笑好像带动了伤口,疼的高湛深吸了一口气,缓了好几秒才虚弱的开口道:

    “大哥,不必为我忧心,我这次可能坚持不下来了,只恨没有多杀几个蛮人”

    说着又咳了几声继续道:

    “大哥代我跟父亲母亲说一声,孩儿不孝,不能侍奉二老,若有来世,儿必将好生……”

    话未讲完,高湛便晕死了过去。

    “二弟,二弟...”

    姜离看着眼前的一幕,想起了还在地球的父母,不知道自己来到这边之后,家中父母知不知道情况,如果父母得知自己身死的话,估计也会伤心不已吧。

    而且姜离发现这个二公子,与之前在战场上拉了自己一把的骑兵很像,姜离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姜离向前走了两步开口道:

    “大公子,大将军,或许我有办法可以救二公子”

    “你说什么,你有办法?”高涣只是一瞬的迟疑,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上前抓住姜离的手臂问道。

    高季云也是疑惑的看向这个身穿普通兵士甲胄的少年。

    “哼,黄口小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就二公子此等伤势,除非是八品上的医家大师出手,别说小小的武昌郡,哪怕是整个凉州,也找不出一位八品上的医师”

    然后斜眼看了姜离一眼继续道:

    “怎么,莫非你是八品上的医家大师?”

    姜离面对老医师的嘲讽并不恼怒,看向高季云和高涣再次开口道:

    “我只是说可以一试,我并不能保证肯定能救回二公子”

    “你有几成把握”高湛急迫的开口问。

    “三成,若是有老医师和大将军帮忙,或许有五成”

    高涣和陶弘还想说点什么,被高季云抬手打断。

    高季云当机立断的点头同意并说道:

    “既然你有五成把握,那就赶快施救吧”

    姜离找到陶弘要到了一根针和一些外敷的伤药。

    然后叫高涣去准备一些煮沸过的凉水,和沸水煮过布条,以及一些长一些的毛发。

    二人虽然疑惑,但是并未拒绝。

    高季云只是等着姜离的下一步行动,知道姜离叫他。

    “大将军,您应该知道人体的穴位,在我救治期间,希望您能封住二公子胸前的血脉,然后已内力驱动二公子的心脏跳动”

    一切就绪,姜离也行动起来,先是用凉开水冲洗了一遍高湛的伤口,然后再用消过毒的针和毛发,进行缝合,最后在用陶弘的金疮药止血包扎。

    一个时辰过去,直到姜离收手,示意高季云可以放开了。

    高涣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这位兄弟,我二弟如何了”

    “最危险的就是今晚了,如果二公子能撑过今晚,应该就能活下来”姜离擦了擦额头的汗滴。

    高季云也是额头身上出汗了,他只是一名七品武者,先不说内力是否雄厚,单说那份辅助心脏跳动的精细控制力,就是很难做到的,何况高季云常年在军中厮杀,对战演练方式都是大开大合的输出。

    高季云吩咐高湛的两个亲兵负责照顾好高湛,就离开了伤兵营。高涣虽然也想留下照顾二弟,但是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嘱咐了一番照顾好高湛,对着姜离行一个军礼,也跟随高季云离去。

    此时内心最不平静的人就是陶弘了,高季云父子是医学外行,不知道其中门道,他可是很明白的。

    高湛之前最不好医治的是出血问题,伤口太深导致血肉外翻,止血等伤药根本无法外敷,伤口又在胸口,不能像断手断脚那样用烙铁烙。

    之所以能撑到伤兵营来,完全是因为第一时间甲胄抵挡住了血肉外翻的力道,再加上高湛自身从小习武,身体素质很强。

    当他想通了一部分之后,也对之前自己的无理感到有些羞愧,对着姜离行了一个晚辈礼。

    姜离当然不能受这一礼,先不说这陶弘在军中职务比他高的多,光说这头发花白的一个老爷子对着姜离这个十六岁的青年行礼,这就不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姜离能坦然接受的。

    看着躲开的姜离,陶弘的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赏。开口道:

    “之前是小老儿陶弘唐突了,还望小郎君莫要介怀,小郎君才学过人,实乃青年俊杰,敢问郎君可是医家哪一脉,师承哪位大家”

    “陶医师言重了,在下年纪轻轻,微末之力受不得如此夸奖,在下并非医家一脉,也并没有师承,至于此法只是在一本古籍上学来的”姜离看着变得这么礼貌的陶弘有些不适应,回了一礼之后才说道。

    陶弘急切的问道:

    “哦?是哪本古籍?可还存于你家中?”

    “早年父母双亡,家中之前的物件已经全部变卖,如今也不知流落何方”

    陶弘暗自感叹一声可惜,又急忙说道道:

    “既如此,便罢了,感问小郎君,这缝合以止血老是知道的,但是为何要以凉沸水冲洗,以及用沸水煮包扎布条为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