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苍源界,百家争鸣 » 第 3 章 升官

第 3 章 升官

    不等姜离回答,陶弘又拍了拍自己脑袋继续说道:

    “抱歉抱歉小郎君,老头子又胡言乱语了”

    这个时代的人非常讲究师门或者家学传承,按照陶弘那问法,如果是那些脾气暴躁的人,甚至会以觊觎师门家学传承为由动起手来。

    这种事情即使上报官府,官府也会站在陶弘的对立面。

    姜离倒是没多在意,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的家学传承,这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所以不存在藏私的理念,毕竟那是人人都知道的时代。

    “不妨事,陶医师,那古籍中曾记载说水中和空气中有人眼所观察不到的细小生物”

    “人之所以会生病也是因为那些微不可查的生物,它们会从人们口鼻中进入,也会从伤者的伤口处进入人体”

    “而沸水可以杀死那些生物,故而我才有此一法”

    “原来如此,陶弘受教了”说完就要对着姜离执弟子礼。

    姜离刚要避开,就听陶弘说道:

    “此番礼还望小郎君莫要推辞,我虽为医家八门陶氏一脉,然此法能救人无数,且小郎君无私将此法告知于我,圣人曾言,学无老少,达者为先,小郎君理当受我一礼”

    姜离虽然感觉一个耄耋老者对自己行弟子礼有点怪怪的,但是也没再避让。

    只是心中暗自低估:

    “这医家怎么像儒家似的,这么喜欢咬文嚼字”

    其实姜离这么想也没毛病,医家的许多药房典籍都需要记载,而医家的修行法门也是需要静心,儒家也特别讲究修心,所以后来医家也学习儒门各法,只是得不到儒门正宗传法而已。

    又经过了几百年的相互发展,医家和儒家早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陶弘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是在和姜离讨论关于伤兵营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方案,以及有关医学之类的见解。

    陶弘越听越心惊,越发觉得这个少年不一般,虽然姜离医家修行完全不懂,但是提出的对普通兵卒,以及普通人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见解,令陶弘也是受益匪浅。

    如果不是姜离说明过出身,陶弘一定认为姜离是华家人。

    医家修行主要还是针对武者一类,医家所修行的“气”,对武者的内伤,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也随着医家的修行发展,医家八门之中有七门,已经对于普通人常见的疾病和外伤类治疗失去了研习的兴致,尤其是那些普通人对致命的外伤。

    修行之人不会受到那么重的外伤,如果外伤严重的话,内伤会更严重,那么外伤也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陶弘一直拉着姜离谈论到半夜时分,才依依不舍的让自己的小药童去给姜离收拾休息的客房。

    陶弘作为凉州军中唯一的五品医师,自然受到了最高的礼遇。

    陶弘有属于自己的小院,院中有着七间房屋,除了陶弘自己的卧室,另外两间客房,三位药童徒弟住一间房,另一间不常住人,但是也被提前到来的药童打扫得干干净净。

    姜离今天本就受伤未愈,之后又集中精神为高湛清洗缝合,还被陶弘拉着聊到半夜,好在陶弘知道他是被战马撞击受伤。

    用“气”帮助姜离治疗,原本胸口闷堵的感觉也淡了不少。

    姜离躺在床上想着今后该怎么办,不多久就沉沉睡过去了。

    ......

    第二日。

    姜离或许是因为被陶弘治好了内伤的缘故,睡的格外深沉。

    快到正午了姜离才睡醒。

    姜离走出房门并没有看到陶弘和药童。

    心想陶弘应该已经去伤兵营了。

    姜离简单梳洗一下也去往伤兵营。

    姜离走进伤兵营之后就发现这里跟昨天大不一样。

    没有了昨日遍地带血的布条,没有了昨日各个树下大小便齐聚的脏乱,也没有了就地掩埋的尸体。

    遍地都是架起来正在煮水的铜器和铁器锅。

    这是昨天晚上和陶弘说过的事情,没想到陶弘居然这么上心,只是一个上午就已经做好了一切。

    姜离知道这一定是出自大将军高季云的同意的。

    看来高湛的伤势应该是没有恶化,姜离想着就往安置高湛的营房走去。

    营房门口站着一个昨天的护卫,见到姜离走过来,连忙上前对着姜离行礼道:

    “感谢姜郎君昨天出手救下小公子,以后但凡用得上在下的地方,郎君尽管开口,在下无敢不从”

    姜离笑着摆摆手道:

    “举手之劳,况且小公子之前还救过我呢”

    姜离走进营帐正好看到高季云父子和陶弘都在,高湛依旧在昏迷。

    对着几人抱拳行礼道:

    “昨日受伤刚好,因此睡的沉了些,陶医师,二公子伤势如何了”

    “二公子气息已然平稳,以二公子的身体,估计不出半月,便能下床活动”陶弘摸了摸胡须,淡然的开口道。

    这是高涣走到姜离身前站定,郑重的躬身一礼。

    姜离刚想阻止,高季云开口道:

    “你就受这一礼吧,你救下了他的二弟,他代高湛行礼表恩是应该的”

    姜离这才没有拒绝。

    高涣起身后开口道:

    “姜郎君大恩,等二弟伤势好转之后,我必叫他亲自登门道谢”

    “大公子言重了,我身为大将军部下,理应出手相助”

    “此番救命之恩怎能和从军本职混为一谈,你救下高湛,自然于我高家有恩”高季云也是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继续道:“我听陶医师说你是家中独子,父母也双双故去,为什么你会来参军”

    “我父亲原本就是大梁军士,在与后禹对战中也得过战功,只是后来因为受伤不治身亡”

    “我缅怀先父之英勇,因此也来参军,只是我武力低微,竟不是敌军骑兵一合之敌”姜离也只能把前身的脑残行为再复述一遍。

    “原来如此,你家中倒全是忠烈之人”

    “你医学既然有着独到的见解,勇武又不是你所擅长,那你便留在伤兵营任中护军校尉一职吧”

    “待退敌之后,我再上奏陛下,为你请功”高季云不等姜离拒绝就直接给升官了。

    原本伤兵营是没有人负责的,一直都是听从陶弘的指挥安排。

    大军作战,当场战死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受伤之后不治而亡。

    而姜离所献的计策,经过陶弘确认,能够大大降低受伤士兵的死亡率。

    这不论是对高季云还是凉州兵士来说,都是足以铭记大恩的人。

    只是暂时册封一个校尉之职,高季云还觉得有些亏欠姜离。

    姜离高兴的接受高季云的任命,毕竟军工可是前身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姜离现在已经获封校尉,总领伤兵营一切事务。

    只要凉州军不败,他就一定能获得军功,到时候凯旋而归领赏,就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