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苍源界,百家争鸣 » 第二十三章合作

第二十三章合作

    姜离首先去拜访的是高镇梁老国公,可惜被管家告知高镇梁昨日便出门,至今未归。

    而高湛又在左翼卫任职,肯定没时间,姜离只能先去拜访靖安王何坚了。

    靖安王府。

    在经过侍卫的禀报之后,姜离也是被礼貌的请进客厅之中,靖安王虽然有一些疑惑姜离的目的,但是久居高位的他肯定沉得住气,并不开口询问。

    姜离客气的恭维了一番之后率先谈起了正事:

    “王爷,我这里有件制盐的小生意,不知道王爷有没有兴趣”

    “哦?制盐?可是精盐?若只是钱财之事的话,应该犯不着你亲自来找本王吧,详细说说看”

    “当然并非买卖之道,此事还得从绛同干英手中换取陈阳百姓说起”姜离先把当初和绛同干英约定的一切事务说了一遍,这些事虽然是重大决策,但是并未涉及军政,所以告知靖安王也无妨。

    之后姜离继续说道“若所以精盐都从沿海青、兖二州调拨的话,路途遥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即使卖到草原,也赚不了多少”

    “因此在下和族中人集思广益,用新式制盐法,可将内陆盐矿盐湖提纯至精盐,而且产量非常大,到时大梁内陆也可食用内陆产的精盐,还可以卖与草原或西域之地,甚至是后禹”

    “如此一来,成本可降低非常之多,必定可以风靡大梁”

    “只是此事若成,利润颇丰,在下一人不敢独贪,所以特来找靖安王合作”

    靖安王第一时间并没有回答,他在思考,盐一直是朝廷的重要税收之一,若是成本降低,那么必然价格也要低,但是也意味着更多人会买精盐食用,这样会不会扰乱朝廷原本的制度,这其中还有更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靖安王第一时间不想答应这件麻烦事,但是又有些意动,随即开口问道:“此事是如何合作,除了你我两家之外可还有别人参与,又如何参与”

    姜离看不出何坚的意思,耐心的继续说道:“在下之后会去拜访高国公,高家分得利两成。

    至于靖安王靖安王只需出资五千金,得利两成”

    靖安王听了这话疑惑的问道:“为何我们两家一家两成,那你是要一家独占六成利润不成”至于五千金,对于靖安王来说也确实不是什么大钱。

    “王爷请听我说完,此制盐法以后产量会达到覆盖整个大梁的程度,我有信心以后产量多到可以把精盐卖到现在粗盐的价格”

    靖安王原本拿在手中准备喝进口中的茶杯都颤抖了一下,惊讶的打断道:“你说什么?卖到粗盐的价格,你认真的?”

    “当然,只是若如此,肯定需要朝廷参与,所以离此次来的第二件事,就是希望王爷能向上面通句话,只要对我们的商队开放盐引,我等可分四成利充于国库,长此以往,定可使大梁国富民强”

    靖安王看着姜离,呷了口茶,砸吧砸吧嘴,捎带调侃的说道:“当初镇国公跟陛下说,待你从明麓书院学成归来后,或有辅国之才,看来不用去书院你小子也能有此才华。

    这其中一些东西本王不明白,但是我感觉是一件利国的好事,你写一份详细奏折,我会去禀明陛下,至于陛下如何决策,我便不知了”

    然后不待姜离回答继续道:“至于合作嘛,不论陛下是否应下此事,这五千金,本王出了”

    何坚主要是管理宗族事务,虽然从小也是有大家指导,对于这件事引发的政治影响,他感觉有点大,但是又不知道大在哪儿,当然何坚也不在乎,他只知道此事若成,国库将获得一大笔收入。

    姜离得到了何坚的答应,此次来王府最重要的事情已完成,然后便是盐山了,那只是座荒山,对与何坚来说,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地方,一口便应承下来了,姜离原本还准备以五万贯买下来,也被何坚大手一挥,直接免费送出了。

    等何坚的事情说好之后,便是姜离来到王府的第三件事情了。

    “王爷,在下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王爷施以援手”

    “哦?说说看什么事情让你不去找镇国公却来找本王帮忙”

    “我想在夏安郡历县买一做黑石山,这座山是吏部侍郎王伯杨家的私产,此山虽不适合耕种,但是占地甚广,且山中巨木建材,以及药草走兽颇多,在下与王侍郎并无私交,怕是不会轻易卖给我,离听说王爷和那王侍郎有旧,所以才请王爷代为引荐,如果此事能成,离一定牢记王爷的帮助,日后若有机会,离一定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靖安王稍加犹豫就应承下来了,他与王伯杨虽然只是一些小恩小惠,但是如果他这个执掌宗室的王爷开口,王伯杨肯定不会拒绝,而且何坚非常看好姜离,虽然只是接触过两次,但是何坚莫名的认为姜离以后一定能成为大梁的辅国之臣。

    何坚当即便让府内管家去王伯杨府上谈买卖情况,王伯杨还没资格让他靖安王亲自去拜访。

    何坚也留下姜离在王府用膳,等饭吃完,管家早已带着历县黑石山地契来了,价格只要了十七万贯,姜离知道这肯定是看在靖安王的面子上价格才这么低的,但是谁叫他没钱没势呢,欠靖安王的人情以后有机会再还吧。

    等这些事情办好,姜离便谢绝了靖安王的挽留,姜离还需要去拜访镇国公,以及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屋,不然来京城要么借住在别人家,要么就是住客栈。

    一直住别人家不太好,住客栈又不安全,还是得赶紧买个固定的住所才行。

    到时候再招几个游侠做护卫,或者招几个退伍老兵也行,这样至少稍微安全些。

    姜离先去府衙找到长安县丞,在其指引下在北城靠近东城的区域,买了一个挺大的院子,据说是一个外放官员的院子,但是后来那人不知犯了什么事,被查抄了,此院落也收归府衙所有。

    这里面也是家具齐全,亭台阁楼样样都有,只是有大半年没人清扫,显得有些杂乱。

    朝廷赏赐的奴仆也还没下发,县丞当即说会帮忙挑选二十个仆人送去新居所负责打扫整理。

    县丞得知姜离有爵位在身,自然不会敷衍,毕竟能和姜离结个善缘,谁有会因为这些小事去拂了姜离的面子。

    姜离买院子用了1300多银钱,共计4000于贯,不得不说确实是大手笔了。

    而县丞所安排的仆役全是犯事官员的家眷一类,年龄稍大的要么充做苦劳役直至病死或累死,要么就是充做官妓,年龄稍小的经过教坊司的教导之后再行售卖,因此比之其他牙行的价格高出许多,男性常在30-150贯不等,女性常在50-200贯不等,与外界牙行的男贵女贱有所不同,毕竟买得起官奴得人家也不需要这些人去下地干活。

    县丞给姜离安排了十男十女,年龄都在十二三岁左右,共计用了一千八百于贯。

    还不待姜离心疼买房的花费,一看这奴役的价格,真是让姜离更加心疼了,但是姜离也知道县丞已经把价格给的很低了,不然肯定不少于两千五百贯,姜离也就含泪接受了。

    后续还有很多需要添置的物品,姜离只能让人带信去到上琰,让老管家安排个人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