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苍源界,百家争鸣 » 第二十四章小七

第二十四章小七

    姜离回到之前居住的客栈,姜离推门一进去就看到躺在床上还在昏迷的蒙面女子,此时的她早已退去了夜行衣,原本受伤被血水浸湿的衣物也早被换下,脸上蒙着的面巾也早已拿掉,秀发略显凌乱的散落在枕头两边。

    姜离走近后仔细打量了昏迷似睡着的女人,不由得感叹此女子长的真美。

    不同于姜离以前所知的化妆之后或美颜滤镜的美,这女子眉长且有型,鼻子挺直且不显突兀,嘴唇引失血过多显得有些发白,如果在配上姜离记忆中的那双勾魂夺魄的丹凤眼,这纯天然的美,几乎是姜离两世所见所闻的第一美女了。

    姜离也不是猪哥像,只是稍加欣赏了一下,就让几个女侍把这女子带到客栈外租来的马车上,既然都已经决定救这女子了,姜离自然不会把她丢在外城客栈不管不顾。

    待几人回到姜离之前购买的府宅,长安县丞安排的仆役早已清理出了四五间可以暂且居住的房屋。

    姜离也没来得及问众人的名字,先让几个看起来稍大的男仆去东市买些床褥被服,先让这些人安稳度过寒冷的今晚再说。

    又让其余几个人去吧带来的蒙面女安置好,并吩咐照顾好这女子。

    镇国公府,高镇梁下午便回到府中,得知早间姜离来找过他,问侍卫何事侍卫又不知道,只能作罢。

    待姜离来到镇国公府,还未说话,姜离便直接被引进府内,应该是高镇梁有所吩咐。

    姜离刚走进客厅,高镇梁和高涣都在,姜离还未来得及向高镇梁行礼,就听见高镇梁的声音传来:

    “哈哈,姜离啊来来来,俗礼就免了,早先听闻你来找我,可是有事需要我帮忙吗”

    姜离还是对着两人一礼才说道:“离确有一事要与高爷爷相商,高爷爷可知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如何安置了嘛”

    “伤兵?自然是朝廷发放抚恤,钱粮或免税等,然后在家务农,只是朝廷这些年国库空虚,土地也多是贫瘠荒田,你怎么问起这些事务了?”高镇梁本就是武将出身,之后从政也是主要在军政方面,自是知晓这些事务的。

    “离有一制盐新法,可在上琰制作大量精盐,到时不但可以供给大梁被部,还可以与草原各部交易,从而换取战马金银,然如此做法需要大量人力以及商队”

    “离也曾从军,深知伤兵归家之后的艰难,所以想要请高爷爷帮忙召集一些人手,从工者,离暂时每日付以钱财五十文,从商者,可根据货物数量付以部分利”

    “待日后产量扩大,其工钱皆可加倍”

    高镇梁惊讶于姜离的大手笔,整个大梁,就算是皇室用工,都不可能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他还是有些疑惑道:

    “你这新制盐法真能在上琰制作精盐吗”

    “高爷爷放心,离知道您担心什么,离绝对不会亏待和苛责那些于大梁有功之人,更加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高镇梁还是有些疑虑,毕竟那些伤兵全都分布在大梁各处郡县,想要召集不难,但是如果姜离没能安置好这些人,他们若是引发叛乱,那时将不止姜离人头不保,高家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反而原本一直坐在旁边的安静听着的高涣开口道:

    “姜离你有多少把握能成此事,规模又要多大,你要知道在京城外围聚集众多残兵,哪怕是受伤的老兵,这也会引起各方势力的猜忌,以及上面的看法”

    高涣作为高氏嫡长子,处事方面确实比高湛眼光长远一些,看待一件事情的影响,也更加透彻。

    “大公子可安心,此事自然不只是你我两家,我已邀请靖安王也参与此事,另外还通过靖安王向陛下承上奏折,朝廷可为商队和制盐之地提供便利,其中四成利可归国库,我们三家每家得利两成”

    “嘶...”

    高镇梁祖孙二人齐齐到吸一口凉气。

    高镇梁的胡子都不小心被自己拔下来了一根,诧异姜离的大手笔。

    高涣也是惊讶的看着姜离,要知道如果按照姜离所说的规模,那即使半成利润,都是天文数字,姜离居然这么淡定的就让出八成利润,这不可谓不大手笔。

    高氏并不是传承很多年的老牌世家,高氏发迹与高镇梁父亲,从军立功,获得了一些小成就,主要还是高镇梁振兴了高氏。

    高氏也没有资本也不屑于参与商贾之事,单凭俸禄和皇帝赏赐也足够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但是却不至于多豪奢。

    姜离既然已经打算好了一切因素,那么高镇梁自然不会再拒绝,将此事全权交由高涣负责。

    至于姜离所说的两成利润之事,也并没有拒绝或推诿,他当然明白这有姜离对自家给予帮助的报答在内,但是更重要的事姜离想与高氏交好,高镇梁自然不会拒绝一个如此年轻人的示好,况且他们高氏祖孙三代都非常喜欢与姜离相处。

    当晚姜离并没有离开,待到高湛回家之后,姜离还在喝高镇梁祖孙一起喝酒,高湛也是积极参与,高镇梁在喝酒时也完全没有长辈的架子,显得很是随和。

    第二日上午,宫中便派来内侍官送来皇帝手书,皇帝答应了姜离所有的要求,包括皇室不得干预盐产的制作销售,只分利。

    此事作罢,姜离便告辞高镇梁祖孙二人,此外姜离还像高镇梁借了10个护卫兵士,有人需要送信回上琰,让曹岩去收购大豆,想要制盐,这消耗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得赶紧囤积一些,待开春之后,正式开始制盐。

    其余9人守护一下新买的府宅,虽然北城日夜都有巡街武侯,但是谁又能保证不再出现向那蒙面女一样的人。

    姜离回到府宅安排好了几人负责护卫的地方之后,便在一个小斯打扮的下人带领下去了主宅,路上姜离也询问了所有人的名字。

    负责给姜离带路的小斯和其余几人都是一个南方平沮泽的小世家李氏族人,十年前左右,其中一族人曾出任一郡郡守,但是因为贪赃枉法,引得一地爆发民乱,后被抄家,其三族近亲也受其牵连打入贱籍。

    以前没有名字的,都是按照教坊司的铭牌取的,这些人就是这样,男童是按照年龄以七到十七,女童是十二到二十二,至于正式的名字,一般都是被买走的主家赐予,姜离倒是不懂这些其中道道,只是对着带路的男童小七说道:

    “那这样吧,待晚些时候,你把众人都聚集起来,我为你们各自取一个名字”

    小七连忙躬身道谢:“谢大老爷”

    姜离对这称呼,也是非常的不习惯,他虽性冷,但是也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让其他人直呼自己名字肯定也不行,毕竟在这封建时代,仆役直呼主家名字可是极其不尊重的行为。

    姜离思索了一下道:“小七你通知一下其他人,以后在我们府宅内,不需要行任何跪礼,也不用称呼大老爷,以后都统一叫我少爷吧”

    “是,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