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真仙 » 第20章:暗种恶气

第20章:暗种恶气

    李余宁心中一愕,但他也断不会坐视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被人擒住。只见他腰间木剑虹光一卷,整个人倏忽间便横移数丈,令那三人扑了个空。

    他张口正要说话,不料其中一人冷哼一声,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丝丝缕缕殷红气息纠缠,伴随那人一掌,李余宁只感觉有一头凶恶白虎在一阵金戈交错之声中向自己扑来。

    迎着这一掌,李余宁眉头微皱,没有出剑,迎面打出毫不花哨的一拳。

    李余宁自入道之后,道基吐纳的元气与武道修成的气血相辅相成,他的实力就在以远超同境的速度飞速暴涨着。

    眼下这一拳,他甚至只催动约莫七成气血,拳力之盛,却已达三千斤。

    这一拳之下,什么恶虎、杀气,就好似惊涛骇浪之中的扁舟一般为大浪冲溃,巨力之下,那人气血翻涌,面色涨红,整个人不住地向后倒退数步,接连踏破数块地砖。

    李余宁却是趁此机会再次退后数丈,仍旧面对三人,沉声道:“若有误会,只管说便是。再不由分说便动手,就休怪在下不留情面了!”

    那人甩了甩发麻的手臂,伸手挡住身旁准备再上前来的同僚,目光深沉地看着李余宁:“好!阁下竟有如此底气,本官也不好伤了和气。有劳阁下随我等走一遭,待查明真相,定会还阁下清白。”

    本官?

    李余宁眉头微皱,随后就看到这人轻抚腰间,露出一块黑铁似的腰牌,上书“羽”字。

    仙羽骑的人?

    李余宁更是不解了,仙羽骑的人找自己干什么?

    心中思绪万千,李余宁仍抱拳:“请!”

    于是,李余宁便在四人的引领下一路到了一处僻静的府邸前,入府之后,灯火通明,有不少文士模样的人拿着卷宗往来,脚步匆匆,看着颇为繁忙。

    李余宁五人才入府,便有一个少女兴冲冲上前来:“奇致哥,找到了吗?咦?这是?”

    方才与李余宁动手的那个青年只简单道:“进去再说。”

    他们将李余宁带入一净室之中,有文吏在一旁候着,似乎要记录二人交谈的内容。

    李余宁与青年入室对坐之后,道:“不知在下犯了何事?若是剑仙环玉失窃之事,诸位恐怕找错人了。”

    青年淡淡道:“看来小兄弟很自信?”

    李余宁微微颔首:“在下李清琼,玉门封关当日入城,此后一直在城内余府居住,此事阁下可差人探查。想必以仙羽骑的能耐,验证在下方才所说,当是不难。”

    青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少女,少女点了点头:“我这就去查。”

    青年随后看向了李余宁,见后者依然自若,面色稍稍缓和:“如此,本官倒是要问问,小兄弟身上何以有七宝恶气?”

    李余宁愣住:“七宝恶气?”

    青年眉头微皱:“你不知道?”

    李余宁缓缓抬手,一抹元气在手中散发湛湛清光,浑厚温润,灵性非凡,显然是实打实的名门道子,非等闲散修可以比拟。

    “阁下可看清楚了,我如何能身怀什么恶气?”

    方才那当街指认李余宁的僧人从怀中取出一只灯盏,元气催动之下,那灯盏之上散发淡淡幽光,隐隐间指向了李余宁。

    僧人道:“贫僧这法器正是自邪徒手中缴获,此物用于邪僧之间联系,向来不会出错。凡以邪佛七宝入道,或沾染七宝气息者,皆会为这‘酥血灯’指引,从来不曾出错。”

    “邪佛七宝?”

    李余宁愣了愣,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牛皮纸,放在桌上:“此乃‘血冥蜜蜡’的炼制之法,在下于大漠中‘血手’处得到,莫非是因为此物?”

    难怪自己刚到玉门没多久便被喇嘛教的人盯上暗算,敢情是这卷牛皮纸中有定位的手段?

    不过,若牛皮纸有蹊跷,当日戚承心看过之后,怎会发现不了?

    青年也是一愕:“那个向戚前辈提供消息的,是你?”

    “戚前辈之徒余子平曾身陷血手掌控的马匪庄子,是在下将其救出的。”

    李余宁这下明白了。

    原来自己将喇嘛邪徒的消息上报,结果仙羽骑绕了一圈,又把自己当作喇嘛邪徒给抓了起来!

    这可真是……

    青年看向了一旁的僧人,怎料那僧人却摇头道:“并非如此,酥血灯指明了,沾染七宝气息的,就是这位少侠,而非这卷牛皮纸。”

    僧人也看出来了,李余宁大概率是被人暗中种下了七宝恶气。

    恐怕正是因为李余宁坏了大漠中邪佛七宝的炼制,那幕后之人想要借此找机会暗算李余宁。

    李余宁眉头紧皱,回忆着当日在马匪庄子中的经历。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

    他当时隔着十余丈的距离一道焰光直接将未成熟的血冥蜜蜡焚烧殆尽,那血冥蜜蜡尚未成熟,无甚神异,没道理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沾染上恶气。

    而那个血手虽然武功高绝,但归根结底并未入道,也无甚修行者的手段,不可能在不让自己察觉的情况下对自己种下恶气。

    若是喇嘛邪僧所为,有这般本事,干脆将自己打杀便是,何至于耍这种阴谋诡计?

    这恶气到底是何时、何人种在自己身上的?

    青年见李余宁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微微摇头,道:“如此看来,倒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原智大师,可否替这位小兄弟拔出体内的恶气?”

    那僧人取出一部经书,道:“邪佛扭曲,其造物根本还是在歪曲的经义之上。施主只需每日诵读此经,料想要不了几日便可将那恶气消弭。”

    李余宁接过经书。

    《甘珠尔·般若部·册三》。

    李余宁将这经书收下,对僧人行礼:“多谢大师赠经。”

    那僧人口诵佛号,道:“邪佛祸乱人间,人人得而诛之,施主不必多礼。”

    三人没有多等,只消片刻,方才离开的少女便又回来,一同而来的,还有余子平。

    少女道:“奇致哥,他说的属实,明月环玉失窃当日,他还在大漠之中,尚未入城,看来是找错人了。”

    余子平见李余宁安然无恙,也没有刑讯逼供的迹象,松了口气,随后对那青年道:“江大哥,李少侠断不可能是邪僧爪牙,若有误会,还是尽早解开为妙,以免耽搁正事。”

    江奇致道:“误会已经解开了,这位小兄弟应当是被人暗中施了手段,用以误导我等的。”

    江奇致看着李余宁,道:“小兄弟仔细想想,是否还记得自己何时接触过可疑的人物?能种下恶气,还让你无法察觉的,恐怕修为匪浅。”

    修行四境,在江奇致看来,李余宁的修为在筑基境中也算深厚,再加上那精纯的元气,李余宁摄拿、吐纳元气的功夫自然不浅。

    如此,想要在让李余宁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种下恶气,那幕后之人的修为至少也得是内丹。

    这样的邪魔外道出现在玉门地界,不可谓不危险。

    更何况,邪佛有七宝,李余宁还仅仅只是见了其中一件罢了。如此推算,这陇右道大漠中搞不好有七个内丹修为的喇嘛邪僧。

    在这七个邪僧之上,是否还有更高修为的邪僧坐镇?

    江奇致不敢细想。

    喇嘛邪僧既然敢来仙朝辖下的边道巨镇谋划,自然有其底气。

    余子平听着这话,这才想到自家师尊当日所说,李余宁身上除了妖气之外,还有一股阴晦气息。

    莫非就是那阴晦气息作祟?

    当下,还未待李余宁开口,他便将此事说了出来,只是省去了妖气,免得为李余宁添麻烦。

    李余宁闻言一滞。

    如此看来,这七宝恶气果真是种在了自己体内,而非牛皮纸上。

    可这到底是何时发生的?

    江奇致见状也没有强求,只道:“也罢,此事便到这吧,少侠身上恶气未消,不妨在这府上暂住几日,待恶气消弭再离开,如何?”

    李余宁也不想自己再被人当街围堵,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临走前,他将胡氏两兄弟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两兄弟在下原先所见,不过银样镴枪头,但不过区区数日,竟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其中定有蹊跷。我见他二人似乎有心将人引入同心会,阁下不妨调查一番,或许能有所收获。”

    一旁的少女闻言眼前一亮:“奇致哥,这位少侠说得有理!咱们为了调查明月环玉的下落,忙的脚不着地,他们倒好,一口一个‘贪官污吏’!呸!就该好好查查!”

    江奇致也有些意动,不过他还是克制道:“这胡氏二人如今在城内颇有声望,若是大张旗鼓,难免又要让人骚动,还是得从长计议。”

    “丘允,你先带这位小兄弟去吧。”

    少女点了点头:“少侠请。”

    待到李余宁离开,江奇致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来,道:“子平,这位李清琼是何来历?”

    余子平愣了愣,道:“这……我也不知。不过当初我身陷马匪庄子,其中也有不少可怜人与我一般,被马匪抓住。我听说里面有不少青叶镇的人,李少侠似乎也是从青叶镇过来,是要救那些镇民的。”

    “怎么了?莫非当真有问题?”

    江奇致笑道:“大抵是没问题的,我只是好奇罢了。”

    他却没有说,他在仙羽骑同代中已是修为高绝之人,不然也不会主动请缨,来玉门这边疆之地协助调查贡品失窃。

    但方才他几乎全力动手,在李清琼面前还是讨不到好处。

    这李清琼看模样可比他还要年轻几岁。

    到底是何方高人,能培养出这样的俊杰?

    西域边道,果真水深。

    ……

    回到余府,念云左右未见李余宁回来,感知到余子平回府,便找了过去,道:“余公子,不知我家小师父现在何处?”

    余子平便将方才的种种说了出来,最后道:“前辈不必担心,只待少侠身上恶气消弭便好了。”

    念云习惯性地挠了挠面颊:“原来如此,有劳公子了。”

    瞧着念云离去的背影,余子平若有所思。

    哪家仙门会培养妖族当护道人?

    李少侠,究竟是师承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