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新纪元 » 第二章 第七节:营救文天祥

第二章 第七节:营救文天祥

    第七节:营救文天祥

    天刚蒙蒙亮,吃完早饭,还未有文天祥消息,可能营救失败了。

    虽然痛失一员大将,心情很失落,但是不能为了一人而继续等下去。

    如果蒙古人追来,想出海都难了,在杨亮节和护卫带领下。

    先乘小船划到整个船群中间的大船边,经过攀爬梯上到大船,走到大船船楼上。

    放眼望去海面上林立的锦旗随着北风飘扬,南方的北风还是十分湿冷,透人心骨,我和太后及护卫、宫女等在一个大船上。

    这时传令兵问道“禀陛下,其他军士均已上船,是否启航?”

    我望了望北面感叹道,大宋,迫于无奈只能出海逃亡,等老子缓过劲儿来,一定会打回来的!

    “启航!”

    “喏~”

    只听到一阵鼓声和哨子声,平静的海面顿时热闹起来,船帆渐渐升起,船手号子声也此起彼伏,船慢慢开始移动。

    突然一阵急促哨声,听到有人喊道“敌情、敌情~~”

    望向东北面,发现海面上出现很多黑点正向这边靠近,蒙古人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我让太监阿福把望远镜给我,调整距离,看清了旗帜,“宋”“杨”

    顿时放下心来,这时传令跑上来,“遇到敌情,请陛下回船楼暂避”

    我没好气说道“是杨镇将军回来了,派快船前去核实,如果是杨镇将军,马上带他到我这里来!”

    传令兵很是疑惑,陛下怎么知道是杨镇将军的船?回答道“喏!”

    不过一会儿,小黑点越来越大,我看到中间大船上站着两个人。

    虽然看不清脸,但是看神态应该是杨镇,旁边很像文天祥,营救成功?心情顿时十分舒畅,真是天助我也!

    因害怕有诈,船队一直没让杨镇船队靠近,由快船带领着杨镇和文天祥两人到官家大船这边驶来,我也到甲板上迎接他们,

    “臣,杨镇拜见斗战神使陛下、太后”

    “罪臣,文天祥,拜见斗战神使陛下、太后”

    我立马说道“两位将军快快起身!”

    文天祥道“罪臣不敢,因罪臣大意,导致大军延误出海时间,陛下力排众议,鼎力营救罪臣,臣何德何能?为一己而陷危难?”

    看文天祥激动的都快要哭出来了。

    这时太后说道“文将军请起,陛下是念你是忠臣良将,爱惜人才,作为朝廷怎能让爱卿深陷虎狼之口?日后卿忠心为陛下多立功劳就是”

    我也说道“卿,无罪,只要是我大宋的忠臣,有危难时,朝廷不会不管不问,卿快起身吧”

    文天祥这才起身道“臣当誓死追随陛下、太后,忠心为国,驱除鞑靼,复我大宋盛世!”

    杨镇绘声绘色讲述营救文天祥过程“臣领命后,听从陛下旨意,立马组织500名身手好的士兵乘坐快船在江门上岸,乔装打扮成平民,赶往陆丰;

    沿途收拢文将军将士散兵5000人,战船100艘,打探到鞑靼人正要把文将军押往临安,所以我们在沿途龙川处设伏;

    龙川此地山陵较多,树木茂密,将500名将士埋伏在道路两侧密林处,人手一把强弩;

    并收集大块山石置于山坡上,切断鞑靼人退路,在道路前段也置有山石,防止押解马车冲卡,一切准备妥当,队伍休整备战。

    下午时分,押解文天祥马车缓慢到来,埋伏的士兵压低了身子,生怕被鞑靼人发现;

    龙川属于敌占区,领队的鞑靼人也放松了警惕,认为南朝小皇帝自身难保,还能派人劫囚不成?

    但是出发前,张弘范将军亲自吩咐,务必保障囚犯安全,少一根毛发提头来见,因为这是蒙古大汗点名要见之人,一路有酒有肉伺候着;

    领队也不敢太怠慢,但整个队伍也是不急不慢,队形还算整齐。

    杨镇看到押解队伍有150人,只有5个鞑靼兵,其他都是张弘范的汉狗子兵;

    前面有20个骑兵,后面有10个骑兵断后,中间都是步兵,囚车由两匹马拉着;

    文天祥神情淡定地坐在囚笼内,衣服整洁,精神状态挺好,应该没有被拷打过。

    押解队伍逐步进入包围圈,马蹄声、车轴转动的“哒哒、唧唧”清晰可听,此外静的可怕;

    鞑靼人领队突然发现异常,为何身处树林确听不到近处鸟叫声和飞鸟?刚要举手说停止前进。

    只听一声鸟鸣“啾~~~”

    500人营救小队手持强弩,分两段式射击,其中100人重点瞄准5个鞑靼兵,100人重点瞄准马匹,100人重点瞄准囚车旁边敌人,其他人补充射击。

    “嗖嗖~~~”

    鞑靼人领队刚举起的手掌被弩箭射穿,还来不及嚎叫,被十几只箭射成了刺猬。

    30多匹马瞬间被射倒,射人先射马,防止敌人逃跑,文天祥囚车旁几个敌人,也瞬间被秒杀。

    整个队伍瞬间群龙无首失去有效指挥,不过鞑靼人和汉狗子兵单兵素质还是很强,立即反映过来。

    举起盾牌,以死马和旁边大树做掩体,防止被射死,盾牌兵逐步靠拢,形成防御队形。

    杨镇领200人迅速冲到文天祥囚车旁,砍下马绳,让囚车降低,并让文天祥尽量趴地身子,防止被敌人射杀,

    其他敌人想夺回囚车,但是山坡上密集的箭矢,让其无法动弹。

    藏在盾牌内敌人只能拿弓箭还击,因不知道山林中有多少宋军,龟缩在盾牌内且战且退。

    第一轮弩箭因出其不意,射杀了30敌人,第二轮及以后射杀效率不高,但因为是两段式射击。

    密集不间断箭矢也是射的敌人抬不起头来,见敌人后撤,又是两声鸟鸣“啾~啾~”。

    埋伏在山两侧士兵砍断绳索,山上大块石头落下,有些石头被大树或树桩卡住,没落下来。

    其他石头“轰隆隆~”咆哮着砸向敌人的头、胸、腿部,骨骼碎裂声音听得令人胆寒。

    哀嚎声瞬间充满山谷,落石堵住敌人后退道路,并且砸死砸伤几个敌人,敌人看无路可退。

    立即快速向前冲去,想尽快离开山谷,

    又是三声鸟鸣“啾~啾~啾~”

    前方士兵砍断绳索,山上石头落下,阻断了敌人向前逃跑路线,敌人瞬间绝望。

    只能拼死一搏,随即以落下石头为掩体,用弓箭进行还击,宋军也有十几人被射杀。

    随着双方箭矢逐步消耗完,杨镇高呼“杀鞑靼!杀汉狗子!还我山河!保护文将军,杀啊~”

    400多人对战100多人,人数上还是有很大优势。

    虽然鞑靼人没几个,但是汉狗子也都是一些北方或西北地区彪形大汉。

    而宋军都是南方人,较瘦小,两队拼杀在一起,南方人身材力量上弱势就显现出来啦。

    好在宋军有杨镇将军指挥,队形严谨,刀盾兵、长枪兵相互协作。

    敌军群龙无首,无统一指挥,渐渐处于劣势,在队伍后面几个敌军开始翻越阻挡的石头,开始跑路。

    敌人越战越少,拼杀中我军损失200人,杀敌120人,但是逃跑了30人,救到文将军后。

    我军昼伏夜出,迅速向江门赶来,最终不辱使命,赶在陛下出海前赶到!”

    杨镇说着说着都有想哭的冲动,这么惊险的任务,确是很艰难!

    “卿,一路辛苦,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不仅救出了我大宋良将,还壮大了我宋军力量;

    死亡的将士予以厚葬,立碑立传,重金安抚家属;

    杨将军后面的任务风险更加困难,需不断深入敌后游击,沿海袭扰;能否为大宋争取出海和发展势力时间,关键要依仗杨将军啦”

    杨镇也觉得马上和朝廷大部队分开了,也是顿感不舍,不过想到恢复大宋盛世,日后封侯拜相,开辟新天地。

    坚定的回答道“臣,定当不辱使命,驱除鞑靼,恢复我大宋盛世!”

    把文天祥100艘战船和5000名将士收编到整个船队中,正式出海远洋,向未知的世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