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种子博士闯三国 » 第二十七章 未央宫议事,扩充军备

第二十七章 未央宫议事,扩充军备

    次日,在汉献帝和李傕的双重命令之下,李傕手下剩余两万余军士全部无条件投降,听闻投降的对象是如今声名远播的汉中之主,也大都心悦诚服,李傕此人不得民心,只顾一己私利,横征暴敛,欺压百姓,长久下去,必然没有一个好下场。当兵的混口饭吃,肯定希望这碗饭能吃的更长久而且可以得个好前程,谁不想投个好主子呢,而且听说,这主子御驾亲征,一日以内,凭借一万人马,连下三城,直逼长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后,更是把张羽辰奉若神明,当兵的都有点血性,那个血性男儿不崇拜强者呢。

    在治所南郑,当许褚把张羽辰大获全胜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文武群臣,除了悬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之外,更是被主公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所折服。内阁成员除右宰相刘晔留守南郑外,其余人要全部马不停蹄立刻到长安城未央宫议事。

    三日后,长安城。张羽辰已全部控制了局面,此次攻克长安,李傕五万余兵马,死伤一万余人,其他四万人全部投降。各个城池关卡的防务已经全部恢复。而李傕被扫灭,长安城陷落的消息,还没有传出雍州。

    未央宫的后殿之内,内阁所有成员,除刘晔外全部在列,同样在列的还有汉献帝刘协,作为自己离开此世的继承人,从今天开始,自己的所有决策,刘协要尽可能的参与。

    新到的内阁成员,面面相觑,没听说主公又收了贤才啊,更别提加入内阁了。即便和主公亲近如典韦,也是没有资格参与内阁会议的。

    这是大汉天子汉献帝刘协,未来的中兴之主,众人可行跪拜之礼,但对外暂时要保密!对于自己的核心团队,自己的这一安排还是很有必要提前透露的。

    参见陛下!众人跪拜。虽然众人都已奉张羽辰为主,但君君臣臣这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众人见到哪怕是名存实亡的帝王也会心甘情愿的行礼参拜,尚且这是自己主公的命令。

    众位卿家,快快请起,朕有愧于天下,怎么受众位有功之臣如此大礼,实在愧不敢当。刘协看到张羽辰这么给面子,一时间还非常不适应,有些惊慌失措,但不仍然不失皇家礼仪。

    我乃谷神转世下凡,虽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然攻城名就之后,便会羽化而登仙。所以待吾离去之时,汝等便继续奉刘协殿下为主,辅佐其继续匡扶大汉社稷,以保我大汉国泰民安。你们明白吗?张羽辰现在都为自己在祭天大典上想出来的这个神仙下凡的身份拍手称绝。这样自己做很多事情,就懒得解释,省去很多口舌。

    众人这才慢慢转过弯来,却不知主公有何深意,虚虚实实,属实有些真假难辨。

    诸位爱卿,如今长安一举攻破,关中平原我已占得半壁。以各位之见,下一步又该如何呢?张羽辰一句话言归正传回到正题之上,开始议事。

    依统之见,主公兵贵神速,数日之内即扫灭李傕,如今攻陷长安的消息还没有天下皆知,这于我大为有利,如若十几日后天下尽知,天下诸侯必定大震,视我为强敌,处处针对,强加封锁百姓入境。庞统上次调兵遣将,颇有尴尬,所以他这次早已准备充分,要拔头筹。

    庞统接着说下去:这几月来,在周边诸侯大力封锁之下,汉中接纳难民人口数量已大不如从前,而关中连年战乱,人口也是锐减,虽有肥沃之地,却导致众多土地荒芜,农事荒废。下一步,统认为,第一要务就是要利用消息未扩散之机,在关中各边界,高举仁德之旗,以最快的速度收纳难民,恢复生产。有了足够的人口,进可攻,退可守,可无忧矣。

    好,军师一语中的,未雨绸缪,实乃我大汉之栋梁。张羽辰不吝赞美之词。庞统知耻而后勇,没有因一时的失策而自怨自艾,相信凤雏将来必定可展翅高飞。

    军师,所言极是,但微臣以为还有第二要务,需要齐头并进。贾诩接着说道。

    文和,愿闻其详。庞统微笑着示意贾诩快点说。

    文和认为,这十几天的时间,既要广纳难民,也要同时扩充军备。待十几日后,天下诸侯震动,吾等又占据长安,称霸天下之心众目昭彰,不乏诸侯联合起来,派兵来攻打,之前董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现以我汉中十二万大军,再加上新收李傕四万松散人心未定之众,以此等实力,能抗衡天下诸侯吗,所以为求稳妥,扩充军备乃第二要务,务必齐头并进,以求万无一失。

    众人都深表赞同,这贾诩虽然之前名声不好,但论谋略,确实深思熟虑,高瞻远瞩。

    站在张羽辰身边的刘协也是对这些贤才为之侧目,麾下有如此多的栋梁,何愁大业不成,汉室不兴。

    阎爱卿,如今我汉中在册户籍人口共有多少?张羽辰开始盘算下一阶段目标了。

    启禀主公,截至五日前,我汉中算上新进收纳难民,共190余万,阎圃快速答道。

    那殿下,关中李傕之前治下,人口之数,你大致清楚吗?张羽辰又问向刘协。

    回禀神君,一言难尽啊,当初李傕和郭汜尚未闹翻之时,李傕所辖区域,人口尚有百万,自二者相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饿死者加上逃难者,十之有五,目前也仅仅只有人口大约50余万。

    190万加上50万,那就是有240万人口,已经堪堪可以支撑两个军团的军备了。对于任务量的制定,张羽辰心中有了数。

    左宰相阎圃,即日起,你负责在关中各边界大肆收容难民,限你15日内,收容30万难民。张羽辰开始发号施令!

    户部尚书鲁肃,即日起,把长安所有财政及充公财产入库编造在册,分发粮饷,配合收容难民,扩充军备。并加大无土豆贸易量,主要交换铁矿石,战马等战略资源。

    吏部尚书徐庶,即日起,整顿长安官场,考核之前大小官吏,贤者上,庸者下,恶者杀,15日之内,长安治下一切政务必须恢复如初。

    工部尚书马良,即日起,抓紧修葺各大城池的城墙,15日之内,修缮完毕,以御外敌。

    农部尚书崔衡,即日起,安排育苗司来长安,开始种植土豆,15日之内,产量要能保障长安一年口粮!

    刑部尚书贾诩,你负责和官府一道,清除匪患,并参照汉中设置信访司,匡扶正义,让关中这不平之事,销声匿迹。

    礼部尚书诸葛瑾,你明日出使弘农车骑将军张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来投。就说大汉天子,欲要重掌天下,命其回长安相助!

    兵部尚书诸葛亮,即日起,你负责招募兵兵员,整顿原李傕降军,扩充军备。15日内,整编汉中、关中两大军团,另御林军共9个军27万人。并加紧操练,尽快形成战斗力!

    上将军周瑜,即日起,你任大将军之职,与军师中郎将庞统,在内阁内同领军机大事,为我大汉早日一统天下,运筹帷幄。通知张辽,自即日起,升任上将军之职,统领关中军团4个军,通知赵云自即日起也升任上将军之职,统领汉中军团4个军。典韦率龙武卫,许褚统领御林军,共同护卫京师长安。

    诸位臣工可否明白?能否完成任务?一口气下完这些命令,张羽辰有些口干舌燥。

    属下明白!臣等必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众人齐声答道。

    主公安排的这么清晰明了了,而且有理有据,有有这么的主公,夫复何求啊。

    一旁的刘协直接看呆了,这辰大哥也太强了吧,几乎集合了一位千古名君的所有素质,能让如此多的贤才为己用,而且自己的智谋更是登峰造极,高人一等,又善于取众家之所长,决断睿智而又果决。自己日后真是要向辰大哥好生请教。

    不做任何耽搁,众人就急匆匆散去,忙着去布置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这后殿之中又剩下张羽辰和刘协二人了。

    侧身看了看身旁的小协子。张羽辰笑的不怀好意,挑逗道:小协子,做笔记了吗?划重点了吗?要考的哦。

    听闻这话,刘协头上又升起一片片问号。啥意思啊?做笔记是啥?啥叫划重点?

    看着坏笑着跑走的张羽辰,刘协也哭笑不得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