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旁门有路 » 第五章 旁门

第五章 旁门

    一岁生日的时候我嚷求着师父,以后每年我的生日都要去照相馆,照一张照片,我要留着,以后给母亲看。

    师父也觉得这是我的一份孝心,所以没犹豫就答应了,但在这老爷子的嘴里,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说法:“拍呗,都是小钱儿,咱家也不是没这个条件。”

    我师父呢,他不属于任何道教门派,如果非要有一个门派称呼的话,师父给自己这个门派取名为“旁门”,这也跟师爷密不可分,也是我的故事要继续说下去必须要先讲师爷故事的原因。因为师父师伯都是师爷养大,等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师爷发现二人一个喜佛,一个好道,师爷也是惯孩子的家长,四处搜罗各种佛经道典,并且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

    师伯自然需要的是佛经,而师父这些书籍包罗万象,什么道法、符咒、正道、邪法、什么都有,甚至还有很多失传的孤本,消失的门派所留下的典籍,我师父更是好学,也可以算是一个术法方面的学霸了,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各处的游历、与同行的交流、日常的实践与不断地探索,硬是把各种广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道法秘术融会贯通,集各家之所长,自成一派。

    但说师父是学霸也不尽然,师父的学霸之处也只体现于自己的喜好。

    虽然典籍当中也有符箓之术,尤其著名的就是三山符箓,也就是天师道和上清派、灵宝派的符咒之法。但师父从来不学符箓之术,美其名曰不喜欢画来画去的,没有道术直接了当,而对道术、咒语、道医和各种民间武术非常感兴趣。

    这我就升起了疑惑,既然师父不喜欢学习符咒之术,那我脖子上的起运符,驱鬼符,又是从哪来的?

    师父告诉我:“那是你那个不成器的师兄给你画的,我的道术他是一点没学,跟我相反,他偏偏喜欢符咒之术,别的什么都不学,每天躲在书房,各种正统的,民间的符咒,统统让他学了个遍,后来也算自成一派,自称新符箓派,早就下山,自行闯荡世间去了。”

    师兄的故事也挺有趣,这里先不提,后续再说。

    对了,师父不喜欢学的还有卜算之术,虽然这里关于卜算的典籍也有很多,师父也不喜欢学,但因为学习道术必须懂得阴阳五行学说,所以对于卜算之术师父也只是浅浅的入门,这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你师爷那么大本事,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我学那些算来算去的,有什么用?知道了还烦,不知道更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只秉承一个道理,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本来就他自己一个人,无门无派也挺好,师兄不学术法,只学符咒,所以也不算得到师父的传承,但是现在有我这个传人了,所以就是这样集众派之所典,众派之术法于一身,另辟蹊径,又都非正统传授,触类旁通,剑走偏锋的形式,所以他为了我,给我们这个门派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旁门。

    我心想:“师父,你可真会取名,旁门?还左道呢!人不正经,取个名也不正经。”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因为从小山中长大,我也非常习惯山中的生活。

    有一天,我想家了,想妈妈了,就想到我小时候,家里闹鬼那一天,师父念念有词使用的术法,于是就问师父:“七月十五那一天,师父你使出的两招叫什么名字?”

    师父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问我:“那天发生的事,你都知道?我跟你家人说的话,你也记得?”

    “当然了,一字不差。”我笑着回答师父。

    师父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我:“那天那两招,一招是天遁剑法,一招名为杀鬼咒。”

    “那我要学天遁剑法,师父教我天遁剑法吧!”我一脸急切的恳求着师父。

    没想到,师父一脸严肃的跟我说:“不行,时候不到!”

    那些咒法我就感觉很好玩,学不了天遁剑法,学杀鬼咒也不错,所以就跟师父说:“那学杀鬼咒!”

    师父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脚:“杀,杀,杀,杀个屁的杀,赶紧背《道德经》去。”

    最让我不满意的是,每天都在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些道家思想,要么就是站桩、练气、吐纳、打坐、冥想。一个天生好动的年纪,每天还要认字,练字,就是这么枯燥乏味,所以我这成熟、沉稳的性格,也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伯更是每天给我讲一些佛家公案,佛学典籍,更是枯燥的不行。但年少的我又怎么知道,师父师伯的良苦用心,和这些思想对于我人生之旅的受益无穷。

    虽然学习这些典籍思想,但都只是学习,按照书本去学习,师父师伯基本上不给我翻译其中道理,只告诉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中道理,需要我自己的历练去自行体会,师父管自己的教育方式叫做“行不言之教。”

    就是道理我不讲,你自己悟去。

    再来说一下我这边的生活,师父因为早期下山历练,据他所说,年轻的时候一身无可匹敌的术法在民间惩恶扬善,斩妖除魔,秉承着富人十金起步,穷人分文不取的原则,也算是积累了不少财富。

    我在山上这无聊的生活师父居然还给我弄了一台电视机,而且是彩色电视机,山上这么偏远的地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托人还扯了一条卫星电视信号线过来,每天允许我看两个小时电视。

    他的歪理是:“真怕你从小就在山上生活,不跟外界接触,以后自己出山了,像个野人一样,什么都不懂,丢我的人。”

    也确实是这样,想想啊,一个从小在山上长大的孩子,又没有通过电视去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真怕十八岁独自下山以后,遇到一女子,看其胸前二物与自己长的不一样,便指着女子的胸问道:“唉?你这怎么跟我长得不一样啊?”

    于是以猥亵的罪名,刚下了山,就入了狱。

    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期,那时候家里没有卫星电视信号线的地方也有很多,有的地方是接不过去,有的是为了省钱,弄一个信号接收的“大锅”,据说也能看挺多的频道,而我师父这一手,能把信号线接到这大山之中,可谓是有一定的能力和人脉关系啊。

    就在这么枯燥的生活下,我有了每天两小时看电视的娱乐时间,那时候最爱看的就是《七龙珠》《家有仙妻》《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和《天龙八部》,怎么这么多有趣又精彩的故事呢?

    我喜欢孙悟空的单纯和对力量的追求,喜欢何莉莉那心想事成神奇的手镯,喜欢大师兄的勇敢无畏和他那通天彻地的本领,喜欢白娘子跟许仙那坚定不移的感情,为善为恶,真的不分人还是妖,而是出自自己的选择。

    而不得不说的是《天龙八部》那三兄弟,拜了个把子,一个头磕地上,真的就是生死不离,患难与共。

    一次看到精彩之处,就是在少林寺慕容复看着乔峰孤立无援,向乔峰挑战,段誉在乔峰以少敌多的情况下与乔峰相认,然后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人联手要对抗乔峰之际,一个小和尚从天而降,还抛去清规戒律,在众人面前喝了酒,跟乔峰拜了把子,然后三人并肩作战。

    这英雄气概,对于年少的我,感染力是异常的强大。

    当天我就偷了我师父一坛子酒,拿了两个酒碗,带着黑龙往山上走,在一块平坦的地面,地上插上它三炷香,就这样跟黑龙拜了个把子,从此我一人一狗,许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但现在想想我挺吃亏啊,狗的寿命也就几年,十几年,这我不就最多十几岁就嘎了。

    但是黑龙真的是通人性啊,好像说什么都懂,就在我对着地上插的香磕头的时候,黑龙也撅起屁股,头趴在爪子上,跟我一起连续三次做出了这样的动作。

    之后就是不能省略的环节,我倒上两碗酒,一碗自己举碗便干,我的天啊,真辣啊,就在我一边被酒呛的咳嗽,一边看着黑龙在舔着碗里酒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躺在地上,黑龙也就这样大头趴在我的胸口上。

    想想是挺可笑,但能有这样的做法也不出奇,也正是因为我,没有朋友。

    我从小不知道有朋友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看电视上朋友可以一起吃好吃的,一起玩游戏,一起说说笑笑,聊一些无聊的话题,这些经历我都没有过,只有一个古怪的师父,一个慈祥的师伯,再就是这个既通人性,又忠诚的伙伴——黑龙。

    我从来不把他当做一条狗,而真正的把他看做朋友,他每天跟我同吃同睡,我还经常跟他说我的心里话,包括对母亲和家人们的思念。

    就这样我们一人一狗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哥,哥”,我迷迷糊糊的听到有人叫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发现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皮肤稍有点黑,头发黑亮。

    我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的问:“你是谁呀?”

    “我是黑龙啊,哥。”

    “黑龙?你怎么变成人了?”

    “哥,你别睡了,快起来,一会儿天兵天将追上来了。”

    “什么天兵天将,黑龙,你是不是串台了,我们这看的是《天龙八部》,不是《西游记》。”

    “你说什么呢?哥,快起来,我们还得去。。。”

    “醒醒,别睡了,快起来。”

    “老弟,你别闹,我再睡会儿。”

    “我看你像老弟,赶紧起来。”

    还在迷迷糊糊之际,我就感觉,屁股上有些疼,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趴在一个长条凳子上,左右看看,旁边是黑龙,也四肢耷拉着,够不到地,趴在一个长条凳子上,一脸委屈的吐着舌头。”

    回头一看,我师父拿着一根藤条,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下,“啪”,“偷我的酒喝。”

    我的屁股一阵疼。

    啪,“嗷。。。嗷。。。”(黑龙)

    “还叫我老弟?”

    啪,我的屁股又一阵疼。

    啪,“嗷。。。嗷。。。”(黑龙)

    就这样,我们一人一狗(两兄弟),经历了第一次——有难同当。

    唉,真想快点到十八岁啊,我不光能回家见妈妈,还能交很多朋友,可现在,我才五岁。但还好,两年后的生日就能见到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