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短篇小说集燃羽 » 燃羽玄幻短篇之《悬铃音Ⅴ》(上)

燃羽玄幻短篇之《悬铃音Ⅴ》(上)

    在两位神修过世后,人类感觉前所未有的绝望,并且十年以内再没有出现过王修及以上的法修修士,经过上下的一致会议认为:应该可以提前启动雅典娜计划,至少带出几位王修人物,不然人类世界谢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自从人们得知:原来作为神修的罗伯逊,便是留下《燃语》的作家,人们对这位几百年前的作家展开了疯狂调查,觉得这位作家肯定留下了许多有用的线索或者提示。人们发现,这位作家曾经写过一本名叫《悬铃音》的玄幻小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这本小说的所有资料都不见了,有人刻意隐藏掉了,有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点,为了让人类没有这么轻易获胜,抹去了这段资料。人们只能在其他地方找线索,既然马上要复活陈让,人们便在这位作家的寻找其跟“三国”有关的线索来,见了他曾经写过一本三国武侠小说,却不知道为什么在一天之内把残稿全都删掉了,但是人们复原了那篇小说第一章的残稿。

    …………

    以下是粱友武侠小说《痹》的残稿:

    批云:谷间小风瑟瑟吹,三国说书武侠魂。

    建国初年秋,百业待兴,前途却一片大好,人民慷慨激昂。南风至,风萧瑟,微吹绕谷,四面俱阴。今观山间小镇,风肆意拂,寒芒灼骨,人皆以云:严冬将至。此地乐饶兮,名曰青石镇。此时之镇,犹如江海之一粟,却正值秋时。秋曰丰收,农忙不止。田间农忙,男收女藏。未知几时,才得闲晌。于此居者,无人思乡,因无离者,此自为家乡。依山而居,伴水而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世代代皆如此乎……言皆如此,故无者思乡。镇农居多,耕田务农,田间务居,习以为常。

    镇上之人,终日趣事,便是聚于汉高茶馆内,听书饮茶,或聊天说地。此茶馆,位居莲蓉街。此街不单是有汉高茶馆,复有一座楼,名曰芙蓉。所谓芙蓉楼,乃阔家者,方舍钱而入。芙蓉楼内,歌舞升平,琴深浩荡:时而如水击三千,气势磅礴;时而如秦时明月,话别忧伤。此束载乐声,荡过千秋,如风过境,时常涌入对街之茶馆。谓之劳工、农者,皆以聚此汉高茶馆喝茶歇息,视为心中喜。时而听听乐声,食些小菜,或时而听听评书,惬意十足。

    大力荣常常带着妻儿老少,我是朋友来到这间茶馆听评书,谈天说地。这位大力荣是个卖猪肉的,所以非常喜欢听三国张飞的故事,说书先生还告诉他,实际上的张飞,是个俊俏的男儿,他在镜子中关自己的面庞,也觉得有些许俊俏了,但轼猪的张飞,那只是小说艺术化的加工,张飞可不只是个卖猪肉的。大力荣这个名号并非他本名,因为“猪肉荣”这个名讳非常流行,他就给自己取了个“大力荣”,显得自己身强体壮,跟普通杀猪的不一样,但也因为如此,就没有流传下来他真正的名字,不知道他后不后悔呢。

    大力荣自小便在青石镇长大,他深知:关乎此镇之趣事与奇闻,自益良多,仅须于茶馆内,都能所窥一二。而此等竟皆沦为次第,人人草草,当属为张先生评书而来者为多。此位张先生,原先他所讲评书之处,时乃镇中心之广场,时乃戏院外边之矮墙,尽靠路人听听以两钱嘉赏。直至如今,张先生之新居,才算得稳定,讲评书之地固定,便乃此茶馆。工资月付,由孟老三每月底结算,这孟老三,乃是这间茶馆的老板。

    张先生与孟老三,都算得是青石镇上传奇色彩颇厚的人物了。当然啦,从青石镇成立至今,本就有许多的奇闻异事,像这样的传奇人物都有很多,并不是什么值得惊叹的。而这孟老三,与其说是传奇人物,不如说是个悲惨的人。盂老三,有三个兄弟,分别为:孔大、庄二、李四。他们在镇上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这四位好汉,看不起孔老庄还有鬼谷的思想,他们竭尽一生,想要证明,这四位思想家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这四位前人的思想,在当今时代来看,确实是有许多局限性,可是也不是平凡人就能跳脱他们的思想的。后来他们意识到了这点,是因为他们越活越困难,因为凭他们的思想,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对着干,往往令他们过得更苦。讲道理,孟老三确实是个苦命的人。三岁丧母,六岁丧父,是茶馆的前老板收留了他;他俩人也确实同病相怜,茶馆的前老板中年丧妻又丧子的,收留了孟老三,倒又有了家人了,生活了十年。茶馆老爷子是善终的,他也没其他的家人,茶馆就分给了孟老三。他抨击的是《鬼谷》一书,极力反对书中对语言艺术和人情世故的追求,因为这一点,害他的妻子被人抢走,真是个苦命的人。(注:这孔、孟、李、庄四人的故事,在作者其他作品《短篇小说集燃羽》中,名为《气球人》的短篇故事中,有完整、详细的记录。)这张先生,则是一个神秘的人,没人清楚他的身世,或者说,了解他身世的人都已过世了吧,张先生的年纪也不小,是镇上有名的老先生,顶着高龄说书,你就不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对他尤其尊重。同往常一样,他在茶馆里讲着他的评书,又有些不一样,因为这次他的故事要告一段落了。

    “历经烽烟岁月,英雄豪情,武侠江湖,终成过往。三国纷争后,终归一统,其名为‘晋’……历史长河悠悠,至此,我们评说的英雄故事,也画上了一笔浓厚的句点。”随着张先生一锤定音,关于三国武侠的故事自此结束,一个别样的故事,武侠豪情的三国。大力荣闻言不悦,哀求般的怒吼:“根本没听够啊,老张!……”众人都苦苦哀求老张,求这位说书先生,再次讲述这个别样的三国故事。

    起因是这样的:一日,张先生和往常一样在茶馆内说书,这已经是他在小镇上以说书作为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平日里老张把四大名著的故事挨个讲了个遍,大家自然也就听腻了,也便是此时,有人起哄,给他讲个新鲜的故事,于是乎,张先生也许是改良了三国,讲述了一串别样的三国武侠故事。美美如此,众人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那个浪漫又豪情的时代,没人知道张先生从哪听说这些个故事,众人也觉得真实和新鲜,百听不厌,总是求张先生讲这些个故事,张先生也不厌其烦……最初领头起哄的,便是这位大力荣。

    秋风继续在青石镇上空轻轻吹拂,带来了一丝丝的凉意和淡淡的思绪。镇上的人们在茶馆里围坐,听着张先生的故事。孟老三知道,自己的茶馆不仅仅是一个提供茶水的地方,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文化的桥梁。他决心要继续支持张先生,让他的故事能够继续在青石镇上流传下去。随着今天故事的结束,茶馆里的人们开始散去,但他们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互讨论着故事中的情节,分享着自己的感悟,这些故事成为了他们之间交流的纽带,也让青石镇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夜幕降临,青石镇被一片宁静所包围。但在这宁静之下,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张先生和孟老三,这两个青石镇的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和梦想,就像这秋夜的星辰,照亮了青石镇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而在不远的将来,青石镇还将迎来更多的故事,更多的传奇。因为生活总是在继续,故事总是在编织,而青石镇,这个充满魅力的小镇,将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所谓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样也是一个混乱动荡的年代。在那个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时代,无数英雄豪杰崛起于乱世之中,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如同长江之水,滚滚向前,激荡着历史的长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所谓三国群英,无不书写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世上的人们,无不传说他们的英勇神话。江水东流,岁月如歌,那些往昔的英雄事迹,如同波光粼粼的江水,激荡着后人的心潮。

    讲三国,不得不讲东汉;讲东汉,不得不讲黄巾;讲黄巾,又不得不讲张角。这张角,字承袭,号大贤良师,自命天公将军,河北巨鹿人士,同骨肉兄弟张梁、张宝,领导了生势浩荡、历时漫长的黄巾起义。兄弟三人创办了太平教,头裹黄巾,张角依据《太平要术》,传授弟子法术、符水和启蒙功夫。太平黄巾,济世救人,也只是头裹黄布,爱戴百姓,照顾黎民,往往灾年,还在米粥于民果腹,医病救人,名声响亮远扬,官家的人,自然也抓他不得,一时看来,张角这等绝非妖道。据江湖传说:此张氏,为张良之后族。此事众说纷纭却又无可稽考。世人对功夫和法术的看法过于古怪了。功夫并非花拳秀腿,而是以杀招制敌。法术也是对于地理及自然科学的把握。

    显然,天公将军张角,便是这两个领域的佼佼者。此人向来野心磅礴,景仰的对象,是秦时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昔日暴情和此时的东汉,臭味相投,暴政苛税,官逼民反。秦二世元年,陈、吴及众卒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途经大泽乡,接连大雨,众人不能按时抵达,按照大秦律令,此罪当斩。随着陈胜鱼肚藏书,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横空出世,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张角平日里都在思考如何起兵造反。他常常同朋友谈及他的理想———天下大同。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代表的是秩序,而天下大同,则是《礼记》的手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张角独爱饮酒,事后以泪洗面。同乡之人,皆认为,张角是空无本领,难以救天下苍生,想救黎明于水火,想要天下大同,只是苦于无本领罢了。其实这是假的。张角唯独爱饮酒是真,以泪洗面是假,因他患有眼疾,对酒过敏,却又独爱饮酒,所以才酿有此事端。可是,这一翻下来,张角不仅骗过了众人,不仅骗过了他的兄弟张梁、张宝,更是骗过了南华老仙。南华老仙以为,这必是个善人,将《太平要术》精华法术与武艺传授于他,绝能拯救天下黎明苍生,加速汉朝的灭亡。结果最终,只加速了汉朝的灭亡。后来,张角野心毕露: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而故事之初,就该从这张角的故事讲起。

    批云:黄巾直言苍天死,南华仙人赐太平。

    宋朝岳飞,被秦桧陷害,因“莫须有”的罪名而亡,天下百姓无不哀悼。民间传说,宋朝名将岳飞死后,肉体成圣升仙,并且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传说中的南华老仙。南华老仙回想前世,泪流不止。宋朝未尝复兴,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宋朝虽然军事上相对较弱,但有他和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他们的忠勇精神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宋朝又何尝不是有英雄的年代。可观风云英雄,当属汉末三国最为突出。

    “怎会如此?我壮志未酬,今成仙人,回到三国,又有何用?”岳飞感到疑惑,相较于自己成为神仙,他更疑惑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数百年前的三国时期。而岳飞死后虽然成仙成圣,却也因悲伤过度,一夜衰老白头,真有印象中几分仙人模样。他刚开始确定这是东汉末年,是因为现在是汉灵帝当权,在他心中,这个皇帝,甚至还远不如自己当初侍奉的那位。东汉最臭名昭著的汉帝,莫过于桓、灵二帝。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朝政混乱,宦官专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宫中发生十常侍之乱,董卓趁乱进京勤王,废掉了刚继位的汉灵帝的儿子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岳飞也是一个熟读历史的人,搞清楚这个时代后,他没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脏:“竖子不足与谋!我岂肯再哉出手?”

    其实很好理解。比起看三国风云人物,他更想要看宋朝之后的命运,但是他也没有机会知道了。还有就是,要是侍奉这个皇帝,复兴大汉,确实能救这时候的人民于水火,但这个皇帝有些过于残暴了。与其说复兴大汉,不如推翻汉制,建立一个更优的国家,这才是救民于水深火热。但绝不是司马家、曹家之流,岳飞对这魏晋势力有些抵触。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曹操常失信,且为人奸诈,此家族若非公子冲、植执权,必不利民,惜哉冲早亡,植不识权且仅乐于文;司马家更是如此,阴险狡诈,文武者俱恶之,况且如秦早亡,更是不利于民。”毕竟岳飞,是站在后世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汉末与三国的问题,关于南华老仙没有什么史料记载,而且近乎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清罗贯中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有所提及,但也就出现了那么一次。所以岳飞并不清楚,自己就是《三国演义》所说的南华老仙,他只能以自己的视角来看汉末三国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力量,试试看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用武伐汉,或讨贼,肯定是行不通的了。对他来说是个可惜吧,他一生也没有获得回到未来的方法,后因其泄露了仙家秘宝《罗炁要术》和《太平要术》二书,又被缉拿归天庭,经过体谅和人情的判决,南华老仙从游散仙人,变成了镇守海南岛的神仙,并且绝不能展现神迹。故而后面的历史,他一概不知。接前文所言,张角确确实实欺骗到了老仙。张角是河北巨鹿人,家里的条件不错,算得上是半个地主。为什么说是半个,因为张角有两个亲生兄弟,分别为张梁、张宝,后来此二人分别成为黄巾军的元老级人物,为人公将军和地公将军。

    张角妻妾成群,好逸恶劳,他世居冀州巨鹿。其父张士成是山贼土匪出身,曾经在辽中一带因分赃不均,被出卖,后被逮捕。原名叫张蛰,因坐牢,必须改成二字名,经此一事,张士成深感江湖人心险恶,决定就此金盆洗手。他回到了冀州老家,挖出了自己这些年来藏匿的白银黄金,成为了一方地主,由于身份,乡里人无人敢招惹。为什么说张角,只算得半个地主,因为其父过世曾嘱托张家:“你的两个弟弟,甚是愚笨,要发财,或者是做什么大事,可别忘了你的两个弟弟……”说罢,张士成便散手人寰。而张角做不得一个真正的地主,无法全心全意地搜刮民膏,总是要帮两个弟弟处理琐事,帮他们照顾田亩,出谋划策,表面上张角算是一方地主,实际上却像个军师一样,不停地教导他的两个弟弟。故而称张角算是半个地主,张角就是这样,像一个老妈子般的哥哥,也许他不是什么善良之辈,但他听尽了父亲的话,算是个孝子。

    “壮志未酬,怎能一辈子困于田亩之中?”这句话是张角所说的。在他30岁之前,他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走出冀州巨鹿,全因父亲的身份特殊,他和他的弟弟、妻妾和母亲,节衣缩食度日。母亲在一场大病中死去,才盼来了父亲的金盆洗手。但张角没有怨恨过他的父亲,他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做什么事情都是迫不得已,汉逼民成匪,一切皆因身不由己,如有选择,谁会去做那人人喊骂的勾当?”。张角虽然妻妾成群,但不好色乱淫,终日里最大的爱好,应该是饮酒。由于有这番壮志未酬的说辞,同乡之名觉得张角和张父不是一类人;有妻妾但不好色,又有君子的风范;其实更多的是仰仗他是有钱人,没有像其他的地主一样疯狂压榨,让他们觉得张角兴许是个好人。殊不知张角是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弟,才没有疯狂敛财。但在人们眼中,张角却成了个好人。

    前文说张角患有眼疾,确实如此。只不过他自己不说,众人又没过问,才让大家认为他没有这个疾病。他非常爱喝酒,但一喝酒眼睛又过敏流泪,他不敢说,怕酒家不卖他酒喝,又怕两个弟弟不让他饮酒,于是乎,这个秘密被他烂在了肚子里。但是好景不长,两个弟弟终是会过问:兄长何故饮酒落泪?张角灵机一动,回答:“天下大乱啦!朝中政治腐败,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百姓又过的水深火热,我于心不忍啊……”如此这番,张角侃侃而谈,说了很多。引得两个弟弟敬佩不已。次日,消息传遍了整个巨鹿,所有人都知道了,张角是一个有壮志的好男儿。

    我们的南华老仙就是这样被欺骗的。这张角还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满腹经纶,富有诗书气自华。连年科举不中,落得那个不第秀才的名声。话说金银这东西着实好用,只要往官府拍的那么一交,他父亲的事情就算翻篇了,哪怕他父亲再怎么十恶不赦,张角依旧能走入考场,做得个考生的位置。只是张角有些愚钝了,明明他可以直接买一个官称的,非要自命不凡考个名头,他不知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呐。

    张角的乐趣都是和凡人不相通的,比如他爱采一些花花草草,美其名曰上山采药。其实他根本不认得几味药,他只认得下火的雏菊,其他的都一概不知。有时饮酒,确实让他的眼睛过于痛苦了,而且每次喝完酒,还要咿咿呀呀说些欺骗性的废话,他讨厌这种逢场作戏,他不是真正的爱过百姓苍生,至少此刻是这样的。他也喜欢喝泡雏菊,也体验采草的乐趣,便就亲自上山“采药”。

    其中有一天,天空变化多端,时而云雾缭绕,时而晴空万里,让张角感觉很奇怪。突然,一位老者出现在张角跟前,此老者碧眼童颜,手拄着一柄藜木拐杖,他传唤张角到一山洞里,低声告诉张角:“我这有天书三卷,名曰《太平要术》,今天就送给你了,你得到了这本书应当替天行道,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如果你心生邪念,必将自食其苦,我定不饶你。”张角连忙拜谢,叩首三下,询问老仙名讳,老人言之:“我常居华南之海,可称我做南华老仙。”说完,老仙便化作风烟而散。张角获得此天书,日夜观之,刻苦勤学,学得了呼风唤雨之术,降雷之法,还有些许武义,此些打法杀招均来自宋朝,自封“太平道人”后面就有了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老仙的愿望终是落了空。

    批云:汉末高手多如云,非是黄巾独武林。

    历史大势总讲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因如此,分分合合,争执不断,战争不息!武林亦是如此,其实从秦朝至汉朝以来,虽然没有江湖的概念,但是江湖已经形成。虽难做到统一各个门派,也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门派,但可以选出一届类似武林盟主的代表人来,称为“汉下镇守”,如此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又何况历史动荡,若各大门派争执不断、纷争不休,在动荡的时代条件下,又该如何自保其身?不是说该要委曲求全,而是该“留得青山”,若各大门派的“暗斗”统统转变成“明争”,到那时,朝廷又得派各类杀伐果断的高手来,各门派又凭空多了一支强劲的对手,万不该如此———这样便显得武林盟主一职相当重要,武林盟主还能得到朝廷的额外关照,因此有几任的盟主,常常都是朝廷的狗,大家都心明眼亮,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武林盟主字也是心知肚明,便不敢过多插手几只主流门派的大事来。

    人们总是把目光聚集在黄巾起义上,人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十常侍之乱,人们又总是把目光聚在了后来的十八路诸侯……殊不知,这段时间最复杂的历史,应该是民间的武林故事。据说东汉末年,在江湖上,有两大武林高手,他们曾携手共进,称霸武林。其一者名曰“颠公子”,另一者名曰“决明子”。因理念不合,这两人又总是互相仇视。在江湖上,这两大高手意见每每不合。黄巾起义时,决明子提议平乱复汉,颠公子却提议扳倒汉室。两人意见又不相同,各大江湖高手也不知响应何方,于是二人决定在密林进行决斗,胜者统领江湖,败者则自刎。

    话说这位颠公子,乃南方武学代表,平生不好他物,唯独喜爱美人。他练得一身好本领,十五岁时能几斧子砍完一颗梨树,乡上称其为“斧王”,十七岁时便能一斧子下去,砍倒一棵梨树,如今这位武学大师已有六十岁高龄。他有一柄大斧,名为“梨花开山斧”;还有一柄小斧,名为“绝情点双斧”,此小斧除轻盈以外,别无特色。所谓开山斧,乃是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的神兵,《二郎宝卷》便有所记载,善使此斧者,无所畏惧,所向披靡。据传闻,二郎神陈劈开桃山救母,而其侄子沉香劈开的则是华山,相传可能用的也是开山之斧。后世铁匠均仿照此型制作开山斧,成形之物威力巨大,似誓要折戟沉沙。这位癫公子更是了得,其下得意弟子有四人:善使双戟的典韦,同样使用开山斧的徐晃、邢道荣,以及潘凤的父亲潘良。其中,徐晃和典韦加入了后来的曹魏阵营,为曹操称霸一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徐晃,更是成为了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其中一人。

    话说这位决明子,也绝非常人,他乃是北方武学的代表。吕布爱将张辽,以及袁绍主力战将颜良与文丑,还有蜀中阵营的廖化,都是此人的徒弟。这位决明子除战斧、铁戟、弓、弩以外,均有所研究。据传闻,其三十五岁时杀过三头恶狼,三十七岁杀过一只青额大虫,如今已有五十七岁之高龄,拳脚功夫甚是了得。这位大师最擅使的武器,除拳脚以外,当是铁枪和大刀。其大刀名为“快斩大刀”,铁枪名为“银雪铁枪”,后来分别赠予其爱徒颜良与文丑。至于其爱徒张辽,则由决明子亲自锻造一把大刀赠送之,名为“九天钩镰刀”,削铁如泥,由玄铁、冰铜所铸,于善使大刀之人而言是相当之称心应手。后来张辽归于吕布帐下时,精心修炼铁戟之术,又得一神兵“九天月牙戟”,颜良文丑称霸一时,而张辽直接成为了曹操帐下“五子良将”其中一人。

    此二者,曾于龙虎山之密林必交手,未分胜负。后至剑阁之险峻之密林处交战,两败俱伤,双双殒命。此二者弟子无数,两大高手殒命之时,天下各处英雄得知消息,总有其几人披麻行丧,为其送行。于其他高手而言,则无异于“坐山观虎斗”,两虎交战,两败俱伤,双双陨命,与其他门派而言,无不称妥。但令天下之人所料不及的是,他们还没做热武林之新变,天下又有巨大之变教,汉室政权频频交替,又有黄巾起义,十常侍祸乱朝政,何进将军之死,董卓进京……诸如此类,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英雄一时间锋芒难露,没有英雄抓住时机,致其锋芒尽露。有如义军之赵云,颍川之陈让,桃园刘关张,虎牢关之吕布,如云等等。张角虽然获得仙术,笼络天下民心,发起了除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外,又一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历时久长;张角虽然欺骗了老仙,学得了宋朝之武术,但依旧抵不过军机家之良,汉末三杰及何进,打他了个片甲不留,让他独自哀伤……所以说,东汉末年真乃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汉末年真乃一个英雄辈出的世代!英雄、高手,多如天空之云,久绝弥新,连绵不断。所谓东汉末年,不会让黄巾一方势力称霸一世,最多让他嚣张一时。

    西汉成立之初,便有汉初三杰,是为:张良,韩信,萧何。东汉衰亡之末,还有那汉末三杰,是为:卢植、皇甫嵩和朱儁(注音为:jùn)。他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卢植是当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学识渊博,著有《尚书章句》等作品,同时他在政治上也颇有作为。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屡建战功,尤其是在平定黄巾起义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朱儁则是另一位名将,以刚烈和勇猛著称,他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这三位人物在动荡的东汉末年,以其出色的才华和贡献,被后人尊称为“汉末三杰”。既然有这汉末三杰,后又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又曾几何时,竟然轮到你张角、张梁、张宝来逞英雄呢?不过是为了私欲,所谓黄巾三兄弟,本不值一提,可又不得不提,果真好一个“大贤良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