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九章

第九章

    这时大汉道:“我不打无名之辈,可否告知姓名?”

    柴德说道:“在下姓柴,单名一个德字。”

    “柴姓倒是大姓,至于这德,是不是无德的德字那。”大汉讽刺道。

    “真是面由心生,兄台也是官门走人,说话如此龌龊。”柴德回答道:“却不知,以德服人,才是人之根本。在下的德,就是以德服人的德。兄台能那样想,看样平时做事也是无德的表现了。”

    大汉听后生气的道:‘废话少说,出招吧。’

    “且慢,还不知兄台贵姓?”柴德问道。

    “在下姓王,别废话了。”大汉刚说完,一招上步左大缠向柴德头部打去,两人相距丈余,话音未落,大汉的拳头已经到了柴德的面前。柴德先是一惊,不容细想,侧身躲过大汉拳头。随即也来个一招退步击掌向大汉的后脑打去。眼看就要打到大汉后脑,谁知大汉一蹲,顺势来个扫荡腿。

    柴德也顺势一跳,来招左贯耳,同时右脚踢向大汉腹部,就这样两人打在了一处。大汉心想‘此人武功不弱,是个对手,多年未成遇到。’柴德也心想,柴某走南闯北多年,很少逢敌手,此人武功也确是了得。两人不仅有些心心相印,互有好感。

    围观的百姓不断叫好,这么精彩的比武也是多年难遇了。说道这时,两人又拆了数十招,柴德内力教强,速度更快。大汉则是刚硬,但却是刚中有细,每每柴德要得手了,却又被大汉巧妙的化解了。

    这时大汉虚晃一招,左腿踢向柴德腹部,柴德刚想用双手挡住,不了发现是虚招,但为时已晚,大汉发现柴德上当了,随即双掌击出,打向柴德的双肩,柴德看躲闪不及,只得运气接了双掌,身体登时向后飞去,柴德顺势在空中往后一翻,稳稳落地。

    “喂,那个叫什么柴德的,你没事吧。”这时大汉说道。

    “想伤我,不是容易的事,这还不算什么。”柴德笑着说道。

    大汉哼了一声。

    这时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说道:“既然这样,那就点到为止了。”

    大家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书生打扮的人,从人群中笑着走了出来。

    柴德一看,随即笑着说道:“哦原来是包打听,包兄弟啊”

    “错,在下不姓包,但姓什么谁也不告诉。”包打听说道。

    其实,此人自小就流浪街头,父母也是战乱时逃散了,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找到。他也只好在这县城中流浪,希望能打听到父母的下落,但是日子久了,父母的消息没打听到,倒是多了一个本事,什么东家长西家短的,偷鸡摸狗的,无论大小事,红白事,好坏事,他都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包打听。他也以此为生计,生意还不错,找他打听事的还真不少。什么朝廷的,县里的,谁家医术好,菜好吃等等。反正七七八八的事情他都能回答如流,且交友也甚广,帮人解决些棘手的问题,也不在话下。就这样渐渐有了名气。

    柴德每次进县城,包打听都会主动找他谈心,从柴德这里打听些消息,知道柴德家室好,不过此人虽然油嘴滑舌,但心里不坏,有时候也能帮上些忙,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至于捕头王,更不用说了,被朝廷贬职到此,大多事情不了解。自然会找包打听询问,平时也一起吃个饭,无话不说也就成了朋友。

    今天,听说有人比武,这事包打听自然不会错过,过来定眼一看是柴德和捕头王,本想马上出来制止,但转念一想,听说二人武功都不错,到底谁更强,不如先看个热闹,再见机行事。

    所以,当柴德被捕头王一拳打飞时,包打听怕大家伤了和气,就立马出来打个圆场了。

    于是接着说道:“你们,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动武,有所不妥吧,也不知为何事啊。”

    “多谢,包兄关心了,就像你说的,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下去也有所不妥了,不如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说来如何。”柴德接道。

    “好主意。”包打听说道。“王兄觉得如何。”

    “但是,这个姓柴的和县令......”捕头王说道。

    “唉,王兄你肯定是误会了,我很了解柴兄的,他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只是在这不方便说。”包打听说道。其实他早打听两人因为什么比武切磋的。

    “这样啊,那恭敬不如从命,不过我发誓再不饮酒了,喝醉了老是误事。”捕头王说道。

    “这样可好,不如我们喝酒也如比武一样,点到为止,大家喝好就行,却是没必要喝醉吗,其实柴某也不胜酒力,平时也是少灼一点。”柴德说道。

    “这个方法好,在下一万个同意,王大哥就不要客气了,走吧。”包打听说道。

    “这......那好吧,听你们的,咱们也别酒逢知己千杯少了,就来个酒逢知己喝到好,如何。”捕头王说道。

    “好,就这么办了,不过今天还是柴大哥请客了,我们可比不了你大官人的生活啊。”包打听打趣道。

    “这个自然,酒逢知己喝到好吗,哈哈。”柴德笑着答道。

    “那恭敬不如从命,多谢了。”捕头王说道。

    “客气。”柴德还礼道。

    “那走吧。”包打听借机说道。

    三人边说边走,大家伙也都各自散去了。不多时来到了县城有名的就酒楼‘德运来’。

    “这地方好啊,柴大哥,跟你有缘分啊,都带一德字。”包打听说道。

    “也是啊,正巧,刚才我和王兄还因为这个德字理论了一翻那。”柴德笑着说道。

    “唉,过去了,不提也罢。”王捕头惭愧的说道。

    “那好,咱们进去吧,”包打听说完,带头走了进去。

    “小二,雅间,来几个好菜,酒先一点一点上。”包打听说道。

    “来了客官,三位雅间了。”小二喊道。

    “不过客官,这菜好说,这酒,一点一点上是怎么个上法啊,小的没这么上过啊,大爷可否提醒一下。”小二为难道。

    “嗯.....你就一斤一斤上好了。”包打听想了想说道。

    “好嘞。客官少坐片刻。”小二说完走向后厨。

    柴德三人走近雅间,不分宾主的坐下。

    “大家随便坐,别分彼此了。”柴德说道。

    “我说王兄你也太冲动了,怎么和柴兄动起手来了,也不和我打听一下,太没把我包打听放在眼里了。”包打听埋怨的说道。

    “包兄何出此言啊,”捕头王不解的问道。

    “唉,柴大哥是有名的侠义之人,平日里没少照顾大家,更何来欺压百姓之说那,你呀,是对这县令太不了解了,那是见钱眼开的主,平日里不仅欺压百姓,对一些商户也是常常压榨,只要一听谁得了好处,一定要分他一份,不然,想在县里做买卖,可就难了,各种你没听过的税,都算你身上。”包打听说道:“柴大哥,这不也是无奈,被县令索要,借口说县衙开销太大,人多吃不上饭了,希望柴大哥资助一下。”

    “你说,县令都这么说了,谁还能不给送钱啊,不然,自己的饭碗不也丢了吗。”包打听无奈的说道。

    “啊.....原来如此啊。”捕头王惊讶的说道。

    “那,述在下鲁莽了,柴大哥,请你见谅,小弟这厢给你赔礼了,”捕头王说着站起身来,正要向柴德行礼。

    “唉。老弟,你这是干什么,一条好汉何必如此,这不折煞柴某了吗。”柴德连忙起身扶起了捕头王。

    “正所谓不知者无罪,其实柴某很欣赏王兄的嫉恶如仇,直言直语的性格,我也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柴德继续说道:“我看王兄也是有一肚子的委屈,就将计就计和你切磋一下,让王兄松松筋骨。”

    “哈哈,多谢柴大哥理解,说实话,王某的性格向来如此,想改也确实很难,没过几日就又犯了,后来干脆也不改了,这不,被贬职到县衙当了一名捕头。”捕头王无奈的说。

    “那是,王大哥以前可是校尉啊,就因为得罪了上司才到这来当捕头的。”包打听说道。

    “啊,原来如此,怪不得王兄武功了得,不过在这里当个捕快也没什么不好,干脆以后就叫你捕头王得了。”柴德说道。

    “好,这个称呼好,既带了姓,还外加地位,一语双关啊,好,好。”包打听高兴的说道。

    “行,就听柴大哥的,往后有用得着小弟的尽管说话。”捕头王说道。

    “客气,朋友之间不用客套了。”柴德说道。

    这时小二也把酒菜端了上来,正好包打听顺势说道:“两位大哥,咱们还是边吃边聊,如何。”

    “好,好。”柴德和捕头王一起说道。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醉意,互相说着对朝廷的不满,县令的恶行。如此种种,都感相见恨晚。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过命兄弟,无论对方有什么事情都会鼎力相助。而包打听为了生计,不得已要天南海北的跑,也是聚少离多,不过要是有急事要找他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放出话来,总会传到他的耳朵里。这就不得不佩服包打听这方面的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