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做事永远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一定要勇往直前,刚解决后面的几只恶虎,前面的豺狼就拦住了去路,想半途而废,后退,已经不可能了,只有勇敢的向前,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这种事肯定会遇到,也必须要解决。

    于是,屠娘,镖姑,张行,卢大庆等几人气运丹田,使出内功,脚尖点地,来招‘蜻蜓点水’向前面的队伍赶去。转眼间,几人已经来到近前,只见前面有座茶楼,名曰‘五里亭’,再看亭前面司马康正和两个人打斗在一起,旁边的人见是屠娘她们赶了上来,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屠娘你们来了,大家伙就放心了。不然,这回可就麻烦了。”

    镖姑便对那人问道:“倒是发生了什么事,兄弟,可否告知。”

    于是,那人便把发生的事情跟屠娘他们说了一遍。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康他们拜别屠娘等人离开母河继续向县城前进,途中还算平静,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就瞧见前方有座茶楼,说是茶楼,倒更像是酒楼。再看茶楼的前面有一块大扁,黑底金字,上面写着三个字‘五里亭’,这三个金黄的大字明眼人一看便知是镀了金的,此处老板也绝非善类。取名‘五里亭’顾名思义,这里离县城也就五里多的路。此亭是本地的县令命人造的,表面是过往的商人和百姓休息喝茶的地方,暗地里却做些不法的勾当。

    来此处的人并非是为了喝茶休息。而是为了打探消息和消灾解难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江湖中人,还有那些犯了案子的匪类,都来此打探消息。打探与自己相关的消息和案子。包打听就在此打探过消息,来可见此处的人是多么鱼龙混杂。这里还是倒卖赃物最好的地方,即使被告发了,没定朝廷的军队到此,早已人走茶凉了。况且,这个茶楼是县令叫人建造的,自然会得到很多好处,即使出了什么事,县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官员也只听县令的,反正有银子拿。捕头王就曾在这里逮捕过几个要犯,后来张继祖帮他们给县令使了银子,逃犯就莫名的失踪了。为此捕头王和县令还恼了一回。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教九流的人在此聚集,做正经买卖的有,捞偏门也不少,所以,难免会有摩擦。

    与司马康交手的两人,算是败类中的败类了。一个叫盛士龙,一个叫盛士虎,是两兄弟,不仅欺压百姓,敲诈商人,还为虎作伥。表面是茶楼的老板,背地里却是县令的打手,为县令办事。跟张继祖称兄道弟,不正是物以类聚吗。县城外的事都是张继祖打理,但县城里的事就是这两兄弟为县令打理,平日里没少做祸害老百姓的事,只是有县令撑腰,大伙也是敢怒不敢言。

    只见,这二人一身员外装扮,却是一个长得贼眉鼠眼,一个面露凶光,看着就叫人胆颤,老百姓对他们都是避而远之,平日里谁要是身边多带了些银两,都会被他们以各种借口搜了去,名曰买路钱。手下的十几个小喽啰也都是流氓之类。

    此二人,家境原本不错,做些买卖,父母还算本分,出于世道不好,便请了师傅,学了一些拳脚功夫,大哥善于使刀,给自己起了个江湖名号‘滚地快刀’,小弟则惯于使剑,也给自己起了个江湖名号‘飞天神剑’,这二人,心很是不正,还欺师灭祖。师傅把一身武艺传给了他二人,便以讨教的名义与师傅切磋。那些被打败的师傅,都被这二人赶出了家门。父母被气的咬牙切齿,但也无能为力,已经长大了,骂不听,打不动。干脆就不管了。如此做人早晚必定出事。

    既然有这样的理,就会出这样的事。等二人武功小有所成之后,就四处惹事生非,平日里不仅花天酒地,还好赌,使银子如流水,父母每月给的银子怎么够他们这么造。最后,讨要不得便偷,把家里的银两偷的差不多了,便去外面偷抢,正巧此二人在偷盗时被捕头王撞见了,二话不说,捕头王带着人与二人打在了一处,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最后被下了大狱,还刺了青,没办法又找到了张继祖,给县令使了些脏银。便放了出来。张继祖见二人功夫不错,况且又缺人手,便同县令商量让他们来看管这茶楼。

    这二人脸上刺了青,又无容身之处,便答应了下来,和胡汉一样,做起了土匪,恶霸的行当,凡是过往的商人路过此处都要被收取一些银两当路费,名曰打点钱,如若不给,便告知贪官来收取各种税,很多人为了生活只能忍了,交了过路费,保个平安。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黑心的商人,又把这过路费加在了百姓身上。当地的物价,比其他县城要高出许多。有的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已借了高利贷,整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恶贼不除,国无宁日。

    柴德他们平日也是如此,为了家小,给个过路费买个平安。也知道是县令在后面指使这帮人干的,便忍了。

    今日本也不该发生什么事,司马康知道五里亭这里的规矩,本想使些银两让过去就算了,没成想,盛士龙和盛士虎两兄弟刚好在茶楼,又看到了司马康这帮人,心想这帮人拉着这么多的货,定是大买卖,不多使些银子,休想让他们过去。

    正当司马康想让大伙进茶楼喝点茶休息的时候,有个小喽啰向司马康跑了过来说道:“你们先停一下,拉着这么多的货,是要进城吗。”说完用手指着那几辆马车。

    司马康见有人过来问话,便回答道:“没错,我们是进城送药材的,不知这位兄弟有何指教。”

    “哼,指教不敢当,我看你们都不是外地来的,这的规矩你们都应该知道,不用我再多说了吧。”小喽啰说道。

    “我们是这附近几个村的,这里的规矩在下听说过,懂些。”司马康客气的说道。

    “既然明白,就别废话了,赶紧的吧,过路费拿来吧,两位大哥还在那边等着那。”小喽啰说完,向盛士龙,盛士虎两兄弟指去。这二人此时正坐在二楼看着司马康这帮人,后边还站了几个小喽啰。

    “这是我等的一点小意思,请你代楼上的两位朋友收下。”司马康说完,从身边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是五十两银子,递给了小喽啰。

    小喽啰随手接了过来,在手里颠了几下说道:“哼,也就五十多两银子吧。你们先在这等着吧,我先跟大哥说一声,不知他们是什么意思。”

    小喽啰也不理司马康他们,说完便拿着银子转身向茶楼走去。不多时,小喽啰便来到了二楼,与盛士龙他们说着什么。

    盛士虎拿过银子,在手里也颠了颠,随后对小喽啰也说了什么,就看小喽啰向他点了点头就往下走。又过了一会,见小喽啰走出了茶楼,来到了司马康面前。

    “这位兄弟怎么称呼。”小喽啰问道。

    司马康心里虽然有些生气,心想‘就你这等小喽啰也配问我的名字,要是往常,早教训了你这帮地痞流氓,但转念又一想,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先忍一下。’便回答道“在下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康字,是个小商人,去县城送药的。还请兄弟高抬贵手。”

    “我只是传话的,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多少银子都是我大哥他们定的。”小喽啰说道。

    “既然我们给了过路费,可否让我们先喝口茶,休息一下。”司马康说道:“再就上路,不在这多耽搁。”

    “先不急,喝茶倒是可以,不过我大哥说了,”小喽啰接着说道:“你们这几车药材,可值不少钱吧,他也是做过生意的,你们可骗不了他。”可惜他家的生意已经被他俩给败光了,父母生死未卜,要是知道此二人做了这等事,不被气死,也要来半条命。

    他们哪里知道这几车药材是为了掩人耳目,都是些药渣子和普通的药材,根本值不了几个银子。

    “你们就给区区五十两银子当过路费,是太没把我大哥当回事了。”小喽啰接着说道。

    司马康听小喽啰这么说,知道要解决此事没那么简单,这帮人,是要扒自己一层皮呀,便严肃的说道:“这药还没卖出去,却是没有再多的银两了。不知道,你大哥要多少过路费,才肯放我们过去。”

    “不跟你废话了,我大哥说了,至少再加个零。”小喽啰说道。

    “那就是五百两银子,这是狮子大张口啊,我这几车药材能卖多少银两,哪来那么多银两给你们。”司马康说道:“况且,身上没有那么多银两,让我怎么给呀。”

    “这也不难,我们也不是没遇到过这种事。”小喽啰说道:“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有两个办法,不知道你是否想听。”

    “愿闻其详。”司马康问道。

    能忍则忍,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司马康想到这,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这帮恶人能给什么好的选择,看样恶斗是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