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以凡心铸尘梦 » 第二章:元乐

第二章:元乐

    “就是这样了。”

    道路还算平坦,牛车慢悠悠走着,听林诚讲完,道士敲了敲车辕,伸手抚了下林诚额头,随后闭目沉思。

    片刻,道士笑了笑:“也是你的机缘,且行且看吧。”

    林诚有些不理解,只是点了点头。

    回到观中,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映照在山门前,给道观镀上一层金衣。道士不紧不慢的卸着车上货物,一个小道士跑了过来,喘了口气,道,“德明师叔,观主请你去后厅议事。”

    道士德明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去回话吧。”

    小道士应是离去。

    货物不算太多,德明林诚两人很快便收拾完,差林诚把牛拉去牛棚,德明则到了后厅。

    中年道人着云纹道袍,戴紫金之冠,面目和煦,侧身坐在蒲团上。德明来到道人对面坐下,道人这才睁开眼睛。

    “真阳宫宏法真君发帖,邀各宗商讨魔君事宜,须劳你走一趟。”

    “元乐魔君龙方玉?”

    道人点点头,“正是,千年前魔君第六次回归被赤瞑珠感应到,得以提前剿灭。如今千年已过,魔君回归之时已过,赤瞑珠却毫无动静,宏法召集各宗商讨对策,你可愿前往?”

    略微思索,德明点头应下,又道,“我那弟子得一机缘,我以神通观照,却寻不到根源,还需师尊略作照应。”

    道人自无不可。

    接过指引剑符,便准备动身前往,剑符所注时期还余两日,目的地则是真阳宫位于东海七珍的云海阁。

    使了个隐身法,便向东方飞去。

    一日后,跟随剑符指引来到一大片云海上空,抛出剑符,随着剑符飞行。不一会儿,剑符停在一处,散发出一丝气息,一片涟漪过后,眼前现出高大门庭,门后五彩云路延伸至远处一座大殿,周边云上亭台错落,又有青松紫竹,红鲤白鹤,着实妙不可言。

    见到来人,两侧看门童子取下剑符看过之后,躬身见礼:“恭请白云观前辈,敢问前辈如何称呼?”

    “贫道林秀。”

    左边道童伸手一指云路“林前辈,云路所往便是此次议事之处,前辈请随我来。”

    跟着道童来到殿前,其内所设诸案已无太多空余。居中主位一白发紫袍道人便是真阳宫宏法真君,其下居中五位分别是玄真殿冲烨真人,素女宗玉湖真人,千佛山玄空大师,明虚宗上行真君,万剑阁飞羽剑江行;这六宗便是当世六大宗,其中以真阳宫,明虚宗,千佛山最为强盛。

    五大宗两侧则是其他各宗席位,白云观便在自左向右第十五处,两边分别是玉华宗、天河谷。

    道童送至门口,便行礼离开了,林秀上前见礼:“白云观林秀见过真君。”

    主位宏法真君则起身相迎,“道友远道而来,还请入席,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不敢,兹事体大,不敢有误。”

    桌案一侧放着一叠卷宗,一名弟子端来瓜果茶水,又递来一枚玉符,“前辈先用茶,若要休息可依循玉符指引前往静室,也可随意游玩。”

    谢过之后,弟子便离开了,此时殿内诸人或翻看卷宗,或饮茶交流,或闭目养神,不一而足。真君身后有一方台,台上供奉着一枚纯白宝珠,正是真阳宫镇宗灵宝之一的赤瞑珠。

    德明也就是林秀此时也翻看着卷宗,最上几叠是对历次魔君所拥神通法术以及行事手段的讲解,往下便是几大宗在外弟子游历时发现的一些可能与魔君有关的超凡迹象。其中,真正让六大宗认为魔君已经回归且赤瞑珠未能观照出魔君踪迹的便是鸿都郊外发现的几具凡人血尸。

    翻完卷宗,殿中诸人大多离去。此时,暮色已降,赤瞑珠映照下,殿内一片通明。主位宏法真君老神在在端坐其位,其下另外五大宗来人倒是都还在。

    静室也不仅是静室,外侧是一间书房,书架上都是道家典籍,桌上笔墨俱全。盘坐在榻上,静待来日。

    第二日正午,殿只余三处空位,其余皆有人在。大殿门口站着一青年,面目忧郁,一身青袍,不似真阳宫门人打扮。

    大殿内,看了看天色,宏法真君起身,“诸位道友能来,不胜感激。此次事关魔君,不得不防,需以灵宝略作鉴别。”说完,向下稽首。

    来此之人或多或少都了解过魔君事迹,自是知晓,事关重大不得不防。

    真君并指一引,赤瞑珠飞至众人头顶,光华洒下,众人身上都被激起神通灵光,眼见并无异样,殿内诸人都松了一口气。

    放回赤瞑珠,真君这才坐下,“此番弟子带回两具血尸,我等以神通追溯却难循其源,又请两位师叔联手也是一无所获。”

    听得此言,诸人都是难以置信,一人起身问道,“连三位真君合力都难循其源,魔君岂不是已经彻底恢复了?”

    “不然。”真君摇摇头,“那魔头当年残害诸多同道才略具神魂特征,后来五次围剿,惜陨魔君毒手的前辈远不及六千年前那次。”

    “既然如此,怎会~”不待他说完,旁边一人拉了他一下,剩下的话只好咽了回去,拱手坐下。

    真君却是笑道,“神通无量,难以知全。未能抵达道君业位,谁敢言神通无缺。”

    另一人又起身问道,“既然如此,我等岂不是只能等待魔君完全恢复后主动现身?”

    “这便是此次联络诸位道友的本意了。”真人一挥手,赤瞑珠映照出一片地图,伸手一指图上五处红点,“这些便是此次发现血尸之处,分列三州,我等虽未能追溯魔君所在,却也算出来一些。”

    剑指微动,地图飞速变化,最后出现五条血红轨迹。真君指向轨迹交汇处,脸上笑容不见,一片肃穆,“此地便是与魔君决战之地。”

    然而,看出真君所指,众人却陷入沉默。

    “莫急,此前我已前往鸿都面见过弘正帝,可派遣百名弟子前往鸿都,应付一应非凡事宜。”

    至此,大方略已定下,居中五大宗来人无人发言便已说明了问题,大局已定,来此不过是为此事定调儿。

    真君又道,“接下来便是商议人手,鸿都之外,还需加派人手时刻关注,天机难测,若能在最后一劫之前重创魔君,或许能多保下几位道友,魔劫也不远了。”

    最终,前往鸿都驻留人手,六宗各派五人,其余各派经商议各自分派人手,白云观则需派遣三人。

    任务定好后,真君依照各派派遣人手分发名籍腰牌,届时前往鸿都都府司报备。

    修行之人或有耽于享乐之辈,但大劫当前,却是不容有失。商议完魔君之事,已是夕阳将坠之时。傍晚残阳余晖洒落云海,一片火红盛景,恰似战火将至,铺天盖地,却也只是在脚下翻腾不休。

    各派来人已陆续离去,此时,一坤道缓步走来,“林大哥,你可知为何有三家道友未曾前来。”

    林秀偏过头,眼前女子依旧是当年熟悉的模样,一袭绿裙,丝带束腰,头挽发髻,一支青翠木簪穿过青丝,腰悬玉剑,手执紫竹箫,巧笑嫣然。正是玉华宗来人,玉剑真人穆孤晴。

    “朝廷不喜修行之人干涉俗事,魔君数次复活都是先寻修行宗门屠戮,恢复修为,此三宗,想来是遭了毒手。”

    “此次略有不同。”穆孤晴上前一步,与林秀并肩,看着林秀侧脸,缓缓说道,“魔君先去了药王谷,随后又去了广济寺,最后又到了迎南山靖山派,全程未杀一人。”

    林秀皱了皱眉,“莫非血尸之事是有人作假?”又摇了摇头,“真君手段,怎会被人轻易糊弄,血尸应当是真,穆道友可曾见过那两具血尸?”

    “不曾见过,滋事体大,真君必然是查清之后才召集各派前来商议。”

    沉吟片刻,远处,各派人士相继离去,林秀也与穆孤晴告别。

    此时,林诚正背着一捆柴火在林间健步如飞。地下,一道灵光裹着一只残魂瞬息而至撞上林诚后脑,林诚毫无察觉,依旧自顾自行。

    数百里外,黑虎涧,一只黑鹰正要飞过山涧,猛然间一个急转,轻轻落在崖壁上一棵树上。在其身后,山壁悄然分开,一块巨石一路滚下,落在急湍水流中,山涧水流声,滚石声混杂交响,黑鹰停留片刻,展翅盘旋一圈,往回飞去。

    与此同时,栖霞山山脚,一个孩子正趴在树下大青石上睡觉。孩子睡得很香甜,偶尔砸吧一下嘴巴,似是梦到什么好吃的。

    云海阁,宏法真君眉头紧皱,赤瞑珠预警,魔君出现了!

    林秀还在想青袍青年说的话,穆孤晴离开后,他找了真君询问,恰好青年也在一旁,便问起魔君去药王谷一事。据青年所说,魔君先是出手封锁了药王谷,随后踏入药王谷中,一路上只是打伤了五名口出恶言的弟子。宗主因为正在研究改良一个丹方,颇有些后知后觉,直到弟子强行闯入才赶紧出来主持大局。魔君倒是显得颇为客气,只道是前来讨教丹法,两人谈了约一盏茶的功夫,魔君便离去了,只是没有撤去封锁大阵,直到半个月后,宏法真君前来,才打破封锁。

    思量间,忽然看见下方林中,一个猎人正在被狼群围攻。林秀不加思量,赶紧在不远处落地,飞奔过去三两下抛飞几匹恶狼,又一指点在一匹狼脸上,灰狼不由自主的松开了咬住猎人小腿肚的大口,领着狼群呜咽后退。狼群又试探了几次,见“猎物”难以捕食,便悄然退却。

    猎人身上没有被狼造成的伤口,狼牙没能咬穿猎人身上双层皮甲,猎人很是老道,被狼群围攻时避开了身上没有着甲的地方。导致猎人被狼群围攻的罪魁祸首是耳朵,猎人左耳被布条包着,表面渗出鲜血和绿色汁液,却是在山道上放好陷阱后,脚下打滑,怕摔倒陷阱里,便费力改变了倒向,哪曾想倒进草丛时压着了一条小蛇,耳垂被咬了一口。猎人当机立断挥刀割掉半只耳朵,又捣碎路上采的草药敷在耳朵上,蛇毒虽然没有大量进入体内却还是影响到了他。

    猎人有些头晕眼花,刚走出树林,哪知几匹狼正在河边喝水,于是就被几匹狼远远缀上。趁猎人扶着树休息时,一匹狼绕到后面率先发起进攻,恰好林秀从云海阁离开途径这里,否则猎人岂有命在。

    一路送猎人回到林子外的小屋,谢绝了猎人要报答的企望,林秀找了方向,便离开了。却不曾看见昏暗的小屋里,猎人瞳孔深处一点红光悄然隐没,也没多想手上那一点搀扶猎人时沾上的血红。

    因为路上耽搁,回到观中,已是深夜,洗漱一番便到榻上打坐休息。

    此时,月光在云间忽隐忽现,小孩突然睁开眼睛坐了起来,随后开始绕着栖霞山脚走了起来,每一步落下都留下一枚鲜红脚印,随着下一步踏出,脚印悄然隐没,直到黎明时分,金光洒落林间驱散山间雾气,小孩最后一步踏下,原本隐没的脚印在这一瞬同时浮现又同时消散。见此,小孩轻轻吐出一口气,又盘坐在青石上闭目调息。

    当~当~当·~,三声钟鸣在观内回荡,观内弟子听闻迅速前往广场集合,很快便全部到齐。此时,广场中间错落站立四人,上首一人便是观主宋谦,其下手三人分别是赵翠芝、晏平、林秀。

    待到最后一人也来到后,宋谦缓缓说道,“大劫将临,老夫恐难抵挡,你等修为尚浅,留在此处,生死难料。观内尚有些许银两,你等分了尽快离开,下山之后一路东行,切莫回头。”

    待到宋谦说完,不待众人回应,晏平上前,“不必多言,都随我来。”

    众人只得跟上。

    广场上,宋谦缓缓坐下,调息养神灵觉中,整个栖霞山都蒙着一层血光。适才召集众弟子除通知外,就是为消去众人身上笼罩的死劫。

    众人收拾行李分发银两后,晏平叫了两人,赵翠芝林秀分别叫了一人,正是他们的弟子,其余十五人都是记名修行。目送林诚背上背囊转身离去的身影,隐约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模样。只是那时自己意气风发,还有她常伴左右,如今虽面目依旧,心却没了那时的激情。

    三人目送一众弟子离去,又返回广场,此时,三人也察觉到那股迫近的压力。

    众人行至山下,回身向着三顶拜了三拜,便依观主之言一路向东,对路边青石上的孩子却好似未见,唯有林诚心血来潮向青石上望了一眼,却是熟悉的大树,熟悉的青石,便也回过头随众人一道离去。

    随着日头高升,观中气氛也越来越压抑,此时,一道模糊血影瞬息而至,落到树下,一头撞到小孩身上。小孩顿时睁开双眼,眼白已经变作黑色,中间一个深红漩涡,似要夺人心魄。

    小孩抬头望向山顶,灵觉中,一束清光如柱直入云霄,其上黑红雾气缭绕盘旋如龙蛇舞;旁边三缕清光如丝流转,其中两缕清澈明净,另外一缕外绕血雾煞气竟是不比光柱外的差。

    “到底谁是魔头啊,“小孩轻轻嘟囔了一声。一步踏出,顿时,栖霞山外一圈脚印浮现,瞬间收束,受到攻击,一座大阵悄然浮现,抵挡魔军攻势,见此,小孩大手一挥,漫天金光聚拢变作光球分列八方,随即金光射出细如发丝的光束集中一点攻击大阵,在这样的打击下,大阵瞬间破裂,此时,血色脚印形成的光环猛然收拢,空中光球再次变化,不再射出光线,而是浮在血环各处充当节点,光球连接上血环,顿时化作妖异鲜红。

    阵势既成,小孩纵身飞入观内,来到广场上空。

    广场上几人凝重的看着这一切,宋谦手持一柄长剑,林秀腰悬长剑,周身青赤黄白四枚小剑游走不定,晏平低眉顺目坐在原地,赵翠芝一手手持拂尘,一手捏印,脸色有些发白。

    “小辈,交出万灵碑,本尊既往不咎。“

    宋谦摇摇头,“收手吧,前辈,何苦执迷。“

    小孩冷笑一声,“那就等我从你尸体上取吧。“

    话音刚落,小孩身上飞出四道血影,其中一道色泽厚重,飘散着一股清香的血影攻向宋谦。见此,宋谦面色凝重,法力运转,身躯浮现一层宝光,随后提剑冲上。血影一挥手,血光凝结化作一柄血剑,双剑交击,宋谦脸色大变,长剑竟直接穿过,一下将血影连同血剑斩断,与此同时,半截血剑直接穿过宝光透入宋谦身体。宋谦脸色顿时泛红,挥手荡开斩来的断剑急身后退。

    血影也不追击,断开的身躯一并便重归完好,断剑前也再次衍生出一截变得完整。

    小孩正要开口说话,忽然偏头看向侧方,只见一道金光瞬息而至,显出一个身影,正是宏法真君。与此同时,天色忽然暗淡了一下,随即又显出五道身影,。一人仙风道骨脚踏祥云,一人轻盈飘渺衣袂飘飘,一人若隐若现飘忽不定,一人身披袈裟慈眉善目,一人手执三尺青锋剑拔弩张,正是其余五大宗门坐镇之人。

    局面顿时好转,观中四人面色稍微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