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兴汉季 » 第二十一章 丈量田地

第二十一章 丈量田地

    所谓编户齐民: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

    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何颙论家世虽然不能和另外几家高门大户相比,但毕竟资历在那摆着的,不必担心他压不住底下的人,更有趣的是,这个人其实是个好人,君子。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有了何颙拉仇恨,皇帝就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目光果然如皇帝所预料的那样,都看向了何颙,反而没人关注越来越像小透明一样的皇帝。

    此前进入六月的时候,地方州郡就已经在逐步开始进行另一项国策:编户齐民,皇帝自然也不能落下太多,之前的种种,自然都是在为这一件事扫平阻碍。

    正如刘虞在幽州的底子,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养活许多其他州郡流窜去的流民,有这份底子在,在幽州进行通商就是很合适的。

    而且公孙瓒此人如今已有割据的迹象,对于刘虞同样是知根知底的,如果接着按历史的走向,即便没有董卓,刘虞和公孙瓒都得打起来,皇帝选择让皇甫嵩这位老将去试试公孙瓒这个小辈。

    所以经过皇帝深思熟虑之下,以皇甫嵩统幽州事宜,其实也是为了幽州和外族好......看乐子......

    并州如今也不太安分,但是没关系,有丁原,凉州有叛乱?没关系,有董卓,他们比匈奴更懂匈奴,比羌人更懂羌人。

    虽然朝廷暂时放弃了凉州并州的收益,但换来了这两州的稳定,对皇帝而言无疑是挣大发了。

    “驾!”

    弓马日渐娴熟的皇帝在上林苑内纵马驰奔,汉家的皇帝总是这样的闲不住,就是十个人一起看着皇帝,人家也能找个办法溜出去,美其名曰亲自查看民生疾苦。

    不会溜出宫的皇帝不是好皇帝,被人蒙蔽都是咎由自取,还得被人写进史书里嘲笑,反而如汉武帝,孝宣皇帝等,却很难被下面的人欺瞒,正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只听臣子的话。

    反而是赵宋一朝,那一番虚假的治世中,居然造反了四百多次,赵宋的天子更是一辈子都被困在那深宫里,这对皇帝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

    皇帝与卢植身后跟着数十骑士,并不沿着官道前进,随意行进到此,不由得被这荒凉阻碍了脚步。

    皇帝突然指了指左右的荒地,面前荒草如林,鸟兔皆不惧人马,皇帝摇摇头,道:“上林苑地广人稀,徒有土地而少有人耕种,朕颇觉可惜,不若开放上林之禁,行宫之外划分界限,分发上林田地租与流民,此后百姓垦殖之货,朝廷只取一成,卢公以为如何?”

    卢植闻言点点头,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因为这是孝武皇帝时期就有的例子。

    “陛下仁德,臣为天下贺。”

    汉朝永远有他和别的王朝不同的一面,即皇帝对老百姓的重视程度。

    在汉武帝没登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以平阳公主丈夫平阳侯曹寿的名义在上林苑游玩时,途中不小心践踏了农民的麦田,不仅被骂的体无完肤,还被人拿了报官,即便以平阳侯的身份也没能免罪。

    但皇帝对卢植这个反应却不甚满意。

    按雒阳如今的情况,别说拿出一千亩,两千亩了,就算是拿出一万顷田地,也分不到一点汤水到老百姓手里才是常态。

    雒阳居住的大户们,早就将这个地方分配的差不多了,要想开垦这地方,还非得他们点头不可,偏生在这个地方有田地的,还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大部分雒阳豪族。

    按后世的话就是,你收不收礼?你不收就是我们的敌人,先并肩子上了你,再分田地,曰:党同伐异!

    卢植只是摇摇头,笑道:“论及苑林之事,陛下当询钩盾令才是,非是臣下不言,此事还需陛下亲自查看才是。”

    雒阳的上林苑和西汉上林苑差不多,只是少了一些孝武求仙访道的建筑,对行宫,亭台等建筑复原,另外限制了行宫附近的禁令,增加了耕田的面积。

    后来有西苑,又增加了濯龙园等林苑,上林苑因此不为皇帝看重,但都还是在少府,钩盾令的管理下。

    卢植的话让皇帝来了兴趣,二人返回了官道,来到一处亭台处,吩咐人唤来了少府鲍丹。

    不多时候,鲍丹骑马来到此处,听闻卢植复述的话,鲍丹反而有些惶恐。

    看着少府鲍丹的模样,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如此德政,鲍君莫非有非议?”

    鲍丹支支吾吾大半天,才道了几句话:“上林苑乃皇室园林,臣以为,若是随意放任百姓在此耕种渔猎,难免有损朝廷威严。”

    皇帝见到这模样就知道此人所言不太实,看向卢植。

    卢植拱手道:“陛下不妨问问少府,如今上林苑有多少耕地?”

    皇帝看向鲍丹,顺着卢植的话询问鲍丹。

    鲍丹却支支吾吾回答不出。

    这让皇帝感觉到了猫腻。

    鲍丹官居少府,掌管园池苑囿、山地池泽等税足足十数年,能担任灵帝的理财大师,如何不知上林苑现今的情况?雒阳上林苑自从有西苑之后,虽然荒于修葺,但就算皇帝仁德如汉文,不侵占田地,怎么少府就能荒唐到不知道园林的耕地面积?

    皇帝说到这,其实也回过味来了,卢植这一番行为用意虽然是好的,但却同样没安什么好心啊。

    要知道上林苑现在能开垦的耕地都被人家包圆了,哪里还有多余的荒地给流民?卢植这么做,就是要让皇帝将目光放在这上面,给那些私自侵占园林的豪族们来一个狠的。

    卢植和其他雒阳本地的豪族不一样啊,他家的根基根本就不在雒阳,怕个屁!

    但是,卢植不知道的是,皇帝的目光其实也早已经放在了上林苑上面。

    作为一处面积够大,还由自己支配的私人园林,能够干出多少事简直不敢想,简直就是梦中的试验田啊!

    别的不说,棉花能不能搞起来?有了这玩意儿,能让这个时代少多少冻死的人?

    鲍丹见到皇帝的反应不禁面色苍白起来,开玩笑,这事一旦捅了出来,谁知道年轻气盛的皇帝会不会因此大动干戈?他面对的可不是灵帝,而是一个他丝毫不知道性情的少年帝王!

    私自占据耕地,开垦皇家园林,就算是他鲍丹,也不敢说自己的手是干净的啊,到时候激怒一个手握军权的天子,从他开始就算是杀的人头滚滚,也是平常!

    鲍丹此时面对皇帝的目光,感觉皇帝腰间的剑似乎下一刻就要落下,只得委婉道:“上林苑多是山林,徒耗朝廷人力物力开垦荒地、招募流民,臣以为,难道这不是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鲍君既然知晓本末故事,可知高皇帝故事?”皇帝对卢植笑了笑,有些不屑。

    皇帝面色一沉,道:“高皇帝入关中以来,约法三章,于沛里称乡亲为父老,首重民事如此,朕不过舍区区荒地,可安千户流民,何为之本?我既留之无用,当为民生计。”

    皇帝有意限制豪族兼并,但距离乾纲独断还早的很,因此皇帝不愿在这个时候跟豪族杠起来,但为了老百姓,这才选择了让人更能接受的屯田。

    光武当年要干这种事都失败了,他再如何也不敢说能聪明的过光武皇帝,对于大汉如今的情况,只有先维稳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看鲍丹,皇帝有意借题发作,冷冷道:“鲍君以为吾不复临此?”

    于是鲍丹终于悚然抬头,对汉朝的官吏而言,这句话比催命符都恐怖。

    皇帝语气松了几分:“上林宫苑数目,山池泽沼数目务必清查数目,一一核验之后,上报于我。”

    他警告道:“若有损我志,当借鲍君头颅一用,安雒阳民心。”

    鲍丹还想反抗一下,道:“陛下,近年来各地百姓多有流离失所,不知户籍,难免有私自开垦田地者,此次清查林苑,还请陛下留情,以示陛下仁德之心!”

    皇帝点点头,道:“若真是贫苦百姓迫于生计,便编入上林户籍,由朝廷少府调度,若有不实者,即令人家退回田地。”

    这也算是皇帝主动退了一步,皇帝都已经如此仁至义尽了,若是还有人反抗政令,那就是逆贼了。

    但是,这些人已经占据田地多年,大批的田地早就从一亩地都种不出来一百斤的荒地成为良田,更别说千顷这么个庞大的数字了,谁听了不迷糊啊?

    在这么个土地就是传家宝的年代里,死了都得把棺材埋在这片土里,这时候皇帝一句话就要他们一起连本带利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交给朝廷,没当场冲击官府都是好的了。

    只是,在政令下达之后,很多人都还抱着侥幸,生怕皇帝只是一时兴起,其实并不会追究下去,到那时自己岂不是亏了?

    或是,另有许多人也在私底下偷偷聚集,要仗着人多势众,让皇帝率先退步,于是谁都没有先出头归还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