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兴汉季 » 第六十二章 刑罚具出

第六十二章 刑罚具出

    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后汉书——公孙述传》

    三月二十八

    廷尉应劭弹劾故河南尹徐灌,为贼张目,致外黄县一县万余人丁杀害过半,朝野具闻张俭案。

    在形势稳定之下,在光熹元年的这一天,这张属于党锢之下被牵连的锅盖终于捂不住了。

    皇帝顿时怒不可遏,责令司隶校尉曹操,河南尹董重,将陈留治下一干有司官吏全数捉拿。

    这也是皇帝头一次让军政两方共同干涉同一件事。

    另一位河南尹许相,更是在当天便吞金自尽了。

    这一桩牵涉了诸多党人,清流的案子终于在如今被大肆索狱,但是在如今的朝廷上,几乎没有人觉得不对,反而对皇帝的决策一股脑的表示同意。

    这样的态度就让皇帝有些玩味了。

    果然,即便是张延的爪牙尽出陈留,也没有找到丝毫的蛛丝马迹,查了许久,张延也仅仅只是以发生了瘟疫的情况上报给了皇帝。

    随后,皇帝便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其中的诡谲,这事里牵涉了李膺等一干名望的身后名,如果让皇帝查到了蛛丝马迹,那他们毕生捧起来的名望不是得身败名裂?

    所以,即便是看起来最公正的杨彪,其实也在其中打了一个太极。

    先假模假样的掀开这个盖子,然后大化小的结束此事,将这事做成定案,让以后的皇帝对此再也不会产生任何的疑问。

    到时候,再杀了张俭就是了。

    皇帝坐在长亭内,外面十数人守护着他,郭胜陪在他身边,皇帝手中拿着张延的册子,上面详细写了这案子的详细。

    说详细其实也不太详细,只有寥寥数个大字,中平元年县人殁于瘟疫。

    揉了揉自己的脸,皇帝冷笑一声,在搞清了如今的朝局脉络之后,思绪其实也就清晰起来了,这是对皇帝为先帝上庙号的一次反抗?

    所以说,自己将曹操放出去其实是走了一记昏招?

    想通了其中关窍的皇帝几乎是立即拍板,对郭胜吩咐道:“将曹操召来,朕有事吩咐。”

    郭胜见到皇帝严肃的神色,不敢耽搁,立即快马加鞭去寻曹操。

    皇帝看着人群中那个不起眼的人,挥了挥手,待人来到跟前,皇帝才说道:“将绣衣郎探子放出去,全力寻找张俭,一旦找到张俭,立即捉拿归案,幽州,冀州,青州,徐州,他只能往这四个地方跑,全力搜捕!”

    皇帝感觉慌了。

    这是一次对皇权的打压,也是对皇帝本身权威的挑衅,对皇帝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驱散了这些见不得光的人之后,皇帝召来荀攸奏对。

    荀攸并不清楚其中的关窍,对于此事还是公文式的让廷尉依律治罪。

    皇帝无奈,只得从头到尾为他讲起了汉灵帝时期的一桩外戚牵连的事情。

    史书中对于这事只有寥寥数言,但其中牵连的人物却不像史书所言的忧惧而死。

    “太祖从妹夫濦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王沈《魏书》”

    该事件涉及到曹操的政治污点,因此曹魏史家对此极为讳言,导致宋奇的相关记载基本散佚。

    而在如今,宋奇之名就算在建宁中平年间的外戚名录中,也只是寥寥一笔而已,因为他牵涉了曹氏,时曹氏在朝者众多,因此大量抹去了宋奇的名字。

    皇帝查询刘协生母王氏的时候隐晦的看见了这件事的记载,于是才上了心观察了此事。

    越看越心惊肉跳,其中牵涉的人数高达数万人之巨!

    宗室,党人,外戚,宦官,都有!

    “尚书令臣嚣、仆射臣(曹)鼎、尚书臣旭、臣乘、臣滂、臣谟、臣诣稽首言:伏惟陛下履乾则坤,动合阴阳。群臣大小咸以长秋宫未定,遵旧依典,章表仍闻,历时乃听。”

    这是群臣请册宋皇后的上疏,看看这份名单,就知道里面的分量了。

    当然,这暂时与曹操无关,而“从亲”即同祖父的叔伯之子,即所谓的堂亲,也就是说,为了保持政治联系,宋奇娶的是时任尚书仆射的曹鼎之女。

    从曹鼎参与册立宋皇后的事件来看,曹氏与宋氏的关系无疑颇为密切,这也侧面导致宋氏覆灭时曹操即便及时割断关系时,仍旧被连坐免官。

    当时,曹操对阉党身份自卑无比,因此发生了许多针对外戚的事情,如棒杀蹇硕叔父之事,后续的报复尽数被时任执金吾的宋酆挡了下来,到最后,曹操竟然只落了个被授予外任,赴兖州东郡的顿丘县担任县令的历练差事。

    当然,这也可以不提,更重要的是,关于宋氏的覆灭,这里面牵扯到了而今皇帝的生母何氏,已故美人,刘协之母的王氏。

    而已故的渤海王刘悝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

    宋酆是宋皇后的长辈,而他们尽数是被巫蛊之事牵涉治罪的!

    曹操被以逆党姻亲治罪,连坐免官。

    当然,如果只是这件事也就罢了,毕竟过去都过去了,先帝也做了相应的处置,重点是后续......

    曹操这个傻蛋回来之后直接跳反,立场陡然转变,为先帝上奏疏,借用职务之便给先帝上疏,陈述陈蕃、窦武故事,痛斥“宦官乱政”,措辞相当激烈。

    而陈蕃、窦武为清流党人领袖,在“三君”之列,二人因谋诛宦官而死,但这一举动无疑是触动了先帝的政治神经。

    但好在当时的先帝身体已然出现了差错,于是并没有大肆缉拿其中牵连的人物。

    但但但......在王芬之乱里,又出现了曹操的名字!

    好家伙,debuff直接叠满了!

    荀攸听到这里,也逐渐回过味来了,在皇帝描述的这里面,宋奇的角色固然很重要,但这个曹操的分量,其实更重要?

    因为在先前皇帝问责王芬之乱时,并没有牵涉到曹操。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被皇帝遮掩了?

    荀攸俯身,有些不敢出谋划策了。

    按这个趋势下去,要杀头的,流放的一脚从洛水踹下去,几乎可以把整个洛水都填满了!

    皇帝解释了其中关窍,这才道:“他们剑指张俭,其意在朕,不保住曹操,朕难免有用人不明之过。”

    说的识人不明,但其中更深的原因二人都知道。

    皇帝如果要用曹操就是给先帝定的罪翻案了,给曹操翻案,要不要给宋氏翻案?

    给宋氏翻案?

    看到立皇后的那一群人了吗?

    要不要给他们也翻翻案?

    这群人好不容易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难道要把而今清流君子的脸打肿?

    刘悝要是翻案,当年那群嚷嚷着桓帝其实是传位于刘悝的贼子,是不是也得翻案?

    当年提议立先帝的人是何人?

    陈蕃,窦武,李膺之流!

    你想挑谁?

    这么大个烂摊子,怪不得会牵连六七年也扯不干净!

    荀攸内心也忍不住腹诽起来。

    荀攸俯身行礼,道:“臣有一言,不知可行否?”

    皇帝看向荀攸,道:“但说无妨。”

    “使宋皇后流放了的亲族返回原籍,恢复勃海王的封爵,以期消去因此而遭致的咎衍。”

    皇帝闻言,起身拍了拍荀攸的肩膀,无言注视宫外茂密的树木。

    “濦强真是个好地方啊。”

    皇帝意味不明的发出如是感叹,荀攸听得一阵冷汗岑岑!

    濦强县在豫州汝南郡西侧,它西邻颍川郡,东近汝阳县,而人所共知,颍川是荀彧的老家,汝阳则是袁绍的老家。

    何颙,袁绍,张邈荀彧等人,都是好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