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父皇是道长 » 第二十五章 外卖方案

第二十五章 外卖方案

    翌日,一份工部的京师全图就被孙世芳偷偷带到了景王府。

    朱载圳很是高兴,迫不及待将此图展开。这份京师的全图展开以后,连书案都放不下,朱载圳只得将他摊在书房的地上。

    孙世芳很是着急,低声嘀咕着这图以后还要还回去,切莫弄脏弄坏。

    这京师全图中除了皇宫和各大衙门,还包括了京城内城与外城,内城有日中纺、朝天宫坊、河漕坊、鸣玉坊、发祥坊等二十八个坊,而城外有宣北宣南坊、正西正南坊等八个坊。

    但外城此时还没有成气候,除了临近正阳门一侧外有一些房子,整个外城的建筑零零散散,整体的城墙也没有建设完成。

    朱载圳跪伏在地上,仔细看着,时不时问哪里吃的东西多,哪里住的人多。

    “王爷,您弄这图到底想干什么啊?莫不是想在吃住方便的地方再修一块宅子?”

    朱载圳看图看得仔细,心不在焉道,“王府这么大,够住了!我是想在京师搞一套外卖系统!”

    外卖?系统?

    孙世芳听得奇怪,“敢问王爷,何为外卖,何为系统啊?”

    “这么说吧,孙师傅住在城南,想吃城北的烧饼和粉丝汤,那你要怎么办?”

    孙世芳道,“自然是赶去店里吃啊!”

    “你有没想过坐在家里就吃上!”

    “那就要遣人去买来!”

    朱载圳点头道,“确实只能这样,但一来一去耽误功夫,如果店家直接送不是很方便!那外送卖出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外卖!”

    孙世芳笑了两声,“王爷这是说玩笑话了,那店家怎知我要吃他家的烧饼和粉丝汤!”

    “所以,我要解决这个问题,制定一套规则,我把他称之为系统!这样买家发出消息,店家接受,最后由专人来送到买家手中!”

    孙世芳越听越迷糊,皱起了眉头,这个景王书不想着好好念书,搞歪门邪道倒是矜矜业业,前两天说想夺嫡,现在又要搞什么外卖。

    简直荒谬,这老朱一家怎么尽出奇葩皇帝,斗蛐蛐的,建豹房的,修仙练道的,眼下这位要搞什么外卖系统的。

    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有什么质疑,这就是忠厚老实的孙世芳。

    “这店家要收到消息,还不得是有人去告知嘛!”

    孙世芳说得在理,朱载圳沉默了一会道,“如果我在王府,孙师傅在府外,想让孙师傅看到我,有什么办法吗?”

    “那王爷可以爬到房顶上面!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想要传递消息,自然是登高!然后通过一种特定的约定来让远处的人知道!

    孙世芳说完,看着景王重重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有了一定的觉悟。

    “用这种办法不就可以传递消息了!只要在京师建起高大的望楼,然后按照一定的约定规则,就能传递分类的消息!”

    “王爷聪慧啊!但是这只是一套构想!真的做起来,要有详细的步骤,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钱啊!王爷可曾想过,建望楼要钱,其他什么都要钱!”

    朱载圳没有回话,这个问题问到了他的痛处,盖望楼,盖多少,费用上要多少,这么大一笔钱,谁来赞助是个大问题。

    孙世芳心中一喜,竖子只会纸上谈兵,这些事情岂是嘴上说说就能办妥的,最好是不要办,不然自己这把老骨头又要跟着他瞎折腾。

    “这些事情我晚点再考虑,现在有一件事,你先帮我去了解了解!就是去找工部,看看建一座望楼要多少银子!”

    还是放不过我啊,孙世芳不太情愿道,“王爷,今天我一个字也没给您讲,尽在说这些听起来荒...听起来很难实现的事情...”

    朱载圳略带不满道,“荒谬的事情是嘛?”

    这王府讲官又不是他一人,还有一个翰林院检讨林濂,这怎么光抓着自己一只羊薅羊毛,孙世芳想着有些憋屈,“王爷,入府讲学也不止我一人,还有林大人,我能力实在有限,王爷可否给他也安排一些差事!”

    “我最信任的还是孙师傅你啊!别看我这里是王府,但我是把你当内阁首辅来用的!”

    朱载圳这嘴皮子功夫是厉害,哄得孙世芳又没了脾气,“我尽力而为吧!”

    “就是嘛!”朱载圳又道,“做这个的目的是什么?赚钱!赚了钱,你孙世芳是头功!到时候必定传到宫里,父皇一高兴,给你升个官岂不美哉!”

    “我定当全力以赴!”

    ......

    送走孙世芳,书房内就剩下了朱载圳与晁铭两个人。

    朱载圳认真思考着操作实施的计划。

    京师全图不能随便圈脏了,朱载圳按照全图大概绘了一副草图用以记号与标注。

    这内城东西大约12里,南北约10里。

    对角线知识是小学义务教育涵盖的,所以从城一角到另外一个对角约在15到16里,这是城内最远的两处距离了。

    朱载圳也在一本科普书上看过,晴朗的天气,登高后,可以看到20公里开外的事物,那么,只要建得起高高的望楼,那京城内传递消息可以实现。

    再看这图,有的坊大有的坊小,除去中间一大片的皇宫,朱载圳似画九宫格一样,大致给全城绘成了7个大格,又在格中圈了两个圈,示意每个格内盖两座望楼,辐射这一格的地方。一座用于接受需求消息,一座用于像其他望楼传递需求消息。

    当然,这两座望楼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其次每一格区要用7种颜色来区分,例如1格区用红色。

    而参与的店家,要分别编号,例如1格区1号对应的是烧饼粉丝汤店,那么当7格有人需要吃烧饼+粉丝汤,则到所对应的望楼进行登记,7格递消息的望楼顶上开始挥舞红色旗示意1格区,1格区接消息的望楼挥舞7格区的颜色旗表示收到。

    随后7格区示意对应编号1号,再由1格区的专人到店家去下单,制作完成后,由专人前往配送到7格区。

    嗯,预想是好的,朱载圳心里暗暗点头,但这些运营上的成本还要细细的计算。望楼的人要配,送餐的人要配,路程上的费用,买家和卖家两头抽多少,多少年才能回本,能否实行,这些都还要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