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人间仙 » 第四章祭祀(求收藏)

第四章祭祀(求收藏)

    路上,周浪这才有时间回忆起关于本地道录司的具体情况来。

    所谓道录司,就是管辖道士的官方组织,除此之外,还有僧录司,不过这都是最高级的官方衙署,像地方府、州、县,则等而下之,不论官品还是待遇都会差很多。

    像府级,称道纪司,最高长官称都纪,有从九品,另有副都纪一人,州有道正司,道正一人,县则为道会司,道会一人。

    而在大魏朝僧道之属,有官无禄,除了府级之外,其他都是不入流,连官品都没有,论待遇之惨,可谓不可思议。

    毕竟,这是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世界,像周浪从老观主处得知,在以往历朝历代,其实还不至于这样,像道录司这种地方,官品很高不说,朝廷俸禄也不低,和地方的一把手官员几乎等同,但怎么说呢,时代不一样了。

    不说如今官品待遇之惨,几乎就是歧视,关键就是引以为傲的道法威能,对于朝廷官吏作用也是越来越低。

    像本地的道录司,为首者为道会,也是出家道士,但水平很次,像老观主在世时,是不大瞧在眼里的,不仅仅是修为之上,更是人品方面。

    周浪来到一处驿站,话说本朝大魏,在地方之上,设有驿丞,负责邮递运送之事。其内,还有巡检兵丁,一般而言,驿站只负责官府之事,但如今随着朝廷法令松弛,对于民间大户或者有钱的商贾,只要给钱也能办事。

    周浪不备车马,就是因为驿站那儿可以租赁,不过,相对来说,价钱虚高不少,好处是信用足够,于是,赶到这儿,爽快的便支付了银钱。

    从此处租赁了一头驴子代步,至于马匹,那就非常的贵了,周浪觉得有些划不来,不过,除了明面上的租金,私下其实还要负责草料费。

    要是驴子丢了,那可就是一大笔赔偿,没个十来两银钱,几乎走不得人,是以,能在这租赁的,不说身份,起码银钱不能差。

    搞定了这事,便朝着县城赶去。

    此时,天气入夏,也就早上颇为凉爽,要是等到了中午,那可就是热浪翻滚了。

    好在,紧赶慢赶,一个时辰左右,便到达了县城,凭着记忆,来到了路边的一家老字号的店里,这儿在记忆之中,周浪以前和老观主常来,算是熟客。

    此时,也有不少人正在吃饭,其中,有挑货的货郎,有行走四方的行商,还有几个带着兵刃的汉子,这会儿店里算是热闹。

    另一边,瞧着周浪身影到了,店里伙计赶忙出来迎接,毕竟是老顾客了,这待遇不算差,就在说话的功夫,帮着周浪将驴子的缰绳,系在了店门口的立柱上。

    “道长里边请!”

    伙计高声一呼,提醒着店里的伙伴。

    周浪信步而入。

    店里正是热火朝天。

    “老板,还是老三样,再备上一壶茶……”

    看着左右来客,稀稀疏疏,周浪打量的同时,里边的人也因着声音看向了周浪,见是一个道人,几人便收回了目光。

    “好嘞,周道长稍等……”

    立即,就有伙计应声,看是熟人,顿时了然,旋即朝着后厨方向走去,而周浪这里,也寻到一处靠近街口的位置坐下,这样方便他注意驴子,免得被人牵走。

    好在是老顾客,这刚坐下,伙计就麻利的上了一壶新茶。

    “道长请慢用,刚煮的。”

    周浪点点头,笑笑不语,旋即,自顾自倒了一杯,满上,又轻轻抿了一口,顿时,一股茶味儿飘香,虽说还有着淡淡的苦涩,但已经很不错了,有着茶味,正如伙计所言,的确是刚煮的,这也算是老顾客的一个优势了。

    不坑熟客。

    只是刚喝了一杯,忽的想起了门口的驴子,便连忙掏出几个铜板,对着边上的伙计说道:“对了,伙计,给我这驴子也给口水喝……”

    说着,将手中的铜板推在桌上,声音清脆可闻,那伙计听了,目光一亮,一甩肩头的毛巾,声调都高了几分。

    “好嘞!”

    说着,眼快手利,摸走铜钱,不多时,提着一桶水从后院走了出来,来到门前,放在驴子身前,只见那驴儿也是轻嗅一阵,发出几声高调似的呼噜,便把头埋了进去。

    见此,周浪才是安心。

    “伙计,这最近县里看着冷清不少,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周浪随口问道,其实县里冷清与否,他还真看不出来,不过,这饮食场所,客栈店铺,却是人流集中之处,也最是方便打听消息的,他这么说,就是寻一个谈话的借口罢了。

    果不其然,听了周浪的话语,这伙计一愣,想了想,便道:“冷清……倒还行吧,不过,最近要说发生的事,就是祭祀水神龙君的大事了,前几日,县衙礼房的老爷贴出了告示,说是此事由着县里道会司和僧会司的法师一同主持……”

    礼房,乃是衙门六房之一,负责典礼、科举、学校等事,这祭祀也在负责之内。

    此言一出,周浪眼前一亮,顿时有所明悟。

    “我说他们如此不讲事理,原来是为了祭祀之事……”

    周浪这下子什么都明白了,之前不知,毕竟是有着一层迷障在,所谓局中人也,随着这伙计一言无心点明,顿时,有如醍醐灌顶一般,醒悟了过来。

    原来一切都是因着这祭祀之事啊,不过,说到这祭祀河神龙君,其实往年也是不少,有时候,老观主也会出席,不算陌生。

    传闻乃是为了安抚本地水域的水君,顺便纪年水君造福一方的功德,因此,官府和僧道中人都不会马虎。

    对于寻常人而言,这只是一场盛会,对于修行人而言,不仅仅是祭祀水君,更是对香火之力的瓜分盛宴。

    其中,水君占大头,余数则被地方神灵和僧道瓜分。

    至于积善观,本来也有一份,否则的话,本观的护法神灵仅仅依靠日常的信众祭祀,那可是不够的,所以,一群人便有着图谋了。

    至于道籍之事,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