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寡头 » 第二章:勇三郎

第二章:勇三郎

    《博州清平县县志》——吕庄乡勇问:恩公家中可有父老?

    驯鹿人曰:无

    吕庄乡勇请留再三驯鹿人允之,驯鹿人见吕庄贫苦遂杀犴达罕十数头以资乡民。

    乡民立碑谢之上书:常公讳威,以犴达罕运输乡勇;杀罕以资乡民。此乃再造吕庄之恩也!

    后驯鹿人编练乡勇,协同乡民开垦荒芜自号大队长,乡民称其为:常公运输大队长!

    *****

    常威从海参崴附近一路南下遇到过打算偷自己驼鹿的野人,也碰到过准备打劫自己的流民,更加遇上过准备劫杀自己的高句丽散兵游勇。

    只能说他们的下场很惨!

    而吕庄这批人是随着杨广第三次讨伐高句丽时期散落在高句丽的败军。

    也是常威来这个世界之后遇到的第一批同胞!当时在树林子里面绕着高句丽城镇回国的常在刚好碰上了蹲在林子里面和高句丽士卒躲猫猫的山东败军。

    一边是形单影只除了有一百二十多头驼鹿之外身无长物的常威,一边是人多势众却没有代步工具的五十六个山东大汉。

    除了刚见面一帮山东大汉准备抢夺驼鹿这样的小事情之外双方算的上是一拍即合!

    优势互补之下很快就形成了一支拥有优秀坐骑的非职业骑兵,基地车出品的驼鹿除了保持了正常驼鹿原先的各项优势之外还额外的能够提供大量的驼鹿奶为这群山东大汉提供优质的营养补充!

    用未谋胜而先虑败的原则,一帮人打的过就打,打不过跑!加上驼鹿善于游泳的本事数次躲过了高句丽的围剿。

    短短一个半月一帮人主动出击攻击高句丽城镇解救被俘虏的汉人,巅峰时期加上俘虏的高句丽人质人数超过了四百。

    加上捕获的战马牛羊等牲口一帮人只要到了一个城镇就是掘地三尺的搜刮能让当地寸草不生!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的游击战被常威玩的越来越熟练,自我感觉不错的常威清楚的知道自己战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对面的高句丽将士拉胯!

    出了高句丽一路南下也就是一路互送不同地方的败军回家的过程,没到一处不是赠送战马俘虏就是牛羊加俘虏。

    等到了最后就是赠送驼鹿加俘虏,到了吕庄的时候常威自己手里的驼鹿也从一百二十多头变成了不到八十头。

    士兵也从巅峰的一百五十八人变成了只剩十八人,外加相当于赈灾的十几头驼鹿常威自己拥有的驼鹿已经刚好剩下了六十头。

    回报也相当丰厚!

    这里是山东!徐世勣、罗士信、程咬金、秦琼的老家!

    这些被杨广丢弃在高句丽的将士有秦琼在高句丽时期的同袍或者其他几位的亲族!

    这里是孔孟之乡,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仁义之乡!

    这个年代如果能够在山东地界留下仗义疏财的美名那么很快你的名气会传遍整个华夏!一点都不夸张!

    就山东目前门阀加学阀的情况常威哪怕就是一头猪,这些大儒们都能够把他夸上天!

    吕庄作为常威送乡勇回乡的最后一站只是因为吕庄的乡勇数量最多,换个角度也就是“恩情”最大的一处。

    自然适合热情的山东老表强烈的挽留,常威也能借机搞定自己的“籍贯”!

    。。。。

    “够了,够了,吃不下了!乡亲们也遭了灾。

    节约粮食,节约粮食!”

    吕庄的乡亲们哪里能惯着常威,不吃?

    不吃就是不给面子,不给面子俺们就想不开!

    想不开就得继续给你盛饭!

    常威算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浩克山东!把大海碗藏到背后“挎”背后有个大妈给你添了一大勺糜子饭,把碗举过头顶“挎”又是一位瘦的和麻杆一样但是身高一点不虚的大叔再给你舔一勺子糜子饭…

    “各位,听我一句劝!

    真的不要再给我添饭了。帮着耕地的是犴达罕又不是我,个位乡亲父老要喂也该去喂犴达罕呀。”

    “恩公,俺们早就喂完了犴达罕才过来喂您的。”

    …就很无语,说句让乡亲们受伤的话常威是真的不爱吃糜子饭加酱料!

    尤其是酱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明明有目前这个世界上最优质的大豆但是因为缺盐导致造出来的酱料杂菌过多的味道是一言难尽!

    这口锅还是应该算在杨广的头上,开挖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把本该是产盐大户的山东制盐产业给整崩溃了。

    大量的盐工被杨广征召,瞬间打破了本就脆弱的生态格局。

    同样的场景也在其它行业里面发生,这也是常威一来到吕庄就宰杀驼鹿救济乡民的原因。

    大量壮劳力由于战乱的原因大量的流失导致了百业萧条,现在是武德一年战乱依旧没有得到平息。

    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常威来说当真是——太好了!

    百业萧条就代表着眼前正是抄底的最佳时期!

    劳动力不足?那就上科技,用效率来弥补人口不足。

    货物无法在战乱时期流通?不存在的,马上占据山东的李密就会接受越王杨侗的招降之后很快就会叛降李渊。

    所以等到常威把百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山东已经属于李唐了,那个时候山东超出的物资也就有了销售渠道。

    再说了,常威接下来准备先着手恢复制盐想必没有任何人会拒绝盐这样重要的物资,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

    “勇三郎”王伯当现在十分的郁闷,自从听说有一位驯鹿人从高句丽带着数百人安全南下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谁能够想到居然是个十一二岁的毛头小子??如果尽早知道这件事情自己也不至于白跑一趟了。

    自己带着大量的物资来吕庄招揽他,一下子打了水漂。这个常威大字不识一个不说也不像是个武将胚子。

    可以说除了驯鹿驯的不错之外没有丝毫的用处!

    他的那群犴达罕自己试过,根本没有办法骑乘除过可以代替牛马耕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而且那群犴达罕比牛马还难驯服!什么驯鹿人勇救乡勇,不过是被一群乡勇吹嘘出来的花架子而已!

    背后真正的高人必定另有他人!那个高人既然不愿意露面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过于纠缠了!

    勇三郎王伯当看着被一群老乡围着投食的常威再一次确定这就是一个又傻又憨的傻小子!

    *****

    “老师,某这次去吕庄一无所获,那个驯鹿人不过是个又傻又憨的傻小子。

    背后真正的高人某始终不得一见,这里假借招揽义士趁机拉拢山东氏族的任务某办砸了。”

    王伯当没有带人回来李密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自然不会在自己的忠犬面前展现出愤怒:“伯当,这世上凡是忠勇之士都不会侍奉二主。

    某家有了你这个忠勇的勇三郎再想拉拢那位高人已经是异想天开了。

    某家想来那位高人想必是麦铁杖或者来护儿手下的忠勇之士,这两位都去了那位高人想必也绝了择明主的念头了吧。

    如此高人不得为我所用虽然可惜可叹但是能全了他的忠某心里多少还是能够理解的。

    伯当如果有一日某家去了,你该为你自己多考虑考虑…”

    李密疯狂的反向PUA王伯当自然不是为了让王伯当另寻他主,而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位勇三郎。

    如果李密知道他自己的死因是身边的勇三郎为了保护他不被弓箭射杀而把他活生生的护在身下压死会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