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五章:连夜奔袭,牵制王基

第五章:连夜奔袭,牵制王基

    见状,诸葛诞心中暗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诸葛诞趁热打铁。

    “诸位将士,此次前去,生死未卜,我说什么都没用,只一句话,分钱,待诸位归来之时,以高官厚禄相赠。”

    立马有人大喊:“君侯,君侯…”

    声音高昂,士气高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许以足够多的好处,士气就能拉上来。

    在众人分钱时,诸葛诞来到诸葛启跟前,又对诸葛启好一顿嘱咐。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几句话。

    ‘注意安全,打不过就跑’诸如此类的话。

    诸葛启一一应下,但在战场上,就算是注意安全了,也无法避免会受伤。

    待分完钱财,诸葛启翻身上马。

    “父亲,加强防守淮水。”

    留下这句话,诸葛启拍马而出,一路向西,直奔豫州。

    此时,豫州王基还不知道诸葛诞叛乱的事,王基倒是听说乐綝了,诸葛诞是淮南老大,又和司马家有姻亲,加上上面还没下旨。

    王基也不敢做什么,只能继续旁观。

    兖州、徐州等地也都和王基的状态差不多,都在等上头的命令。

    过了五天,兖州州泰、豫州王基、徐州胡奋三人总算是得到了司马昭的命令。

    三人最先看到的都是一行字。

    【诸葛诞反叛,带各地驻军,兵进寿春,吾随后就到。】

    之后内容略有不同,是司马昭针对三人性格不同,所制定的是围是攻的细节部署。

    三人收到召令后,第一时间集结当地驻军,最先出发的徐州胡奋。

    ……

    王基集结了三天,他是最后准备出发的人。

    就在王基临带兵出发之时,手下人急匆匆跑来汇报道:“将军…有…安城方向有情况。”

    闻言,哪怕是素来稳重,年过六旬的王基也忍不住心中‘咯噔’一下。

    眉头紧锁的问道:“是何情况?”

    王基在州泰、胡奋三人中,资历最老,经验最深。

    司马昭在命令中着重说明,三人抵达寿春后,若他司马昭还没到,就由王基暂为统帅指挥作战。

    现在王基是很着急出发去寿春的,临了临了来了这么一件事。

    王基更是心急如焚,他担心寿春方面有变数。

    但王基多年位居高位养出的气质,虽然心急,但表面依旧是平淡如常。

    “不知道从哪儿突然杀出一支贼兵,忽然袭击,趁安城守军不备,攻入城中,占据了安城。”

    “何时的事?”

    “从安城到樵郡最慢需五天路程,应该也就是这五天里的事。”

    王基点点头,摆摆手,示意那人退下。

    “呼…”

    王基吐出一口浊气,眼睛逐渐变得清明,沉声道:“你们还是想简单了,这诸葛诞并没有因为先前毌丘俭的失败,而改变战略坚守淮南,他还是选择了主动出击。”

    王基说完,身边几人低头沉默。

    王基说这话并不是针对他们,更像是隔空和洛阳司马昭等人对话。

    “徽儿,你带两万人先一步去寿春参与围城诸,去了之后,以州刺史为主,一切事务都要听他的。”

    王徽,王基的儿子。

    “那父亲你…”

    “为父需要去平定安城,此处位于要地,不可不管。”

    “喏,儿这就领兵前去。”

    王基点点头。

    而后给王徽分两万兵力,先一步往东赶赴扬州。

    王基则是带一万余人,轻甲疾行,离开樵郡,由小路奔赴安城。

    当然,这三万多人并不是豫州全部兵力,还有兵力没动,人少好快速赶赴战场,剩下的那些人是否调去前线,就要因形势而定了。

    …

    那边,奇袭安城的人,倒不是别人,正是从寿春出来,奔袭多日的诸葛启。

    诸葛启在路上一刻不敢耽搁,日夜兼行,直扑安城。

    也正如诸葛启事先预想的一样,他们还没收到上面的命令,并不知道淮南之事,更是没想到会有人跑那么远去攻打安城。

    安城守军未做防备,不过几小时,就被李远带人攻入城中了。

    就这样,安城被诸葛启打了下来。

    其实在攻城战上,诸葛启并没有出什么力,主要是李远的功劳。

    李远攻城,足够勇猛。

    简直是不要命了。

    诸葛启喊他好几声,让他别那么不要命,但李远浑然不顾,一门心思的攻城。

    最终,还是他先登城头,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让其他人顺利登上城墙。

    此战,李远当为首功。

    …

    攻下安城后,诸葛启杀了拒不投降的敌兵,命李远带五千兵,继续西进。

    光固守在安城,等待诸葛启的还是死,诸葛启就是要狠狠的在豫州闹一场。

    波及、牵连的越大越广,诸葛启越高兴。

    最好能把所有人都吸引到安城一带来。

    这天,城墙上。

    诸葛启看着远方,发现还没有敌人赶来。

    “也有十多天了…”诸葛启眉头一皱,呢喃道:“怎么还没敌人来。”

    话音刚落下,有一黑点迅速放大,定睛一看,原来是城外有一人一骑迅速靠近。

    诸葛启远远的看到,那人甲胄样式是自己人,也听到那人大喊:“公子,我…我是派出去刺探敌情的斥候,我有情报汇报。”

    闻言,诸葛启急忙大喊:“快,快开城门。”

    那人进城后,还未站稳,就翻身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连滚带爬的跑到诸葛启跟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公子,我看到了,我看到好多人,乌泱泱一片,正在朝我们这边来。”

    听完这话,诸葛启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还露出了笑容。

    “来的好。”

    诸葛启摆摆手:“你先回去休息。”

    而后大喝:“关城门,弓箭手做准备。”

    “喏。”

    “张三,命人把这几天准备的石头、木头、粪水,还有…都搬上来。”

    张三:“喏。”

    “全军备战,敌军来袭。”

    随着诸葛启命令下达,城内守军瞬间就动了起来。

    看似混乱,实则井然有序。

    做什么的都有,互不耽搁。

    时间流逝,半小时后。

    王基率军赶到,诸葛启向外看去,远处的确是乌泱一片人。

    黑压压的。

    这也让诸葛启想到了一句诗。

    “还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

    跟在诸葛启旁边的一小厮听到这话,不由感慨:“公子可真是出口成章啊。”

    “少奉承,敌人已至,专心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