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十七章:怒不可遏司马昭,丧子之痛诸葛诞

第十七章:怒不可遏司马昭,丧子之痛诸葛诞

    诸葛诞这番话说的泪流满面。

    捶胸顿足,悲痛欲绝。

    说着说着,声音都发颤成了哭腔。

    可谓是真情流露。

    文钦、唐咨、全怿等人听到诸葛诞如此慷慨陈词,虽然诸葛诞这话有点倾向于魏国,但也不影响全怿这些个吴国将领对诸葛诞感到敬佩。

    全怿甚至感觉热血澎湃。

    “君侯…君侯当真是大义之人,为此大义,竟不惜舍弃…”

    全怿话说至此,不再言语,而是改为一声哀叹。

    诸葛诞也确实痛心,虽说是庶出,但说到底也是他儿子,不痛心就有点不是人了。

    诸葛诞借此说出那番话,另一目的,则是为了稳住吴国的将领。

    诸葛诞现在是不能露出半点不反的念头,否则就会有危险。

    不过诸葛诞也不傻,哪有反一半不反的道理?

    哦,也有个先例。

    淮南第一叛的王凌就是先例,坟头草都一人高了。

    特别是在面对司马家时,千万别信了司马家的邪跑去投降。

    这都是前人探出的经验。

    诸葛诞在全怿面前这么说,无非是怕全怿心中有芥蒂。

    就效果而言,全怿信了。

    …

    “司马昭!”

    诸葛诞忽然暴怒。

    脸色涨红,拳头紧握,脖颈处青筋暴起。

    文钦、全怿等人也被吓一跳。

    诸葛诞突然大喊,他们都没防备。

    只听诸葛诞咬牙怒吼:“你杀我儿,此仇,我诸葛诞必报。”

    这几句话,虽然有点装的嫌疑,但诸葛诞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诸葛诞面对以儿子要挟自己的钟会,不予回应,大军依旧屯驻在岸边。

    北岸,诸葛敏被魏军挟持。

    诸葛敏久不见父亲回信,不由哈哈大笑:“钟会,你这个贼子,算盘落空了吧,我父奉旨讨贼,我劝你早点投降我父亲,不要再和司马家同流合污了。”

    显然,诸葛敏是赞同父亲诸葛诞起兵反司马家的。

    诸葛敏不惧死,他只想死的有意义,能让父亲看得起他。

    面对诸葛敏的怒骂,钟会心中很不高兴。

    钟会本就不是什么大善之人。

    就在钟会想耐心快被消磨殆尽时,对岸总算是有了动静。

    只见对岸有一人,朝着他们大喊。

    钟会还以为是诸葛诞派人来谈条件的,脸上的郁色也消散了几分,不由冷呵一声:“你父亲也不过如此嘛。”

    诸葛敏也是这么觉得的,眉头紧皱,心中很无奈。

    但是…

    钟会大错特错了。

    那个人喊的话,是诸葛诞大骂司马家的内容,而非谈条件。

    钟会脸色瞬间就变了

    听着对岸喊的话,钟会气急败坏的立马大喝:“放箭,放箭!”

    经此一事,钟会也知道,用诸葛敏来要挟诸葛诞这件事是行不通了。

    诸葛诞不是王凌那样的人不会那么轻易的被劝降。

    诸葛敏见此情形,再度哈哈大笑。

    他是一点都不怕。

    “贼子钟会,刚刚你嚣张的气焰去哪了,你父钟太尉也是大魏肱骨之臣,今日却为司马昭这等谋逆之人效力,你就不怕你父亲不认你这个儿子吗?”

    “住嘴。”

    钟会气坏了,刚想下令处死诸葛敏。

    就见诸葛敏爆发出惊人的力气,挣脱开两人的束缚,抢过旁边那个魏军士兵的的武器,就朝着钟会杀了过来。

    钟会当即大喝:“挡住他。”

    诸葛敏自知杀不了钟会,随性就用全力抛出了长枪,直朝钟会飞去。

    钟会几个亲信立马跑去挡,其余魏军方才回过神,朝着诸葛敏杀了过来。

    诸葛敏丝毫不怕,就徒手和人打了起来。

    诸葛敏想的很简单,反正他是死定了,不如放手一搏。

    就这样,诸葛敏徒手捶死一人,刚刚抛出的长枪,也刺死了一人。

    钟会固然是安然无恙,但也被殊死一搏的诸葛敏吓得不轻。

    诸葛敏终是不敌倒下,临死前,诸葛敏努怒目而视钟会:“钟会,今日我死,也会看着你的。”

    钟会对上诸葛敏那个猩红的眼神,顿感背后一阵凉。

    “快,快把他拖下去,送去大将军营寨。”

    “喏。”

    …

    司马昭在看到诸葛敏的尸体后,立马就明白,诸葛诞是铁了心和他反目了。

    司马昭握拳愤怒到了极点,看着诸葛敏的尸体,司马昭又恢复了理智。

    便指着诸葛敏的尸体说:“诸葛家不仁,起兵谋反,但我司马昭不能不义,把诸葛敏厚葬了。”

    戏要做全。

    司马昭用诸葛敏的尸体,彰显了自己的“仁义”。

    司马昭就是做给手下人看的,这时候如若再有个人蹦出来叛乱,很致命。

    …

    与此同时,被司马昭软禁的皇帝曹髦,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搞死司马昭夺权。

    但他没能力,在丘头,全是司马昭的人。

    曹髦早些年,和司马望、王沈、裴秀、钟会,以及钟毓、崔赞侍中荀顗的关系都不错。

    眼下,在丘头,曹髦自认为关系尚且不错的,也就只有钟毓和钟会两人了。

    曹髦试着想要联络钟毓和钟会,但都没结果,他能用的人…只有寥寥几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曹髦也实在是无人可用了,否则也不会冒险联络二钟。

    …

    说完司马昭这边,再看诸葛诞。

    诸葛诞在得知诸葛敏殊死一搏,杀死几个魏军士兵后力竭而死,当时就昏厥了过去。

    全怿等人赶紧把他抬回了营帐,找人看了看确定他就是伤心过度导致的昏厥后,方才放下了心。

    就这样,因为诸葛敏一事和西面吴军的到来,司马昭暂时不再强度,而是紧急从各地抽调兵力赶来。

    就这样,相安无事对峙了十天。

    …

    这些天里,从安城往西的诸葛启、全端、文鸯三人,也总算是赶到了南阳郡边境附近。

    准确来说,应该是昆阳县境内。

    不过三人商量后决定,绕过昆阳,直接进入南阳郡境内,兵逼宛城,迫使在江陵和施绩对峙的王昶回援。

    王昶回援南阳郡,那施绩就可寻得机会北上,如若施绩能力和胆子皆有的话,追着王昶杀也不是不行。

    只不过,粮食有点不太够。

    文鸯是谯郡人,他对南阳郡的情况也就是稍微了解一点,并不清楚。

    从他们现在这个位置,想进南阳郡,最近的一条路,就要走方城通道。

    这个位置,北有山,南有山,只要有少量兵力扼住险要之地,就很难通过。

    文鸯道出了这一点。

    临了还说:“先前昆阳被李远打下过,那这个位置…贼人恐怕已做防备,怕是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