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十九章:王昶得到消息,分兵救援

第十九章:王昶得到消息,分兵救援

    文鸯听完诸葛启的谋划,顿时眼前一亮。

    诸葛启此前虽然未来过南阳郡,但曾听父亲诸葛诞说过南阳郡的地形,加上刚刚也询问了那些降兵南阳郡内的情况了。

    故而断定豫州在短时间内不好支援过来。

    如此一来,在南阳郡境内,就只用面对新野、宛城两城兵力了。

    但诸葛启选择绕过这里兵力多的地方,图谋棘阳,专挑薄弱位置下手。

    全端和文鸯对视一眼。

    文鸯觉得诸葛启所言有理,便说:“诸葛公子所谋之事屡次牵制敌军,我听你的。”

    全端没办法,便打算放手一搏。

    点头道:“我也没意见,现在粮草充足,既已进入南阳郡了,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就依公子所言。”

    全端和文鸯全都同意,那诸葛启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三人商定后,也没记急着出发,休整一夜,第二天上午也没出发。

    因为他们在清点粮食和昨天的战利品,弄到了五十多匹马和五百多套完整以及不完整的甲胄,这不又可以武装起了一支强力部队了。

    虽然有所斩获,但昨天那一战的损失也不少,九百人战死,八百多人受伤。

    四舍五入一下,瞬间就有将近两千人没了。

    而且那些伤兵还要带上。

    休整到了下午,大军才开动。

    文鸯带一部分骑兵走在最前头,算是先锋军,总计一千人。

    全端带连两千甲兵殿后,其余人全在中军,由诸葛启统管。

    论战斗力,文鸯最强,论人数诸葛启最多。

    就这样,大致方向是往西。

    黄昏,抵达堵阳县,三人带大军由南面绕了过去,赶了一一夜路,加上一上午,直到午时,前军文鸯才看到淯水。

    文鸯等着诸葛启和全端全到后,才转向往南,顺着淯水走,但并没有顺着往西,而是径直南下,有几个降兵引路,也只用一天一夜,就到了棘阳县境内。

    诸葛启并没有直接就带大军去攻城,毕竟连续行军多日了,需要休息。

    休息到第二天,方才动员大军,前去攻打棘阳县城。

    …

    就在这天,蜀地方面的汉国方才有动静,消息阻塞,他们是最后得知淮南第三叛消息的。

    就这还是吴国方面把消息传给他们的。

    用意肯定是想让他们帮着牵制一部分兵力,姜维当天就集结军队,走近路,由傥骆道直抵关中。

    本就在长安的司马望和邓艾,第一时间赶去骆谷口堵住了姜维。

    姜维就地安营扎寨,也不攻打。

    姜维的目的也很明显,他从近路傥骆道出兵就是了为了策应东线战场,施加压力,牵制兵力,从而淮南方面的给诸葛诞和孙綝二人争取战胜司马昭的机会。

    能不能战胜司马昭和魏国,就看这一战了。

    可以说,这是吴国、汉国、魏国的淮南战区,对魏国…不,准确来说是对魏国掌权者司马昭的一次冲击。

    四方投入总兵力,说接近百万也不为过了,光是诸葛诞就有近二十万兵力,司马昭目前也调度了近五十万,这俩加起来就不少了。

    还有吴、蜀两方的兵力,加起来最低也得有一百万了。

    …

    姜维这一加入,司马昭肯定是无法一个劲抽到关中兵力,本来司马昭看蜀国没什么动静,还想调邓艾也来淮南战场。

    但姜维出兵了,那关中的将和人就没法动了。

    司马昭写信送去给就在邓艾和司马望,让他俩守住即可,无需应战。

    在丘头的司马昭得到姜维出兵的消息时,姜维已经和司马望、邓艾对峙六天之久了。

    寿春司马昭这边也暂时不打了,强行渡河已经行不通了。

    ······

    六天后的同一时间,江陵。

    天刚亮,王昶就得到棘阳消息。

    “什么?”

    王昶大惊:“棘阳被攻破了?”

    王昶这边正在和将领中的施绩对峙,王昶的任务就是在这拖着施绩。

    万万没想到,没等到施绩主动进攻,反倒是后方南阳郡先出了事。

    王昶无奈,他也不知道南阳郡到底是什么情况,谨慎起见,只能选择分出两万兵力,由他亲自带兵回援。

    王昶这么做也是实在没办法,南阳郡对他来说是重中之重,军中粮草全靠南阳郡供应。

    哪怕是江陵这边和施绩对峙的兵力少了,他也要回去救援南阳郡。

    在得到消息当天下午,王昶就集结好兵力撤走了。

    这会儿两军正隔汉水对峙,江陵城中的施绩自然也发现了王昶军中的动作。

    施绩得知王昶带着一部分兵力撤走的情况后,立马登上城头,眺望敌军营寨。

    当施绩来的时候,王昶已经走没影了。

    施绩再三询问,确定敌军确实是有大股兵力北上后,施绩立即开始思虑对策。

    “集结军队,敌军人少,要趁此机会打一场。探一探虚实。”

    施绩还没忘记自己的任务,寻机北上拿下襄阳。

    一直蜗居于江陵与王昶对峙,只是没找到机会。

    现在不就是好机会嘛。

    ···

    待到夜色笼罩,施绩也准备好了夜袭前的准备,带兵由南门出城,绕一圈渡河。

    直到千余人全都渡过,也未见敌军斥候。

    正如施绩事先预想的一样,敌军人少,会聚所有兵力于营寨之中固守。

    但是···

    打到后半夜了,施绩也没能把魏营打下来。

    只能选择撤退。

    但施绩没有撤回江陵,而是往东撤一段距离后就地休息。

    也没安营扎寨。

    施绩跳下马,摩挲着下巴踱步沉思。

    “此战未见敌将王昶,兵力明显少了许多。”

    施绩此战真正目的就是探魏军虚实。

    “身为一军主帅的王昶突然带兵撤走,要不是襄阳出事了,要不就是南阳郡出了问题。”

    施绩想通原由后,面露喜色,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

    不由‘哈哈’大笑道。

    施绩忽然发笑,旁边亲信不明情况,忙问:“将军何故发笑?”

    “此前攻打敌营,敌军主将王昶不在,这说明襄阳、南阳两地必有大难,不然王昶不会紧急撤退,这对我军来说,正是北上之机。”

    这也就是施绩没有撤回南岸的原因。

    施绩当机立断道:“你回江陵,让周塘带五百骑兵,八千步卒来与我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