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属向:斑驳境界 » 章十八 灵质本源:大道

章十八 灵质本源:大道

    九霄之内,正在围捕一份从空而出的大道机缘......

    世间有天众一族隐匿于九霄,嘉木尚林,竹非竹树非树,一根定地基,一叶分四季。太虚幻境,壤非壤雾非雾,一沙一世界,一露一清晨。在九霄之地的壤华之中,诞生了一位新的天族。她的诞生非同凡响,不似大兽不动天,心有浩瀚可撼天。

    她不是从花和壤中而来,也不是纯粹的天地灵韵所化。不是靠经年累月的积淀,而是靠大道运行的机缘。这份机缘也可以说成是巧合,成与不成,无法强求,因而更具玩味。国帆,算出了她的诞生。或者说是隐莲算出了她的诞生。

    “女希,九霄之壤,天族之众。”国帆将她的名字说出,大道所成之体,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奥秘与智慧。女希氏很清楚自己的存在,即便是在诞生之初。

    她绝不是一个蒙昧的婴孩,因为在大道未成的黑暗中,她早已看透了一切,经历了许多;女希有着自己的见解。

    “你是?九霄之主?天尊国帆。”她有智慧,但不是全知全能。她会思考,但非百无一漏。

    国帆很是满意,来到女希的近旁,在不失威严与融洽谈判之间,谨慎的保持着平衡:“你的言语令吾感觉出敬意,那么天族开拓九霄时代,你可愿一同出力?”

    “孰为敌?”

    “兽族。”

    “兽族之大,广布神州,你说的是哪个兽族,因何而为敌?”女希表现出敬意,是自己的心智选择;此时提出疑问,同样是心智的选择。

    国帆所指的其实是整个兽族,但他用了更委婉的说法言辞:“女希,你的诞生于天族不同,虽然我们和兽族都有着天地灵韵这样的深邃元神,但是你的元神却还在这之上。”

    天族将它称之为:灵质本源。这只是一种说法,更加直观的对比是,天族自诩为神,一直敬仰这属向大道,而女希氏,便是大道经过辗转所成。所以在本质上,她的元神是要高于国帆的元神的。

    “大道?”

    “属向大道。”国帆想要成为神,真也好假也罢,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摆平兽族这群障碍。如果没有把握而招惹,无异于自取灭亡。但隐莲给了国帆这个把握。至于她的所属,要靠国帆去争取。

    “在此之前,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女希脚踏着九霄华壤,问道:“你认为古与今,旧与新,未与往,谁为尊谁为弱?”

    这是一个关于强弱观的谈论,而它也决定了女希是否留在九霄,替国帆完成他的所愿。既然贵为天尊,自应智慧相伴,心得相存。

    国帆毫无压力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然是古有古智,今有今;未与往来,各有倾。以时间去衡量强弱,那么眼界就局限在了时间;以新旧人群去衡量强弱,那么眼界就局限在了种群上。”

    女希氏听完很是满意,点了点头,这正是她所要听到的正确答案。如果国帆的回答偏向任何一种,那么她会直接宣告无缘;而现在,国帆自己说出了自己的缺漏。

    “是的,既然明白强弱之属,你让我替你攻服兽族,立九霄时代这件事本身,不就令我们陷入了种族的局限上吗?”女希想说的是,让国帆自己打消自己的念头,“而女希氏,不愿给自己画地为牢。这即吾的答案。”

    局限,格局。是啊,身为天尊,如果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道行,只知道被他欲缠身的家伙,又谈何尊。自九霄立,天族生。此地以明智为尊,以德行为理。这些道理,身为一个度过了悠长岁月的生灵而言,不难感悟。

    但是所谓道理,道理,终究是道在前,理在后。当一个人心中的执念和他欲形成了自己心中独树一格的“道”时,理就不得不退步与后了;甚至理的存在可能会被独道所践踏。

    国帆认可女希氏所言,这些劝诫其实他在昔日已经从隐莲的开导中,深刻于骨。但是,当道理摆在那里等待人去选择的时候,并不是对的,就一定会被选。

    国帆的嘴角轻轻上扬,在瞬息之后又愀然垂下。简短的话语已经能明白他们之间那如同剑锋般对立的观点。既然如此,国帆没有打算继续这无意义的谈话。

    就让我亲自来感受一下大道的威力吧!

    战,这是个天生高雅的词汇。巨大的身形,坚固的躯壳。那些是兽族生来的战魂之姿,大兽即使抬足翻身,亦可翻云覆雨,毁世间生灵。对于渺小的身影,他们永远只能在兽族的身影下瑟瑟发抖。

    但是在国帆诞生之时,他对战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

    大兽没有执着于巨大的身躯,而是选择了化成渺小的人形;同样所谓的坚韧也并非身体的唯一特性,石块,金属,草木,任何拥有更大灵韵的集合体,都能在坚韧的程度上有所成就。因此,坚韧也不是真正的力量本源。

    真正的力量,就是对着天地灵韵,属向大道的理解与掌控。掌控的越多,才能在战的对立上,一战而胜!

    “女希氏,我希望你能以天族的身份活下去,可你偏偏不选。那么,在你面前的另外一条路,就只有......呵呵。”国帆在隐莲的教诲下,学到了控制灵韵的方法;此时的他并不将女希视为和他一样的存在。

    他是属向下的生灵。而女希不过是属向大道的拟人化而已,既然是拟人化之物,就不存在真正的人格。

    “近望!”天尊学习兽族的战斗方式,但他觉得单纯的用身体去达到“坚韧”的程度,是在滥用先天的优势。这一招,是他所独创的招式。

    以自身的灵力驱动光芒,在汇聚外放,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那是国帆第一次感受属向时做出的招式,在他所领悟和联系之年,他最熟悉的一式,便是这招近望。

    近为挥拳,望为极光。黄与金的色泽凝聚在国帆之手,此一式并无撼动山河的威力,因为灵韵只能对个体产生爆炸。

    女希氏意识到敌意,同时更是看清了国帆的嘴脸。一个满口仁义却自私自利之辈,明明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所谓道理,却最先反其道而行;以身犯法。

    之间女希氏原封不动,同样在近望逼近之际,左手手心凝聚了自己所能见的灵韵,大喝一声:“来得好!”女希氏的属向之力与国帆的金黄色泽不同,是透明的光晕,外围之间露出一丝淡淡的洁白。

    如果说国帆的属向有着偏向金属利刃般的坚韧和刺痛感,那么女希氏的属向之力,所显露出的,则是另外一种韵味。

    一种至高而不可及的神圣之感。

    “圣为贵,尊为荣,帝为寡,皇为群,王为擅。”女希氏缓缓说出五则短言,两股交锋的属向之力也在摩擦中产生了异变。

    “尊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国帆。”女希氏的话令国帆感觉到了压力,明明他的属向更具攻击性,却只能勉强在女希氏的属向之力上保持持平。

    在与其交手之时,国帆感受到了。将自己的属向拟物化来形容,好比光,炽烈而耀眼;可是女希的属向却只给了国帆一种感觉,那就是根本找不到任何的物体来模拟。她的属向之力,什么也不是。所以什么都包含在内,也包括光!

    金黄与透亮之间的接触,由原本单单两只手的面积,开始逐渐扩大。仅仅到了一个立方的空间,里面就开始迸发出真正的实体了。首先是一缕蓝色的闪电从中逃窜,还划伤了国帆的脸面。

    其次诞生的是形状怪异的碎石,色泽多样。数量五十,每一块打到地面或者田间山上,都留下了不浅不深的一块烙印。其中之一打中了国帆的左腿,骨骼当场断裂。

    天族的身躯虽然没有大兽生来坚韧,也不至于脆弱至此。这石块断然不简单,而且并不是粗暴的将国帆的整条腿都截断,而是恰到好处的只令内部的某一处骨骼碎裂;如同田地和山石被砸出来的坑陷。

    “这是?造物?大道结合具体的属向之力,竟然能造物?”这点小伤国帆还没到哭爹喊娘的地步,他更加惊讶代表属向大道的女希氏,还有何能力了。

    女希氏初至大地,这招式名称什么的自然没有想好;但是,她对自己的能力却早有深见。如国帆所猜测的那样,她的属向之力很特殊,的确能够达到创造的地步。不过,合理的使用这种力量,在成形之前,女希氏并不知晓。即使是现在,她也并不能合适的运用自己的属向。

    她只确定一件事,国帆想要将自己的属向占为己有是没错了。

    尽管女希是大道所化,灵质本源;但国帆自然是有他认为可行的约束之法,才会敢让女希氏做站位和牺牲二选一的抉择。

    紧接着,两股力量交汇的空间产生了第三次的造物:荧火。

    所谓荧火,即浮动而游离的爆炸。漫布在一丝一毫的距离之间,充盈在一方一寸的炽烈之内。没有任何的烟雾会是多余的效果,因为每一寸的烟雾,都是可见荧火下,爆破的预兆。

    与玄武的地燚正好相反,地燚之破讲究分寸,不多一分,不少一毫;而荧火之烈,就在一个爆字。要是希望造成打规模破坏,那么荧火是首当其冲的选择,无论好坏,玉石俱焚。

    包裹之处,化为粉尘。

    国帆首先是感受到了立体的球形冲击从极近的距离,朝自己扑面而来。然后整个身躯被荧火推离了地面,那一瞬间失去了对于方向的辨别和感官。一股极致的高温充斥在整个空间之内,天族虽难以磨灭,却被这诡异的温度融化了自己全身的骨骼。

    没错,消失的只有骨骼,而最接近荧火的表面,竟然毫发未伤?国帆也并没有死掉,只是变成了一滩能够移动的肉泥。一张塌陷的表皮凝聚着浑身的肉体,让它们不会散架。而没有骨骼的内部,还是充满了疼痛的。

    而周遭的环境,可就没有国帆这样“伤骨不伤命”的好运了。以两人交汇的地方为中心点,整个爆炸席卷了约一公顷的面积,草木与山石,一切被荧火包裹的物体都化作了齑粉。失去植被的土壤有的,也继续着浅浅的燃烧。

    等到天族都赶到时,国帆已经用自己的护身心法,重新长出了骨骼。元气大伤的他知道,女希氏在荧火中也不会轻松,但是目前她已经逃出了九霄的领地。

    “天尊……”这场争斗黄冠并没有被允许介入,这也是他不解之处。如果谈判破裂,女希氏拒绝融入九霄,那么国帆的反应会不会太平淡了一些。

    并不是指在刚才的战斗之中,他懈怠了。而是,如果国帆真的有意想要将女希留下的话,他绝不会选择孤军奋战。天尊的伟大从来不在于争斗,而在于统领。

    “天将,就在刚刚我感受到了,属于我的属向的奥秘。”国帆所作所为,的确是有意。因为隐莲早在事先就预言过:灵质本源,不可强求。能留则留,不留则放。

    国帆始终都相信着隐莲的判断,但是这次,他从这个不站在他这边的机缘面前,窥得了一丝天机。大道庚古无常,而天族想要成道,就必须舍弃寂寥的虚无,成就具体的物态。只有具体的物态,才能得到定性的——

    天道。

    “关于女希氏,不需要追了。对外的风声就说,与我们并无干系。”国帆没有失望,女希氏带给他的收获。

    “是。”

    原来所谓的窥探天机,就是指国帆领悟到了属向大道。这种领悟的必备条件,就是接触到“大道”。一旦接触到这种大道,生灵的存在便会呈现出另外一番姿态。

    国帆所得,仅为一知半解。属向大道,虽然是虚无缥缈的本质,但在属向之内的表现却能够是具体的态。如女希,便是大道所呈现出的物态之一。而完整的大道,国帆也已经知晓了。

    以数拟态曰:属向大道五十五,始一祖十平行住。

    意思是大道一共分为从一到十的不同表现,而以一到十的递增之和总共为五十五,才是完整的大道。女希氏的灵质本源只是整个大道的五十五分之一,但这又引出另外一层关系。

    即是“平行住”。每一重造化的内涵都是平等的,没有属向之内理解的方道和顺序,国帆之所以能以数理解,不过是为了拟物,便以解释。五十五重造化机缘,没有高低之分,并且具体的表现和内涵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尚未可知。

    大道将往?其力长存?

    国帆的放任,令黄冠的心中产生了一点对九霄的疑虑。自己曾经信任的天尊究竟是怎样的内心,他们之间,又究竟是否有着相同的信念。

    “在想什么?”道哲来到了太虚幻境的第一境,近望之地。这里常年由黄冠所驻守,不需要消耗一兵一卒,因为终年无人到来。

    黄冠与道哲是好友,这一点不假。他们生来就处在九霄的艳阳之下,处在天族的虚妄之中。道哲不是天族,但是他是黄冠唯一一个不厌恶的兽族;因为他有着自己的意志,他们之间的意志,是相近的。

    “我在想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黄冠头一次在道哲的面前露出这种哲学的表现。

    “为什么突然想这个。”道哲所认识的黄冠,是一个将命令与守护视为生命的人。他从来不会去深究一个命令的本质,因为,对他来说不去思考本质的生命,才是没有压力的生命。

    思考好像从来不属于他,而是属于对他发下命令的人。

    道哲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女希氏。她改变了国帆,也改变了黄冠。

    但是相比他们,道哲并不沮丧:“若是有一日,有人不经允许冲到了你的太虚幻境里,你要怎么做?”

    “赶走他,或者斩灭他。”黄冠的精神劲头一下子体现出来。这正是他花费了数万年践行的职责,虽然最开始只是国帆交给他的命令;可是在岁月的磨砺之下,这件事逐渐成为了他的内心所认定的事情。

    使命。

    道哲创造了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词汇来形容他们所作的事实,好像任何事实,一旦披上了蕴含使命的外衣,就会变得令人心安。

    “如果现在那些大兽中的某一个入侵了九霄,要把这里夷为平地,或者占据,你又当如何?”道哲所做的,不过是将黄冠心中所想的,表述出来。他一直以来想的,就是这些。

    很明显,黄冠已经找了白虎的道;笑意携着满分自信:“我会让火阶剑染上来犯者的鲜红。”

    “说得好啊,如果现在国帆让你朝兽族的领地进发呢?”道哲将国帆侵略的实质本心表明了。

    而当黄冠听到他的这句话时,嘴上和心里都一时间僵持住了。并不是因为国帆内心的改变,对于黄冠而言,他其实不在乎国帆有怎样的目的。他所感到震惊是,刚才道哲对国帆的称呼。

    “你应该称他天尊。”黄冠的脸上有着明显的怒意。

    而道哲也不像平常那样好说话,他没有附和一声,反而进一步深化了矛盾:“原因呢?”

    “没有原因,从我们出生至今,他一直都是九霄的天尊。身为九霄唯一的兽族,白虎道哲,即使是你,不敬天尊,我也会将你视作敌人。”黄冠从来不在乎一切,他在乎这种僵持的秩序;他想要维持这种僵持的秩序。好像他就是因此而生的。

    女希身负大道机缘,虽是降临片刻也足矣令投缘之众,获得改变。很显然,国帆,黄冠,还有道哲,都受到了大道的改变。

    “我并没有不敬,一直将言语作为判断的标椎,你觉得这就是对的?”道哲的变化,只是内心深处里,那对于自我的一丝浅浅萌芽。对于“道”与“哲”的有限思考,“如果天尊仅仅在我们几个人的口中,那所谓的‘尊’又尊在何处呢?还是说你只喜欢活在一个,如同幻境般的九霄里?”

    这些问题,不爱思考的黄冠没有办法回答友人。从前他们的谈话很简单,但这一刻突然间,道哲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黄冠所不能理解的道理。

    于是黄冠无奈的重复了一遍道哲的问题:“你为什么会......突然想这个?”